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關注“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

北四條,有一所縱跨三條衚衕的歷史悠久的學校

西四北四條,明朝時這條衚衕裡曾有熟制皮革的作坊,因而稱熟皮衚衕。又因在加工皮革時散發臭氣,清代又稱為臭皮衚衕。民國初,按諧音雅化為受璧衚衕。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跨西四北三條、四條、五條,有一所歷史長達120餘年的著名學校---西四北四條小學。光緒九年(公元1883),正紅旗官學由阜成內巡捕廳,遷到報子衚衕14號,是當時的八旗學校之一。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改為八旗高等小學堂。1905年在受璧衚衕25號建分校,改名為京師公立第四小學堂。民國後改稱北京市立第四小學堂。以後又數度改名,但一直堅持辦學,成績卓著。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在受璧衚衕內,有一座吳祿禎、蔡鍔祠堂,畫家齊白石和紀曉嵐的四世孫---紀堪頤曾在祠堂內創辦私立石年小學。1950年兩校合併,命名為北京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小學。十年動亂中,一度改名為起宏圖小學。1972年按校址改名為西四北四條小學至今。現在這所小學縱跨西四北三、四、五三條衚衕,使用的仍是四合院的院落。青磚灰瓦的校舍與古槐濃蔭的校園中,時時傳來孩子們的讀書與歡笑聲。衚衕裡的一所小學,竟有如此悠久的歷史,如此曲折的變遷,這不也反映了北京歷史的漫長與文化的厚重嗎。

北五條,4號曾是大軍閥張宗昌外宅,新中國成立後是北京電影學院前身。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西四北五條,明代稱石老孃衚衕。舊時稱接生婆為老孃,這條衚衕因居住過石姓接生婆而得名。衚衕內4號是一座大宅院,大漢奸王克敏、大軍閥張宗昌先後在此居住。張宗昌人稱三不知將軍,即兵不知有多少,錢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張宗昌在石老孃衚衕居住時,仍生活放蕩,常招妓女養姨太太。居民們諷刺說:老孃衚衕變成小娘衚衕了。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1950年6月,中央文化部電影局,在4號院創辦表演藝術研究所,設有編劇班、表演班等。1951年5月,改稱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3月,改名北京電影學校。校址又擴大到石老孃衚衕9號院,及受璧衚衕、大乘巷內的幾處院落。當時嚴恭、謝鐵驪、陳懷愷等任主任教員,周揚、夏衍、馮雪峰、艾青、丁玲、陳荒煤、蔡楚生等文化界領導和文學藝術家,都曾在此授課和開專題講座,培養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導演、演員、劇作家。大家現在仍很熟悉的著名演員印質明、趙聯、龐學勤、於洋等,都是這一時期的學員。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1956年,在北京電影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電影學院,遷往新街口外新校址。衚衕內的14號院,曾是電影洗印廠,現在仍住著電影界的職工。世事多變,誰曾想到張宗昌的外宅,竟成為新中國電影教育事業的搖籃。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衚衕7號有藏書家傅增湘(公元1872-1949)舊居。傅增湘清末曾中舉人和進士,曾任直隸提學使。後熱心教育,創辦天津女子師範學堂、京師女子師範學堂。1917年出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1919年後專心從事古籍收藏、校勘和目錄研究。他於1918年構築了這處住宅,二進院落,並有東西跨院,東跨院內有假山與六角攢尖亭。住宅不大,但很典雅。他因仰慕蘇東坡,特取蘇東坡詩句“萬人如海一身藏”之意,命宅院為“藏園”,藏書室命名“雙鑑樓”,收藏善本書達6.6萬餘卷,著有《雙鑑樓善本書目》。他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

在清末的北京地圖上,石老孃衚衕東口,現西四北大街路中央有一廟宇。這廟宇有兩怪:一是建在路中央,因而俗稱當街廟。當年車馬皆由廟之兩旁繞行。二是此廟坐南朝北,門向北開。這在北京的廟宇中,可能是絕無僅有的。原來此廟是明英宗重新登上皇位後,感謝瓦剌部首領不殺之恩,無恥地將瓦剌部首領當成恩人,特修此面向北方的廟宇,向瓦剌部朝拜、感恩。這小廟恰恰成為明英宗屈辱投敵的見證。民國初年,修馬路時將此廟拆除。北五條,7號有藏書家傅曾湘的書齋。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北六條,衚衕內設有燕山前衛衙署

西四北六條,因明代衚衕內設有燕山前衛衙署,因而得名燕山衛衚衕。清代時簡稱衛兒或魏兒衚衕,因北京有好幾條叫魏兒的衚衕,因而又稱南魏衚衕以示區別。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明代的軍事機構分為都督府、都指揮使司、衛、所四級。明初,在北京駐有12個由皇帝直轄的親軍衛,朱棣遷都北京後,為增強京城的防衛,又將周邊的10個衛調入京城,提升為親軍衛,其中就有燕山前衛。燕山前衛負責防守皇城西部,因而其衙署設在西四北的一條衚衕裡,這條衚衕也就被稱為燕山衛衚衕。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在北六條裡,和其他幾條一樣有多座至今保存較好的四合院,可以作為北京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如5號、7號、9號、17號、19號、21號、23號、27號、31號、35號、37號等。

