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課堂的“幕後導演”

近日,在採訪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張德華說:“教研工作任重道遠,今後,還要努力總結經驗,針對教研活動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再接再厲、再上新臺階!”對未來,他已有明確規劃。

精彩課堂的“幕後導演”

1984年,張德華自淮北師範學校畢業後,便入職市實驗小學,成為了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語文教師。他用心鑽研教學、用愛呵護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先後獲評市優秀教師、省首屆教壇新星、省特級教師,並擔任學校教導主任、業務校長。

2004年底,因工作需要,張德華調任市教育局教研室,擔任小學語文學科教研員,這是一個需要默默奉獻、甘為人梯精神的崗位。此後,研討教材教法、開展課題研究、編寫教輔用書,幫助教師磨課、引領教師成長、加強區域間教學協作交流等等,這些紛繁複雜的工作,讓張德華異常忙碌。

精彩課堂的“幕後導演”

被譽為淮北小學語文屆的領路人、“拼命三郎”,許多教師都曾見過他辦公室的燈,它時常深夜還亮著。張德華戴著老花鏡,辦公桌的大部分空間被一摞摞教材、備課本佔據。他在為各種教研任務做準備,時而翻閱資料、勾畫批註,時而奮筆疾書、駐筆凝思。

火車上的旅客可能會偶遇一位特殊的同行人。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小桌板上放著一臺筆記本電腦。他對周圍嘈雜的環境充耳不聞,專心致志地修改著什麼,或是講座提綱,或是新撰的論文,或是參賽教師的教學設計。屏幕上,標註出的紅色、藍色字體很醒目。這是爭分奪秒的張德華。

精彩課堂的“幕後導演”

因為張德華的專業和敬業,德高望重的他擁有一大批教師“粉絲”。每次上公開課、專題研討課,臺下總會坐滿觀摩的老師,張老師的點評和指導,是大家最期待的。他面帶笑容,精準地指出課堂中的優點和不足,給出中肯的教學建議,有時還會不由自主地從座位上站起來,現場給大家充滿激情地示範講演。

但張老師也有嚴厲的時候。一次,市教研室組織送教下鄉活動,他安排一位教師上一堂《醜小鴨》,這位教師剛憑此課獲得安徽省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她本以為直接去上課即可,沒想到張德華卻要求再聽一遍。“反覆研討過的課,還要聽?”對這個問題,張老師的回答乾脆而有些嚴厲:“學情不一樣,鄉下的孩子不比城區,教學目標要依學情而定,怎麼能不根據實際進行調整呢?”

然而就是這次聽課,意外發生了。講課結束,這位教師走到張德華面前,發現他盯著自己密密麻麻的聽課筆記,一聲不吭。本以為是這節課讓張老師失望了,但很快,她發現了不對勁:張德華臉色蠟黃、呼吸急促,額頭上佈滿汗珠。他雙手捂著心臟部位,無力地說:“我心臟不舒服……”


她飛奔到校外診所,買來速效救心丸,然而含了藥,張德華的病情仍未好轉,她和同事立即將他送到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好在經過及時救治,張德華轉危為安,但醫生叮囑一定要做個全面檢查。

事後,老師們才知道,聽課前幾天張德華就忙於工作,每天熬夜加班,有時一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其實,來聽課的路上他就覺得不舒服了,但考慮到已經約好,就想再堅持一下,沒想到導致心臟超負荷運轉。

後來,張德華做了全面檢查,身體並無大礙,只是必須要注意休息。然而,一旦投入緊張的教研工作,醫生的囑咐就又被他拋到了腦後。特別是指導教師參加教學比賽,這被教師們稱為“披荊斬棘、不捨晝夜的征程”。

聽課、評課、研討,為了一節參賽課,張德華反覆指導教師試教、打磨。而後,他還要帶著教師趕到參賽地點,熟悉環境,時時提醒。為了抓住一切準備時間,他對自己的身體很敷衍:吃過帶沙子的涼麵條,啃過硬邦邦的涼饅頭,或是乾脆就坐在賽場外,一塊大餅、一盒牛奶應付一下。


功夫不負有心人。自2006年以來,張德華指導的青年教師屢屢在安徽省、華東四省乃至國家級教學比賽中摘金奪銀,魏海黎、黃婉瑩、冀驥、梁琪、張飛、蔡香梅、吳瓊瓊等一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幹。這期間,他帶隊連續奪得全國第六、七、八、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賽特等獎、一等獎已成佳話。更為難得的是,時至今日,部分獲獎課例的教學設計、視頻仍是業內評論研討的熱點。

每每斬獲殊榮,參賽教師總會邀請張老師合影留念,兩人手捧獎牌、笑容滿面,這就是張德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時刻。這一刻,他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讓青年教師稱道的,除了張德華的專業水準、敬業精神,還有他的格局。他深知,自己指導出越多的優秀教師,就會有越多的學生受益,也正因此,他沒有地域之分。別的地市教師參加教學大賽,請張德華指導,他帶領淮北的教研團隊全力以赴、傾囊相授,助其摘下全國特等獎。

張德華還很注重教師群體的專業發展。2016年,我省舉辦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我市兩位老師參賽。當時,張德華從全市甄選出10位優秀教師組建備課團隊,共同打磨兩節課例。因為抽調的老師都是帶班老師,集中研討、試教修改都要在工作之外,個別老師思想上出現了一些波動。


一次研討結束,張德華語重心長地對老師們說:“大家要記住,看似我們幫助這兩位老師備課參賽,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是他們的,但其實更是成就你自己,因為在參與磨課的過程中,在大家智慧的碰撞中,你的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間進步和提升!”說完,他又轉身對兩位參賽教師說:“你對別人的好無需記住,但別人對你的幫助卻不能忘掉!”這些話給了老師們很大的觸動,此後這個團隊積極向上、精誠合作,最終每個人都收穫滿滿。

繼獲評安徽省優秀教研員之後,2018年,張德華又光榮入選淮北市首批享受高層次人才儲備金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