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迎來政策紅利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迎來政策紅利

外匯天眼APP訊 :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於11月7日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上舉行。多位與會專 家認為,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未來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在會上透露,工信部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低速增長成常態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發展面臨新的形勢。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鬍劍萍在會上表示,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國汽車市場在連續增長20多年後,這兩年出現增長乏力的情況,2018年新車銷量2808.1萬輛,下降2.8%;2019年1-9月新車銷量1837.1萬輛,同比下降10.3%,預計今年汽車銷量是2014年-2015年的水平。

胡劍萍認為,汽車在中國的快速普及發展階段基本結束,新車市場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但也要看到,在增速放緩的同時,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具備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短短几年汽車保有量實現快速增長,目前已達2.5億輛,為促進汽車使用環節消費提供了堅實基礎;二手車市場快速發展,近年來增速明顯快於新車市場,成為拉動汽車消費的新動力;汽車消費需求升級態勢明顯,正逐步從低端同質化產品轉向中高端個性化產品,由產品消費為主轉向產品、服務消費並重。”

羅俊傑表示,去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汽車產銷下滑,中國汽車產銷也在連續28年上漲以後,在去年7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2018年產銷分別下降4.2%和3.8%,今年前三季度的產銷也分別下降11.4%和10.3%,下滑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逆轉,但下滑幅度收窄。“長期看,全球汽車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特別是中國汽車市場千人保有量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但當前的調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會上表示,“預計今年汽車產銷將比較平穩,主要指標仍然在合理區間,投資有所改善,進口貿易在某些方面將好於預期,總體形勢沒有那麼悲觀,我們應該充滿信心。”

新動能正在孕育

產業孕育的新動能是當前世界和中國汽車產業的一大特點。羅俊傑表示,汽車與能源交通、通訊領域的加速融合,電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潮流和趨勢。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策劃,跨國汽車產業相應加大研發投入,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未來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王瑞祥建議,重點針對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關鍵核心技術,包括一些零部件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等問題,通過加強協同創新,攻克關鍵技術瓶頸,提升基礎能力,加快實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方面的技術突破,推動產業整體水平提升和結構優化升級。

羅俊傑在會上透露,經國務院批准,工信部正會同20多個部門牽頭編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將著重突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發展方向,目前該規劃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另外,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我們會同相關部門在著力解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自動駕駛地圖應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道路智能化改造等關鍵問題。支持企業開展協同創新,打造各類市場主體,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生態。”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

針對我國汽車領域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國家發改委2018年已提出明確的外資開放時間表。到2023年左右,中國汽車行業不存在對外資的限制性規則,中國汽車產業的全面開放新時代正在到來。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表示,長遠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能更大力度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結構的優化,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更大範圍、更高質量的開放將有利於車企導入更加優質的全球資源,並讓中國與全球汽車產業的融合度進一步提高,從研發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到生產佈局與市場的全球化,這種融合將向體系化方向發展,有利於全面提升自主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話語權。”

羅俊傑表示,工信部將全面落實對外開放路線圖和時間表,優化相關管理政策,保障內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市場準入待遇,著力為各國投資者提供更多市場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著力健全政府與行業機構、企業等多層次、多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政策法規、科技創新、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協調對接。

王瑞祥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經濟格局的變化,產業鏈在全球範圍內佈局調整甚至重構正在加速。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只有擴大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推進合作謀求互利共贏才能實現貿易暢通,百業興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也應該適應大變局。建議國際品牌汽車企業運用好多項利好政策,推進與中國汽車產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汽車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