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幸福終點站》是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作品。從加州州立大學畢業後,斯皮爾伯格就正式進入電影界。儘管他的電影題材廣泛,涉及科幻,冒險,戰爭,和喜劇等多個方面,但是能讓影片擁有深刻的內涵,引人思考一直是他不變的追求。對於“人性”話題的探索,更是斯皮爾波伯格實現影片深刻表達常用的切入點,比如《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戰馬》等,都有對”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即便是他2004年與湯姆·漢克斯合作的輕喜劇作品《幸福終點站》,也是依然如此,讓人笑中有淚。

對斯皮爾伯格而言,“人性”是他透過社會現象看本質的一扇窗,也是他拷問一切事物本源所要到達的終點。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對無家可歸的人,幸福是什麼

從表面上看,《幸福終點站》裡因為政變而失去祖國的維克多,他所期盼的幸福,是儘快合法地走出機場,到紐約獲得薩克斯演奏家Benny Golson的親筆簽名,完成父親的遺願。

維克多是東歐克羅地亞人,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他來到美國,準備在終點站紐約的肯尼迪機場下機準備出機場時,卻被攔了下來。原來是他的祖國發生政變,造成他的身份證明和護照失效了,按照相關的規定,他被扣在了機場,從此開啟了一段尷尬而又豐富的生活。

他睡在機場的67號門,在衛生間裡洗澡,靠推行李車和刷油漆賺錢,與清潔工和餐廳服務員做朋友,與機場安保主管弗蘭克鬥智鬥勇,還與美麗的空姐阿米莉邂逅,開啟了一段浪漫而短暫的愛情。在機場滯留期間,他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裡發現了一個豐富的人生世界,這裡有悲歡離合,野心和慷慨,荒誕與驚奇,當然還有冷酷和溫情。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就這樣,維克多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成了“特殊人群”裡的一員,也就是“難民”,儘管國際法對難民規定了保護的原則,但由於涉及巨大的安置費用和其他不可言說的原因,難民在各國的地位和政策也不盡相同,至少眼下維克多在肯尼迪機場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所謂“難民”就是根據聯合國1951年7月28日在日內瓦簽訂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以及聯合國在1967年1月31日在紐約修訂的關於難民身份的《難民議定書》中的定義,是指那些因為戰爭、種族迫害、部族矛盾、國家領土變動、政治避難、自然災害、經濟惡化等原因造成的一個不能或不願回原籍國的群體,具有、無助性、流動性、自發性和被動性等特徵。(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然而就是在維克多這樣的身份下,最終卻和那些素不相識的人,成為了親密的好朋友。他們不是利益的捆綁,而是維克多用自己的熱心和愛心贏得了周圍人對他的認可和尊重,為自己營造出了一個溫情的氛圍,讓他在冰冷的制度裡,依然感覺到溫暖和幸福。

影片讓人感動的有好幾處,其中最典型的是維克多冠以“山羊維克多”的那個故事:為了幫助鄰國的一名旅客,已經熟知機場安全條例的維克多利用充當翻譯的機會,冒著坐牢的風險故意把“父親”這個詞翻譯成了“山羊”,成功的幫這名已經絕望的旅客帶出了藥物,拯救了旅客的父親。機場的人們為維克多的勇敢和愛心所感動,不停地歡呼著“山羊維克多”;還有當維克多追求空姐阿米莉,朋友為阿米莉設置通道障礙,為他們準備溫馨的餐廳,用心表演的時候,還有當維克多即將離開機場眾人放下手下的工作,熱烈盈眶送行的時候,還有當警察喬治給維克多披上大衣,跟他說:”外面雪大,披上這個會好些“的時候; 還有當維克多的好朋友清潔工古吉塔為了讓維克多能夠有時間去紐約完成父親遺願,不惜違反機場安全法,攔截即將飛往克羅地亞的巨大飛機的時候......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幸福終點站》的背後是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人性"的關注

從古到今,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人性本質的探尋和爭論,由此也誕生了各種觀點和各種派別,其中就有中國孟子的性善論,有荀子的性惡論,還有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

論。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界,還有一種觀點,是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強調“以人為本”解釋人的全部和行為 。而對於《幸福終點站》這部喜劇電影而言,依然是斯皮爾伯格又一次對多樣“人性”的關注和思考。

影片裡主要的人物不多,除了維克多,還有一直和維克多作對的機場保安主管弗蘭克,那個和維克多邂逅的空姐阿米莉,以及帶罪潛伏的清潔員古吉塔和黑人胖警察喬治,他們都是維克多在機場生活中與其關聯的重要的人物。對於他們的背景,影片並沒有過多的介紹,但在和維克多有關的的事件裡,都體現出了他們不同的人性特點,我們看到:

