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你們最喜歡誰?為什麼?

強哥說歷史


《我得團長我的團》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了,我覺得他是最真實的一部抗日戰爭劇。一幫散兵遊勇的炮灰團,你跟他們講民族大義,估計他們能聽懂,但你叫他們為了這個去拼命,可有太多人不會了,可以為什麼他們為了回到戰場竟然迷龍的小跟班都敢挑戰迷龍呢?

因為就是輸得太多久,就是想贏一次。

煩了一開始是個逃兵,為了治腿才去打仗。豆餅可能就是為了能一直跟著他大哥要麻,每個人物都很真實,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這部電視劇裡,我最喜歡的竟然是湖南佬不辣。不辣像是雞肋一般存在著,說他骨頭多吧,還有點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就是不能沒有雞肋,否則這部劇就不會完整。總感覺不辣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吸引著我,向他學習。

他第一個兄弟就是要麻,不知道兩人是如何認識的,只知道在要麻犧牲的時候,他問豆餅要麻呢,豆餅哭著說死了,他曉得他死了,他問在哪,最後在敵人追上來的時候,他還是蹲在要麻的屍體旁邊發呆唸叨,最後蛇屁股把他拽走才得以活命

當初準備去緬甸的時候,他四處借錢,但最後只是為了要回自己的槍和軍裝,而且付出的代價非常高,劇中是用書叉子戳了自己的鼻子(原著是咬掉一截小拇指),其實他是知道去的話是有英國人的武器和物資的,但是他不在乎,他只想擁有儀式感,以至於後來說了一句“官長,人在槍在呢”。

康丫快犧牲時,不辣給他找了一朵花,他說康丫最喜歡這。記得在祭旗坡龍文章被打掉鋼盔,不辣是第一個衝上去的,後來知道沒事兒還罵了一句王八蓋子滴。廣東佬蛇屁股在南天門戰役中而被鬼子拖走,一直喊著“辣子救我”,隱蔽很好的不辣卻衝了出去,不辣知道自己不可能把他救回來,但他還是去了。他不會猶豫,他做的實事非常的多。

機靈,重義氣,勇敢不辣,並不會成為將軍,但他會成為英雄,他不管在哪,不管做什麼,都會是快樂的,他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該自己做的事情。這也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小寶佑說大片


龍文章,一個對戰爭有著獨特的敏銳嗅覺,自稱能與鬼魂對話的騙子,一個能招魂的人

段奕宏扮演的團長龍文章其實就是一個騙子,他什麼都沒有。衣服是偷的,軍銜是偷的,連名字都是偷的。

(小說《我的團長我的團》裡,蘭曉龍這樣寫道:“死啦死啦”說:‘我也不姓龍,是逃日本的時候撿了個軍官的名字。’)

但他對戰爭有著獨特的敏銳嗅覺,明白有戰爭就有犧牲的道理。

龍文章似乎是從天而降。剛一降世,便被日本人追打得只剩下一條褲衩的“人渣”打了一槍。

他沒有被打死,然後他大喊:“我是你們的團長!”誰都知道這是個謊言,他們的團長是留著小鬍子威武得不行不行的虞嘯卿。但是,龍文章說:“跟我走,我帶你們回家。”

只有這句話才能把已經被打得靈魂出竅的這幫潰兵聚攏在一起。他就像大海里的一塊破船板,讓快要淹死的兵渣們重新拾起了生的希望。

儘管他的亮相遠遠不如虞嘯卿那樣光彩照人,也沒有壯懷激烈,但他說:“如果你全身上只剩下一條褲衩,也要用這條褲衩來殺死小日本”

散兵們似乎迴歸了一點魂魄,將信將疑地跟他走了。

“拉上走不動的,趕上臭不要臉先走的。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他不斷吆喝著這群潰兵,像轟趕著一群要死不活的懶驢。

他用回家的願望鼓動著,於是這隻潰兵收容隊不斷壯大起來。

他要將這群逃難者變成兵,變成用褲衩也能殺死日本人的戰士。他也把自己脫得只剩下一條褲衩,跳進機油桶裡,高喊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召喚著戰友之情。

唸唸有詞:“東北東南死了的弟兄,戰死中原的弟兄,死在江浙的弟兄,死在緬甸的弟兄,人間不葬天來葬。”字字誅心。他替一群已經對死亡麻木了的人,招回了對生命的敬重與悲憫。

