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最具親和力"的宗教形象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無論大乘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這位菩薩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她所體現出來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教義的根本所在。當眾生遇到任何困難和苦痛,能至誠稱念菩薩法號,就會得到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能夠適應眾生的不同要求,對不同眾生,現化不同的身相,闡述不同的教義。

古代民諺有云,"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最為民間熟知和接受。在中國的江、浙、閩、廣、臺灣, 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都極為普及,浙江的舟山群島的普陀山,自古以來被視為觀世音菩薩修行的道場,每年朝聖者絡繹不絕。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經藏中觀音菩薩的記載

毫無疑問,觀音菩薩可以肯定是源自印度佛教信仰體系。關於菩薩的身世,在佛經中有具體而明確的記載,在浩瀚的典籍中,記錄觀音身世最多最詳盡的首推《悲華經》。根據經中所說,觀音是遠古時期一位王子,名叫不眴。

後來不眴太子和父王以及弟弟尼摩一起,跟隨寶藏如來出家修行,父子三人均被佛授記,父親授記為"阿彌陀佛",尼摩王子授記為"大勢至"菩薩,不眴太子即授記為"觀世音"菩薩。父子三人合稱"西方三聖"。按照這個說法,觀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兒子。正是在向寶藏如來盟誓的時候,不眴太子做出了"是諸眾生等,若不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正果"的承諾。

此外,《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為蓮花所化生,名為寶意童子;《大悲心陀羅尼經》則說,觀音菩薩很早以前就已成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另外還有其他一些提法。

無論如何,這些經卷中記載的觀音菩薩,法相都是男身,是大乘佛教菩薩中的男菩薩。此時教義中已經明確了,大乘佛教中的觀音菩薩主要就是一位救苦救難的"度一切苦厄"的慈悲菩薩,這和後世的觀音菩薩形象是一致的,和中國的觀音菩薩形象也是一致的。即如《悲華經》所說,這位菩薩的誓言,就是免除眾生一切苦惱,救護"無依無舍"的"憂愁孤窮"。

觀音菩薩信仰,傳入中土大約是在魏晉時期,跟隨淨土宗進入中國而逐漸深入人心。淨土宗的信仰是往生極樂淨土,但是中國文化的深邃和中國民眾的聰慧,對這位外來菩薩並非全盤照搬照用,而是將其與中國文化相融合,臆造出了一位中國菩薩,形成了中土的身世來歷。而最典型的則是外形變化。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從偉岸丈夫到柔美公主

觀音進入中土之先,還是以"偉丈夫"的形象存在,形態偉岸,坐於佛殿廟堂,一副高高在上,靜候人間煙火的樣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早期菩薩造像,在甘肅敦煌莫高窟中還可以見到,比如彩漆壁畫和泥塑木雕,觀音都是上唇繪有兩撇鬍須,以男子形象出現。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筆下的很多觀音作品長著八字鬍,藏傳佛教的觀音菩薩法相也都有鬍子。

直到唐宋以後,端莊柔美的因素滲入菩薩造像技藝,由此觀音菩薩轉為完全女相,還演繹出了觀音菩薩源於中土的身世傳說。據說,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有翰林學士蔣之奇出守河南汝州,某次巡至本州龍山香山寺,意外地見到寺僧呈覽的唐代傳本《香山大悲菩薩傳》,裡面記載了妙善公主修成正果的故事。蔣太守閱後,把《大悲傳》視為傳世之典,於次年將此本加以潤飾,鳩工勒碑,刻於香山寺內。碑首題刻"蔣之奇撰"、"蔡京書"字樣。

這在當時必然是轟動一時的盛世。這個事情,在南宋學者朱弁的《曲洧舊聞》中也有印證。由此,觀音菩薩不僅形象變化,而且身世來歷,也由印度的不眴太子,變成了西域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即廣為熟知的妙善公主。其後,宋末元初大書法家的妻子管道昇所著的《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

按照佛理教義,佛和菩薩皆無生無死,亦無性別,可根據不同需要變現各種化身。比如《妙法蓮華經》就提到,""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能顯現各種化身和身份去說法救度眾生。

按照《楞嚴經妙心疏》的說法,認為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都是錯誤的觀念,菩薩的真像其實是寂滅的無相之像,也是佛家所說的"是法皆為空相",而能現一切相,都是虛幻的"色相"。觀音菩薩可以隨意變化,以不同的形象勸導不同的民眾,因此以不同身世出現,由男菩薩變為女菩薩都是很正常的。

而在國人理解,慈悲、善良、美麗,都是女性特質,更何況觀音菩薩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給予關愛和救助。只要虔誠持念菩薩名號,就可尋聲而至。能這般慈悲大愛,在現實生活中只有母親對子女才能做到。這也是為何稱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的根本原因。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觀音菩薩經卷的譯傳

