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導語: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後,怎麼收穫,怎麼栽。

——胡適

《俗女養成記》是2019年上映的臺灣時代劇,是今年豆瓣評分破9的第二部華語劇。收視率遠超獲54屆金鐘獎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女主是曾打敗賈靜雯、孫儷等一眾當紅女星,獲得金馬影后的謝盈萱。

劇中謝盈萱飾演的是39歲的大齡未婚女青年陳嘉玲,即所謂的“俗女”。然而,開播第一集就遭到吐槽:女主長得太老,演技浮誇,做事瘋瘋癲癲,一點也不像39歲的女人該有的樣子。總之一句話,根本配不上豆瓣9.1的高分。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耐著性子看下去,才發現這部劇絕非大齡剩女的老生常談,而是用誇張而不失細膩的筆觸,針對性取向、婚姻、擇業、家庭教育、原生家庭、死亡等關鍵詞不斷拋出問題。讓觀眾無數次在前一秒哈哈大笑、後一秒泣不成聲中,找到答案。

網上有人這樣評價它道:“埋在劇情裡各種搞笑的梗,各種騙人眼淚的情節,同種語系裡相似的文化喚起熟悉的記憶,各種無法言說的共鳴”

每個人,都能在故事裡看到自己。

(一) 有一種遺憾,叫我們差一點做朋友,可你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童年的嘉玲,第一個“敵人”是表姐洪育萱。

大姑帶著表姐回來探親,也帶來了一陣風浪。媽媽只有在大姑回來之前,才會塗口紅,穿高跟鞋,隆重地打扮一番,展開一場女人間的較量。

小孩子都是喜歡交朋友的,嘉玲對這個大不了多少的表姐有著天然的好感。然而一切都被大人們破壞了。

比學習,比成績,比才藝,嘉玲都不如表姐,甚至教表姐下棋,也不小心敗下陣來。媽媽臉色越來越差,大姑姑也越發趾高氣揚。

兩人鍘草藥玩,阿嬤不由分說把嘉玲一頓罵,表姐卻毫髮無傷。

大人的偏心徹底傷了嘉玲的心。

嘉玲每天都給阿嬤捏肩膀、貼藥膏,和阿嬤一起睡。阿嬤平時最疼愛嘉玲,表姐一來,嘉玲就成了可憐的小狗,捱罵的是她,捱打的也是她。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表姐那邊也另有一份委屈。兩個要好的夥伴都氣鼓鼓的,誰也不理誰。

育萱臨走前,嘉玲說什麼也不去送。

等她從床上爬起來,卻發現表姐留給她的洋娃娃和一份道歉信:“阿玲,對不起,害你被罵了。希望你不要生我的氣。”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嘉玲哭著跑出去,卻再也追不上奔馳中的汽車。

每一個小孩的童年裡,都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 “看看人家多聽話,你要是有他一半就好了。”
  • “你王叔叔家的孩子多有禮貌,你咋就一付小家子氣。”
  • “你表妹鋼琴都過十級了,你一天除了吃就是睡!”

父母看似在激勵孩子,實際上是因為自己的自尊心受挫,在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強行把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還句句離不開“為你好”。

知乎上有網友說:“本人女生,最早發現自己心胸比較狹隘是從小學的時候,總是被拿來比較,成績不如人家、長的不如人家、人緣不如人家的時候,我就會特別討厭把我比下去的那個人(尤其是女生)。”

“別人家的孩子”本身是基於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而塑造出來的。如果這種期望表現得過度強烈,孩子很容易將這種誇張的“比較觀”內化到自己的思維認知中去,滋生出強烈的嫉妒心理。

甚至有可能讓孩子一輩子都在“我一定要比被人強”和“為什麼我事事不如人”交織的矛盾心理中痛苦地活著。

作為大人,最好的選擇就是不比較,也不干涉。

孩子們有他們自己人生,不需要大人們指手畫腳。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二) 有一種晚婚,在童年就埋下了種子

喧嚷的宴席,熟悉而又陌生的同學。當媽的當媽,離婚的離婚。只有39歲的陳嘉玲,還以單身的身份,參加前男友的婚禮——當年她拒絕了他的求婚。

幾個要好的女同學,哄孩子,聊學校,交流育兒心得。偶爾想起來,“關心”陳嘉玲一兩句,說來說去,繞不過催婚。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格格不入的孤獨感和尷尬緊緊包裹著她,唯有酒能帶來安慰。

“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啊,可憐。”

四十歲的女人,不結婚是錯,喝醉酒也是錯。總之,在外人看來,一無是處。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搶捧花時,酒意正濃的她扔掉高跟鞋,不顧一切地衝上去,撕扯,扭打,終於搶到了象徵婚姻的手捧花。藉著酒勁,她衝回出租屋,對著男友說出那句“你可以娶我麼?”

