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一些90後越窮越敢花?月薪3000卻不怕負債12萬?

用戶1789602604782558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無非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宏觀點來講之所以有人能夠享受高福利,背後則是真正創造社會財富的工人農民在拿著較低的收入。


90後之所以越窮越敢花,無非是這一代人趕上了好時候,成長於物質極大豐富的時期,從小到大沒受過窮,父母的嬌慣養成了不知道珍惜的習慣。退一步講,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工作之後父母資助的時候也不少,最壞的情況下也還有父母幫忙。


絕大多數90後很小就接觸到了電腦,長大後又有了智能手機,沉迷於遊戲的同時,也接受了大量網絡信息乃至垃圾信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甚至於錯誤的觀念,具有很強的煽動性,也很容易被接受並廣為傳播。


“能花才能掙”,“只有捨得花錢給自己壓力才能掙到更多錢”,“錢是花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各種觀念充斥著網絡,老一輩的勤儉節約觀念早被掃入故紙堆。


這個年代,房價很高,壓力很大,多數人都很浮躁,而年輕人更想著去賺快錢,幻想一夜暴富。社會上充滿著形形色色的誘惑,有著各種有趣好玩的商品,或者一部手機,或者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一個手辦或者包包。月薪3000元是現實,但是為了滿足願望寧肯負債也要儘快實現,這同樣也是現實。


消費觀念的改變,這是90後們負債高企的根本原因。


超前消費,透支消費,為了追求所謂的生活品質,為了保持人前的光鮮亮麗,工資月月光不說,還要透支信用卡、動用花唄借唄,甚至去借各種網貸套路貸。


財智成功曾經北漂十年,剛到北京時住的地下室,當時一個床鋪每月200多元。到今天估計90後們不會去選擇這樣的住所,寧肯借錢也要住的更舒服愉快一些。


各種毒雞湯洗腦的威力是很強大的,而透支的習慣也會互相傳染,攀比很簡單,結果自然就是負債。


借錢花錢誰都會,但是真正借錢的都能變富嗎?一些借了網貸的人,幾千元短短時間滾動到幾萬元元甚至十萬元,靠工資連利息都還不清了。即便是透支了信用卡,逾期後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看著不多,但是不算罰息的情況下年利率也高達18.25%,透支10萬元一年的利息都要2萬元了。


多數年輕人收入並不高,月光是一種狀態,努力存錢一年也不過能存一萬元,一旦揹負了較高的債務,還清就非常困難了。想賺錢要麼換工資更高的工作,要麼付出更多時間和勞動去賺取額外的收入,但是對於某些喜歡透支消費的年輕人來說,顯然都沒有直接找父母要錢更簡單。


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負債有沒有意義。盲目借錢創業,透支購買超出收入水平的商品,都是不可取的。揹負債務的後果,不僅是支付大量利息,還有可能損壞個人徵信。


財智成功


這個問題呀,負債20萬,工資3000越窮越敢花,這樣才對好不好。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這句話說他對吧,他就是對,3000塊能省出一套房麼,3000塊能省出一臺車麼,可以的,20年後吧。20後咱跟00後,10後比起來,我們都叫鬍子拉碴的大叔,黃臉婆大嬸了,買車幹啥,老年代步,還是皮卡拉貨,買房當倉庫還是拿來放沙發床啊?晚了!

你要說他不對吧,那不省錢,打個點滴都是電話一個一個,阿姨嬸嬸,割了闌尾炎,快快救急,女朋友要條金項鍊,趕快融資,信用卡逾期告急,快快救急,嘿嘿,所以說,手有餘糧,心底不慌,該省還是得省。