為了不讓尾追而來的日軍突破怒江天險,他毅然斬斷了連接兩岸的的繩索,用怒罵羞辱激起散兵們還沒有磨滅的血性,帶著他們又殺回了剛剛爬下來了南天門。

這是一場送死的拼死之戰,被虞嘯卿稱為“斷子絕孫”的戰鬥。

1000多個集攏來的潰兵倒在了南天門上,他們保護住了對岸的家園,而自己的回家夢卻被阻斷在怒江支邊。

竹筏過了岸,龍文章長跪不起,他本來是要帶他們回家的。

孟煩了對他大喊:“你騙了我們,你給了我們這些本來已經絕望的人不該有的希望,讓我們明明知道死卻還想著勝利,明明知道要死還在想著回家。”

孟煩了不知道龍團長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回憶起小時候父親給他講的“三國”,說諸葛亮智似半妖。他覺得龍文章就是個妖孽。

妖是智,孽是逆流激進。龍文章也說自己是招魂人的後代,一個類似跳大神之類奇特職業。

龍文章帶著殘兵去接受川軍團的旗。他沒有走向虞嘯卿,卻爬上了祭旗坡。在他心裡想的是:死者的靈魂還在彼岸等著回家。

讓死者回家,就是招魂,他是招魂人的後代,這就是他該乾的事。

他很清楚戰爭就要死人的道理,他與炮灰團的人接觸後,開始改變自己的初衷,把全部的戰爭熱情轉變成讓這些炮灰活下去的信念。

虞嘯卿說:“所有的軍人都該死。”龍文章說:“我不敢說我是軍人,我沒臉說我是軍人,但我只想掙扎著活出一個人形!都是無辜的,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不是樂事,不是爹媽教給我的分內事。”

龍文章懂得那些炮灰的無奈。他是從死人那學會了打仗。戰爭必然死人,為少死人,他可以跪在兩個美國人面前,乞求他們回去,教會他的士兵打仗,或者說怎樣活命。

“......要答案。答案是不該死,所以我求你們,回去,教他們怎樣活,沒什麼答案值得付出人命。”

龍文章是川軍團的魂靈,沒有他,就沒有所謂的川軍團,雖然只是個炮灰團。那是個有魂有魄的軍隊,不是一群失魂落魄的潰兵。失去的土地可以奪回來,但沒有了魂咋辦?

虞嘯卿想的是勝利,龍文章想的是救贖。這種救贖不僅是要保存炮灰們的命,他要的是一個有信念的人。而不是行屍走肉。

為了阻止虞嘯卿絞肉機般的作戰計劃,他幾次冒險渡江偵察。孟煩了猜到了他心中又有了一個斷子絕孫的計劃。一次巨大的冒險計劃,只有妖孽才能想出來的。

是啊,看過太多的死人,他還苟活著。緬甸遠征,回家之路是死人堆出來的,為什麼自己還活著?哦,活著的最大動力就是為南天門的一千座墳墓,讓那裡的靈魂回家。

為了招回遊蕩的魂魄,他說服了孟煩了,智勝虞嘯卿。實施了鑽進竹內連山的城堡的內線作戰計劃。

激烈而殘酷,這就是戰爭應該有的樣子。但人不能不回家,人不能苟活,人不能沒魂。


六哥聊電影


都喜歡。

迷龍那個吃草的牛魔王。

天香國色的師座。

伸手向任何人要任何東西什麼都沒有要到卻在重傷之下救助傷員的康丫。

一條腿還能回眸一笑要蹦回家的不辣。

一直都是個孩子沒來得及長大的豆餅。

能吃能睡,只愛炮和給他那門炮的人的克虜伯。

能握住所有的人的手,讓所有人放心把手交給他的獸醫。

永遠掛著菜刀的蛇屁股。

看起來安靜其實很會蹦騷話的喪門星。

永遠找不到點兒卻能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阿譯。

話不多但親切的馬克沁。

溫柔又剽悍的上官。

乾淨又純潔的小醉。

古靈精怪的雷寶兒。

忠於信仰的張立憲。

愛光膀子和拉琴滿禪達都是姐姐妹妹的小何。

小眼晶晶的餘治。

在獸醫墓前哭到踉蹌的唐基。

全劇總攻狗肉。

以及對岸竹內連山……的扮演者,當然這個是要打死的。


南方姑娘180807


我說不上最喜歡,但是虞嘯卿讓我印象也比較深,要說虞嘯卿嘴裡的民族大義是虛偽,我認為未免把這個角色看得太淺,未免把康導和蘭曉龍看得太淺,一個只是空喊口號的人沒必要花這麼多筆墨,一個只只是喊口號的人也沒必要為了打南天門給下屬下跪,沒必要沙盤演兵失敗自殺。

