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通俗文學有時候對於普及文化知識,其實遠遠超過了嚴肅的經典文獻,孟子作為中國的亞聖,很多人知道孟子可能都是從黃蓉和朱子柳的鬥法開始的。

朱子柳學富五車,原本是大理相國,為了阻止黃蓉郭靖見一燈法師,於是就和黃蓉搞起來文鬥,前面幾個都還好說,就是最後一句黃蓉說了一句“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一句話把身為儒生的朱子柳羞的是無地自容。

而且心裡還暗暗在想,就算是孟子孟子復生,恐怕也很難為自己辯解吧,隨著馬齒徒增,越來越理解這兩個人鬥法的核心,從最初的喜歡黃蓉的機智可愛,到後來的佩服黃蓉說這句話真的是點到了朱子柳的死穴。

不過最後才明白,如果朱子柳真的是學問到家的話,肯定是能夠反駁黃蓉的,怪不得朱子柳也就是個大理小國的狀元,反駁這句話就要涉及到儒家思想的流變,莊子說道不遠人,道在屎尿,我們藉助朱子柳和黃蓉的這段杜撰的小故事,就能窺探到儒家發生了怎樣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1)朱子柳的死穴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這首詩之所以這麼有名,是因為他寫在了《射鵰英雄傳》裡,當然作者不是黃藥師更不是金庸,這首詩的原作者是宋朝人,宋朝是一個普遍具有懷疑精神的年達,在孔孟並稱的古代,對孟子提出詰難和質疑,這可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

朱子柳是個儒生,自然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那對於孟子肯定也都是非常敬仰的,但黃蓉不一樣,黃藥師家學淵博,交給黃蓉的本來就很龐雜,冷不丁來一句,“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一下子就把朱子柳弄蒙了,因為以前從沒有人敢這樣說孟子,這猛一下這話說的還真對,所以心裡暗暗想,就算是孟子復生大概也無法辯解了吧。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說孟子的時代,當時周天子還是全國最高的統治者,是天子,你身為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對於治國有一套的人怎麼不去向周天子建議如何富國強兵,卻偏偏要跑到當時的魏國和齊國去遊說他們國君,實現富國強兵的理想呢?

孟子身為周天子的子民,不去為周天子效力,偏偏要去別的地方,你說這是不是亂臣賊子的一種表現,這種關乎原則性的問題,一下子就把朱子柳給徹底難住了,因為黃蓉說的都是真的,而且朱子柳還很迂腐的想了一句,就算是孟子復生一定也無法辯解吧。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2)假如孟子復生了

假如孟子真的復生了,真的就站在朱子柳旁邊,他一定會眼睛瞪的比黃蓉還大,一臉疑惑的看著黃蓉說“你讓我效忠周天子,難道你讓我做亂臣賊子嗎?”

黃蓉和朱子柳都覺的孟子不效忠周天子這是典型的亂臣賊子,但是孟子一臉疑惑的認為,效忠周天子這才叫亂臣賊子,那這個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問題就出在孟子是戰國人,黃蓉是宋朝人,這中間隔著一千多年,發生了一件最根本的變化,那就是國家體制的根本改變。

孟子生活的時代,是戰國諸侯國並立,採取的是等級森嚴的逐級效忠制度,通俗一點講就是“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僕人的僕人,不是我的僕人”,每一個人只對自己的上一級效忠,讓後上一級再去效忠他的上一級,這才是儒家念念不忘要回復的周禮。

但是隨著秦朝的建立,徹底廢除了這一套原有的社會制度,讓本來等級分明的等級效忠制度,變成了編戶齊民,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有義務效忠於皇帝,這一點才是孔孟時代和秦朝以後,中國社會最根本的區別。

我們心中的觀念,從秦朝之後就慢慢的被中央集權這一套徹底的佔據了,大家都認為應當有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和最高統治者,大家都應當對中央政府有高度的認同感,亂臣賊子指的就是那些國家的叛徒和不聽中央號令的人。