那為什麼越窮越敢花呢,必須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要想成為什麼人,得看起來像什麼人,千萬別說自己思想睿智,語言犀利,死的可以吹活,身為一個窮人想要脫離窮人的圈子要麼有老把刷子純粹的技術派,有才華,等哪天伯樂看中你這匹千里馬,要麼就要毛遂自薦,讓我們相信你有致富的能力,或者你看起來就像一個富人,我們才可能相信你,投資你,提拔你,畢竟一個窮人臉上沒有寫著一個窮字,富人臉上沒有一個福字,這相信你從何來,從包裝,裝備和氣質上出來,那麼積極的說,窮人唯有敢花錢買裝備武裝自己,花錢買技術和知識給自己充電不斷的使自己增值,或者個人的氣場和氣質能溶入富人的圈,才可以讓自己跳出窮人的圈,所以說敢花錢,讓自己相信自己骨子裡就是個富人就是這種潛意識在作怪。這種負債我倒是挺支持的,越負債膽子越大。

這裡面還有一種消極負債的思想在作怪,就是沒富我要裝富,沒錢我要裝有錢,那麼無形中會把債務越滾越大,蝨子多了不癢,債務多了不疼,反正就這樣了,政府不至於拉我去打靶吧?那麼是後面這種情況負債我不贊同。


肖520鋒


月薪 3000 ,負債十幾萬,這樣鮮活的例子就發生在浮雲君的身邊。




浮雲君發小在江陰,從事著一份清閒的工作,每月到手的工資也就 3000 元出頭,父母幫忙買房,還需幫忙償還房貸,他那少得可憐的工資就支付車貸和供自己日常的花銷。原本這樣平淡的小日子還能繼續。


但是,他已經到了 27 歲的年紀,在長輩眼裡是該談婚論嫁了,在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壓力之下,他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始選擇相親。


3000 元的工資自己吃用、還車貸還能勉強湊活,但是隔三差五給相親的女友送禮物、請客吃飯看電影,還是顯得非常捉襟見肘。為了在女方面前不丟失面子,但是迫於現狀又沒有太為可觀的積蓄,幾乎是就伸手碰觸了消費貸。。。


借錢時候是非常容易,大手筆給女友買昂貴的香水、包包,經常星巴克做客,單單一個月就花費了數萬 ,導致自己負債累累。


最終的結果是“打腫臉充胖子”不僅沒有得到女方的青睞,反而自己揹負一身的網貸,之後拆東牆、補西牆,窟窿越補越大,直到欠下了二三十萬的貸款,自己無以為繼,才向父母求助






為什麼 90 後即便是這麼窮還敢大手筆花錢?


很多時候其實也怨不得他們,而是社會勤儉節約的風氣已經不復存在,社會上少部分富人掀起了鋪張浪費的習俗,尤其是在婚喪嫁娶領域,更是重災區。


身邊的人都以買 iPhone X 為榮,都以穿上千元的耐克鞋為潮流,都以節假日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為假日標配。。。在這個時代洪流中的我們,受制於這種觀念的影響,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

<strong>

“透支消費”、“超前消費”的觀念也已經深入人心,看看現在的年輕人群體,誰不用花唄、借唄、白條都已經被視為異類。。。


社會發展得很快,各種誘惑、新奇的商品層出不窮,但是口袋裡的腰包仍舊羞澀,沒有足夠的自控力,很容易被花花世界所影響、左右。


而作為 21 世紀的年輕人,沒有吃過生活的苦頭,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然嬌生慣養的病很難根治,稍有誘惑就把持不住自己。





總結


月薪 3000 ,負債十幾萬的例子現在有很多,甚至你我身邊就為數不少。


不切實際盲目負債年輕人的消費觀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但是與此同時,這個讓年輕人形成這種觀念的社會大環境同樣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年輕人月薪 3000 ,負債十幾萬這樣的社會現象呢?

