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如何快速下奶?

用戶103510970670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產後媽咪最擔心的莫過於奶水不足的問題了,寶寶吃不飽不說,自己的焦慮也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尤其很多人對於下奶一知半解,只是從其他人那裡聽了要多喝催乳湯,於是就一味煲湯喝,結果問題不僅沒改善,反而更惱人了。

其實,下奶也是個需要科學對待的過程,需要多管齊下。

那麼,產後應當如何快速下奶呢?

1)多讓寶寶吮吸

這涉及到泌乳的機制,寶寶的吸吮會造成刺激,促進催乳素的合成與分泌,也能幫助疏通乳腺管。

通過排乳反射的建立,寶寶的吸吮刺激越頻繁,奶量也就越多。

※具體做法:

①對於奶水不足的媽咪,提倡母嬰同床、按需餵養。簡單來說,就是當寶寶產生“餓了”的生理需求,就要餵養,以促進母乳源源不斷的分泌。

②另外,在寶寶剛出生時就應當做好準備,儘量在半小時內開奶,即便沒奶也要讓寶寶吸上幾口,促進催乳反射的建立。

2)不要太早喝催乳湯

很多新手媽媽聽說喝湯能催乳,就一味補充,實際上時機不對只會造成反效果。

剛生產後的那幾天,不要喝過於濃稠的月子湯,不僅不利於消化,也會使初乳過於濃稠,導致後期排乳不暢。

可以多喝清淡的湯或是白開水,相較正常人每天的飲用量,哺乳期媽媽還應該再增加1000ml左右。

一般而言,產後3天開始喝催乳湯,起到的效果是最好的。

※推薦的催乳湯:

產後要多補充優質蛋白質,木瓜、豬蹄、鯽魚、豆製品等食材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混搭著引用,比如豆腐鯽魚湯、茭白豬蹄湯等。

3)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乳汁的合成和分泌受乳母本身的影響也很大,要想分泌足夠的奶水,首先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規律的睡眠。

其次,即便沒有奶水,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這樣只會使情況更加嚴重。

※具體做法:

這需要產婦家人的共同努力,比如為了讓寶媽得到充足的休息,丈夫也要加入到寶寶的照顧任務中,否則頻繁夜奶會讓產婦的生理和心理壓力都增大。

4)排空乳房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食量很小,尤其第一天的胃容量僅相當於一顆彈珠大小,後期會逐步發育。

如果寶媽感覺奶沒有被吃完,千萬不要過於吝惜奶水,一定要用吸奶器儘量將多餘的奶水吸出來,使乳房排空。

奶水沒有了,大腦才會收到泌乳的通知,如果奶水一直不排空,自然泌乳機制也就“偷懶”了。

※具體做法:

其次,哺乳過程中還要記得讓寶寶雙乳交替著吮吸,這側排空後就要吸吮另一側,既能保證分泌,也不至於影響日後的美觀。

5)日常護理

這也是很重要的步驟,乳房感覺到舒適,不被壓迫,自然乳腺管也就暢通了。

※具體做法:

①每次哺乳前,可以用溫溼的毛巾適當熱敷一下,使乳腺管張開,還可以伴隨著適當的按摩手法。

②選擇寬鬆的純棉材質內衣,避免壓迫乳房且清爽透氣,千萬不要選擇化纖材質且緊窄的內衣。

寫在最後:

總之,催乳的過程急不得,越急反而越沒奶水,只要按照科學的方式持續操作,慢慢奶水不足的情況就會得到改善的。

尤其需要謹記的是,母親的身體很奇妙,會根據寶寶的需求自動調整奶水量。

因而,最有效也是最自然的方式,還是要儘早開奶,儘量讓寶寶多吮吸,這也是促進親子依戀的重要方式。

希望所有寶媽的母乳之路都能走得更加輕鬆順暢。

小魚奶爸日記,一名二胎奶爸,專為大家介紹育兒心得與知識,如果解決了您的疑惑,請分享給更多朋友哦~

小魚奶爸日記


生娃後為了催奶,婆婆讓我去藥店買穿山甲鱗片,說磨成粉吃可以催奶。我沒去,因為一想到穿山甲,就覺得恐怖,哪裡還敢下口。

開始喝催奶湯,自己身上漲了十五斤肉,到現在快一年了也沒下去!

記得月子中第7天,每天一頓要喝3碗雞湯,快要吐了,可是還是不夠寶寶吃的樣子。

為什麼有的孩子母乳胖,有的孩子母乳瘦?乳汁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乳汁是怎麼來的?

