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F-35是目前世界上最暢銷的戰機,自目前為止,該機的採購國多達11個,總的訂單產量超過了2000架。與之相比,其它國家的五代機訂單則十分差勁,FC-31和蘇57E至目前為止,仍無斬獲。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令F-35戰機能如此成功呢?

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實際上,F-35戰機成功的秘訣只有一點,那就是初期確定的"國際聯合研發"機制。這個機制是F-35戰機成功的源泉,大部分訂單都來源於此。據悉,F-35戰機的參與研發國家多達9個,分別是美國,英國,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土耳其,意大利,挪威和荷蘭。

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而另外兩個採購國,則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美x同盟條約"的簽約者韓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為了併入美軍作戰體系,對於美軍最新的作戰武器都會從不同程度上採購,以便戰時能與美軍協同作戰。

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當然,真正的核心就是聯合研發機制。它既降低了單個國家研發五代機的風險和成本,也帶來了可觀的訂購量。除了美國之外,其它8個參與研發國家都採購了一部分,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產量的發揮。

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而同樣機制的蘇57戰機早年在"PAK-FA"階段和"T-50"階段,也有印度的加入。印度當時的訂單量為200多架。要不是T-50性能太難看,印度也不會撤資走人。但是現在蘇57戰機貌似重新得到了印度的寵愛,印度空軍參謀表示想重歸這一項目中。

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所以從這點來看,F-35戰機的成功完全是藉著其它國家無力研發五代機但又有著迫切的五代機需求而誕生的產物。藉著聯合研發的名義閹割其它國家的航空工業,擠壓其它國家自研戰機的生存空間。

採購國家多達11個,未來將生產2000多架,F-35緣何能如此成功?

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像法國,德國這樣的老牌歐洲強國並未加入到這一體系內,而是想單獨研發新的五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