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人的軟肋

當有人說你“不像上海男人”時,請不要生氣,那一定是在誇你。

不要以為有幾排法國梧桐樹,上海就浪漫得不得了了,這城市裡面可都是硬功夫,都是一磚一瓦和鋼筋水泥堆砌起來的。

別看微風扶你臉的時候很輕柔,但你使勁呼吸一下這裡的空氣,鹹溼的海水味中哪一口沒有融入柏油瀝青的香,你隨便爬上哪一座高樓俯瞰腳下,這城市的粗糲便躍然眼前。這地方真沒多少詩情畫意,這裡的人每天想的,也就是如何在這密密麻麻的屋簷下擠出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這裡的男人一定不會是軟弱的。


上海男人的軟肋


如果你也覺得上海男人沒有男子之陽剛氣,那可能真的是一口軟糯的滬語給人造成的假象,上海男人的”強“是融在骨子裡,從來不會放在面上的,為了更好的生存,上海男人什麼都能伏小曲就始著地來,以四兩撥千斤的姿態周旋在這個城市裡。

就像每個人都有喜歡上海的理由,“上海男人”是《More城讀》今天想和你們討論的話題,因為他們被誤讀太久了,不如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上海男人究竟有哪些“軟肋”吧!

上海男人軟肋之——不打架?

Yes!生活已經夠艱難了,什麼事情不比打架更重要?

上海男人之間的打相打,講出去是要被北方人笑話的。有各種段子調侃上海男人“軟”,吵架兩小時就是不動手。

其實,你翻開上海近代史,往前數,有小刀會精武門青洪幫三大亨;往後看,新中國成立後有工總會上體司各種兵團,請來的都是貨真價實的武師拳師做教練,一堆小青年日夜演練保家衛國。還有在曾經住滿鄰居的弄堂裡,沿街的小菸紙店簡直就是崗哨亭,一旦有啥情況,老闆一吆喝,弄堂深處立馬奔出十幾個小青年來“看家護院”。這麼一細數,上海男人的本性也極為彪悍,也是曾經有過血色浪漫的小鮮肉。


上海男人的軟肋


情況是什麼時候發生變化的呢?後來到了九十年代,上海男人逐漸見識了知識和資本對人命運的影響,然後就開始“世道變了”。家長們開始狠抓小孩學習,考名校進外企才是康莊大道,再後來,資本進入,年輕的“新上海人”紛紛落戶,上海再次成為不夜城,不同於老一輩的是,此時的上海男人終於又開始斯斯文文地笑眯眯,野心和精力也都轉用在刀刃上,時間開始花到了健身房裡,再也沒人練拳混幫派了。

每天在這城市中,男人們都是步履匆匆,彷彿都有三個女朋友要去約會、每個月三萬的房貸要還、或者三百萬的生意要去做,還有三個億的項目要去談融資……

路上撞了腰、踩了腳,頂多回頭罵一句“儂有毛病啊”,然後就絕塵而去。

什麼事情不比為爭一口氣和人吵架重要?打相打?——真額有空哦,不如去多賺點錢!

上海男人軟肋之——做家務?

Yes!我們的確愛做家務,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夠man。

往前數個二三十年,時代勾勒出來的上海男人形象是下班騎著鳳凰自行車,急匆匆從菜市帶兩把蔬菜和幾塊錢精肉,跟攤主殺價殺掉兩毛錢的零頭再多討一把蔥。所以上海男人常被認為不像男人,因為他們會做家務事,買菜洗衣服之類。當然這款上海男人也是老黃曆了,你若問現在女人考核90後00後上海男人的指標,比較重要的一條還是和幾十年前大差不差:你做不做家務?

但有一款看上去很好的上海男人其實假的。

王安憶老早寫過一篇文章叫《關於家務》,就是吐槽她如何在家事中吃了上海老公的虧。明明兩人分工明確,但老公每天吃完早飯就騎著自行車上班去了,她一個人在家又要洗衣晾衣,又要拖地洗碗,等瑣碎的家務做完再坐到書桌前準備寫作,已經完全沒了清晨的靈感。但她老公偶爾趁上班休息時去買個菜放回辦公室,同事跟著就一片稱讚,“勤快,會做……”王安憶覺得很胸悶,自己累死累活做大半天,連半句安慰都聽不到。

上海男人的軟肋

所以,王安憶老公這種,就是屬於偽劣產品。已婚的上海男人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是拎得清,識時務,做家務是何其繁冗細小沉重的事,一定不是女人專屬。在上海,多數的男人們不僅喜歡參與到做家務的具體事情中,還可以在家務上給人以一種雄渾有力的感覺,可能在你出門回來時發現家裡已經煥然一新,男人還一臉沉浸在勞動中的喜悅,你逐漸感覺到,原來家裡有個男人,是這麼幸福的事情。所以,上海男人愛做家務,並不是不體面,反而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只有圍繞女人寵愛女人的人才會去做這些事,這說明上海男人是熱愛家庭和生活的人——怎麼看都應該是優點吧?

