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祕面紗的古代硬盤

清朝末年,有一位青年,雖然他飽讀詩書,卻但一直科舉不中,連續七次名落孫山,直到36歲才考取進士,進入仕途,此人名叫王懿榮。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王懿榮

1894年,他受命到最高學府國子監擔任國子監祭酒。1899年的秋天,他得了瘧疾,用了很多藥都不見好轉,光緒帝聞迅後,便派太醫前去探望,太醫給他開了一個藥方,其中有一味叫做龍骨的藥。出於好奇,粗通醫道的王懿榮親自查看了買回來的龍骨碎片,不料,他發現龍骨碎片上刻劃有似篆非篆的奇異紋絡,他馬上意識到這些刻畫非比尋常,便立刻讓家人去北京各大藥房買到這些帶字的龍骨,並高價從古董商手裡收購這些龍骨。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龍骨

王懿榮為何要高價收購這些龍骨呢?原來作為國子監祭酒,學識淵博的王懿榮精通古文字,對金石、書畫、版本也有很深造詣,他在反覆把玩這些龍骨石,嘗試把這些龍歲碎片拼在一起,竟然拼接成了一塊完整的龜板,當他小心翼翼的擦去龜板上的泥土,不由得驚呆了,他在這些所謂的龍骨上發現了類似文字的刻痕,王懿榮初步斷定,這很可能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字。在不長的時間裡,王懿榮先後收集了多篇甲骨,他一邊收集一邊研究。依靠深厚的古文造詣,翻遍各種史料典籍,最後他得出結論,這是商朝專門用來占卜的甲骨,上面的劃痕,其實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古文字,由於這種文字,都刻在龜甲或者獸骨上,因此人們稱之為甲骨文。

王懿榮的發現,震撼了整個學術界,因為這無疑是探討商朝文化的一把鑰匙。然而,就在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的第二年,八國聯軍攻陷了北京,這位富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學者,還沒來得及對這些珍貴文字作進一步研究,就為國捐軀了。

王懿榮死後,他的兒子,把家中收藏的甲骨賣給了王懿榮的好友,《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劉鶚字鐵雲,他通過研究這些甲骨,寫出了甲骨專著《鐵雲藏龜》,使世人眼界大開。從此,研究甲骨文,成為了一門系統學科。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鐵雲藏龜-劉鶚

由於近代中國的曲折歷史,甲骨也和其他文物一樣,歷經劫難,散佈海內外,其中的大陸藏有97600多片,中國臺灣藏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流散到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十二個國家的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也正是因為如此,研究甲骨文,成了一門世界性的學問。

從甲骨文發現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經過不斷考古發掘,出土的甲骨已有15萬片以上,主要發現的甲骨位於河南安陽小屯一帶,這裡曾是商朝都城殷,自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於此,歷經十二王,共二百七十三年。商滅亡後,殷都成為廢墟,所以甲骨文,成為研究商朝歷史的最好材料。這也標誌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河南小屯

出土的甲骨文,大約有4500個單字,已解讀的有2000字左右,通過研究,這些已經解讀的單字,我們發現,甲骨文基本上是一種象形文字,而今天的漢字,仍是以象形字為基礎的形符文字。甲骨文形聲字佔25%左右,今天的形聲字佔90%左右,可見,甲骨文已經具備後代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此外甲骨文還有大量的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與現代文字有基本一致的構字方法。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甲骨文-現代漢字對照

殷墟出土的甲骨,是作何用的呢,這要從商朝的占卜之風說起,當時占卜之風盛行,王室貴族遇事必佔,大至國家大事,出兵征伐,祭祀收成,小到私人生活,外出狩獵,生病就醫,都要占卜一番,以問吉凶。於是,占卜就成了國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占卜時,通常先在甲骨背面挖出或鑽出小淺窩,甲骨學家稱這些淺窩為“鑽鑿”,在這些淺窩處加熱,直到使得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就是“兆”,然後占卜官根據“兆”的形狀,來判斷吉凶,之後由專人在裂紋旁刻字,記錄占卜的事項,和對吉凶的判斷,這就是“辭”。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甲骨文“吉”

刻有卜辭的甲骨,最後作為檔案材料,收藏在窖穴中。一條完整的卜辭,由四部分組成,

前辭,占卜的時間,地點和占卜者。

命辭,也就是卜問之事。

觀辭,觀察徵兆判定吉凶。

驗辭,占卜後應驗的結果。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主要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由於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內容涉及商朝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個領域,無所不包。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甲骨文

從甲骨文有關商朝階級和國家的資料可知,商代的奴隸、平民、奴隸主、貴族及各級官吏的組成、軍隊的編制、刑罰的種類。由於農業收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所以,在甲骨文中,關於商王占卜農業收成的有很多。農業方面,涉及稻、黍、稷、麥、菽等各種農作物的名稱,畜牧業方面,後世常見的馬、牛、羊、雞、犬、豬都十分常見。甲骨文中還記錄了狩獵方法和獲取的各種獵物。此外,甲骨文裡還有貝朋珏和舟車以及傳遞制度等商業交通方面的材料。

龜甲與獸骨,為我們揭開大商王朝的神秘面紗的古代硬盤

甲骨文字

甲骨文中有關商朝思想文化方面的記錄也很豐富。在天文曆法方面,有日食、月食、也有十三月等閏月材料和干支紀日及每日不同階段的“時稱”等記錄。在氣象方面,有不少卜風、卜雨以及易日、雲、雷、雪、虹等記載。

甲骨文,這些龜背上的文字,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不僅保存了幾千年前商王朝的歷史,還向我們展示了中國文字的發展脈絡,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我們的歷史與文化。

如果你覺得文章值得一讀的話,請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