❶ 乳汁分泌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它既受內在的調控(泌乳素等激素促進泌乳)

,又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嬰兒吮吸乳頭的條件反射)。

❷ 如果乳房發育完好,但乳汁不分泌,很有可能是缺乏外界刺激。

新生兒在吮吸媽媽的乳頭時,可以刺激母親的下丘腦產生催乳素,促進泌乳。

❸ 產後1-2天,乳汁分泌還處於初級階段。隨著吮吸刺激頻率的增加,乳汁分泌才能逐漸增多,因此“寶寶是最好的開奶師”是很有道理的。

❹ 乳汁分泌也與媽媽的情緒、健康狀況有關。如果媽媽心情愉快,輕鬆不緊張,睡眠充足,乳汁分泌就會增加,反之,如果心情緊張,疲勞過度,營養狀態不佳,都會使乳汁分泌減少。

怎麼吃,奶水更好

❶ 媽媽在哺乳期的營養需求較大,食量會比孕中末期稍有增加。在這期間,特別要注意紅肉、魚等富含蛋白質食物攝入量,充足的蛋白質是乳汁分泌的基礎,素食媽媽也要喝牛奶,通過吃雞蛋、喝豆腐來保證優質蛋白攝入。

早餐1個雞蛋、午餐和晚餐分別應含有2兩左右瘦肉。

❷ 因乳汁中含水量較多,媽媽應該保證充足飲水,每天2100-2300ml水,約500ml礦泉水瓶,大概是四瓶半水的量。

如果每天喝白水,嘴裡沒味喝不下去,可以喝些淡的蔬菜湯、豆漿、果水撈、豆水等。

❸ 因乳汁中含鈣量豐富,媽媽要在飲食中注意鈣元素攝入,每天需要攝入1000mg鈣元素,奶類是鈣最好的來源,每天喝到500ml,預計獲得540mg鈣元素。

同時多吃一些深色蔬菜、豆製品、蝦皮、小魚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這樣基本能保證鈣的需要量。

媽媽飲食不能達到以上要求,可用鈣片補充:

為保證鈣吸收,媽媽要多曬太陽或者補充維生素D。

❹ 媽媽要吃多種多樣的食物,這樣既能滿足分泌乳汁營養需求,又能夠影響乳汁的口感和氣味,潛移默化間影響寶寶的味覺。

這樣,將來寶寶加輔食的時候,會不怎麼挑食,更容易接受多種多樣的食物。

❺ 因食物中的脂肪,將影響媽媽乳汁中的脂肪含量和結構,如果媽媽喝很多奶白色的魚湯、排骨湯、豬蹄湯、老雞湯,一不小心脂肪攝入量就會超標。

奶白濃湯的顏色,看上去和媽媽乳汁十分相像,正中了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以形補形」。

於是很多人就會默認:奶白濃湯 = 產奶 。

錯了!

濃白的魚湯、肉湯、豬蹄湯、骨頭湯,之所以呈白色,是由於脂肪和蛋白質發生了乳化,呈現乳白色。

奶白濃湯裡不僅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膽固醇,營養成分也大約只有肉的 1 / 10,並沒有什麼神乎其神的營養價值。

不僅營養價值低,濃湯裡的鹽分、嘌呤(注:在體內變成尿酸,尿酸過高會引起痛風)、脂肪含量也非常高。喝多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加重高血壓、高尿酸、肥胖等風險。

乳汁中飽和脂肪佔比過高,對寶寶可不是什麼好事,寶寶因大腦發育迅速,更需要組成大腦細胞和視網膜細胞的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HA。媽媽要多吃富含DHA的深海魚,才能讓乳汁中DHA量增加。

也可以直接給寶寶補充嬰兒型DHA。

但是無論如何,媽媽們想要奶水充足,做到下面這 18 字真經才是最重要的:

吸吮早,多親喂

心情好,常喝水

睡眠足,不疲勞


樂佳善優


我分享一下我產後是如何快速下奶實現全母乳餵養的:

我生寶寶的時間是晚上,我老公是高級的營養師,所以我產生的飲食都是他安排和做好的,吃了也沒有發胖,而還給我買盈潤膠囊,促進下奶和泌乳。吃盈潤膠囊再合理的搭配日常促進下能的飲食就能很快的漲奶。而且吃盈潤膠囊就不用吃那麼多的肉,多喝湯水就好了,也不容易發胖,生寶寶到現在只重了7斤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下面說一下我產後吃的食物:

