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

槍稿每週優選電影 Vol.2

殺夫/消失的愛人/蘭閨豔血/原諒他77次/寅次郎的故事/龍蝦/仲夏夜春夢/於洛先生的假期/她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殺夫 曾壯祥/劇情/中國臺灣/1986/100分鐘

吳念真早期編劇作品,一個主題鮮明的女性抗爭故事。名為《殺夫》,講的是女人因何殺夫,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版《致命女人》——Why Chinese Women Kill?。全片殺氣湧動,以殺開頭,以殺結尾,運用象徵意味極強的場景、特寫和配樂赤裸裸地表現死亡危險和獸性慾望,估計會喚起男性觀眾集衝動與恐懼於一體的複雜生理體驗。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在這出殘餘禮教與原始衝動導致的慘烈悲劇裡,男性的粗野之刀凌虐女性的身體和尊嚴,女性的復仇之刃卻只能反殺男人的一副臭皮囊。這種惡劣的婚姻傳統不只是“玩偶之家”類的女性束縛,根本就是一臺人性摧毀機器,無論任何性別都凌遲絞殺。與諸如《末路狂花》之類的西方女性抗爭題材電影對照,或許能理解為何直至今天,女權主義在中國乃至東亞三國都無法真正紮根的原因。

——推薦人:楊殳(作家、影評人)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消失的愛人 大衛·芬奇/懸疑/美國/2014/149分鐘

沒看過《消失的愛人》的影迷應該不多。

但這仍然是值得每一對戀愛中的情侶,或者準備投身愛情的人,仔細品味和思考的電影。

渣男與極端女哪個更可怕?或者可怕的只是親密關係本身?

他們彼此折磨,他們不離不棄。為什麼這麼痛苦?女主角Amy說,這就是婚姻。

這完全是一部關於婚姻主題的驚悚片。

多少心猿意馬者,面對這部電影,失魂落魄、丟盔棄甲。

一切都靜默無聲,無法與外人言說,卻要自食苦果、被困終身。

既然如此,在沒想好與另一人開始複雜糾纏,包裹著利益與情感的關係之前,還不如獨自一個人好。

——推薦人:伊文西(前媒體人、專欄作家、影評人)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蘭閨豔血 尼古拉斯·雷/愛情/美國/1950/94 分鐘

四星。跟《消失的愛人》一樣,故事說的是“控制慾”是如何毀掉了一場可謂斷腸的愛情的,但不同後者的是,本片從愛情入手,講述的落腳點是一個人不容於犬儒環境的孤獨困境,可謂更後現代性,從而在古典時代的好萊塢衝出了一條新路。從作者性來說,相對於《無因的反叛》和《荒漠怪客》來說,雷更像是在喃喃自語自己早年的不得志際遇和因此而造成的孤僻和暴躁,借用彼時好萊塢黃金時期愛情片的包裝,骨核裡還是那個憤怒的中年,還有對自己短暫演員生涯的留戀。怪不得特呂弗這幫人這麼愛他,都是自戀狂~

——推薦人:蘭波(導演、影評人)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原諒他77次 邱禮濤/愛情/中國香港&中國大陸/2017/97分鐘

在這部羅生門式的愛情分手片裡,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粗枝大葉暴躁任性缺乏責任感永遠長不大的男性,那出現在片名中的顯然是“他”;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對鏡自戀而毫無自省意識的女性,那出現在片名中的顯然就是“她”。“正話”和“反話”交織一起,對同一個問題永遠有兩個完全背道而馳的答案,《原諒“他/她”77次》是一個視點遊移而不斷變化答案的謎語。

它也暗示著在二人關係世界中,根本沒有善惡對錯可言。想和這人一起待著,就得忍受他/她的缺點;孤芳自賞覺得自己永遠正確的,都只適合一個人單著的日子。

——推薦人:開寅(影評人、法國索邦大學電影學博士)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寅次郎的故事 山田洋次/喜劇/日本/1969-1995,共48部

銀幕上最有名的單身漢,應該只有兩個,一個是卓別林演的夏爾洛,另一個就是渥美清演的寅次郎。

山田洋次最好的電影,你都得在這部世界電影史上最長的系列片裡去找。山田洋次馬上又要拍寅次郎,我是滿心期待。

寅次郎帶領我們幾乎走遍了日本的山山水水,也讓我們領略到各方佳麗的不可方物。寅次郎容易動心也容易死心,他主動或被動地把愛情的可持續發展扼殺在搖籃中,然後他又唱著他自己的搖籃曲,給自己催眠,醒來後,又繼續上路。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他之所以熱愛流浪,根子上是他熱愛家鄉,他大概是怕自己的不學無術會給家鄉抹黑,才選擇了一次次的出走,又一次次的歸來。就像他越知道愛情的美好,越不會去破壞他。這個時常莽撞的大齡男青年,只有在那些美麗溫柔的女人面前才學會了矜持。