所以還是朱子柳的學問不到家,不明白先秦制度和後來的制度的根本區別,自己學藝不精還暗暗想孟子也無言辯解,實際上孟子根本就不需要辯解,大家都亂臣賊子的定義就是不一樣的,反倒是朱子柳指責郭靖背黃蓉的失禮行為才是無法辯駁的。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3)借屍還魂的孔子

孔子可能是歷代被誤解最嚴重的一個人,因為孔子根本沒見過郡縣制,根本不知道秦朝以後的社會根本制度發生了改變,但是孔子針對分封時代的那種小社會小家族聚集說的很多話,卻不斷被後來的統治者當成是金科玉律,於是乎各種話語離孔子的本意也就越來越遠,離孔子想要實現的那個社會也越來越遠。

比如我們常說的人人平等這句話,看似是一個非常美好的詞語,但是這話要是真的讓孔子知道了,那肯定會氣的要吐血,絕對會說出那句“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名言。

居然要人人平等,你要和你父親平等嗎,你要和你伯父平等麼,你竟然要和你的叔叔對簿公堂,這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天下大亂呀,孔子心中人與人之間是絕對不能平等對待的,只有等差只愛,差別對待,這個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人與人之間要“以禮自防”,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本分來做事,絕對不能逾越,一旦逾越了這種本分,搞得大家都是一樣的,那這樣的社會就全亂套了,

雖說孔子是借屍還魂,但因為歷代統治者都是外儒內法,所以儒家思想總會以政治正確的面貌出現,弄出一個看上去很離譜的事情。

張敞畫眉就是一個典型的儒家禮法被嚴重化的例子,張敞是唐朝中央的一個官吏,非常能幹且有才華,有一次早上興起給妻子畫起了眉毛,這件事讓我們看來完全沒有什麼問題呀,但是不知道怎麼就被別人知道了,於是大家都在紛紛議論張敞不受禮法,弄的連皇帝也知道了這件事。

張敞怎麼就不受禮法了呢?因為畫眉是下人的事情,最起碼也是妻子的事情,張敞這麼做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為儒家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就是要齊家,在自己家裡你都無法做到親親尊尊的儒家禮儀,在朝廷上就更不可能了。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雖說唐朝的政治相對開明,皇帝沒有懲罰張敞,但從此之後張敞也沒有得到重用和升遷,這就是儒家文化明明已經非常不合時宜了,可偏偏還要被強行推廣的結果,唐朝婦女地位還是相對比較高的,男女大防什麼的非常弱,沒想到也能發生張敞這種事情,看來孔老夫子的這場還魂戲碼,威力還是很大呀。

所以朱子柳說郭靖揹著黃蓉是有違禮法說的一點沒錯,倒是黃蓉憑著機靈抖了一首打油詩把學藝不精的朱子柳給難住了,看來朱子柳敗的不虧呀,自己沒本事也就算了,幹嘛猜度就算是孟子復生也不知道怎麼反駁黃蓉。

今天社會上有很多人主張讀古代經典,但是往往泥沙俱下,分不清那些經典寫作的時代和背景,一味地要求按照古代的什麼《三字經》《弟子規》來辦事,那樣只能是培養出不倫不類的人,現代社會有現代社會的基礎,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長出來的禮儀規範才是好的,孔子的那一套貴賤親疏有別的系統,根本就不適合現代社會人人平等的追求和主張。

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 學藝不精敗給黃蓉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武俠小說裡的一個小故事,我們就能看到思想的流變其實是非常大的,這就給我們提了一個醒,當某個人向我們說起某種觀點和思想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這個觀點的背景是什麼,要不然還是會像朱子柳那樣,明明是自己學藝不精還想著誰來都是一樣的結果。

小結: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燦爛文化傳統,但正是因為太久了,接受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時代背景,不然腦門上的辮子剪掉了,心裡還留著,這可是要鬧出大笑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