<strong>


浮雲視界


90後越窮越感花,這個是跟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有很大關係的,還有就是成長的經歷也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分別分析下:

一,消費觀

現在的90後已經成年,進入社會,接觸到的花紅酒綠的世界,不在是學校裡的學生。社會上是有各種消費的,為了追求安逸的生活,買各種衣服化妝品,吃各類好吃的飯店。對生活的嚮往導致了消費的不斷。

二,成長的經歷

現在的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比較寵,就算家庭條件不好的也會將家裡最好的給孩子。導致了90後從小就過慣了安逸的生活,從小沒有吃過苦,不知道賺錢的不易,小皇帝小公主的成長經歷害了一代人

三,啃老

90後的一代上輩人都只有50歲左右,基本上都在工作中,有收入。90後的想法是就算自己一直消費最後實在負擔不起了還有家裡可以幫忙解決。畢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裡也是寵著的,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吃苦。

四,貸款的方便

現在貸款方式很多,信用卡每個銀行都有,只要符合要求的都能辦理,只是額度有些許不同,而且網貸的平臺也很多,90後是比較年輕大膽的一代,對於網貸這些是不會想後果的,只想著怎麼能套出來。以卡養卡,以卡養貸的方式是現在年輕人的一個重要的還款方式。

五,攀比

年輕人之間的攀比是比較盛行的,從學校的學習到進入社會之後的各種衣服,生活用品,吃的,化妝品,飾品等等方面都能比對。為了自己能在同事中有面子,不惜花重金購買包包之類的,導致了負債。

總結

90後是不管自己月薪是否只有3000的,要先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算工資不夠了也要貸款,借錢。他們想著身後還有父母,親戚,朋友的。90後還是沒有建立自己的長遠的目標,沒有那種房貸車貸的壓力,總體來說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靈和睿


現在的年輕人的確不怎麼會存錢,月薪3000的人能活得像月薪30萬似的,每個月就發工資的那一個星期能瀟灑一下,完了之後就準備吃土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一、90後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沒吃過苦、不懂得節儉:

90後正趕上計劃生育,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6個人寵著,從小就好吃好喝的,不缺錢,大學一個月的生活費可能就兩三千了,上班後,自己能賺點錢了,就更不會節儉了,對金錢沒有多少概念,反正沒錢了家裡會拉一把的。

二、年輕人喜歡攀比、講究情調,這些都得花錢:

就拿談朋友來說,現在女生都像仙女下凡一樣金貴,你不捨得花點錢根本搞不定,而且競爭非常激烈,稍微慢一點可能就成了備胎,除了對女生要捨得花錢,還得花錢把自己包裝一下,起碼外表要看上去非常精緻,再就是還要時不時浪漫一下、給個小驚喜,這些都得花錢,不負債能行嗎?

三、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的理念深入人心,認為花掉就是賺到:

由於現在物價上漲飛快,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嚴重,於是很多人都信奉超前消費、借錢消費,即便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也要買大幾千塊的手機、筆記本,這種錯誤的消費觀念使很多人都淪為卡奴,網貸消費慘案層出不窮,害人不淺!


K濤資本


90後越窮越敢花,負債12萬,月收入3000元的40倍,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幾乎揹負著債務在生活裡掙扎前行。

一、假精緻和高慾望,榨乾了多少90後

90後負債累累住高檔單身公寓、用著最新款的智能手機、一身名牌服裝,這是很多90後群體的寫照。網上甚至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80後掙一萬隻敢花三千,90後掙一萬能花一萬五,這句話很直觀說明了90後“超前”的消費觀。

最近匯豐銀行的調查數據顯示,90後的負債已達到人均12.79萬元,如果用平均工資6917元計算,90後的負債已經達到月收入的18.5倍。這一屆年輕人,是真的很敢花錢,而且還很敢借錢。

螞蟻花唄發佈的《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指出,在中國近1.7億90後群體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即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

一份大學生消費信貸調查報告顯示,將近64%使用花唄的大學生,都是用花唄來購買電子產品、奢侈品和化妝品。除了花唄,90後也是信用卡的大戶。截止到2017年,我國信用卡累計發放5.88億張,其中90後的持卡佔比就已經超過30%,也就是將近1.8億張。更讓人擔憂的是,現在90後已經佔據了消費貸款用戶的半壁江山,佔比高達49.31%。

