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愛胡思亂想,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自信,心情常常緊張焦慮怎麼辦?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做主,沒有人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所以,很多人就會按照自己內心所想所求,所喜所樂,來行動做事,來評價人事物,來感受享受生活的滋味。


但是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做主的時候,也許僅僅是大腦中的假想虛妄的念頭和感覺。這樣來生活的結果會怎麼樣呢?

所以,自我做主是好事,但是得多一些科學理性,少一些“我以為”。

總愛胡思亂想,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自信,心情常常緊張焦慮怎麼辦?

案例故事:

老師好。我喜歡胡思亂想,一做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時就總有恐懼焦慮。之前看公務員的書考公務員有一天晚上出現驚恐,突然產生“自己就是世界,自己死了世界也死了”的想法。有點分不清現實和虛幻,可能讀書難,想逃避現實吧。

當時以為自己瘋掉了,嚇得自己不敢看書,然後躺著休息了幾分鐘,有種嘔吐感。之後去看醫生吃中藥,之後幾天出現恐慌。覺得自己很自卑,然後又一下一個想法,大部分時間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很少一部分時間又覺得自己可以幹很多大事情。

容易消極自卑,做事情總是想壞結果。然後有一種生存焦慮,覺得自己25歲了都是靠父母才生存下來的,怕憑自己的能力不能生活下去。感覺自己無時無刻都在焦慮。喜歡誇大困難,自己也不能吃苦耐勞,心裡承受能力極差的感覺。

有時候莫名緊張恐慌,有時候分不清現實和虛幻時間,曾經一直沉迷遊戲世界很長時間。有時候認真做事後又感覺自己已經好了。

總愛胡思亂想,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自信,心情常常緊張焦慮怎麼辦?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我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總是胡思亂想,無法固定到一個具體的現實生活模式,情緒時好時壞,信心時有時無,總想壞結果。這種心理和思維狀態,讓你很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未來的安全。所以,你當下生活不愉快,未來生活沒希望,有較大的生存焦慮。

你的心理世界,處於這樣複雜、負面、糾結的場景,現實生活的感受和生活內容的狀態,可想而知,不會有什麼美好的結果。

非常理解你的身心處境。

從你的描述中,我們能感受到前一份工作受挫這件事對你影響還是很大的,它導致了你出現社交恐懼,並進而出現現在的焦慮和驚恐發作。

我們結合具體情況,給以一些具體分析和建議。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出現現在這些症狀的原因,供你參考。

首先,我們估計在工作這件事上,你一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壓力的來源,有自身的,但更多可能是周圍人。擔心他們怎麼看待和評價自己,這讓自己有意開始迴避社交,恨不得躲在一個無人發現的地方。但現實中我們又不得不去面對和接受這一切,這就會引發我們內在強烈的衝突,增加我們的無力感,進而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體驗。

其次,當自己做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時,總有焦慮恐懼,甚至驚恐發作,使自己所做的事“不得不”終止,這裡面似乎有“症狀獲益”的可能性。所以我建議你可以問問自己,“考公務員是我想要的嗎?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自己?…”通過自我問答,找回內心那個真實的自己,對自己忠誠,是克服焦慮,社恐的重要方面。

另外,你提到自己愛胡思亂想。也因出現一些“自己就是世界,自己死了世界也死了”的負性想法,讓自己重複體驗焦慮和恐懼。這是一個很好的覺察,的確如你所說,我們的情緒來源是和我們頭腦裡的想法息息相關的,我們的焦慮,恐懼都是由此而生。所以,對想法保持覺察,問問自己這些想法是真實的嗎?和想法進行辯論,是我們和想法保持距離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我們能夠不受想法影響的主要手段。

最後,對於自卑的分析及應對。你提到的自卑,覺得自己25歲了,還要依靠父母,怕自己獨自無法生活下去。這方面建議可以從外因,內因綜合分析。現在有很多和你一樣的孩子,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在大學畢業後暫時不工作,而是選擇考研,考公務員。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有時間去進一步的提高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避免從業的盲目性。因此,如果自己的情況也是如此,從長遠來說是好事。人生很長,留待自己獨自去奮鬥的時間有很多,暫時的調整規劃又未嘗不可。看清自己的方向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

總愛胡思亂想,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自信,心情常常緊張焦慮怎麼辦?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我喜歡胡思亂想,喜歡誇大困難,總想壞結果,我覺得自己不行。”這就是絕大多數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內在的情緒體驗,身體感受,和外在的異常行為,不過都是這個“我以為、我喜歡”的邏輯後果而已。

問題癥結就在於,違背生命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我以為、我想”等等,這些“自以為是的主觀想當然”。

我們需要明白,心理問題的根源,99%來源於這個違背科學理性的“主觀想當然”。而治癒所有心理問題的最佳良方,就是“遵從科學理性”

“情緒主題”延伸學習建議:

如果想徹底成為情緒的主人,享受自在的人,建議多深入關注和學習有關“情緒的高緯度本質及自我情緒控制技術”,相關的概念、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術。

總愛胡思亂想,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自信,心情常常緊張焦慮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