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各路諸侯齊聚鎬京,以“議會制”攝政,周王室權利被架空

四千年前各路諸侯齊聚鎬京,以“議會制”攝政,周王室權利被架空

三千六百多年前,夏朝諸侯商湯率領大軍打敗夏桀,建立了大商王朝。一戰成功,當初有戎氏的女兒吞下天命玄鳥蛋而生下的傳奇人物契的後代們終於享有了無限權力和無上尊榮。

但是,僅僅六百年後,大商的王位傳到帝辛的手中,他驕奢淫逸、暴虐成性,遭到了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被人冠以“紂”字作為嗜好。而這個“殘忍捐義”的帝王,正是那位被列為聖人明主,一向與堯、舜、禹並稱的商湯後代。

同商一樣,周也有一個揹負傳奇出身的始祖,叫后稷,有邰氏之女姜嫄“履大人跡”而懷孕生下了后稷;若干年後,也出現了一個足以與商湯相提並論的聖人明主,周文王。

牧野之戰,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打敗了商湯的後裔商紂王,於是后稷的後代們取代了契的後代們,成為天下共主,開創了大周王朝。

當年周武王伐紂之後,在鎬京定都,建立西周王朝,而數代之後,周昭王南征,死在漢水之畔,周王室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勢力逐漸衰落下來。

到周厲王時代,雖然對外大肆擴張,但對內卻極度盤剝,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政策,將原本為公用的山林川澤一概劃歸天子所有,禁止人民入內砍伐漁獵。

為了壓制國人的不滿情緒,周厲王又實行因言獲罪的高壓政策,三年之後,不堪暴政的國人發動暴亂,推翻了周厲王的統治,史稱“國人暴動”。

此後,各路諸侯齊聚鎬京,以會議的方式暫時攝政,史稱“共和行政”。

周王室的統治這一次真真正正的被動搖了。

中國差點就成為最早實行“君主立憲制”或者“聯邦制”了。

十四年之後,周宣王繼位,苟延殘喘的西周王朝似乎又出現了中興跡象,在周宣王的指揮下,周朝在西北、東南、南方等地拓展疆土,然而積重難返的經濟形勢卻讓中興只是一場空談,日益瓦解的井田制讓周王朝經濟面臨危機,而周宣王在處理內政上不智和妄殺也使大臣噤若寒蟬,諸侯離心離德,到周宣王晚年,四周的夷、戎、狄、蠻又捲土重來,一度攻入中原地帶。

四千年前各路諸侯齊聚鎬京,以“議會制”攝政,周王室權利被架空

周宣王之後,周幽王繼位,他繼位之初就遭遇了一場嚴重的地震,可是周幽王面對周綱陵遲的局面,不僅不勵精圖治,反而迷上了一個叫褒姒的絕代佳人,“從此君王不早朝”。

周幽王不顧朝政大事、國計民生,成日絞盡腦汁想博美人一笑,不過褒姒雖然如花似玉,但卻冷若冰霜,始終沒有對周幽王展露過笑容,大臣虢石父為周幽王想出了一個十分荒唐的辦法:即向諸侯報警點燃烽火臺,請美人看看兵荒馬亂卻白撲一場的醜態,這個計劃果然成功了,看著從各地星夜趕來勤王救駕的諸侯們人喊馬嘶勞師動眾,褒姒居然展顏一笑,周幽王大悅,重賞虢石父,全然不顧真相大白後憤怒和氣惱的諸侯們。

數年之後,褒姒生下一子叫伯服,周幽王愛屋及烏,居然將原來的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全部廢除,想要以褒姒和伯服取而代之,申後的父親是申國的諸侯,當被廢黜的消息傳來時,申後大怒,奔回了父親的國家哭訴自己的不幸。

周幽王的權威此時本來就所剩無幾,而申侯又護女心切,一怒之下聯合曾國和犬戎向周幽王發起進攻。

周幽王十一年的某一天,周朝首都鎬京。

這個天子所在的中心之地。

往日曾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如今卻陷入了戰亂之中,男女老少哭聲震天,倉皇慌亂的試圖要從戎族的鐵騎下逃命。

鎬京城外,驪山上烽火臺正在熊熊燃燒,滾滾濃煙緩緩飄向遙遠的地方,它要告訴遠方的諸侯們,我正在遭受外族侵略,你們趕緊來救我!

四千年前各路諸侯齊聚鎬京,以“議會制”攝政,周王室權利被架空

但是本應該見烽火而勤王的諸侯軍隊卻不見蹤影,徒留薯格烽火臺無助的矗立在寒風之中。

西周就此滅亡。大周天下承平了四百年,“分”的時代即將到來。

犬戎輕易攻佔了鎬京後,又掠奪了不計其數的人口和財物,然後退兵而去,數日之後,得到消息的各諸侯才先後趕到鎬京,可是為時已晚,周幽王和伯服死在亂軍之中,而褒姒也下落不明,在申後和曾侯等諸侯的支持下,太子宜臼在申繼位稱天子,是為周平王。

在晉國和鄭國的支持下,周平王將鎬京中劫後餘生的王公貴族、貴重財物等搬遷至成周,正是定都成周,史稱“平王東遷”。

至此,周王朝由盛而衰,不過,周並沒有如同商一樣被諸侯取代,而是轉化為諸侯混戰、各不相讓的新時代——春秋戰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