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11月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察看黃浦江兩岸風貌時指出,“城市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樂園。公共空間要擴大,公共空間要提質,讓人民群眾在這裡有獲得感,有幸福感。”(摘選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一直以“流動的展場”為特色

將“城市空間”作為重要展品

通過組織各種公眾活動

展現城市空間品質提升的藝術魅力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聚焦“濱水空間為人類帶來美好生活”

以楊浦濱江5.5公里公共空間為主展場

講述“相遇”的故事

並由

13個各具特色的濱水公共空間實踐案例展

展示上海各區近年來優秀的規劃建設成果

現在讓我們跟著SUSAS一起

去探索上海不同的濱水空間

相遇在這個樹葉金黃的季節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實踐案例展全市範圍內分佈圖

黃浦江沿線

浦東新區實踐案例展

連接濱水,邂逅美好

地點:浦東新區濱江22個望江驛


展期:2019年11月8日 – 11月17日

主辦單位:浦東新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浦東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協辦單位: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共青團上海市浦東新區團委員會、藝倉美術館

策展人:奚文沁、卞碩尉、楊帆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洋涇生態藝術公園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鰻鱺嘴兒童樂園

空間亮點:望江驛共計22座,沿東岸21公里均勻佈置,結合區段定位、沿線腹地功能,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以滿足濱江日益多樣的遊憩需求。目前22座現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望江驛已成為黃浦江貫通和品質提升的標誌性景觀,為浦東新區其他濱水地區建設提供了啟迪。

展覽活動:展示近幾年的優秀實踐成果,主要包括望江驛建設、黃浦江東岸開放空間貫通、社區規劃案例3個方面,體現豐富多彩的濱水活動和社區生活,向人們展現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徐彙區實踐案例展

上海西岸藝術實踐

地點:上海西岸

展期:2019年11月

主辦單位: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徐彙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西岸集團

協辦單位:光啟文化

策展團隊:西岸文化藝術季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上海西岸

空間亮點:上海西岸位於徐彙區東部黃浦江畔,岸線11.4公里,面積9.4平方公里,開發總量950萬平方米。這裡曾是20世紀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2008年,以棕地復興為背景、以上海世博會舉辦為契機,對標巴黎左岸和倫敦南岸,上海西岸開啟從生產性岸線向生活性岸線的轉型之旅。近兩年新貫通的徐匯濱江南段、油罐藝術公園等項目,西岸尚在不斷拓展濱水區的時尚藝術內涵。

展覽活動:以數字化、智慧化實地呈現的方式,通過西岸智能導覽系統,串聯上海西岸藝術實踐,讓市民親身體驗近年來徐匯濱江的藝術實踐案例。探索文旅融合模式,帶領市民共同領略徐匯濱江濱水空間的魅力。

閔行區

浦江第一灣公園實踐案例展

水之魔力

地點:浦江第一灣公園

展期:2019年11月24日 – 2020年1月

主辦單位:閔行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紫竹高新區、吳涇鎮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閔行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策展人:張海翱、戴春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閔行區浦江第一灣公園

空間亮點:閔行區浦江第一灣公園實踐案例展將充分體現出浦江第一灣公園的優勢關鍵詞:步道、親水、生態、科普、時尚、吳涇、園區、校園。依託這八方面的優勢資源,全方位的彰顯閔行的活力,展現其中的魅力,將水的特點,變化,作用等完美結合。

展覽活動:通過吳涇歷史回顧展,展覽吳涇,宣傳吳涇;聯合交大景觀植物工作營,有老師帶領大家逛公園,同時和給大家介紹植物的品種類型等;聯合交大歷史工作營,老師和大家講述浦江第一灣公園的歷史,讓大家更加的瞭解這裡的前世今生;聯合交大兒童繪本活動,由老師帶領小朋友進行創意畫畫活動,描繪孩子眼中的城市濱水空間;浦江第一灣鳥類觀察工作營,由老師帶領認知鳥類,觀察鳥類;可食水系植物科普工作坊,以浦江第一灣公園的綠色生態優勢,通過植物科普的工作坊,與孩子們一起認知可以吃的水系植物;觀察水位變化記錄工作坊,記錄黃浦江的水位變化,從中找到規律;可口可樂展覽,可口可樂展覽;濱江徒步抖音 VLOG 攝影活動,以浦江第一灣公園的濱江步道為主要慢行系統,拍攝短視頻,併發起抖音挑戰,並提供相應的獎勵;親子森林T臺秀。

