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馬 讓愛上這座城多一個理由

昨天上午7點半,2019年紹興國際馬拉松賽鳴槍開跑。來自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2.5萬名選手,滿懷激情地從紹興奧體中心出發,用速度和汗水書寫運動精神。在賽道的兩旁,古樸的小巷裡白牆黑瓦,林立的橋樑下水波粼粼……作為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紹興舉辦的“越馬”,也帶著濃重的文化氣息,這注定是一場“不太一樣”的比賽。它讓不少參賽者在感受到運動熱情的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了這座城市非凡的魅力。

越马 让爱上这座城多一个理由

完賽獎品是一瓶新款黃酒

每年的“越馬”總有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事物,而今年刷屏紹興人朋友圈的,無疑是“越馬”的完賽獎品——會稽山1743黃酒。這款由會稽山新推出的黃酒,透明的瓶身盛著琥珀色的酒液,由頗具紹興特色的小橋、流水、人家版畫圖案作為瓶標,拿在手中彷彿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在本屆“越馬”比賽中,無論跑者參加的是迷你馬、半馬還是全馬,只要完成了比賽,都可以在會稽山的展位上領取到一瓶“越馬”三週年紀念版會稽山1743黃酒作為紀念品,引得無數參賽者聚集展位前,排隊領酒,再和黃酒合影,記錄下這一場極具特色的馬拉松。

來自山西的李瑤是一名馬拉松跑步愛好者。她從幾年前開始就一直在參加當地的馬拉松比賽。昨天,是她第一次來到紹興,體驗“越馬”。她坦言,這一次跑步最大的驚喜,就是收穫了一瓶黃酒作為禮物。“以前參加比賽沒有拿到過這樣的獎品,所以感到很新奇。”她告訴記者。李瑤沒有喝過紹興黃酒,只在一些影視節目中見到過黃酒的身影,她知道這是一種擁有很深文化內涵的酒,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嘗試。“現在有了一個免費品嚐的機會,我一定要好好把握。”她說,“也許我會喜歡上它的味道。”

越马 让爱上这座城多一个理由

書法和馬拉松也是有交集的

來自湖南的鵬峰留著長長的鬍鬚,跑起步來鬚髮皆飛,很有個性。一跑過“越馬”的終點,他就被很多攝影師拉著擺造型拍照。他告訴了記者一件有趣的事:其實跑馬拉松並不算他的愛好,書法才是。原來,鵬峰是一名書法愛好者,幾年前曾跟著家鄉的書法家協會赴蘭亭交流,還結交了幾個當地的同好。那時,他就被蘭亭深厚的書法文化底蘊所折服,一直在計劃著什麼時候重返舊地。正好,幾個月前柯橋的朋友邀請他一起來跑“越馬”,順便團聚一下,於是這位酷愛潑墨的中年人就換上了運動裝,加入了跑者的行列。

一路上風景如畫,但最吸引鵬峰的,還是“越馬”的完賽獎牌。這枚造型極具水鄉特色的獎牌,背面上鐫刻著一行行文字,正是書法名帖“蘭亭序”。鵬峰摸著獎牌上的這幾行字,笑著告訴記者會好好收藏它,因為這不只是一個完成比賽的證明,同時也是一件書法藝術品。他說跑完步後,他要和同伴們相聚探討書法去了。另外,如果明年還有越馬的話,他會考慮再來參加的。

吃到了早就想嘗的地方小吃

在“越馬”全程馬拉松終點的後方,有一塊圍滿了人群的區域。大家原本已經隨著跑步結束而“降溫”的熱情,到了這裡又重新“燃燒”了起來。原來這裡擺出了一條“嵊州小吃街”,正在售賣各種紹興特色小吃。小籠包、年糕豆腐、生煎包……氤氳的熱氣隨著蒸籠的掀開而瀰漫出去,勾得完賽的跑者邁不開腳步。

來自寧波奉化,正在紹興念大學的劉祁買了三盒小籠包。他告訴記者,在自己的家鄉也有很好吃的小籠包,名為“廣南包子”,每次路過這家店他都會買。來紹興唸書後,不少當地同學向他推薦了小籠包,於是他這次就買了幾盒,想要見識一下紹興小籠包究竟有多好吃,能不能勝過家鄉的風味。

劉祁告訴記者,雖然這是他第一次跑馬拉松,但他曾以志願者的身份參加過前一屆“越馬”。每次“越馬”都會為跑者準備具有紹興特色的零食,他也藉著這個機會,嚐到了許多紹興的味道,有茴香豆、豆腐乾……

從愛上一種文化,到愛上一座城。會稽山1743受到跑者的喜愛,造型獨特的越馬獎牌被人珍藏,各種風味小吃賺足了口水……這些只是“越馬”文化感染參賽者的一個縮影。在整一場比賽中,還有許許多多具有紹興文化特色的事物,成為“越馬”跑者的心頭好:魯迅故里、陸游故里的古城風光;迪蕩湖公園、鏡湖大橋的水波盪漾;浙江國際賽車場的時尚與激情,還有獲獎選手獲贈的造型獨特的烏氈帽……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此次參加越馬的人,感受到了紹興這座古城的獨特魅力,也讓不少人,用這種充滿激情和文化的方式,愛上了這座城。據瞭解,今年參加“越馬”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3000人,跑者的熱情,已經為他們對紹興的愛做了佐證。

“越馬”,讓五湖四海的人們愛上這座城市,多了一個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