她提的結婚,也是由她做的逃兵。

  • 或許是因為她不願穿上未來婆婆非要逼她穿的婚紗。
  • 或許是因為她不願放棄事業後當少奶奶。
  • 或許是她不肯在江家的控制下走完她的人生。

總之,她逃回了臺南,就像當年逃婚的小姑一樣。

童年的陳嘉玲,就親眼見到小姑因為年齡大,被男方逼著檢查生育能力。倍受侮辱的小姑悔婚,在陳家人的責罵下摔門而去,一輩子不結婚。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阿嬤告訴過小嘉玲,“長大了就快點嫁。想東想西,相越多久越難嫁,越晚嫁就嫁越差。”

這句話看似忠告,卻成為控制嘉玲一生的箴言。

焦俊豔就曾經在“我家那閨女”中說道,小時候父母經常爭吵,從不在她面前表現出恩愛的一面,導致她對婚姻沒有期待,甚至有些抗拒。

父母的相處模式,家人對婚姻的態度,冥冥中決定著孩子的人生方向。就像是命運的詛咒,又像是命運的捉弄。父母是孩子婚姻的模板。

孩子對婚姻的選擇,都藏在童年的瞬間裡。

(三) 有一種愛,無論你做了什麼,都義無反顧

陳嘉玲回到臺南,並沒有說退婚的事。

阿嬤喜氣洋洋地穿上專門定做的衣服,拿出祖父生前說過等阿玲結婚時才能喝的酒,給遠方的親戚們打電話報喜。

嘉玲控制不住眼淚,不得不撒謊稱是因為切洋蔥燻得。拙劣的表演騙過了阿嬤,卻瞞不住細心的母親。

母親既擔心嘉玲,又怕別人笑話,偷偷地和父親說出了自己的憂慮。父親卻堅決站在嘉玲這一邊:“我們的女兒被人欺負了,她怕我們擔心不敢說,你卻擔心外面的人怎麼說?”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阿嬤逝世後,大姑劈頭蓋臉地責罵嘉玲不孝,沒能給阿嬤辦一個體面的葬禮。

在大家勸阻後大姑依舊不依不饒,說養這麼個女兒是祖上無福,還好生了個兒子能做靠山。

為了給姐姐解圍,弟弟陳嘉明說出了藏了十幾年的秘密:“其實我喜歡男人。我是gay。”

大姑徹底奔潰,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是質問嘉玲媽媽養的什麼孩子,一雙子女竟然都如此不堪。

父親得知這個消息,一臉震驚地看著妻子,卻什麼也沒說。

母親一臉平靜地又堅毅地,對著這個昔日囂張跋扈的大姑,說“這是我家的事,請你離開。”

在個秘密,嘉明上高中的時候母親就知道了——“我偷看了他的日記”——但母親什麼也不懂,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翻報紙,看書,電臺諮詢,母親一個人承受著這個秘密帶來的衝擊,默默地消化一切壓力。

“他活到現在30歲了,這麼大了還不敢跟別人說,也是很辛苦。無論如何都是無自己的兒子,我也很想告訴她,阿明,其實媽媽都知道,你不是隻有一個人而已,不用這麼孤單。”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家人就是這樣,無論你做了什麼,是對是錯,他都永遠陪在你身邊,默默守護,義無反顧。

無論你是襁褓裡的嬰兒,還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父母眼中,你永遠都是孩子。

年少的我們,想要衝出家人的禁錮,去尋找所謂的自由。長大後才知道,只有家才能包容我們的一切不美好。

有家在,你就永遠有一個避風港,有接納自己的底氣,有面對人生的勇氣。

(四) 有一種人生,註定無法光彩奪目,但可以活出溫度

小嘉玲註定不是一個乖乖女。

逃學,不寫作業,書包裝著麵包、皮筋、毽子,各種各樣的寶貝,就是沒有書。

在學校永遠是被批評的那一個,唯一一次被表揚,是因為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是當一個家庭主婦》。

媽媽犧牲了爸爸買汽車的錢,斥巨資給嘉玲買了鋼琴,在鋼琴老師那裡受了不少白眼,賠了不少笑臉。沒過多久,鋼琴成為了家裡最高級的置物架。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長大後的嘉玲,成了公司“24小時便利店”。明明是總經理特助,一面要幫老闆娘監督老闆,應付老闆娘的奪命連環call。一面要替老闆討好小三,週末陪小三看房子。

公事私事全要她幹,升職加薪卻與她這種“老人”無緣。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受不了這一切的陳嘉玲毅然辭職,“爽”了一把之後的她,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失聲痛哭:

“我一輩子認真的唸書,努力的工作。我會讓座給老人家,同事讓我團購的時候,我什麼東西都買。我每個月都要捐錢給流浪動物,我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為什麼這個世界對我這麼不公平?”

陳嘉玲在哭,實際上是替我們每一個人在哭。

我們有多少人一邊忙著羨慕別人,一遍不斷自我否定。

明面上掛著笑容,背地裡獨自飲泣。

不想過一眼望到死的生活,卻又無力改變什麼。

我們拼盡全力、傷痕累累,生活卻還是一地雞毛。

我們也想去過那種滾燙的人生,卻一次次在現實面前敗下陣來。

39歲未婚、失業、啃老,這個女人憑什麼治癒了無數人的焦慮?

正如這部劇的英譯名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一個普通女性的成長史)那樣,這部劇真實記錄了陳嘉玲40歲之前的人生,也真實地反映了成千上萬、像陳嘉玲一樣的人,普通卻不甘於庸庸碌碌,敢於反抗生活的桎梏,在瑣碎的生活中做回真實的自己。

正如陳嘉玲所說: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自己。

按導演的說法,這部劇更像一個和自己和解的故事。

接受自己“普通人”的人設吧,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度過一生。

今天一定要過好,因為明天會更老。

你的人生,不需要小白逆襲,不需要華麗的戰袍,不需要四面奏響凱歌。

普通並不是過錯,“俗”也沒那麼難堪。

這輩子,做個俗人,其實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