蘇州河沿線

虹口區實踐案例展

城市蛻變:

濱水空間、景觀和社區的更新

地點:虹口區北蘇州路298號(香港大學上海學習中心底層藝廊)

展期:2019年10月31日-2020年1月6日(開放時間:每天9:00-18:00)

主辦單位: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上海市虹口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街道

策展單位:香港大學上海學習中心

策展人:李亮聰、蘇杭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7km 蘇州河口城市研究模型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我的城市徒步計劃”創作臺

空間亮點:北外灘位於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與外灘、陸家嘴三足鼎立,是上海唯一一個環黃浦江貫通空間與環蘇州河貫通空間交叉節點,同時存在大量歷史建築,是一江一河濱水區域中歷史風貌尤為突出的重要節點。

展覽活動:展覽將梳理香港大學上海學習中心多年來對北外灘及其他虹口區的研究與教學成果,從城市形態、歷史、文化比較、資本業態、居民個體內心與意識、社會問題等多個主題,以建築學的獨特視角為觀者打開進入歷史、文化、藝術和當下現實空間語境的渠道。

普陀區M50實踐案例展

從水岸濱河到活力普陀

文化點亮蘇州河

地點:M50創意園,莫干山路50號

展期:2019年11月16日 – 12月8日

主辦單位:普陀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普陀區規劃和自然管理局

協辦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城市更新保護創新國際研究中心、上海安墨吉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策展團隊:薛鳴華、王林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M50創意園

空間亮點:M50創意園位於上海蘇州河畔,前身為1937年建立的信和紗廠,於1999年停產轉型為M50創意園,是國內最早的工業遺產轉型為藝術創意園的實例,是上海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小尺度全風貌工業遺產街坊之一。此次保護更新研究,強調了其非物質層面的文化資本,揭示了其近20年的藝術創意時代的重要價值,應當予以保護保留並進一步發展其藝術創意功能,並得到了專家及政府等多方面一致認可,最終形成了M50整體保護保留的結果。

展覽活動:M50實踐案例展由普陀區蘇州河21公里岸線規劃成果展、M50發展歷程回顧展、香格納畫廊20週年藝術展、蘇州河濱水空間城市更新與藝術發展學術論壇等內容組成。將通過展覽、論壇及M50城市更新實例展示,完整地展示了“歷史風貌”、“城市活力”與“四大品牌建設”的有機融合。

長寧區蘇州河實踐案例展

樂水

地點: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天原河濱花園(長寧路芙蓉江路至天中路)


展期:2019年10月25日至12月6日 全天開放

主辦單位:長寧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長寧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長寧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長寧區綠化市容局、周家橋街道

協辦單位:長寧區體育局、長寧區文化和旅遊局

策展人:李丹鋒、周漸佳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光水相,鐘鳴/TS倘思照明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鞥園,張佳晶/高目建築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蘇州河長寧段貫通建設實例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起立,七月合作社

空間亮點:蘇州河作為長寧區境內幹流,是最重要的河道,也提供了貫穿長寧區東西向的濱水空間。依託河流水系、綠化以及風貌、文體設施資源,長寧區正在打造多元化、多類型的慢行網絡,蘇州河慢行道是其中一條重要的線路。歷經20餘年的規劃建設,長寧區的蘇州河景觀帶正不斷貼合市民的需求更新發展,被雕琢得越來越人性化。今年,長寧區11.2公里的蘇州河岸線也將在全市率先實現貫通。

展覽活動:圍繞展覽場地討論伴隨蘇州河而生長的城市記憶、生活方式和各種體驗。期間將組織包括蘇州河慢行、公共論壇等活動,進一步豐富關於濱水生活的討論與暢想。

骨幹河道

靜安區實踐案例展

流域·邂逅——靜安彭越浦·社區重塑

濱水公共藝術現場

地點:彭越浦路(汶水路 - 廣中西路)濱河空間(公交79、845、959路可達,地鐵7號線行知路站(2號口)、地鐵1號線上海馬戲城站(4號口)擇近可達)

展期:2019年11月2日 –12月27日

主辦單位:靜安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靜安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靜安區彭浦鎮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靜安區綠化管理中心、靜安區河道水政管理所、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

策展團隊: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策展人:金江波(總策展人)、張承龍(執行策展人)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濱河藝術作品

