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就買一件不能再多了(7)

A君

今年“雙十一”打算買什麼呀?

“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B君

親,有空幫我助力蓋下樓唄!

C君

這家店付定金可以有優惠耶!

“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以前孤單寂寞冷的光棍節現在早已被購物狂歡節“雙十一”所替代了。美女們搶著喵幣蓋著樓,帥哥們瀏覽著炫酷新科技,就連大媽們也領券搶優惠囤貨。

買買買是很爽,但是大家在網絡購物的時候可還是要保留一點理性哦,畢竟不是喊你“親”的就真的很親,網絡購物背後的各種“忽悠”可是無處不在,那些看不見的陷阱盯的可是你的錢包。

“雙十一”買買買?小心網絡購物背後的“坑”

“網上醫生”是個坑

小A是個90後,由於經常熬夜,頭髮一把一把的掉,焦急的小A在網上搜索“補腎”、“脫髮”的關鍵詞,結果彈出一個“劉醫生”的廣告二維碼,小A出於好奇心就加了這個“劉醫生”為好友,向他描述了自己的症狀,“劉醫生”說這個小CASE,只要服用他的產品,一個月就能治好,一開始說產品原本要一萬多元,然後促銷降價到二千多元。

小A看這價格越來越便宜,抱著一絲僥倖心理就購買了一個療程的藥物,先付定金,剩餘的貨到付款。後來藥物真的寄來了,可是小A吃了二十天都覺得沒啥效果,又去找“劉醫生”。“劉醫生”說小A的個人體質特殊,腎太虛了,要通過另外一種藥物進行疏通經絡,才能吸收的,於是又推銷了另一種三千多的藥物,小A又購買了,可是吃了還是沒結果,小A這才覺得自己可能是被騙了。

小明提示:

有病就得治!身體不舒服應當及時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切不可相信網絡上的自稱醫生,這些醫生製作假的行醫執照、白大褂,利用話術在微信進行一環環的套路詐騙,消費者千萬不能相信。而且網絡上非正式商家銷售的藥物保健品來路不明,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切勿嘗試。

“售後服務”要小心

小B某天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稱其購買的某果手機因在快遞過程中丟失,所以雙倍賠償給小B。小B想了想最近自己的確買了某果手機,而且對方又能說出是某果手機還有收貨地址,小B就信以為真加了對方的微信好友。

沒過多久,對方發來一個鏈接說這是他們公司的退款網頁,點進去之後出現了一個登錄頁面,小B按照提示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號,還有支付寶的支付密碼,隨後小B的手機收到幾條短信,對方讓小B告知短信中的驗證碼,小B都乖乖照做了。隨後小B發現銀行卡中兩筆錢款被轉走,一筆25000元,一筆9999元。這時小B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騙了。

小明提示:

收到客服來電要多個心眼!這很明顯就是詐騙分子事前通過非法途徑獲得被害人的電話和購物信息,隨後冒充理賠客服打電話謊稱被害人購買的貨物有問題或丟失可理賠,然後套取被害人銀行卡等個人信息,詐騙錢財。所以提醒大家收到此類電話一定要通過官方途徑去核實一遍,避免上當。

文丨奔奔

圖丨網絡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