據考證,中國最早關於觀音信仰的經藏翻譯,是在三國曹魏甘露元年、孫吳五鳳三年(256年),一位叫疆梁接的西域法師,在交州翻譯了《法華三昧經》凡六卷,其中有關於觀音菩薩的記載,至今已失傳不存。

西晉太康七年(公元286年),當時中國佛教初期最偉大的譯經家,僧人竺法護翻譯《正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本經卷中最早出現了"光世音"的稱謂,竺法護的弟子聶道真將其更改為"觀世音",遂流傳至今。而後,姚秦弘始八年(406年),佛教界不世出的奇才鳩摩羅什法師,譯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隋代仁壽元年(601年),僧人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同翻譯《添品法華經普門品》中的偈頌,這是大藏中唯一明確標明的添品經。南朝劉宋時期,曇無竭法師翻譯《觀世音菩薩授記經》。通過這些經藏的流傳,觀世音菩薩信仰逐漸普及,深入民間。

據《法苑珠林》卷十七記載,北朝東魏大宰相兼渤海王、北齊王朝建立者高歡,通過親身經歷的感應故事,傳之於世的《高王觀世音經》,言此《觀世音經》於諸經中為最上也。廣泛流行民間,據說經文篇幅不長,然誦經之靈驗,南宋時的佛教史學大家釋志磐亦深信不疑。

隨著觀音信仰的發展,出現了多教融合,密宗和中土形象並存的情況。唐中期以後,密教盛行,有十一面、千手、如意輪、不空罥索、準提等諸像,如今敦煌、甘肅等多地石窟內都有存世。除了混入密宗之外,還與中土道教和原生泛宗教信仰結合,比如與道教"娘娘神"融合,發展出"觀音娘娘"信仰,塑造蛤蜊、馬郎婦、水月、魚籃等像,產生了送子、催生等等,滿足民眾日常生產生活需要的神通護佑。另外還有許多冠以"觀音"名稱的寺院和地名,還有依照道教的傳說,將觀音轉為"慈航道人"進行供奉的道觀,神通相似,形象也是大同小異。

日本古來亦盛行觀世音信仰,據日本典籍記載,多位天皇、太子等在皇家內苑和寺院中安置、供奉觀音菩薩神像,尤其以平安時代最為普遍。最著名的傳說,唐末五代時,日本高僧慧萼法師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一尊,後遇風浪不得歸,遂安置在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潮音洞,在此創建觀音院,名曰"不肯去",為觀世音菩薩之道場聖地。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觀音菩薩形象之深入人心

明代的文人居士,有唸佛修淨土的傳統,這起源於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明代提倡三教合一的觀念,促進了佛教說唱藝術"善書、寶卷"的發展。善書、寶卷,原本是宋代下層信眾以佛經為內容的說唱藝術形式,融合了民間故事之後,在社會上廣泛傳頌,深受民眾喜愛。

至明代,有關觀音菩薩的寶卷多種多樣,最著名有《香山寶卷》、《普陀寶卷》,以及《白衣觀音寶卷》、《魚籃觀音寶卷》、《善財龍女》等二三十種。寶卷深入民間並講唱宣傳,從明清流傳不衰,及至民國依然盛行。

最為著名的《香山寶卷》,假託北宋普明禪師所撰,記述了妙善三公主為父親治病,甘心情願捨去自己的雙手和眼睛,由此得到了千手千眼的神通,修成正果,化身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典型的三教教義合一和中國化的故事形態。這一傳說,是極為深入中國百姓心理與民間需求的。

除了說唱藝術,在繪畫藝術中,觀音形象也很常見。明代京都法海寺的壁畫中,有水月觀音三大士壁畫極為出色;石家莊毗盧寺壁畫、雲南大寶積宮的明代壁畫也繪有觀音法相。明代版畫中,有西方三聖形象,還有觀音經卷插圖也有富有特色。

北京雍和宮和承德外八廟,有許多藏式喇嘛教的造像是漢藏民族融合的作品。雍和宮中現存有藏式觀音造像,女性美特徵鮮明;建於乾隆二十年的普寧寺中,千手觀音巨像極著名,以五種木料拼合,重約110噸,高22.23米,因而也號稱為大佛寺。

民俗活動的祭禮中,觀音形象更為多見。民間傳說的,有三十三觀世音菩薩應身顯化,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變化身,這其中最熟悉、最常見的,一定是手持淨瓶、柳枝的白衣觀音形象。

文學作品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如《西遊記》中觀音形象事蹟描寫極多,比如觀音降服黑熊怪、賜予孫悟空三根毫毛、復活人參果樹等等,即使不通佛教佛理的人,也知道即便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遇到困難時都是去拜求觀世音菩薩,可見觀音信仰影響力之大。

醉國學|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

(原創作品,版權屬於今日頭條"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圖文資料均來自互聯網公共資源)

更多原創文章,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