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祕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突然冒出來的紅海潛水度假村-阿羅斯

“紅海之濱阿羅斯,與世隔絕桃花源”,有一天,一個鮮為人知的蘇丹度假村突然被印上了成千上萬份廣告宣傳單,並在歐洲各大專業潛水旅行社裡派發。

這份廣告單把紅海沿岸的阿羅斯村描繪成被一串漂亮的珊瑚礁環繞,擁有世界上最清澈的海水和各式各樣的熱帶魚,在陽光燦爛的海灘上排列著整齊的白色度假小屋,附近還有廢棄的船體,到了晚上天穹閃爍著數不清的攝人心魂的星星……它看上去絕對是潛水迷們的夢寐以求之地。

隨著阿羅斯名氣越來越大,成百上千的歐洲遊客來到這裡度假。而所有的旅遊訂單都得通過設在日內瓦的一個辦公室來完成。

應該說,從蘇丹外地前往阿羅斯的路途相當遙遠。不過旅人們一旦歷經辛苦來到這個位於撒哈拉大沙漠裡的綠洲,享受到的度假設施、水上運動、深海潛水和豐富的美食美酒都是一流的。因而在度假村的訪客留言簿上,全是讚美之詞。

蘇丹政府的國際旅遊公司也很高興。他們把這個荒廢的小度假村租給了一些自稱是來自歐洲的創業人士,這些人憑著幹勁給戰亂連年、貧窮落後的蘇丹帶來了最早一批西方遊客。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當年的阿羅斯度假村景象

然而,問題只有一個,無論是遊客還是蘇丹當局都被矇在鼓裡:這一紅海之濱的潛水度假村其實是個幌子。

1980年代初,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裡,阿羅斯度假村是一個由大名鼎鼎的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摩薩德在東北非洲設立和經營的前哨基地。摩薩德利用這裡的一切,僅為掩護一次特殊的人道救援任務,在席捲東部非洲的大饑荒中,營救出數以千計被困在蘇丹難民營中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而蘇丹是一個充滿敵意的阿拉伯國家,所以行動必須絕對保密,在蘇丹和以色列國內都不能被任何人發現。蓋德·西姆隆是當時在阿羅斯度假村中工作的一名摩薩德特工。他說:“行動屬於國家機密,對誰都不能說。即便我的家人也不知道。”

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又被稱為貝塔以色列人,他們的起源撲朔迷離。

有人認為,古代以色列王國有10個失落的部落,他們是其中一個部落的後裔;或者他們是古代以色列人,陪同示巴女王和所羅門王所生的兒子大約在公元前950年回到埃塞俄比亞,並且秘密帶走了猶太人的聖物“約櫃”(Ark of the Covenant);還有人認為,他們是為逃避古以色列的內戰,或在公元前586年,第一個猶太人神殿被毀後,從以色列出逃埃塞俄比亞的。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生活在埃塞俄比亞的猶太部落

埃塞俄比亞猶太人一直遵循著猶太教的經書《托拉》,虔誠信仰猶太教、在猶太教堂裡祈禱。但是他們已經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猶太人隔絕分離了一千多年,還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後僅存的猶太民族。1970年代,以色列宗教領袖首席拉比承認了在埃塞俄比亞猶太人的身份:他們的確是猶太民族一分子。

1977年,一名埃塞猶太人弗雷德·阿克倫姆(他被懷疑同情反叛武裝並鼓勵猶太人移居以色列而遭亞的斯亞貝巴政權通緝)與很多該國難民一起,為躲避內戰和越來越嚴重的饑荒,越過邊境逃到蘇丹。他絕望的給西方各大援助機構寫信請求幫助,結果一封信輾轉送到摩薩德手中。摩薩德又把阿克倫姆的求助信轉呈給時任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

貝京總理先前也是一個逃出歐洲納粹佔領區魔掌的難民,他相信以色列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有義務給世界各地受苦受難的猶太人提供安全庇護所。而這樣的庇護對埃塞俄比亞的猶太人也不應有例外。於是,他親自下令以色列情報機構立刻採取行動。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弗雷德·阿克倫姆(左)和埃塞俄比亞猶太人領袖巴魯齊·特格涅在耶路撒冷