二、90後這批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是非常特殊的

90後的重重壓力其實,90後過得並沒有那麼瀟灑。是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第一代。90年代,我們國家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所以90後普遍為獨生子女,一個人獨享父母的疼愛。同時,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的消費觀念經過互聯網的拓荒,變得更加開放,日常生活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自我感受。當下,整個大環境都在鼓吹消費升級,甚至將消費與身份、階級、智商等等聯繫在一起,極力推廣“消費至上主義”。

三、消費的增長,90後功不可沒

更重要的是,在當下的物質社會,房子、車子已經成為一個人財富的象徵,尤其是臨近到了結婚年紀的90後們,房子、車子更是必不可少。剛剛步入社會不久的90後們,拿著剛入職後微薄的工資,看著高高在上的房價,只能動用父母的儲蓄來支付首付,甚至借用消費貸來支付首付。如果沒有能力購房,90後就連租房也要好好打算。

四、樓市的畸形,90後被裹挾而行

90後看似活得灑脫,但其實很多人自嘲活得像條狗,而且因為沒錢,還是一條單身狗。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還不如說90後是“被拖垮的一代”。無論是負債購房還是盲目消費,一旦超過自身的負債能力,債務將猶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終的結局往往是透支信用,透支未來,乃至透支生命。我身邊就有很多負債累累的年輕人,但如果說他們不努力儼然是冤枉他們。在我看來,是生活現實和個人慾望拖垮了他們。正所謂,剁手一時爽,事後火葬場。現今社會誘惑太多、壓力太大,90後無形之中卻撐起消費大旗、樓市大旗,一步步陷入消費陷阱和房子迷霧中。


我是金融家


其實這個問題是片面的,要看是因為什麼花了的,假如是房子車子等,那就很多是需要的,假如是生活,可能就並不能說是對的。

90後往往被打上了很多的標籤,比如“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等,都是算不上什麼好的標籤。

那麼90後到底是不是都如此呢?並不是,90後是失去了機會卻又機會滿地跑的一代,失去了房子股市的機會,卻迎來互聯網的時代,只要有頭腦,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麼就不愁得不到機會。

關於花錢,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好,你欠的錢越多,說明你越有能力,像當年的鐵路局、鋼鐵局,多達數百億的虧空,但不也是越窮越敢花,因為這是利於民生的,是必須要做的一些事。

90後也一樣,剛出社會,沒有錢,但是需要房還有車,還需要人情的往來,這在普通青年的經濟收入之下,是完全不達標的,所以只能去借錢。

根據某相關平臺的統計,年輕90後20到25歲每年人情往來的費用多達6000左右,在月薪3000的背景,一年人情往來要花去兩個月的工資,這樣的情況如何能夠不借錢。

除了吃喝之外,還有必須生活品,假如在稍微大一些的城市,你可能要租房子或者自己吃喝,就算你自己做,每個月也要幾百塊錢,還要房子,一些零星也要花去一千多,事實只會更多。

並不是說90後越窮越敢花,而是有不得不花的理由,同事聚餐,你要不要去,去了可能就要交份子錢;不去的話,一次兩次還好,多了呢?多了後就會同事的隔離,覺得你集體聚會都不去,慢慢的就會被疏離核心圈。

在這種生活背景之下,3000一個月真的不好做什麼,只能死死的壓制住自己的慾望,讓自己冷靜下來,這就給了很多的借款平臺,“砍頭息”、“714高炮”等可乘之機。

至於負債12萬,因為生活負債12萬確實消費觀有點問題,需要改正,不能那麼超前消費;如果是因為自己買車買房欠下的,那麼就當是壓力,未嘗不是好事,這也算是給自己未來投資,算還不錯的。

所以,凡是其實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不要隨意打上90後的標籤就肆意職責。


筆下點史


90後越窮越敢花錢和這個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具體可以從這三方面來看。

錢從何來

現在這個時代科技越來越發達,貸款業務也是繁榮至極,微信微粒貸,支付寶花唄,網商銀行,信用卡,還有各種機構的信用貸款。讓現在的90後足不出戶不用抵押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搞到資金。現在不光90後,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在用這些貸款。沒有這些貸款平臺出現時只能借身邊的錢,或者實物抵押,真正搞不到錢也就不花了。所以錢能輕鬆搞到時花錢也就大手大腳了。