在我看來,他是通過拒絕,來獲得一種更為持久的擁有。愛情不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中,去看一看,然後想一想,也挺好。所以他永遠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還來不及去憂傷,就能在無法持久的歡悅中,去開闢另一個勢必會落敗的戰場,在得過且過中感受一點幸福是一點幸福。也許在山田洋次看來,兩情相悅,也是一種得過且過。

——推薦人:賽人(媒體人、影評人)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寅次郎的故事 山田洋次/喜劇/日本/1969-1995,共48部

說到單身漢,就會想起寅次郎。山田洋次創作的這個人物,是無以家為的。寅次郎怎麼過雙十一,寅次郎怎麼面對光棍節,我覺得,他至少不會太傷感,或者,即便是傷感,也不過那麼一陣子。對寅次郎來說,他似乎是越熱愛家鄉這片熱土,就越要往外走。他越是愛上偶遇的這個女子,就越是要失戀那麼一下子。家,無論是哪種意義的家,似乎都會傷害到他。對於寅次郎來說,單身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寅次郎對於我們的意義,不是說要像他一樣做一個徒步者,做一個遠行客,而是要儘可能的從一層一層的家的桎梏裡掙脫出來,從一層一層的熱土的桎梏裡掙脫出來。

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正是因此,我要離開它。

——推薦人:大寶劍(影評人、原騰訊網電影頻道主編)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龍蝦 歐格斯·蘭斯莫斯/劇情/愛爾蘭/2015/118分鐘

所有單身的人都被集中在一座酒店內,限時找到配偶,如果失敗,他們將變成一種動物,在森林中被這些單身者獵捕,生死由命。單身者每獵捕一頭“動物”就能延續自己作為“人”的時限一天,如果屢不得手,他們也終將被送入森林。這是一則當單身罪不可恕時期的冷峻寓言。這個故事裡,有順從者,有叛逆者,但無論是誰,都是被強力破壞過的人。導演向人們展現了精神被囚禁的各種可能。相愛的本質是一種自由的選擇,當任何強力所附加,都是對於自由的破壞,強迫人們配對如此,強迫人們不能相愛同樣如此。這個暗黑冰冷的反烏托邦故事在借用單身的意象,向人們展現權力的規訓和傲岸與自由的易碎和珍貴。


——推薦人:楊時暘 (《中國新聞週刊》主筆、影評人)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仲夏夜春夢/放電無罪 哈羅德·茲瓦特/喜劇/美國/2001/93 分鐘

一個明豔無比、自帶聚光燈效應的女子,時刻周旋於多個男人之間,黑道阿哥、酒吧夥計、鰥夫警察、闊綽律師、老辣殺手逐一變成她的裙下之臣,麻煩越搞越大,狀況越來越多。這是一部搞笑版的“蛇蠍美女”(Femme Fatale)電影,雖然充斥著屍體和槍戰,卻奇異地有著明快輕鬆的歡樂氣氛,盡情論證著“壞女孩上天堂”的美好。年輕的麗芙·泰勒看起來心甘情願地出賣色相,彷彿夢露重生,也分明在告誡廣大屌絲單身仔:別做夢了,女神怎麼會看上你,拿你做備胎也要榨乾你的每一分錢。


——
推薦人:徐元(槍稿聯合創始人、主編、影評人)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於洛先生的假期 雅克·塔蒂/喜劇/法國/1953/114 分鐘

不需要愛情的人有三種:虔誠的聖徒、古怪的人以及喜劇之王。尤其是第三種,天性開朗,能自給自足而不至於抑鬱。

銀幕上的四位喜劇之王,卓別林、基頓和勞埃德都有紅顏知己,唯獨雅克·塔蒂不需要女人,因為他不要戲劇性,不需要現實世界的認同,不需要普世的邏輯和法則。塔蒂彷彿不是這個世界來的,無論到了哪都能把周圍弄得一團糟,搞到整個世界都圍著他轉,喜劇就發生了。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都談論,塔蒂的喜劇才是最好的。


——推薦人:灰狼(大學教師、電影學博士)

特 別 推 薦

殺夫,還是原諒他77次?|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她 斯派克·瓊斯/愛情 /美國/2013/126分鐘

編輯讓我推薦一部適合雙11的電影。翻了一圈,發現幾乎所有主流電影都是規勸單身狗早日脫單的,好像單身完全是主觀意志的結果似的。有些影片簡直是為了嚇唬單身狗的,比如《她》,告訴你如果再單身下去,只能找Siri當女朋友了;《龍蝦》更是恐怖,若不在規定時間脫單,連人都做不成。誰要敢拍一部描寫單身快樂的影片,估計會被罵成“反人類”,但一定賣座。

所以,光棍節就別留在家裡看電影了,別往傷痛處撒鹽,出去放鬆一下,找人蹦個迪、吃個飯、喝個酒、聊個天(見面那種)。玩累了回到家,看什麼電影都刀槍不入了。


——推薦人:周黎明(作家、媒體人、影評人)

THE END

工作事宜請聯絡微信:paperbull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