弗蘭克:是一名兢兢業業卻冷酷無情的機場官員,由於擔心維克多破壞自己的政績,影響自己即將到手的升遷,千方百計的難為維克多,甚至不惜設下圈套,讓維克多就範,好藉機把維克多名正言順的弄走。他面對一個即將失去父親的旅客的跪地請求,無動於衷。

維克多

:因為祖國政變而滯留機場的一個難民,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一直堅持等待了9個月,等到國家恢復主權。他在機場經歷一系類荒誕,心酸,和甜蜜的事件之後,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同時也收穫了珍貴的友誼。

阿米莉:一名迷人的39歲空姐,未婚,自己無法獨處,一直陷入第三者的角色無法自拔,與維克多偶遇後,發展了一段短暫的戀情,幫助維克多拿到了一張特別通行單。

古吉塔:一名機場清潔員,表面看他是一個古怪、冷血的糟老頭子,實際上他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家庭不被欺負而拿刀桶了警察,在機場藏匿了十幾年的逃犯。

警察喬治:是弗蘭克的手下的一名警察,協助弗蘭克實施了很多難為維克多的計劃。

他們這些人或是冷酷無情,或是勇敢善良,或是為情所困,或是懼怕過去,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社會中不同類型“人性”的代表。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電影的最後對每個人都有了一個交代,警察喬治違反了弗蘭克的命令,放走了維克多,併為其披上自己大衣;弗蘭克知道維克多被放走,雖然表現得氣急敗壞,但終究也沒有繼續追回維克多;古吉塔最後嘲笑維克多是個懦夫,他自己的內心也是複雜的,最後選擇了一種勇敢而近乎悲壯的方式,幫助維克多贏得了完成父親遺願的時間,同時也讓自己面對了過去;阿米莉最終無法擺脫舊情,離開了維克多,甘心又墜入了第三者的角色,她認定這就是她的“命運”。

他們的結局,讓我們相信人性雖然有其固執偏執的一面,但也是讓人琢磨不定的,沒有絕對的善和惡,好與壞的分別,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都會有或左或右的搖擺。在本片中,顯然是維克多呈現出的熱忱和善良給這些人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實際上《幸福終點站》這個故事是有一個真實的原型: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男人叫梅安·卡里米·納塞瑞,他是一個伊朗人。1985年納塞瑞坐飛機來到法國,難民簽證被偷了。因為沒有證件,他先是被法國警方逮捕,出獄後因為沒有簽證被要求驅逐出境,其他國家也不接收他。就這樣,他被送到了法國戴高樂機場,不能坐飛機離開,也不能踏出機場的大門一步,他這一住就是7年。

無論是真實故事,還是這部影片本身,都給社會和觀眾留下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在法律和人性面前,到底如何做好平衡?導演斯皮爾伯格雖然最後也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卻給我們指明瞭方向。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父親遺願:成了維克多堅持和等待的精神力量來源

儘管影片裡沒有明確的交代,維克多有多愛他的父親,但是我們在維克多對阿米莉敘說父親的遺願時,所表現出的堅定和愧疚的神情裡,能感覺到他們父子情深,維克多說:“我的父親等待了四十年”“這是最後一個簽名。“

維克多深愛著自己的父親,他是多麼迫切的想完成父親的遺願,可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措手不及。經過最初的慌亂,急迫和尷尬之後,對父親的愛讓他守住底線,沒有受到佛蘭克的誘惑而被捕,在機場堅持了9個月,這是個一個女人足以孕育出一個生命的時間。

維克多和他的心願只有一門之隔,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定力和耐力以及清醒才能做到堅持呢?維克多知道,他一旦非法的踏出門外,父親的那個遺願就永遠的遙遙無期,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必須等。

維克多守住了煎熬,儘管經過了種種坎坷,終於走出機場,見到了正在演出的薩克斯演奏家Benny Golson,完成了最後一個等待,他拿到了那個寶貴而關鍵最後一個簽名。

這份簽名在維克多的手裡顯得那麼神聖和沉重,他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那個罐子裡,蓋好蓋子,就像關上了那扇敞開多年的心願之門,此刻我們能感覺到坐在出租車裡的維克多彷彿看見了父親的微笑。

失去國籍的小夥在機場等待了9個月,終於艱難的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等待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切都將被未知所淹沒,你甚至能感覺到時間和生命一點點的消失。但是如果你為一個深愛的人而堅持和等待,就變得不同了,心裡是充實的,勇敢的,可以讓我們生出足夠的的耐心,穿越任何障礙,就像維克多為父親的等待。

維克多在等待中不僅改造了時光,還改變了命運,用自己人性的光芒影響了周圍的人,在一個冰冷的絕境裡,營造出一個充滿人性溫情的環境。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人生的幸福有時候是在為愛而等待中實現的。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愉快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