「爭議」馬丁·斯科塞斯掀起大討論:漫威系列作品是電影嗎?

作者|彭鄭子巖

在最近的電影輿論場之中,除了李安的120幀創作科普,最引人注目當屬知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對於漫威系列電影的一番評論所引起的大討論了。

在10月初為新片《愛爾蘭人》宣傳接受《Empire》雜誌專訪時,斯科塞斯被問到怎麼看待如今大行其道的漫威超英作品,這位年過七旬卻依然語速驚人的老導演語出驚人道:“漫威電影不能稱為電影(cinema),更像是主題公園的產物。我曾試著去看漫威電影,但是看不下去,我覺得那不是電影。雖然漫威電影製作精良,演員很用心,但還是很像在主題公園看的影像。電影應該是演員努力去傳達內心真情實感的作品。”

大概連他本人也沒想到僅僅是這麼一番話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首先自然是讓如今已經成長為電影票房市場中堅力量的漫威影迷相當不滿,各種社交媒體上都能看到他們對斯科塞斯言論的不忿,甚至有很多人完全就不知道馬丁·斯科塞斯是什麼來頭,推特上就有不少國外漫威迷以《復聯4》裡滅霸對猩紅女巫的一句臺詞表情包表達出他們對斯科塞斯的嘲諷:“我根本都不知道你是誰。”

「争议」马丁·斯科塞斯掀起大讨论:漫威系列作品是电影吗?

再有便是大量參與了漫威系列作品的創作者和演員也紛紛出來表態,最開始衝鋒在前的便是之前因為個人言論被迪士尼解僱,後又因為被華納聘請擔任《自殺小隊2》而重新被迪士尼恢復職位的《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古恩。

他在推特上寫道:“馬丁·斯科塞斯是我最喜歡的五位當世導演之一,想當初,有些人根本還沒看過他的《基督最後的誘惑》,便聲稱要做抗議,這讓我感到相當憤慨。但是,他現在也是一樣,根本就沒看過我們這些電影,就下了斷語,這讓我想想就覺得傷心。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拿《基督最後的誘惑》和漫威電影相提並論,也不是要拿那些宗教狂熱分子和像斯科塞斯這樣不喜歡我們電影的人相提並論,我只是不喜歡有人明明沒看過某些電影,就要下斷語。當然,我還是會繼續熱愛斯科塞斯,我還是會繼續感激他對電影所作的貢獻,我仍對《愛爾蘭人》無比期待。”

作為後輩,古恩說話還是留有餘地,這番表態僅僅也是針對斯科塞斯沒能完整的看過就做出評價這一邏輯出發。作為與斯科塞斯同時代的著名演員,也在漫威系列中擔任了重要角色的薩繆爾·傑克遜明顯就要直接的多,他在接受採訪時說道:“電影就是電影。他那些東西,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我是說,我們是喜歡的,但肯定也有人不喜歡吧,據我所知,有不少意大利裔美國人就一直覺得,馬丁·斯科塞斯不該把他們拍成那樣子。當然,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覺得那都OK。反正隨便他再怎麼說,也不會妨礙大家繼續拍這些電影。”

「争议」马丁·斯科塞斯掀起大讨论:漫威系列作品是电影吗?

作為領導了漫威電影宇宙這十年輝煌的“鋼鐵俠”飾演者,小羅伯特·唐尼也在一檔談話節目中表達了他對斯科塞斯言論的看法:“他的觀點……順便說一句,這些類型片——我很高興能成為這個‘問題’的一部分,如果這確實是個‘問題’的話——‘這些類型片貶低了這個時代的電影藝術形式’的說法,是有可取之處的。當你像猛獸一樣登場,如此有說服性地終結了對手,這可是非比尋常的。”

