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學術研討會在華僑大學舉行

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學術研討會在華僑大學舉行

研討會現場(華僑大學/侯斌斌 攝)

中國僑網11月11日電 據華僑大學網站消息,由華僑大學與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9日在廈門召開。來自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45名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馬關係、東盟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等議題深入研討。

馬來西亞對華特使、國會議員陳國偉,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董事長、拿督陳洺臣,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原校長賈益民等出席開幕式。

陳國偉表示,今年是中馬建交45週年,兩國關係面臨提質升級重要機遇。馬來西亞具有獨特區位優勢,期待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加快自身發展。陳國偉希望,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形式,加強兩國人文交流,實地解決民生議題,有效促進“民心相通”。他並感謝華僑大學為各國專家學者提供良好的研討平臺。

“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作為馬來西亞華校的代表,與中國華僑大學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陳洺臣介紹,兩校將以聯辦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契機,打造兩國學術研討與交流的高端平臺。

曾路表示,華僑大學將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進一步推進“海絲”高端智庫建設,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共同為中馬兩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出謀劃策,為中馬“一帶一路”合作提供新思路、新舉措。

研討會期間,陳國偉,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玉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潘永強,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許培源等專家學者作主題演講。

本次研討會得到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中國商務理事會、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等多個高校和智庫機構,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雲南大學、暨南大學、廣西大學,福建社科院、雲南社科院等近20所高校、研究機構的45名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

據瞭解,為促進中馬兩國的交流與合作,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自2016年以來,華僑大學與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常態化聯合舉辦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每年一屆、兩校輪流承辦,吸引了眾多政要、專家學者、商界精英與會,圍繞中馬關係、合作、戰略與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在中馬兩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成為中馬兩國智庫深入交流、推動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

作為承辦單位的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不斷整合海內外資源,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學術高地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智庫,通過出版《海絲藍皮書》、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貿易暢通高級研修班等,提供學術研討和凝聚共識的高端平臺,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位於馬來西亞柔佛新山,其前身為1975年成立的寬柔專科部,1990年獲馬來西亞教育部批准創辦,是馬來西亞華校的代表,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及子女教育中有重要影響。(陳奕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