我產後每日分6頓飲食, 每天共攝入谷薯類350~400g,牛奶400~500g,畜禽肉85g, 水產品85g,大豆25g,雞蛋50~75g,蔬菜500g以上,水果 200~400g,堅果10g等。產後前4天的飲食方案具體如下:

第1天的早上7點給予肉包子、黃瓜炒雞蛋、 紅薯小米粥;10點給予水果、酸奶、堅果;中午12點給予 黃芪母雞湯麵、芹菜炒豬肝;下午4點給予鯽魚豆腐湯、饅 頭;下午6點給予花捲、黑米粥、香菇炒肉、青菜炒豆筋; 晚上9點給予牛奶燕麥片。

第2天的早上7點給予花捲、雞蛋、胡蘿蔔炒 肉、山藥粳米粥;10點給予酸奶、水果、堅果;中午12點 給予給予當歸排骨麵、炒西葫蘆;下午4點給予黨參豬蹄 湯、饅頭;下午6點給予饅頭、蘿蔔炒肉、青菜炒香菇、玉 米粥;晚上9點給予蛋糕、牛奶。

第3天的早上7點給予肉包子、煮雞蛋、拌 捲心菜、大棗小米粥;10點給予酸奶、水果、堅果;中午 12點給予給予米飯、土豆燉牛肉、芹菜炒蝦仁、鯽魚豆腐 湯;下午4點給予母雞湯麵;下午6點給予花捲、蘑菇炒肉 和百合粳米粥;晚上9點給予牛奶麥片粥。


第4天,早上7點給予肉包子、蒸蛋羹、炒胡 蘿蔔、山藥枸杞粥;上午10點給予酸奶、水果、堅果;中 午12點給予黃芪母雞湯麵、炒青菜;下午4點給予菜餅、黨 參豬蹄湯;下午6點給予饅頭、炒豆芽、芹菜炒香乾、銀耳 綠豆粥;晚上9點給予牛奶和蛋糕。

後面就是重複上面食物一直吃,但是有時候肉類會少一點,因為我比較怕發胖。而且老公太帥了,太多女孩子喜歡了,胖了就不好了。哈哈哈哈哈哈....


瘋狂的世界


產後母乳不足怎麼辦:

1、可以喝鯽魚湯,雞湯,排骨湯,如果嫌油大,可以把油去掉。另外,喝這些湯是下奶的一方面因素,另外必須多喝,量少了也不行。這些肉湯也可以清淡一些,少放鹽。

3、也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小米粥、雞蛋掛麵湯,鮮牛奶等,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暢。等胃口好一些,可以喝鯽魚湯、雞湯、骨頭湯等。

3、此外哺乳母親需要注意休息,保持生活的規律性,保證充足的睡眠,精神愉快,防止過度勞累。

4、產後儘早哺乳,以刺激乳汁儘早的分泌,當新生兒斷臍後,於三十分鐘內裸體放於媽媽胸前,幫助新生兒吸允乳頭。早接觸早吸吮有助於母乳餵養的成功,吸允還可以使產婦腦垂體釋放催產素和催乳素,可以加強宮縮,減少出血,還可以刺激乳腺泡,提早乳房充盈,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餵奶一般間隔3小時補喂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鐘,兩側乳房交替進行,儘量使乳房排空,保持乳量的最大分泌量。



袋鼠園長


產後一定不要太早喝催奶湯

正確的下奶過程:

1.開奶:無論是順產、側切還是剖宮產,產後30分鐘是餵奶的黃金時段。即使沒奶也要喂。因為產後體內會產生催乳素,出現初乳,這時候讓寶寶吸允會刺激新媽媽的腦垂體,促進催乳素的不斷分泌。

前3天是初乳是初乳時期,本身量就比較少,不要著急。

2.催奶:第7天開始如果奶量仍然很少,可以開始喝催奶湯。比如花生豬蹄湯啊、木瓜鯽魚湯等等。也可以進行穴位的按摩。比如乳根穴、檀中穴等等。

詳見下圖




產後如何快速下奶?

很多初次當寶媽的媽媽都會為如何快速下奶而發愁,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天是沒奶水的,有奶水乳腺不通只會脹奶嚴重會得乳腺病,需要疏通乳腺之後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奶水給寶寶提供。那麼如何才能疏通乳腺呢?

