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買買買”浙企在第二屆進博會上還收穫了什麼

除了“買買買”浙企在第二屆進博會上還收穫了什麼

浙江在線11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剛 翁傑 金梁 來逸晨)意向成交超700億美元!11月10日,第二屆進博會正式落幕,短短6天裡,50萬參展商聯手交出了一張世界級的大訂單。如此天量成交,完美詮釋了中國市場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然而,進博會的價值並不只是“買買買”。作為中國與世界的一個全新連接方式,進博會也是一個全球企業優勢互鑑、資源互補、知識共享的大平臺。正如去年首屆進博會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所指出的那樣,“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對正加速邁向中高端的浙江製造而言,進博會的學習價值更為重要。在這個雲集了全球先進製造企業的大“T臺”,通用電氣、施耐德、西門子等大批國際科技巨頭攜眾多最新技術、最新產品與會,為浙江製造提供了一次絕佳的對標先進、找差距、補短板的契機。在進博會這一“課堂”上,浙江企業不僅可以與國際一流企業共商做大世界經濟蛋糕,還可以觸摸產業變革的最新脈動,學習全球化運營的頂尖水平,領悟先進製造業的深厚底蘊。

啟示1

浙江製造

距世界頂尖有多遠

11月5日,第二屆進博會一開幕,日本豐田公司的展位就成了“網紅”打卡地。在眾多“圍觀群眾”中,來自天能集團的參會人員吉華東看得格外仔細。

吊足吉華東胃口的,是豐田公司獨步天下的氫能源汽車技術。在和豐田公司展位負責人的交流中,吉華東瞭解到,豐田的氫能源汽車技術日趨成熟,快速充氫3至5分鐘,能實現續航600公里以上!現在,豐田公司的氫燃料電池已經進入卡車、叉車等物流領域,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足足聊了半個多小時後,吉華東激動地對記者說:“這就是我要找的。”

記者瞭解到,此次進博會上,天能集團參展人員兵分三路,一路負責採購,一路尋找境外投資合作機會,吉華東和幾位同事組成的一路則是負責瞭解行業前沿技術的最新動向。幾天逛下來,吉華東發現,不少國外企業都在加速佈局氫能源、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一些已經到了市場化應用階段。尤其是氫能源技術,吉華東注意到,除了豐田,現代汽車、大眾、奧迪等知名車企這次也都帶來了氫能源相關產品或技術。

“這兩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相關技術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但如果錯過氫能源技術這樣的風口,國內企業很可能會再次被國際巨頭拉開距離。”吉華東說,回去後他和團隊將把參展感受寫成報告,遞交公司高層。

對標頂尖,才能更加清晰努力方向。11月6日,在“進博會”展館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浙江)-歐洲(德國)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高峰對接會上,第二次參展的宗慶後引發媒體聚焦。率領 50多人前來參展的老宗告訴記者:“我要求他們按照自己學的學科以及實際對應的行業去尋找對象,學習先進的東西,我們希望在進博會上能夠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找到有高新技術的企業合作。”而在和不少德企高管進行深入交流後,浙大網新副總裁周波也感慨:這場交流會讓自己看到了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上與國際巨頭的差距。

看到差距,就要想辦法“補短板”。11月7日,在浙江省交易團集中籤約儀式上,浙江石化與霍尼韋爾簽署了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採購協議,其中包括工藝技術、催化劑、關鍵設備和控制自動化技術。“在石油、天然氣、化工等領域,霍尼韋爾的自動化控制、儀器設備等都是國際領先水平。”浙江石化執行董事羅偉介紹,浙江在油氣產業領域相對技術“底子較薄”,通過與霍尼韋爾合作,其先進技術將幫助浙江石化加快創新,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

同樣,進博會期間,天能集團旗下的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和法國道達爾集團旗下的帥福得電池有限公司宣佈成立合資公司,雙方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專注研發、生產及銷售最先進的鋰電池。

啟示2 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意味著什麼

單單原材料,就下了4.2億元的大單!在浙江參加此次進博會的眾多“買手”中,“萬凱新材料”引人注目。但說起參展體會,公司副總裁楊逢春卻說,“買買買”是其次,更重要的收穫是和印度拉瑪合成材料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等國際行業巨頭高管們的交流。“和他們交流之後,我們更加堅定了加快企業跨國經營的決心。”

原來,在和印度拉瑪公司高管的交流中,楊逢春瞭解到,這家行業巨頭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在全球進行產業佈局。通過併購、收購、入股等形式,印度拉瑪如今已在15個國家擁有工廠,並對這些海外工廠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實現智能製造。“難怪人家能年產600萬噸的食品級PET材料,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六分之一!”