然而老導演似乎並不為所動,面對如潮水般的反擊,他更是越戰越勇。10月12日,斯科塞斯在出席英國電影學院年度講座活動,再次強調,如今的電影院,已經被此類主題樂園式的超級英雄電影給佔領了。“電影院已變成了主題樂園,當然,其實這也沒什麼大問題,但你不能全給佔了,一點剩餘空間都不給別人留下啊。我知道,也有人確實就是喜歡那類電影,順便說一句,在這方面,那類電影的本事確實也真夠大的,它正在創造一種有別於以往的新型的電影觀眾,在他們看來,那個東西就是電影。但是,我實在是沒法接受。我不覺得那能叫做電影。”

時隔一天,10月13日《愛爾蘭人》作為倫敦電影節閉幕影片在英國首映,首映禮記者會上,斯科塞斯依然堅持自己之前的觀點:“那根本就不是電影,那是別的什麼東西。它一直在侵略我們。對此,我們要加以抵制。電影院要站出來,要多放一些真正的敘事電影。”

「争议」马丁·斯科塞斯掀起大讨论:漫威系列作品是电影吗?

就在所有人原本以為這場討論快要偃旗息鼓之時,《教父》導演同時也是馬丁·斯科塞斯好友的弗朗西斯·科波拉站出來力挺老哥們,他在盧米埃爾電影節領取終身成就獎接受採訪時說:“當馬丁·斯科塞斯說漫威電影不是電影,他說的就很對。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從電影裡學到一些東西,我們希望能夠獲取到知識、啟示和靈感。我就不明白大家一遍一遍地看千篇一律的電影,又能學到什麼。馬丁說這不是電影已經夠客氣友善了,他沒說這些電影卑劣讓人厭惡(despicable)就不錯了,而我就是這麼覺得。”

這番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詹姆斯·古恩又是第一時間在推特上進行了回應:“我們的祖父這一輩通常認為黑幫電影都大同小異千篇一律,通常稱這些電影是卑劣的。一些老人認為西部片也是如此,認為約翰·福特、薩姆·佩金帕、賽爾喬·萊昂內拍出來的電影都是一樣的。我還記得跟一位長輩討論過《星球大戰》,他說:‘我看過一部叫《2001太空漫遊》,孩子啊,也太無聊了。’超級英雄電影其實不過就是當今的黑幫片/西部牛仔片/太空冒險片。有些超級英雄電影確實很糟糕,有些就很棒。就像西部片和黑幫片(前提那都是電影),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它們,即便是一些天才。這沒什麼大不了。”

《美國隊長》巴基扮演者塞巴斯蒂安在休斯頓Fandemic Tour專場上和臺下觀眾互動時表示:“他是我的偶像,我聽到他說的了。與此同時,我今天和你們大家在一起討論。很多人會對我說‘非常感謝你演了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這部電影激勵了我’ ‘現在我感覺好多了’ ‘現在我沒那麼孤單了’ 所以你怎麼能覺得這些電影幫不到人呢?”

「争议」马丁·斯科塞斯掀起大讨论:漫威系列作品是电影吗?

科波拉此番的犀利表態之後,越來越多的演員也開始發表自己的“站隊”意見。早前宣佈將會迴歸《雷神4》的娜塔莉·波特曼也對《好萊塢報道者》談到了自己對這件事的觀點:“我認為創造藝術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管什麼類型的影片都應有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她還為漫改題材電影進行了辯護,稱這些作品讓觀眾得以逃離瑣碎的生活:“我認為漫威電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真的很有娛樂性,人們在為生活奔波之餘會非常渴望娛樂。”

最新的“戰況”則是,老馬丁依然故我,在10月22日的羅馬電影節上與媒體見面時,他又就這一話題第四次表達了看法:“我希望達到的狀態是:電影院繼續支持這種敘事性電影。”同時,他提到了像諾亞·鮑姆巴赫、韋斯·安德森、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等如今依然堅持創作作者電影的中生代導演。