上海男人軟肋之——怕老婆?

Yes!我們的“怕”老婆是因為愛她,想給她最大的舒適感。

你在上海還能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一個背愛馬仕、穿迪奧的女人背後,通常都有一個穿優衣庫的老公,他們用自己的大公無私,寵著女人的刁蠻任性,順帶給自己打造了一個絕世好男人的口碑。

其實做上海男人,你也不必祖上三代尋根問祖,大部分的上海男人精髓在於,甘願為了老婆和小孩,捨棄那種頂天立地唯我獨尊的大男子主義作風,因為上海男人已經進化到沒有必要去顯示自己的強了,他們可以允許女人的強大,其實也是對她們的尊重。


上海男人的軟肋


這裡這個“怕老婆”並不是真的怕,而是經營夫妻關係的一種極其善意的方式。你以為他對老婆步步忍讓是軟弱,實際上這正是他們表現出來的對老婆的溫柔體恤,所以,你看到的是怕老婆的”軟“,何嘗不是一種自我變通的”硬“,而且任旁人再怎麼嘲笑,他們就是不想洗心革面,軟糯糯地簡直要把”妻管嚴“堅持到人類消失的那天(狗糧撒滿宇宙~~~)

也是在《關於家務》一文裡,王安憶說她曾經崇拜著的是“高倉健那樣的男人,”高大堅毅,情緒不外露,如救世主一般承受人類苦難的責任,但後來她又發現“佩劍時代已經過去”,那種可以為女人擋住千軍萬馬的男人,生活中並不實用,因為日常生活裡,哪裡會遇到熊的襲擊,真的不巧轉彎碰到動物園裡逃出來的熊,男的也救不回來。

這世上,願意假裝“怕”你來愛你的男人,願你把對你的寵愛轉移到一件件具體的小事上去做,可比人類之光高倉健實用多了,家庭與愛情都是需要用智慧去悉心經營的——這麼看來,“怕老婆”也明明就是優點好嘛!

上海男人軟肋之——精明or小氣?

Yes!我們會和別人保持點距離,但你可能還是對這點有些什麼誤會。

在這一點上,上海男人曾經風評很差,幾乎是全國人民嘲笑的對象,按他們的理解,雖然上海男人也有優點,但更多的是代表了市儈、勢利和小氣等等一言難盡的特點。這種認知當下也成老黃曆了。

在上海這樣的商業化城市裡生活,作為男人的確辛苦,但他們就是在這不容易的夾縫中,練就了一身生存的智慧。

工作與生活從不混為一談,也不多管別人的閒事,在別人大聲吹噓家裡裝修的地板要幾萬一平的時候,上海男人總是小聲的聊起為家裡買多大的房子。


上海男人的軟肋


這正是上海男人在長期的物質社會洗禮中,形成的邊界意識和生活經驗,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在兼顧所有利益時,折中選出一個最不丟面子,也不傷裡子的東西。你如果管這個叫精明或者小氣的話,倒不如叫智慧更精確。

龍應臺在她《啊,上海男人》一書中曾經寫過:上海的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樣來證明自己的男性價值。


上海男人的軟肋


的確,上海男人極其不喜歡誇誇其談自以為是的人,不喜歡一副沒見過世面的驚訝臉,他們喜歡精打細算,喜歡未雨綢繆,說話總是保留三分,無論是遇到天災還是什麼其他事情,都會用一種剋制的、“何事驚慌”的鎮定予以回應,而且即使他們對朋友很好,也不會整日混在一起不分你我,他們就是務實地過好自己的日子,不會為了面子所累,也確保自己能不被煩擾的人情世故所束縛。

你若習慣了上海男人這種兼具分寸感和舒適感的相處方式,還真就離開不這座城市了。

你看,你看到的上海男人的“軟肋”,其實仔細一分析,哪一樣不是上海男人自帶底氣、懂得變通的”剛強“,人們一直說上海女人是這座城市的特產,要我們說,“拎得清”、有分寸、懂得欣賞愛護女人的男人才是本地珍寶,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男人,經歷過大起大落,見識過大風大浪,舉手投足腔調十足,愛生活愛老婆,夠模子夠扎勁,在他們身上,你依稀還能見到每個時代的鋒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