而很多人批評虞嘯卿的關鍵一點是他不拿士兵的命當命,他認為中國軍人都該去死,但在劇中虞嘯卿是把自己包括到了該死的人之中的,比如說你們先走一步虞某隨後就到,比如說以為團長不敢打的時候說我在南天門戰死的時候你就在西岸坐視吧,看當時的情形我認為這話不是在虛偽。包括麥克魯漢說虞嘯卿太好戰把生命當成戰爭燃料時團長也曾說過,我的師長是焦慮太過,但總好過那些渾渾噩噩,團長看人的眼光我想應該有一定的認同度。當然虞嘯卿的這種認為中國軍人都該去死的思想可能正是他與團長相比最大的區別或者說最大的差距,這樣的想法影響或者在我看來限制了他的軍事指揮和戰場思維。

庭審時虞嘯卿問團長在哪裡學的打仗,團長說我看見很多死人,虞嘯卿說我也見過,無邊無際的,和我同命的人,只不過我活著,此處可見虞嘯卿也不會僅僅是個靠家裡福廕的太子,他也是拿血肉之軀來打的,生命在戰爭面前應該是一致的渺小。

至於後來南天門一站時虞嘯卿的所作所為則證實了孩子二字,他想打過去嗎?他想的。在一開始他也做出了努力,甚至在想要自己帶著僅存不多的人去南天門陪死。可是他堅定嗎?毫無疑問他不堅定,唐基又太老辣,句句戳在虞嘯卿的痛處。可是唐基戳的是什麼樣的痛處呢,唐基首先是用勝利來打動他的,他說的是怎樣能更好地救南天門上的人,雖然肯定不是這麼想的,接著就是怎樣全殲對面的日軍,讓那些人死有所值。可見虞嘯卿心中放在首位的還是勝利,是他一直以來要的“全殲”(小太爺吐槽過虞嘯卿要的就是這兩個字)。而他在此時也展現出了他內心的軟弱,猶豫不決,他太焦慮,太焦慮也就是沒信心,家國淪喪團長不著急嗎,當然著急,但他只是做事,他只想讓事情是他本來該有的樣子,而虞嘯卿焦慮,他也做事但他內心不強大,他用美國武器武裝自己的整個軍隊也無法緩解焦慮。說到這裡突然想起袁朗說的話,有很多人每天都在焦慮,怕沒得到,怕寂寞,我喜歡不焦慮的人,而獨守剛七連的許三多被評為不焦慮,所以其實不焦慮也就是守得住自己的內心,是心裡的強韌力量。焦慮的虞嘯卿在他的“唐叔”面前還真是個孩子,他最後其實是慌了,他焦慮到已經不知道怎麼辦了。他向唐基發火時像小孩子鬧脾氣一樣,看起來笑眯眯的唐基在承受怒火,其實已經是全盤掌控了虞家軍。所以一步步地被唐基轉變,直到最後聽到可以統率西岸的各師擔任主攻時,虞嘯卿真正的坐下了。我認為不是將銜使虞嘯卿真正“坐下”,而是主導反攻,就像庭審時虞說團長想必很有領兵的夢想,在這裡證明真正有這個理想的是虞嘯卿而非團長。團長說打過的唯一一場大仗就是這仗(開頭南天門那仗),虞嘯卿想打的大仗卻沒邊,他內心是個還沒理清理想和現實的孩子,如果跟他說有機會可以率領更多的軍隊去打日本鬼子,他可能會繼續等下去。





江南皮革廠長-黃鶴


迷龍。

其實在這部劇裡,蘭曉龍筆下每一個人物都有強烈的象徵意義。死啦死啦代表的是智慧,中國軍人骨子裡應該有的血性。煩啦代表的是小百姓的自私,小聰明但依然會有的思考和覺醒,也是民族的共性。獸醫是悲天憫人的慈悲情懷還有無奈。阿譯則是知識分子的空談,懦弱,自以為是的清高和同樣會被民族劫難喚醒的勇氣。

迷龍代表的卻是對生活永不磨滅的熱愛和希望。迷龍是他們當中受戰爭之痛最長的,因為他來自東北。但也是最能折騰的一個。只有他,居然在那種戰爭的磨難裡還為自己湊出了一個家。他為上官做的棺材,在禪達靠耍光棍訛來的家,甚至一夜不休的纏綿,無一不是他內心對生活執著熱愛的體現。