摩薩德指派一個化名叫丹尼的特工設法找到阿克倫姆,並不惜一切代價偷運不幸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到蘇丹,然後前往以色列。尋找阿克倫姆卻毫無頭緒,用丹尼的話講“簡直就像在草垛裡找一根針!”但他終於在蘇丹首都喀土穆找到了他的下落,又經阿克倫姆的渠道將以色列方面的信息傳回流落在埃塞俄比亞的猶太人村莊,說他們如果要去耶路撒冷,從蘇丹走要比從埃塞走更有機會,因為埃國嚴格限制向外移民。

可以想象,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對於身處絕境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會有多大的誘惑力:他們終於可以實現一個跨越2700年的古老夢想—回到祖先的應許之地。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到1985年後期,大約有14,000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與超過100萬埃國難民一起,徒步跋涉800公里,越境到蘇丹尋求避難。

途中,約1,500名猶太難民喪生。有的是因為兩個難民營—加達裡夫(Gedaref )和卡薩拉(Kassala)條件過於惡劣,有的是在途中被綁架。

蘇丹是一個以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十分排斥猶太人的存在,這些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接到指令不要透露自己的宗教信仰,便於融入難民中,不讓蘇丹秘密警察發現。儘管有風險,他們還是堅持一些猶太習俗,例如安息日前滅掉營地的篝火(猶太教禁止在安息日期間點火),和只吃符合猶太教規矩的食物等。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阿羅斯村遊客使用的小船也被用來營救埃塞猶太人

很快,小規模的營救活動就展開了。埃塞猶太人利用假身份文件從蘇丹進入歐洲,然後轉向以色列。而蘇丹瀕臨紅海,則給更大規模的營救行動提供了可能。“我想到了海路。蘇丹跟埃塞俄比亞(那裡的內戰和崇山峻嶺意味著沒法將這些猶太難民通過陸地運往海岸地區)不一樣,在蘇丹我們可以通過紅海疏散這些人,只要有船來接應,大規模的營救行動就有可能。”丹尼說。

當年參加營救行動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摩薩德高級特工回憶:“我們向以色列海軍要求幫助。”海軍則很爽快的響應道:“好吧。”一些摩薩德的情報人員便被派往蘇丹去實地查看有沒有可作為落腳點的海灘,他們很快就找到了紅海岸邊那個被遺棄的孤零零的村子—阿羅斯,離蘇丹港北邊約70公里。

阿羅斯潛水度假村在1972年由意大利人建成,裡面有15幢紅頂平房,還有廚房和一個大餐廳。餐廳是開放式的,朝向海灘、大海及瀉湖。這裡既沒有供電,也沒有供水,甚至沒有進村的路,意大利人安裝好發電機,從蘇丹港引來淡水,相當不錯地經營了5年,但因與蘇丹政府發生爭議就撤走了,一年後度假村徹底關閉。

“對我們來說,這就像是天賜一般的好地方。如果我們能拿下這個地方,把它張羅起來,我們可以說在這裡開一個潛水度假村,這樣就給我們在蘇丹呆下來的理由,而且可以在附近展開活動。”那位匿名摩薩德高級特工說:“這個地方要不是有摩薩德在後面撐腰,經營起來會非常困難。

接下來,一群精銳的以色列特工假扮成瑞士一個旅遊公司(完全虛構的偽裝公司)的僱員用假護照進入蘇丹,丹尼扮裝成公司經理,他說服喀土穆當局相信會讓阿羅斯度假村起死回生,並花了25萬美元租用阿羅斯3年時間。丹尼說:“如果我們能盤下這個村子,這裡就全由我們主宰啦。有了這個幌子,一切都可能發生!”