空間亮點:靜安區彭浦鎮得名自彭越浦河,彭越浦北起走馬塘,南訖蘇州河,全長6.2公里。濱水綠帶段長3.7公里,位於彭浦鎮中部,貫穿彭浦鎮南北。上海市開展中小河道整治工作以來,彭越浦水質和兩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被評為首屆上海“最美河道”。2017年經河道治理和“五違四必”整治後,租賃企業全部清退,拆除違章建築51620平方米,並將沿河10米清理範圍交區綠化中心建設景觀濱水綠帶。2018年夏,濱河景觀樣板綠帶建成開放,通過遊徑、綠化、便民設施等建設,打造河道兩岸連續貫通的城市親水漫步空間和城市活力節點,具有示範意義。

展覽活動:由七大板塊組成,分別為:彭越浦·故事繪本創作展示計劃、社區重塑·濱水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彭越浦路 美麗街區·微更新展示計劃、公共藝術現場開幕式及媒體藝術展演、與你我同行——公共藝術參與項目、放鬆玩藝術——兒童美育參與項目,以及美育進社區——大家美育分享計劃。

古城水系

嘉定環城河步道實踐案例展

同創水岸新生活

地點:嘉定現廠創意園區(博樂路70號)
展期:2019年10月17日-11月8日

主辦單位: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上海市嘉定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協辦單位:嘉定團區委、嘉定區建設管理委、嘉定區綠化市容局、嘉定區文化和旅遊局、嘉定鎮街道、菊園新區管理委員會、嘉定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綠洲控股集團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環城河臨時藝術展品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環城河皮划艇訓練的選手 ©️李健榮

空間亮點:2018年7月嘉定區環城河步道全線貫通建設工程實現內圈步道貫通。環城河河道總長為6.5公里,規劃定位為“申城千年的清明上河圖”,濱河兩岸改造範圍為21萬平方米,其中內圈改造範圍包含公共綠地、社區綠地、上海大學學校綠地,總計約12萬平方米。主要採取拆除沿線違法建築、架設人行棧道、新建步行橋,以及打通沿線十多個橋下連通等措施,通過統籌兩岸的步道、綠化、駁岸、燈光和配套設施等佈局,進一步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蘊,調整城市濱水空間結構,借水造景、依水建綠,創造出一系列的親水貫通公共空間和生態欣賞空間,提升嘉定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


展覽活動:由論壇、藝術展、規劃案例展、環城河步道定向打卡賽、城市傢俱設計徵集評選活動等內容組成。邀請市民觀眾主要參與開幕式、論壇及藝術展等活動。

新城水系

青浦環城水系公園實踐案例展

地點:青浦環城水系公園水城門、皮划艇倉庫、沿河步道、夢蝶島

展期:2019年10月24日-2020年1月

主辦單位:青浦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上海淀山湖新城發展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青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策展人:施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空間亮點:環城水系公園建設通過架設橋樑,打通阻斷聯繫的支河,增設濱水空間,營造青浦的城市客廳,以人為本,從人的行為出發,構建各類活動空間。把澱浦河、油墩港、上達河、西大盈港全長21公里的濱水空間,改造成青浦百姓皆可享用的公共空間,有廣場、運動設施、綠道、橋樑,帶給百姓樂活的生活體驗。

展覽活動:發掘城市記憶,找回青浦鄉愁,營造21世紀青浦新形象,重塑上海水城新典範,打造青浦都市休閒旅遊的品牌。


松江實踐案例展

5000年的相遇·當廣富林遇到2035

地點:上海市松江區三新北路900弄626號規劃展示館(有軌電車:2號線泰晤士小鎮北站或泰晤士小鎮西站;公交:16路思賢路玉樹北路站、19路文誠路玉華路站、15路弘翔路三新北路站)

展期:2019年9月30日-11月30日


主辦單位:松江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松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松江區體育局、松江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廣富林文化遺址

空間亮點:在松江最重要的南北水系沈涇塘的中間有著松江城內最大的人工湖——華亭湖。華亭湖上下游十里串聯起了松江古與今華麗變身的最重要的四大板塊——倉城、泰晤士小鎮、松江大學城和廣富林。從5000年前的廣富林文化,到明清時期被譽為“天下糧倉”的倉城,再到“上海一城九鎮”時期泰晤士小鎮的建設、已形成規模的松江大學城,建築物風格鮮明各具特色,依湖而建,氣勢恢宏。