第一種方法就是找催乳師幫你催乳,催幾次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想找催乳師的話那你就買個吸奶器自己吸,剛買來的吸奶器一定要清洗趕緊,每次吸的時候都要用開水消消毒,這樣防止有細菌沾在乳頭上。



第二種就是一直讓寶寶吸吸上一段時間就差不多通了不過要定時擠奶。多給寶寶吸乳頭也可以加快子宮的恢復,每次吸奶都要吸空乳房,吸空乳房對下奶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視這一點。寶寶吸不完就用吸奶器吸空。


最後告訴寶媽們剛開始想要奶水多就多吃點魚類的湯。這是老一輩告訴我的哦,比如鯽魚湯再加幾個農村雞下的蛋,一定是自家養的那種,飼養的營養還是欠缺的。


巷裡巷


產後如何快速下奶?

通常情況下,當生下寶寶後,媽媽體內的雌性激素會下降,乳汁會自然分泌而且增多,但是有些寶媽會出現哺乳期奶水不足,寶寶吃不飽的情況,如果哺乳期寶寶不能攝取足夠的母乳,會影響身體發育。那麼為什麼會母乳不足呢?又該如何快速下奶呢?

產後母乳不足的原因

1.奶漲後再餵奶

有些寶媽會等到奶漲的時候再喂寶寶奶,因為奶漲的時候奶水比較充足。但是奶漲時餵奶容易導致奶水淤積,時間長了乳房會腫脹,變硬,乳汁分泌也會減少。而且漲奶的時候喂寶寶,寶寶容易被嗆到。

2.過於焦慮

很多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產後很容易焦慮緊張,心情過於焦慮也會影響乳汁分泌,導致奶水不足。

3.營養不良

哺乳期內寶媽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不能節食減肥,否則會導致營養不良,母乳不足,降低奶水質量。

下奶的方法

1.多讓寶寶吮吸乳房

寶寶吮吸媽媽乳房的動作,會刺激催乳素的分泌,進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吃下奶的食物

紅皮花生、豬蹄、鯽魚等哺乳期可以適當的食用,有下奶的功效。

3.熱毛巾按摩

餵奶前用溼熱的毛巾按摩乳房周圍,也能幫助分泌乳汁。

4.及時排空多餘乳汁

排奶不僅能防止奶水淤積,預防乳腺癌,而且能促進乳汁分泌。最後每次寶寶喝完奶後媽媽都把殘餘的奶水擠出排空。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產後3天,5天,7天...飲食做到這幾點,不僅下奶快,恢復也更快!

新媽媽產後第一週的調補非常關鍵!但是切勿一味追求高營養高價值,此刻服用太多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反而很容易會因為振奮難以安睡,影響產婦精力的恢復。


產後第一週以排惡露、補營養和下奶為主。

媽媽重點在於促進腸胃功能的活躍,促進惡露的排出(無論是自然分娩或者是剖腹產的新媽媽,都會有惡露排出)。

產後的前3天

是產婦恢復體力的時期,也是為哺乳做準備的時期,有過經驗的家人都知道要給產婦喝小米粥的。小米營養價值足夠,還能刺激胃腸蠕動,有利於促進乳汁分泌。

產後3-5天

產婦身體仍較為虛弱,多吃些補充氣血食物,雞蛋、少量紅糖,切忌大量食用油膩食物,切記不宜喝太多紅糖水。飲用過多紅糖水,會損壞牙齒,添加惡露中的血量,使身體愈加衰弱。

產後5-7天

順產產婦體質恢復了不少,身體對於蛋白的需求更進一步,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吃些雞湯、鯽魚湯、骨湯,有利於乳房更好的進入哺乳狀態。

忌過早喝過多湯,過早過多喝湯,會使得產婦奶水過多,同時剛出世的嬰兒胃容量小,吮吸能力較弱,奶水排出不夠及時,致使胸部發作脹,導致影響到正常哺乳,同時給媽媽帶來不適。

產後一週至一月

這個階段要注意寒涼、辛辣、刺激的東西,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水果補充維生素與緩解便秘。

在整個“坐月子”期間,不宜過飢或過飽,非常餓時再吃與飲食過飽,會造成產奶量下降,寶寶的飯量受到影響。

月子裡應該以少食多餐為主,每餐不用吃太多,每日可以多吃幾頓。有些媽媽剛生產完就開始迫不及待地節食減肥這是萬萬不可的,產後就節食減肥,不僅損害自身的健康,也不能保證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