摩薩德特工們用近一年來翻新度假村,還跟蘇丹供貨商達成協議供電供水。度假村裝上了以色列製造的其它設備,如空調、摩托艇及先進水上運動裝備等。不過,它們全都是走私進來的。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在阿羅斯村執行營救任務的摩薩德特工西姆隆

特工西姆隆說:“我們向蘇丹引進了帆板運動。第一塊帆板來了之後,我知道怎麼玩,於是我負責教客人玩帆板,其他摩薩德特工則假扮成專業潛水教練。”

特工們還在當地僱傭了15名員工,包括清潔工、侍應生、司機和一個從大酒店挖來的大廚。那位要求匿名的摩薩德特工說:“我們給他開出高一倍的工資從酒店挖過來。”當然,這些蘇丹僱員誰也不知道度假村的真正用途,更不知道擔任經理的那些歐洲白人其實都是以色列摩薩德特工。而負責每天度假村運營的也是受過訓練的女特工,這樣做據信可以儘量減少蘇丹情治單位的懷疑。

阿羅斯村的潛水設備儲藏室建在稍遠處,裡面藏有無線電通訊設備,特工們用來跟特拉維夫的摩薩德總部定期聯絡。他們白天認真處理旅遊業務,但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一支小分隊在夜色掩護下離開度假村,前往加達裡夫難民營南部10公里以外的一個接頭會合地點。

西姆隆稱:“我們對工作人員說,要去首都喀土穆幾天,或者要去卡薩拉難民營的醫院裡去和一些瑞典護士會面。”他們的真實使命卻是去接應埃塞俄比亞猶太人,這些人由“委員會成員”(專門指定負責這項任務的埃塞猶太人),幫助偷送出難民營。

“埃塞俄比亞猶太人誰也不會事先被通知,因為我們不想冒走漏風聲的危險。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我們是以色列人。我們跟他們說我們都是僱傭兵。”西姆隆說。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車隊中的摩薩德特工

到達接頭地點後,已提前就位的卡車車隊便會拉上幾十個完全摸不著頭腦的難民走上兩天,行程800公里,一路上要經過好幾個蘇丹軍方的檢查哨卡。為避免被發現,車隊有時得靠計謀,有時靠行賄,還有的時候只好硬闖過去。在路上休息時,摩薩德特工還要想辦法安撫車上膽顫心驚的乘客們。

西姆隆在他撰寫的《摩薩德出逃記》一書中曾寫道:“我們讓他們坐到駕駛艙裡,摸摸方向盤,他們就會高興得不得了。看到20個孩子把一塊口香糖掰碎了每人吃一點都那麼興高采烈,簡直太不可思議。他們看著我們的樣子,就彷佛我們是外星人。”

摩薩德把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猶太難民送到度假村北部的海灘上,在那裡,等候多時的以色列海軍突擊隊會馬上開著充氣快艇過來接應難民,再在海上開行一個半小時,送到在遠處紅海海面等待的一艘船上。這艘船再把他們帶回以色列。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在以色列海軍快艇上的埃塞猶太難民

那位匿名的摩薩德高級特工說:“危險隨時都有。我們都知道,如果任何一個人被發現了,我們所有人都會被吊死在喀土穆的市中心。”1982年3月,危險曾經一度逼近他們。在第三次出動時,行動小分隊正在海灘上轉運埃塞猶太難民,不料蘇丹士兵發現了他們,或許對方只是懷疑他們在走私,只是開槍示警,好在充氣快艇載著難民快速安全離開了。

這次事件之後,摩薩德營救行動部門認為海上撤退太容易被發現,於是有了一個全新計劃。特工們接到新任務,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找到一個合適地點,方便C-130“大力神”運輸機起降,將埃塞猶太難民們秘密空運出蘇丹。

阿羅斯度假村的特工們在執行特殊任務之餘,還得繼續經營好潛水生意,力爭讓遊客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而此時度假村已經有了很大名氣,口碑非常好。西姆隆說:“跟其他蘇丹度假村相比,我們提供的服務應該是希爾頓酒店那樣的高水準。而且那是一個美得無與倫比的地方,真的就像是天方夜譚故事裡的美景。一切都美得讓人難以置信。”有個來此地休假的德國軍人告訴他,自己一輩子去過很多地方,都很享受,但在這兒的經歷最不同尋常。