以北六條23號為例,這是一處典型的中型四合院,共四進院落。大門外有照壁,門前臺階兩側有一對上馬石。

進門為影壁,倒座房八間,垂花門兩側是抄手遊廊,牆上有什錦燈窗。北房五間,東西耳房各兩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後院格局與二進院相同,最後一進有後罩房九間,整座院落佔地2500平方米,縱跨六條、七條,現已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建築專家王世仁先生說:“衚衕和四合院是構成北京舊城風貌的基本元素,也是老北京的魂。四合院不僅是北京的建築文化精髓,更透著這個城市獨特的精氣神兒。”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北七條,有明北京營建總指揮陳珪的府邸西四北七條,明代稱泰寧侯衚衕,因泰寧侯陳珪的府邸在此而得名。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公元1386年陳珪跟隨大將軍徐達北伐,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被燕王朱棣賞識。朱棣稱帝后,封其為泰寧侯,府邸就在現在的北七條內。朱棣在改建北京,營建皇宮時,任陳珪為營建北京的總指揮。

陳珪不負眾望,周密計劃,精心施工,指揮有方,工程進展順利,深得皇帝信任和器重。遺憾的是,陳珪並沒有看到遷都後的北京。由於日夜操勞,積勞成疾,陳珪1419年病逝於泰寧侯府中。兩年後,朱棣頒佈《北京宮殿告成詔書》,宣佈正式遷都。他的後代共有13人承襲爵位,直至明亡。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清朝定都北京後,將北京內城劃為八旗官兵駐防營地。漢民不論官兵一律驅至外城。陳珪留下的泰寧侯府,也被八旗新貴搶佔,僅存泰寧侯衚衕的名稱。

但到了道光年間,因皇帝名叫旻寧,“寧”字須避諱,衚衕被改為泰安侯衚衕。陳珪更是被人們遺忘了。對於組織、指揮建設北京有功的陳珪,後人不應該忘記他。在北京的城建史上,應該有陳珪的位置。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北八條,曾有張學良投資創辦當時規模最大的“燕京造紙廠”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西四北八條,明時稱武安侯衚衕,因明代武安侯鄭亨的府邸建在這裡而得名。清代後被訛傳為武王侯衚衕、五王侯衚衕。

武安侯鄭亨,明初將領,在燕王朱棣起兵後,率部歸順朱棣,在攻佔南京等多次戰役中立有戰功。朱棣登上皇位後,論功行賞,封鄭亨為武安侯,並派他鎮守北京。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他在現在的北八條建造了侯府。朱棣遷都北京後,又派他在大同、宣化等鎮守邊關多年,後病逝於大同任上。朱棣對他信任有加,他逝世後,子孫連續八代承襲爵位,世代居住在武安侯府,直至明亡。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清代的謙郡王府,在衚衕中段路北11號。謙郡王始王瓦克達為禮親王代善第四子,勇猛善戰,但命運多舛。早年因參與擁戴多爾袞為帝被揭發,黜出宗室。後因在清軍入關中立戰功,被封為鎮國公、謙郡王。

1933年北京燕京造紙廠在王府遺址上創建的,這個造紙廠的投資人是張學良將軍。1931年春,他原本要在東北辦一大型造紙廠,並在瀋陽大北門外設立了東北造紙廠籌建處。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九·一八”事變破壞了張學良這一計劃,入關後他仍想以實業救國,1933年出資並委託其親信的汪博夫、杜榮時,代理其出面籌建燕京造紙廠,是當時北平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造紙企業,最初的產量即達日產1.5噸,以後屢有擴建,在北京的工業發展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衚衕內的37號為長壽庵。它始建年代不詳,但可以確定是在明代以前,因明弘治年間曾對其進行重修。

1907年,在其北面的寶禪寺(今寶產衚衕15號)廟產被賣掉,寶禪寺遷至長壽庵。寺(庵)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中殿、後殿及東西配殿、僧房等。現雖早已成為民居,但其原建格局仍基本保持。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西四北八條51、53、55號是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慶寧寺。

慶寧寺是西城區普查登記文物(2013年)。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西四北八條53號雖然是個普通院落,但著名歌星被譽為歌壇常青樹的蔡國慶,就在這院裡長大,他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小名叫大慶。他小時就有一副好嗓子喜歡唱歌,還很聽話,鄰居們誇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老北京】西四頭條至八條每一條,都有他傳奇的故事(下篇)

圖文來源丨徐徐道來話北京、大美西城、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