女人屬陰宜暖不宜冷,不僅是月子裡,在平日的飲食中,孕媽媽也需要注意到這點。歡迎各位媽媽們,在文末留言與提建議。


320母嬰伴侶


餵奶的媽媽怕什麼?最怕是奶少,寶寶不夠吃。除了怕“奶少,寶寶不夠吃”,產後堵奶(乳腺炎前期)也是很多哺乳期媽媽們害怕的。有些媽媽甚至每個月都會出現一兩次,輕微的堵塞寶寶吸一吸就能吸開,嚴重的必須找人通乳或去醫院。一些寶媽經受不住多次堵奶所帶來的苦惱,不得不選擇斷奶來結束母乳餵養!
一不小心就堵奶了,乳房有很大的硬塊,痛起來真是難受,不僅如此,還得想辦法趕緊疏通,不然要是導致乳腺炎,那才更痛苦!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產後乳腺不通導致堵奶結塊
乳腺管“交通堵塞”,乳汁排出不暢時,易發奶結(又叫“堵奶”)。此時媽媽會感到乳房疼痛,可能也會摸到硬塊,而體溫通常是正常的(低於37度)。
(1)寶媽飲食油膩等原因,形成奶酪樣的“小白點”,造成乳腺管內部被堵住,乳汁沒法正常排出。
(2)有的媽媽乳汁分泌太多,乳腺管來不及排出。
(3)也有媽媽心情不佳、壓力過大時會出現奶結。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4)內衣太緊壓迫乳房,媽媽背寶寶用的背巾卡得太緊,哺乳時媽媽總是用手指壓住乳房,寶寶吃奶拳打腳踢也會“踢傷”乳房。
(5)乳頭凹陷或平乳頭型。這類型的媽媽大多數會乳腺不通,因為乳頭異常寶寶吸不到,那乳腺就不會通暢,容易導致乳汁淤積。
總之,產後媽媽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乳腺管淤塞不通,從而引起乳汁充盈淤積成塊,嬰兒吸不出奶,則會形成乳汁淤積,引起乳房脹痛!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堵奶怎麼辦呢?
有2個方法很多媽媽都在用,但是可能真的用錯了!
1、盲目熱敷
原因很簡單,熱脹冷縮,熱敷會刺激泌乳,越敷越漲奶。如果熱敷的時間太長,還可能會加重組織水腫,使乳汁更難排出。而且,更忌的是隻熱敷不排奶。因為熱敷本身不能排奶,而是為了幫助把奶排出來。
2、隨便揉
確實,按摩對了可以幫助緩解。但是,很多情況是,大家不知道正確的手法,只是在胡亂按揉。說實在的,乳房腫脹的時候,不觸碰都已經很疼了,如果大力按揉,更會痛苦不堪,還可能會導致乳腺組織、淋巴組織、皮膚等被外力損傷。所以,媽媽們,可以讓專業的調理師幫你疏通乳腺!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做吧!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防堵奶增奶水”16個小竅門
1、儘早吮吸
產後儘早讓寶寶吮吸乳頭,刺激乳腺的分泌。初乳在分娩後5天內分泌,初乳顏色比較濃和黃,營養成分高,還含有很多免疫球蛋白,除了提供營養外,還能提高嬰兒的免疫力。一般來說,乳汁會隨嬰兒的食量調整,是足夠的。產後1-3天奶量比較少,這時不要過度吸乳,乳頭皸裂會影響母乳餵養。
2、學會自行擠奶
將大拇指放在乳暈上方,其他手指放在乳暈下方,輕柔有力地將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向胸壁方向擠壓乳房組織。注意手指不要向乳頭方向移動。然後繞圈轉換手指的位置,這樣才能排空乳房的所有部分。
3、排奶後冷敷
可以用乾淨的毛巾、捲心菜葉或者土豆片。捲心菜葉,可以去掉中央的主葉脈,用擀麵杖擀一下或者揉軟了,敷在乳房上20分鐘左右,但乳頭上面不要敷,避免留下氣味干擾寶寶吃奶。冷藏後的葉子,效果更好。推薦文章:只知道脹奶要冷敷?史上最全“冷敷消腫”法子彙總!
4、穿哺乳式文胸
哺乳期間,寶媽一定要選擇哺乳式文胸,不要穿過緊的文胸。
5、按摩疏通乳腺
每次餵奶時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適當熱敷、按摩乳房,以減輕乳房腫脹,增進產婦舒適感,使乳腺管通暢,更好地分泌乳汁,進行母乳餵養。
6、搞定“白頭”
很多堵奶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輸奶管堵了,而是出奶口堵了。這在母乳脂肪含量高的媽媽身上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乳頭脫落的死細胞和殘留奶的油脂混合在了一起,堵塞了出奶口。