“我希望電影院支持電影,但是現在,電影院看起來主要是在支持主題公園、遊樂場、漫畫電影,它們佔領了電影院。我想電影院是可以有這些電影(film)的,這是可以的,只是這不該成為我們的年輕人所認為的cinema的定義,不應該這樣。”

事實上,斯科塞斯在此強調的film與cinema內涵上的差異,完全類似於與他、科波拉、以及“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並稱為“新好萊塢四傑”的斯皮爾伯格曾經對於movie和film的甄別。斯皮爾伯格就認為movie是大家更為熟知並且喜愛的爆米花電影,其主要的屬性在於娛樂性和商業性,本質上是一種商品。而film則可以被認為是更具有藝術性的嚴肅電影,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顯然在這裡,斯科塞斯更深層的意思便是漫威電影完全不具有藝術表達,因此不配被稱為cinema。

事到如今,就連兩度獲得戛納金棕櫚的英國著名導演肯·洛奇也加入了這場紛爭,他在《天空新聞》採訪時說道:“漫威的電影是無聊的,它們被製作成了像漢堡一樣的商品,與交流無關,與分享我們的想象力無關,這僅僅是大公司來獲取利益來而製作的商品,這些都是一種自私實踐的產物。它們是市場活動,與電影(cinema)藝術毫無關係。威廉·布萊克曾說過,‘當錢被討論的時候,藝術是不可能的。’”

「争议」马丁·斯科塞斯掀起大讨论:漫威系列作品是电影吗?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大概只要斯科塞斯還在為新片《愛爾蘭人》宣傳,就一定會被問到相關問題,老爺子似乎也樂在其中,不斷的強化並且完善著自己的觀點,這場大討論勢必還會維持一段時間。

這自然不是第一次由於商業娛樂電影過於強勢被部分電影人討伐了,這樣的討論從電影開始逐漸成為主流娛樂消費產品那天起就連綿不絕,只不過現在漫威系列和漫改超英電影是市場上絕對的霸主,被視作靶子也是在所難免之事。本質上看這其實無關於電影在商業或者藝術上的分野,因為在更作者化或者更藝術電影的創作者看來,即便是斯科塞斯的作品可能也都是隻具有娛樂屬性的商業電影,不配被稱作cinema。

這背後其實更多關乎當下話語權的爭奪與對於電影未來該走向何方的思考,儘管馬丁·斯科塞斯已經是註定被載入影史的電影大師,但在如今這個時代,他依然會面對無法為心儀的項目獲得投資的窘境,這也是《愛爾蘭人》最終的發行商是流媒體巨頭Netflix的一大原因,只有後者願意為這位名導開出一張兩億美元的支票。

而像李安這種兩度獲得奧斯卡的導演,再兩次嘗試最新新技術都鉅虧之後,下一步是否還能得到好萊塢主流製片廠的投資目前也都還是未知數。而李安如此這般堅持使用新技術去拍電影,也是源於他感覺到如今的電影已經在與其他娛樂方式的競爭中落入下風,在接受新浪採訪時他也說道:“漫威那種熱鬧的電影,我本身不是很有興趣。我不能說它不是電影,它當然是電影,我不至於像斯科塞斯那樣對它們不屑,因為也都是認真做出來的大製作,可是我本身不是很有興趣,觀眾看著也會疲乏吧。同樣的招數反覆使用,你只有輸給網絡。現在手機上都能看得很清楚,這個樣子繼續下去,我不是很樂觀。開發新的電影體驗對我來說,蠻急迫的。”

以漫威如今的體量和熱度,漫威電影宇宙顯然還會繼續下去並且在一段時間繼續獲得觀眾的追捧,但馬丁·斯科塞斯此番的語重心長更大的意義在於提醒當下的年輕觀眾,除了漫威和其他超英電影,電影院內外都還有大量優質作品存在著,三刷《復聯4》熱淚盈眶之餘也不妨看看《出租車司機》、《教父》三部曲、《風吹麥浪》這些作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