迷龍不是主角,卻是整部劇裡最亮的一抹顏色。其實迷龍代表的才是他們所有人嚮往的終極夢想,和平,愛情,親情,還有家。


用戶7249456299495


自從我看了我的團長我的團以後。我喜歡龍文章,喜歡孟煩了。喜歡迷龍。喜歡郝獸醫。喜歡不辣。喜歡蛇屁股。喜歡阿譯。喜歡豆餅。喜歡虞嘯卿喜歡喪門星喜歡李連勝。喜歡唐基。喜歡小醉。喜歡迷龍老婆。喜歡孟煩了的老爹老媽。喜歡那個和尚。反正是所有的演員,我都喜歡。


八方八方八方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自稱小太爺的孟煩了,戰友們都愛叫他“煩啦。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講的是戰爭大環境下,“冒牌團長”龍文章,在邊境戰區一路扶攜從收容站重新整編的一批上過前線作戰的川軍團餘留成員,其中有阿譯,孟煩了,郝獸醫,迷龍,要麻,不辣,康丫,豆餅,蛇屁股等人。講述的是他們一路作戰一路幫扶走過來直到戰爭取得勝利的故事。

在這部劇裡我最喜歡的人物角色是自稱“小太爺”的孟煩了,他的戰友們都喜歡叫他“煩啦”。

孟煩了是前川軍團餘留成員,中尉副連長,因為在作戰中受傷,留下腿疾,走路一瘸一拐,有時候別人也叫他“孟瘸子”。後面部隊重新整編後任傳令兵,傳令官,勤雜並,翻譯官等。

孟煩了這個人物在電視劇裡刻畫的生動形象,因為他有行軍作戰的經驗,在後面跟隨團長“死啦死啦”,有時表現出脾氣倔強,有時對部隊裡的戰友和新兵都很照顧,特別是他和從收容站裡一起摸爬滾打過來的老戰友們更是感情很深,互相幫助。

最初,收容站餘留兵力被整編,因為患有腿疾,孟煩了因為害怕不能通過身體健康檢查,就機智地跟隨軍醫“郝獸醫”一起,做起了軍醫助理,得意矇混過關。雖然後來被戰友們諷刺他也毫不在意。之後因為乘坐的運輸機被敵軍攻擊迫降,在邊境地區和倖存的戰友一起被“死啦死啦”龍文章拉入麾下。

在無數次的作戰和轉移期間,他都能幫助指揮官穩定軍心,輔助作戰計劃,幫扶戰友和新兵,是川軍團裡的“小核心”成員。在禪達駐軍修整期間,陰差陽錯地認識了前川軍團成員家屬,流落在外的女孩小醉,男女隱晦羞澀的情感表達,以及社會背景,家庭原因,給他們的感情歷程都增加了困難的阻礙。

在最終的一場生死大戰裡,等待增援部隊的救助期間,孟煩了和戰友們苦苦支撐,終於等到了遲遲到來的增援,得以重歸故國。

以上就是我對《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邊孟煩了這個人物的認識和見解。





西瓜新手上路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戰爭題材的片子,改編自蘭曉龍同名小說,講的是一群士兵在一個“兵痞子團長”的帶領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雖然是抗戰內容,卻生動形象的刻畫出了一批士兵形象,他們在被拋棄和自我拋棄之後,重新走上抗戰的道路,最終將熱血灑在了保衛祖國的道路上,成為千萬個保家衛國的無名縮影。

如果不要我評選一個最喜歡的人物,我想說裡面的人物我都喜歡,有點缺心眼的東北佬迷龍,在團隊當中充當定心丸的老父親獸醫,說著一口湖南話的不辣,最小的嘎子哥豆餅,永遠儀容整潔的阿譯......這裡面有太多可愛的人值得我們喜歡,如果非要選擇一個最喜歡的,那我會說是裡面那個拖著半條殘廢腿的孟煩了


孟煩了這個名字也是很奇怪,煩了、煩了,總是一副對所有事情不耐煩的樣子,對人對事嘴巴也狠毒,明明是一副好心腸卻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用盔甲包裹住自己,彷彿這樣人家就不會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半條殘廢的人。他本身就是出自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看過電視劇的小夥伴,應該知道他那個跟他說文言文的爹,原本是北平學生,抱著一腔救國救民的熱血從軍,卻在戰場上面失了魂魄,從此自暴自棄。如果不是遇上那個假冒的團長龍文章,帶著他們找回熱血,估計他也就這樣了此殘生了吧!對於這樣一個人,我到底是喜歡他什麼呢?