所以,容易堵奶的媽媽要注意,每次哺乳完畢,要用溫水仔細地把乳頭擦洗乾淨,能有效預防堵奶。(若媽媽發現有乳頭小白點,可以向專業的催乳師尋求幫助)推薦文章:乳頭小白點挑不挑?反反覆覆怎麼辦?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7、乳頭凹陷或平乳頭型
如果孕前沒有糾正乳頭,產後就有點麻煩,最好的方法是用乳頭牽引器把乳頭吸出,然後輕柔乳暈、先擠出一部分奶汁。然後,用手指按壓乳頭周圍,突出乳頭使寶寶容易吸到或用吸奶器吸出。乳腺通暢後想辦法讓寶寶多吸,關鍵是讓寶寶張大嘴含住乳暈。
8、增加餵奶次數
對於愛睡覺的寶寶,媽媽需要更積極主動地給寶寶提供吃奶的機會。
9、延長餵奶時間
延長餵奶時間,左右交替餵養。等寶寶吃完一側再換另外一側。這樣寶寶可以吃到泌乳反射後的高脂肪奶。
10、不使用安撫奶嘴和奶瓶
配方奶會擾亂您和寶寶之間的供求平衡關係,用安撫奶嘴來滿足寶寶的吸吮需求,同樣也會影響哺乳!
11、餵奶姿勢要正確
搖籃抱法、交叉搖籃抱法、足球抱法、側臥抱法均是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側臥抱法適合於早期餵奶,也適合剖腹產的母親。推薦文章:開奶、堵奶、嗆奶、含乳困難,大多毀於餵奶姿勢上!這招式,收藏了!
12、哺乳後需排空
哺乳做得不好可能會造成乳腺炎。媽媽應儘早哺乳,每次都讓嬰兒吸乾、排空,兩乳房交替進行哺乳,餵養姿勢要正確。(特別是奶少的寶媽!)
13、不吃太油膩的食物
寶媽不要一生下娃就大魚大肉,這樣反而不利於下奶。產後一週內飲食宜清淡,重點是多補水!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14、忌辛辣、寒涼、回奶食物
寒性食品,不利於產後氣血恢復和惡露排出,會影響乳汁分泌、回奶。麥芽,大麥,韭菜,人參,如辛辣、油膩的食品等等。這些食品都不利於大小便的通暢,下奶哦!
15、少生悶氣
有些寶媽生氣回奶後便再也追不回來,其問題的根本就在於心結還在,氣沒消,再加上回奶影響了寶寶吃奶,這思來想去,精神壓力太大,這奶水就徹底沒了!家人(特別是婆婆)必須體諒產婦,產婦也必須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16、心情放鬆
產後緊張的媽媽,甚至患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對哺乳、恢復,甚至對家庭生活都有很大影響。所以媽媽在產後要充分休息,積極良好地面對產後困難。
為什麼你奶少?反覆堵奶?這16個母乳技巧沒掌握好!
哺乳期出現乳腺堵塞(乳房有硬塊)的媽媽,一定及時把硬塊排出,時間越長越難排開,即便打了消炎針或吃消炎藥後,也要把硬塊排出,不然會為日後留下禍根,切記!!
總而言之,面對堵奶、少奶一定要保持好心態,若發現問題要及時尋求專業靠譜的催乳師的幫助,千萬不要拖著!

馨悅佳人產後恢復中心


產後要正確開奶,開奶的方式就是讓寶寶多吸,越早越好,另外要多喝湯水,但不能太油膩;寶寶多吸是最有效的開奶方式,會刺激產生泌乳素,促進乳汁生成;前三天乳汁本來就少,但是寶寶胃口也很小,不用擔心會餓到寶寶,不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產後一定不要太早的就喝油膩大補的催奶湯,這樣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導致乳汁太粘稠寶寶吸不出來。

如果一週後還是奶量很少,可以喝點鯽魚湯,絲瓜蛋湯這樣清淡一點的下奶湯,還是要注意多喝湯水,通草豬蹄湯這樣比較油膩的下奶湯可以適當喝點,但不能太頻繁,也可以找催乳師來給催奶;

另外,乳汁下來後如果寶寶吃不了,一定要及時把奶水吸出來,可以使用吸奶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每次都吸空,吸到乳房軟軟的,自己感覺不脹就好;因為如果每次都吸空的話,身體會認為乳汁不夠,會分泌更多,這樣就可能會導致堵奶,嚴重的則會發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