展覽活動:松江案例展由風貌影像展和各種市民活動組成。通過影像、圖片和文字用公共空間的藝術語言講述了松江華亭湖畔5000年的城市發展演變,體現了人類沿河而居,濱水空間讓生活更美好的寓意。


奉賢新城實踐案例展

上海之南

地點:奉賢區上海之魚湖畔賢廬

展期:2019年11月15日 – 2020年2月

主辦單位: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上海市奉賢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協辦單位:上海奉賢南橋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策展人:馮路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空間亮點:

“上海之魚”是奉賢新城規劃建設的金海湖城市公園的別名,它是新城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之一。伴隨過去十年的新城建設,“上海之魚”已經初顯風貌。作為上海市重點推進建設的新城之一,南橋新城已經開發建設了十年。而在新的歷史階段,新城更名為奉賢新城,將作為長三角區域的節點城市被賦予更加重要的使命。

展覽活動:本次展覽在“上海之魚”湖畔回顧過去十年的若干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成果,對新城建設工作展開階段性記錄和思考。展覽主題名稱為“上海之南”,以表達奉賢新城所內含的文化特質。在歷史與當下、繼承與創新的思考之中重新審視新城建設的文化身份、定位和使命,展望從“郊區新城”向“節點城市”模式轉變過程中的城市建築學和未來生活。

水鄉村莊

金山漕涇鎮水庫村實踐案例展

水COOL·2019 鄉村藝術季

地點: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水庫村水涇路

展期:2019 年9月22日– 12月31日

主 辦單位:金山區人民政府

承 辦單位:金山區漕涇鎮人民政府

協 辦單位:世錄文化創意(上海)有限公司

策展人:蘇冰、董楠楠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水庫村風光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Roland Darjes(德) 《Man at the river》/《人-河畔》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卜金《魚的述說》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導覽地圖

空間亮點:水庫村位於上海金山區漕涇鎮,村域內水系發達、河網密佈,村域用地4.16 平方公里。自2018 年6 月起,水庫村鄉村振興項目正式啟動,村內結合鄉村規劃師制度試點開展了道路、水系、綠化、農業和人居環境等全方位的規劃與提升。水庫村在關注生態環境優化的同時,同時注重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和基層治理體系的構建。

展覽活動:自2019 年9 月起,水庫村舉辦的“水COOL·2019 鄉村藝術季”系列活動將持續三個月,集中展示水庫村鄉村振興的相關案例,結合“衣、食、住、行、勞”的活動主題,開展專題展覽、沙龍論壇和多項主題活動。

生態溼地

崇明東灘溼地公園實踐案例展

心與自然的相遇——尋覓東灘

地點:上海市崇明區陳家鎮東旺大道(風車處)

展期:2019年10月10日 –12月10日

主辦單位:上海實業東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上海東灘國際溼地有限公司

策展單位:上海東灘國際溼地有限公司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空間亮點:東灘溼地公園位於崇明島的最東側,毗鄰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旨在打造集自然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平臺,並且積極探索自然保護與經濟開發雙贏之可持續發展模式,建立溼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國際性生態示範區,同時還是上海市首批“環境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稱號。

展覽活動:通過溼地資源的保育、科普宣教活動的開展,提升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環境保護意識,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


從城市一江一河到水鄉生態溼地

從悠悠的古城河道

到日新月異的新城湖泊

我們期待

濱水空間與更多美好生活“相遇”

主展信息

2019空間藝術季主展最大的亮點,是不僅將藝術活動植入工業遺產建築,在百年毛麻倉庫和船塢策展,更是將楊浦濱江南段5.5公里的公共空間作為主展場,由藝術家選擇合適的場所建構築物進行永久藝術創作。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楊浦濱江5.5公里濱水公共空間觀展攻略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空間 藝術版塊觀展攻略

與SUSAS一起 “相遇”上海濱水公共空間~~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規劃建築板塊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遇

總策展人:北川富朗

規劃建築版塊策展人:阮昕

空間藝術版塊策展人:川添善行

總建築師:章明

平面主視覺設計:韓家英

布展團隊:風語築

展覽範圍:包括主展館以及楊浦濱江南段5.5公里濱水公共空間

主展館地址:上海市楊樹浦路468號(包括船塢和毛麻倉庫)

主展館開放時間:2019年9月29日~11月30日;週二至週五:14:00~20:00;週六、週日及法定節假日:10:00~20:00;週一閉館維護

主辦單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

票價:免費(現場取票、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官方微信預約取票、活動行平臺預約取票)

部分圖文由各實踐案例展提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