聽完先進經驗,楊逢春也有點坐不住了,“相比之下,我們在利用國際資源開拓國際市場方面,差距還是很大。”他介紹說,雖然目前萬凱產品已出口到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但生產基地還只限於浙江。之前也在考慮赴南美布點,但一直舉棋不定。現在,他下定決心,要加快全球佈局,逐步將一半產能實現海外製造。

楊逢春的“覺悟”,其實與近年來浙江外向型經濟發生的蝶變是一致的。改革開放以來,眾多浙江企業埋頭於製造生產,產品銷售幾乎完全通過國外進口商,雖將浙江產品銷至世界各地,但也形成了“一地生產、全球銷售”的單一產銷模式。而隨著浙江企業的發展壯大,隨著浙江經濟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上述單一的產銷模式亟待改變,一大批成長起來的浙江企業必須抓緊從專注於國內生產的本土企業向具備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能力的跨國公司轉變。

“過去這種專注於國內生產的模式,不僅給銷售帶來不便,也讓企業無法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浙江星星冷鏈集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文勇告訴記者,以前企業規模小時感受還不明顯,現在公司年銷售額做到了4億美元,舊的產銷體系越來越不適應企業發展。為此,在此次進博會上,楊文勇專門就跨國經營等話題與西門子、LG等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交流,瞭解他們的全球產業佈局經驗。眼下,他正就企業到東南亞等地投資建廠的事宜,向相關銀行的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當然,海外佈局並不是“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因此,此次進博會上,一些浙江企業便想到“借船出海”,尋找海外布點較多的國外企業合作。寧波大葉園林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進博會上,該企業向全球知名的發動機企業美國百力通採購了40萬臺進口發動機,用於生產出口用的汽油割草機。公司相關負責人吳軍告訴記者,他們看中的不僅是百力通的發動機本身,更重要的是,百力通在全球許多國家都有技術研發中心、售後網絡,而這正是“寧波大葉”急需的資源。

啟示3 為什麼製造業需要工匠精神

“精密測量器具、智能倉儲物流、生產除塵設備……”為了此次進博會,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準備了一張採購清單。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鄭周帶領一支50餘人的採購團,在展會現場細細“淘”了兩天。而一番精挑細選之後,最讓李鄭周印象深刻的,還是裝備製造展館中德國、日本企業的產品。

“比如日本企業‘三豐’生產的高精度數顯千分尺,我們準備採購一批,用在久立特材各式鋼管類尺產品的生產和成品測量之中。” 李鄭周告訴記者,市面上大多數的千分尺產品,精度都在一毫米的千分之一,而“三豐”的產品精度卻能達到一毫米的萬分之一。“非常難,但他們率先做到了。”

就像是美食家,享受了“精美食材”,李鄭周也對“廚師”產生了濃厚興趣。在“三豐”展臺一側的特別展示區中,他注意到,從1936年生產的第一個產品——一把分辨力為0.01毫米的千分尺,到2011年將千分尺的精度提高到萬分之一毫米,“三豐”85年來始終專注於測量領域。

“正是這種對產品始終堅守初心、追求極致的態度和決心,讓他們達到同類產品的世界最高精度。”李鄭周感嘆,常年專注一個領域並不容易,“久立”已經做了32年的工業用不鏽鋼管,但不少德企、日企都是某一領域的百年企業。“這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說。

同樣被這種工匠精神折服的,還有義烏市開拓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獻法。他告訴記者,幾個月前,“開拓”在日本的合作伙伴——一家手動鋸的百年製造商,研發出一款電動三面磨齒鋸片,一下子讓“開拓”生產了28年的“過氣”產品——“鋰電往復鋸”起死回生了。“用了這個鋸片,原本鋸掉10cm粗的木頭需要兩到三分鐘,現在10秒鐘就能完成。我的客戶都驚歎不已,重新來下訂單了。”

也因為這種經歷,此次參加進博會,吳獻法非常留意結識一些海外“匠心”企業,試圖從它們身上汲取養分,尋求合作的可能。而在與這些企業的溝通中,他對製造企業的匠心又有了新的認識,“一個公司的匠心,不僅是對某一類產品的細緻打磨,也在於對全行業、全供應鏈、全產業鏈的滲透把控與極致追求。”

“永恆力”就是其中一家。這家德國參展企業用了66年的時間,從電動搬運叉車做起,一路發展為物料搬運、倉儲物流領域世界性大供應商及生產型物流服務商。“永恆力”的匠心有何獨特?吳獻法告訴記者:“永恆力”除了將搬運叉車做到極致——物流倉儲過程中不論面臨什麼高度、載重的需求,都能在其600多種叉車中找到合適車型,還做到了整套倉儲系統包括軟硬件、設備與集成在內任何環節,均為自主研發生產。

“真正的匠心,是貫穿於全產業鏈中每一環節的。”在與日本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不二越”(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國傑的交談中,吳獻法對此篤信不疑,他看到,“不二越”的工匠精神,甚至是從生產原料開始的,自己開鋼廠,自己造機床、加工刀具等,針對中國客戶,還組建了一支三四百人的應用研發團隊。

“工匠精神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核心特質,我們與國際先進製造之間的真正差距,也許就是這種工匠精神的差距。”吳獻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