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逐漸風靡全國的燒臘家族裡,有著一位永遠百搭的成員——叉燒。米飯、腸粉、米粉的搭檔中都有它的影子。叉燒,你到底有幾副面孔?

怎樣才算一塊合格的叉燒?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圖/視覺中國

漏著油,流著蜜,邊上略帶焦糊,一看就知道肉汁豐盈,一塊合格的叉燒不過如此。

好的叉燒會選用豬新鮮的梅頭部位(摸摸你自己後背靠頭的上肩肉)。把醃了三個小時的豬肉用烤叉串起,放進明火掛爐裡旋轉燒四十五分鐘。九成熟時離爐放涼鎖住汁水,接著把肉浸蘸麥芽糖,再送回開了最大火的烤爐中“爆香”,一條完美的叉燒就大功告成。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裹上了麥芽糖的叉燒。圖/網絡

而叉燒的靈魂,在於蜜香的醃料——它由洋蔥、南乳、海鮮醬、顏色深淺各異的混合醬油、五香粉組成,風味的辨識度在於加入了味道清淡芬芳玫瑰露酒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蜜汁叉燒。圖/圖蟲·創意

叉燒,處處留情

叉燒包和蝦餃、蛋撻、燒麥一直以來都被並稱為粵式點心的四大天王。非兩廣人,通過它才接觸到叉燒的比例估計不在少數。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廣州早茶中的叉燒包,既有褶又有開口才正宗。圖/視覺中國

“開口笑”,就是這位天王和普通肉包最大的區別。粒粒叉燒肉和濃郁的叉燒芡汁掙脫了像雪花一樣綿軟的包子皮

,猶抱琵琶半遮面。據說這是北方“開花饅頭”的變體,而如今叉燒包也有了自己的變體——油亮亮的叉燒餐包或帶酥皮的菠蘿叉燒包,體現著廣東人在飲食上的包羅萬象。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北京王府井apm點點一品裡的酥皮叉燒包。圖/百萬

在廣式茶樓裡現烤的叉燒酥,牛油和麵粉營造的層層酥皮,還沒待牙齒碰到,就已經

掉渣。微熱、接近液體的叉燒芡汁牽著大顆叉燒的手,向你的舌尖跑去,卡路里什麼的可以被拋到腦後了。廣州老字號“蓮香樓”的叉燒酥,可是地道伴手禮中的經典之作。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叉燒酥。圖/圖蟲·創意

廣東人的心頭好腸粉,也拒絕不了叉燒的魅力。叉燒肉可以提前準備,風味又十分凝聚,與腸粉家族方便快捷的風格極搭。絲滑與“硬核”的口感衝擊,足以帶給你驚喜。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叉燒腸粉。圖/百萬

而廣西另一種粉的形式,也伴上了這位“百搭神器”。跟粵式叉燒不同,桂林街頭小巷的米粉店喜歡用一整塊瘦肉做叉燒。上桌前,老闆在這一大塊瘦叉燒中片出薄片,鋪在粉上,並澆上一小勺滷水。熱騰騰的粉裡撥出幾片泛著紅暈的葷肉,滿是安逸和幸福。

燒臘界的百搭成員叉燒,是怎樣煉成的?

桂林叉燒米粉。圖/匯圖網

叉燒,不只是口福,還是文化。在廣州,你如果聽到一位母親咬牙切齒地對她的孩子說:“生一舊叉燒都好過生你”,那一定是這個孩子在家長面前很乖巧,家長就像喜歡叉燒一樣喜歡這個孩子了(誤)。

你覺得哪家叉燒好吃?

- END -

文丨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