生活觀念

90後生活觀念已經形成了超前消費,對於分期購物感覺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但是各種超前分期消費最終都是需要還月供的,這個很關鍵,欠的錢終歸是要還的。沒錢了就在各種平臺上導來導去,收入又跟不上致使負債會越來越大。

創業

越來越多的90後想自己創業做老闆,創業是需要啟動資金的,同時創業沒有固定收入並且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夠成功。創業一定要多多判斷,不能盲目的選擇項目,要不然最後自己剩下的就只有負債了。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下,負債並不是個什麼好事,希望90後能腳踏實地,增強自己本身的競爭力是根本,不要盲目透支消費。


謙哥聊社保


原來經濟落後,家家條件都差不多,老的也沒有錢,也沒錢可啃。現在條件好了,雖說很多小兩口要帶個孩子再照顧四個老人。但是就身邊看到的而言,全是在啃老的,沒孩子沒結婚的自己啃,有孩子結了婚的,拖家帶口的啃。

有的要,有的借,不覺得特別大的壓力,我相信能借個十來萬去花的,家庭條件也不會多差。真正家庭情況不好的,誰敢借,誰又願意借給他那麼多錢呢?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消費觀也在變化。信用卡就是很好的詮釋。這個月花下個月的錢,下個月能還上就還,還不上,就分期還。淘寶,京東哪個沒有分期付款的選項?總之,想買的東西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先買了再說。

思想差距大,我們小時候上學給的那幾塊錢零花錢,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也不會花。頂多吃個冰棒。現在的孩子,你給他100塊,讓她在外面溜達一會就沒有了,能不能夠花還不一定。當然這跟物價,和過去東西的匱乏也有關係。只是,很多現在從小就學會了花錢。已經養成了習慣!

我覺得,先不論家庭條件如何,自身壓力多少,凡事都要有個度,毫無節制的話做任何事都會很困難!



元寶是隻貓


這裡面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大家普遍認為的,這些90後有超前的消費意識,另外一種是由於被生活所迫,不得已去承擔與工資不匹配的高額債務。

超前的消費意識

企業在經營管理的時候,能夠負債率達到百分之六七十,作為一個自然人當然也可以。

這裡面談到的就是信用的問題,信用並不是就特指信用卡,一個月薪3000的90後,通過支付寶的借唄,小貸公司的消費貸,在加上各大銀行的閃電貸等等,負債12萬,然後在體外進行循環借貸,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現在月薪3000,並不代表著30年後還是月薪3000,負債12萬,一直這樣在體外進行循環可能在30年後,只需要相當於現在1萬塊錢的,就可以還掉,在超前消費的理念的驅使下,為什麼不借這一筆錢呢。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超前消費不太好,我對此持有保留意見,90後在借錢的時候,也會結合自己職業的發展,超前消費一部分,滿足一下自己的攀比心理,提前享受一下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

生活所迫,借貸週轉

90後也都快30歲了,而立之年,生活上也有很多的壓力,混不好,月薪只有3000,但也要面臨著買房,結婚生子的內在需求。


不得已承擔了一些超過其自身能力的債務,看似購買了大量的資產,延續著自己的生活。

每年承擔著高達15%以上的利息,一年工作12個月,3、4個月的工資都被利息給吃掉了,借款本金也就只能,基於目前不太完善的信貸體系,是在銀行系統內外進行循環。

這類人早已盤算好10,20年的窘迫生活,這麼大的資金壓力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能夠使人快速成長,迸發更好的點子,去掙錢。


例如,現在比較火的短視頻,vlog。有些人不具備從事傳統職業,應當有的專業能力,但就是會說會道,在別人面前耍寶,會打遊戲,會跳一段熱舞,流量吸粉大神,為自己賺取很多的收益。

不管怎樣,只要不是惡意借貸,不被鉅額的債務所壓垮,負債12萬並沒有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