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動物,今天你做到了嗎?

小時候捉到泥鰍、黃鱔或者青蛙,如果沒帶“猴古簍”,就用一根比較韌的茅草或者細長的竹籤穿成一串提著回家。黃鱔和青蛙都很難死的,雖然被柴草穿過肉體,幾小時也不會死,我們是從來不考慮它們也是生命,也能感知痛苦的。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毛骨悚然。

在底層民眾心裡,虐殺動物一點罪惡感也沒有。農民用鐵夾子夾到冬茅老鼠(又叫竹鼠),為了不讓它逃走,乾脆不解下來,直接吊在扁擔上挑到市場上賣。冬茅老鼠的一條腿被夾得褪了皮肉,骨頭外露,它悲傷地吱吱慘叫著,卻引不起農民半點惻隱之心。

實行野生動物保護之後,獵殺山牛(湘鹿)是要坐牢的,但山民們裝置的夾野豬的大鐵夾子,有時會誤傷山牛。有一位山民看見一隻拖著鐵夾掉下山岩的大山牛,腿斷了,但還活著。他怕追究責任,不敢抬回家,只是告訴了村裡人。有人打電話告知鄉里來處理次日鄉幹部上山打算救治時,發現山牛已經被人連夜活剮乾淨,只剩下

骨架和一張皮了。

不過,人們對家禽家畜比較溫和,講究“一刀之罪”。相傳“舊縣”(南宋以前資興縣城,已被東江湖淹沒)有過一家賣活牛肉的,大石板上鑿有四個洞,將活牛的四蹄分別納入洞中,塞緊,牛就站著不能動彈了。屠夫拿出剝皮尖刀,從牛的頸部剝一片皮翻過來蓋住牛眼,就開始賣牛肉。買牛肉的人指哪割哪,那肉一邊割一邊顫動,直到割成一個白骨架,牛還是活的。

牛是幫人幹活的,對牛如此虐殺,天理難容,據說屠夫受了報應,鑿洞剮牛的大石板也被雷公劈碎了。我認為,那些買活牛肉的殘忍的食客也應該受到報應。他們不買,屠夫會賣嗎?

善待動物,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西洋的慈善家是怕看虐待動物的,倒提著雞鴨走過租界就要辦”(魯迅《倒提》),可見西方人很早就善待動物而且成為習慣了。我們中國人呢,在這方面比他們落後了不止一個世紀。

過去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善待動物,除了缺乏文明禮儀等教育之外,主要的當然是因為貧窮。但中國的讀書之人是自古就懂得熱愛動物的,他們不但不虐待動物,連宰殺家畜家禽也不幹。“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如今有些富貴之人可能富得太突然,貴得太容易,所以其心靈仍然停留在貧窮階段,遠遠沒有達到君子的境界。對於所剩無幾的野生動物,他們見其生,就望其死;聞其聲,就欲食其肉。

有的人殘殺動物,與人窮並無太大關聯,而是與心窮有關。

善待動物,今天你做到了嗎?
善待動物,今天你做到了嗎?
善待動物,今天你做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