喜歡他又毒又弱

作為一個北平學生出身的他,你說他剛開始入戰場的時候,會是這樣混不吝嗎?不是,不論是在影視劇或者是文獻資料當中,我們都應該知道,那個年代,最不怕死的就是這些學生,最熱血的也是這些學生,如若不是,他為何在小小年紀就從軍,只是他沒有想到戰場是這樣殘酷,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的禮義仁智信,在這裡真的狗屁不是,拿不起槍炮的文弱書生,真的還不如一個下地幹活的農民,至少人家還有力氣,在戰場上,他是怎麼失去這條腿的,不是光榮,是恥辱,是在決定生死就義的瞬間,他選擇躺在地上裝死苟活,日本兵敷衍了事的用刺刀刺到了腿上,這才拖著半條廢掉的腿活下來。至此以後,他也失去了當年的熱血,因為面對殘酷的戰場,他實在太渺小,用自己的口頭功夫,他包裹住了自己的懦弱和膽小,假裝自己就是廢青一個。


其實這樣的他又何嘗不是很多個我們,從學校畢業之後的大家,大部分人還是懷抱理想吧,想著去遊歷四方,想著在大城市有著立足之地,但是多少人在競爭激烈的北上廣立足了,蝸居在幾平米的房子裡面,為柴米油鹽而計算,於是有人選擇放棄,選擇退守二線,每當有人再戲謔的問上一句:哎,那個你不是要去大城市的嗎? ,我們能怎麼回答呢? 也不過是自嘲的說上一句:哎呦,年紀小不懂事,還不如在老家結婚生孩子呢,多安逸啊!而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想起來,當年,我也是有過理想的啊!無論是選擇繼續堅守,還是別有選擇,沒有對錯,都是選擇繼續的方式。


喜歡他心地善良

如果說一部劇裡面為了體驗人物衝突,必定會安排幾個惡人,但是我們會發現,這部劇裡面似乎沒有惡人。即便如此,孟煩了的善良也是珍貴的。

面對戰友他是善良的:雖然他在平常生活當中,十分看不上這些邋里邋遢的兄弟團,打心底的認為不過是一群散兵遊勇,但是在後來的回擊戰當中,龍文章自殺了,其實就是孟煩了充當起了團長的角色,在大家犧牲之後,孟煩了在禪達當起了戰友的掃墓人,陪了這些兄弟一輩子,再也沒有離開過。

面對愛情他是善良的:其實在劇中的愛情線不多,煩了和小翠算是一對,不過都沒有明說,雖然小翠為了生計,迫不得已幹著妓女的工作,不過煩了自始至終都沒有看不起的意思,他明白一個女孩生存的艱難,作為一個男人,他明明“有機可趁”,當然也是在小翠的默許下,當時他卻退縮了,這種退縮讓我看到了一個人的善,如果說在那樣生存艱難的年代,還保持著禮儀,這種瞬間確實非常珍貴,也讓人感動。

我覺得這是一部沒有主次角色的片子,這裡面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非常的鮮活生動,一部抗戰題材的片子,能夠將每個角色都拍得有血有肉實在是不容易,而且它是一部值得二刷三刷的片子,在裡面找到感動的人,可能並不是這個人物有多麼高大,而是他們具有代入感,不知道大家最喜歡的角色是誰呢?


咪眼娛樂


基本上來說,都喜歡……那裡面演繹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有激情有奮鬥更有私慾有狡猾,沒有成天舌燦蓮花的大義凌然,只是想活著,想自己和國家民族不再這麼窩囊。這是正真小人物視野的真正的民族抗戰,親信們開始的氣宇軒昂最終也只會迴歸這種樸素的真實。


rivercrane


《我的團長我的團》主要講述了1942年期間中國各地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故事。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慘烈,感動了每一個熱血的中國人,熱門對這部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孟煩了”這個人物,說起這個人要先說他們的名字,劇中開頭以一段有趣的獨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他父親可能煩惱很多,就給他起了這麼個名字。其實有人多的觀眾並不喜歡這個人物,到哪真是因為不喜歡才說明他的表演是真的好,他把人們在面對戰爭時的人性演繹的淋漓盡致,自私、貪戀、有情有義,他最後沒有為了民族犧牲,選擇了在絕望中活著,我覺得人們也應該有他這種精神,就算是深處絕望之中,也不能被現實擊倒,也不能放棄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