阿羅斯度假村的生意越做越好,竟然還有了盈利,財政上做到了收支平衡,這讓摩薩德總部的會計們大鬆了一口氣。從度假村生意賺來的錢,部分被用來購買或者租用接難民的卡車。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以色列空軍的C-130運輸機

而以色列空運埃塞俄比亞猶太人的行動也悄悄開始了。

西姆隆和他的小分隊接報,在海邊不遠有一個二戰後被棄用的英國空軍機場。1982年5月,在一個死一般寂靜的夜晚,第一架“大力神”運輸機載著一支以色利特種部隊,降落在這個機場上。很多埃塞俄比亞猶太人一輩子從來沒見過卡車,當他們看到以色列小分隊的士兵揮舞著發光的電筒,簡直就像外星人,根本不敢上到飛機上去。

那天晚上共空運出去了130個埃塞俄比亞猶太難民。多年以後,當中一個難民對西姆隆說:“我在那樣一個漆黑的夜晚,在蘇丹大沙漠中走進飛機,你簡直無法想象那一刻對我的意義有多大。我一輩子從來沒見過飛機。我感覺就像是聖經中先知喬納進了鯨魚的肚子一樣。然後3個小時之後,我就到了以色列。太突然了。”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走下飛機舷梯回到以色列故土的埃塞猶太人

兩次空運行動後,摩薩德發現蘇丹當局好像有了一些察覺,會遭遇伏擊之險。特工們接到指示去尋找更多不引人注意的降落地點,他們找到了一個更靠近加達裡夫的合適地點,縮短了路途時間。但缺點是那裡沒有飛行跑道,只是一片荒漠之地。

那位匿名的摩薩德高級特工相信,有個阿拉伯人去告發了他們。他說:“降落跑道基本上沒有照明設備,我們只有10個小小的紅外線燈,C-130的駕駛員在茫茫的長途飛行之後,必須在完全沒有導航幫助的情況下在一片漆黑中找到我們。”從飛行難度而言,恩德培人質救援行動與撒哈拉沙漠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恩德培行動,指的是1976年7月4日,以色列派出特種部隊乘坐“大力神”運輸機長途奔襲4000公里,採取突然行動在烏干達恩德培機場解救了102名被劫持的法航猶太乘客。

面對蘇丹極其複雜的外部情勢,一旦失手後果不堪設想的壓力,這些潛伏在紅海潛水度假村的摩薩德特工,一共協調參與過17次秘密空運行動。

到1984年年底,蘇丹宣佈全國大饑荒,特拉維夫方面決定加大撤僑行動的規模。因為美國出面干預,又收到大筆付款,蘇丹時任總統加法爾·尼邁裡將軍同意讓埃塞俄比亞的猶太難民直接從喀土穆空運出去送往歐洲。但他要求的條件是秘密進行,以避免在其他阿拉伯國家中引起反響。

在總計28次秘密空運行動中,共有6,380名埃塞猶太人搭乘從一個比利時航空公司猶太老闆那裡借來的波音707飛機,從喀土穆飛到布魯塞爾,再直接飛往以色列。這次行動從1984年11月21日開始,於1985年1月5日結束,目標是將8,000名埃塞猶太人從蘇丹空運至以色列,史稱“摩西行動”。除了摩薩德,以色列國防軍、中央情報局、美國駐喀土穆大使館、僱傭軍,以及蘇丹國家安全部隊都給予了合作。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被空運回以色列的埃塞猶太人

在以色列國內,自然對摩西行動的所有消息實行新聞封鎖,不過,“這個事情還是被非政府組織猶太社的某個白痴透露給了媒體。”1985年1月5日,全世界的報紙都報道了摩西行動的消息,喀土穆方面的配合戛然而止。蘇丹當局公開否認參與過以色列的撤僑行動,更不承認其配合以色列制訂了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撤離計劃。

在阿羅斯這邊,大規模救援行動雖暫時被終止,但摩薩德特工仍然要接待絡繹不絕的遊客,繼續經營著度假村,好讓它作為秘密救援行動應急方案的一部分,能隨時待命啟動。西姆隆甚至接到過命令,取消休假,從以色列趕回去安排聖誕及新年的娛樂活動。但此時,度假村外面的氣氛在發生著變化,西姆隆說:“從1985年1月開始,我覺得空氣裡都能聞到政變的味道。”

果然,沒過多久,1985年4月6日,尼邁裡將軍被蘇丹軍隊推翻下臺。這是一個轉折點,並進而影響到度假村裡的秘密行動。為在阿拉伯世界贏得支援,蘇丹軍政府將槍口瞄準了真真假假的摩薩德特工。一夜之間,摩薩德總部下令特工們悉數撤出度假村。

一個特工事後說:“我們一行六人在天亮前開兩輛車離開了潛水度假村。一架C-130降落在度假村的北邊,那是一個我們從來沒用過的降落點。我們開著車上了飛機就回家了。”他還說:“當時村子裡還有遊客。他們一覺醒來發現被孤零零留在了沙漠裡。當地的工作人員還在那,其他人都走了:潛水教練、女經理等等,所有的歐洲白人管理者都消失了。”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一夜之間,阿羅斯度假村只剩下遊客和蘇丹當地僱員。

那架運輸機降落在特拉維夫不遠處的一個空軍基地,他們把兩輛汽車從飛機上開下來時,車上還掛著蘇丹的車牌。摩薩德特工倉促離開後,阿羅斯潛水度假村也再次關門停業了。

摩西行動被迫中斷後,仍有1,000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滯留在蘇丹,兩個月後,在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喬治·布什安排下,又展開了一次代號為“約書亞”的空運行動: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由美國空軍的“大力神”運輸機送到了以色列。

之後5年多時間裡,特拉維夫展開了更多的秘密撤僑行動。在1990年,以色列情報機構已注意到統治埃塞俄比亞的海爾•門格斯圖政權不穩,1991年5月,門格斯圖總統倒臺,厄立特里亞和提格雷族的反政府武裝奪取政權,以色列政府和猶太組織決定發起“所羅門行動”,把仍居住在埃塞俄比亞的猶太人空運回故國,以助他們逃避內亂。在1991年的所羅門行動中,特拉維夫自5月24日起,於36小時內,利用本國空軍的C-130和以航的波音747貨機,把14,324名埃塞猶太人運回以色列,讓他們重新過上了生活。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在耶路撒冷哭牆邊禱告的埃塞猶太婦女

第一個把埃塞俄比亞猶太人的信息傳遞給以色列的弗雷德·阿克倫姆,就是這群被拯救的人中的一個。2009年他去世時,摩薩德的歷任首腦和成千上萬的埃塞猶太移民出席了他的葬禮。對他們來說,阿克倫姆是民族英雄。“他猶如我的一個兄弟,”丹尼說:“如果沒有他,沒有這些埃塞俄比亞猶太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就像兩個輪子的聚合,一面是渴望回到耶路撒冷的埃塞俄比亞猶太人,一面是以色列猶太人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正是兩者的結合奠定了這場救援行動的力量。沒人願意放棄。”

從撒哈拉到紅海 回到以色列 摩薩德秘密撤離埃塞俄比亞猶太人

耶路撒冷的一個浮雕上顯示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前往蘇丹的途中

西姆隆指出,以色列撤離同胞故事的真正英雄是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在特拉維夫的一個咖啡館裡,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說:“英雄不是那些飛行員,也不是海軍突擊隊員,也不是摩薩德特工。我只要想想埃塞俄比亞猶太人所經歷過的一切,想想他們經歷過的恐怖遭遇,我就明白,普通人那樣過一天都會受不了。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