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欽在辭職時說俄羅斯已經有了勝任總統的強有力的人物,為何選擇了普京?

浦天賢


木叔當年去俄羅斯的時候,正趕上葉利欽去世不久,安葬在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去參訪的時候,葉利欽墓地獻花的人很多,足以看到人們對他的懷念。


俄羅斯人懷念葉利欽,當然不是懷念動盪的日子,應該懷念的就是他對俄羅斯未來的把握,特別是選擇了普京。

在任命普京當總理之前,葉利欽確實做過一番思考和實踐,而不是魯莽行事。

我們就從思考和實踐兩方面來理解吧!

第一,所謂的思考是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方針到底是什麼。

葉利欽的上臺,西方其實功不可沒。葉利欽自己當然知道。

不過他對西方是過於親密甚至可能一點防範都沒有,最終導致西方和俄羅斯在戰略上依然分道揚鑣,反而讓俄羅斯損失了不少戰略利益。

也就是說葉利欽自己覺得可能被西方利用了,俄羅斯並沒有獲得他想象中的那麼多好處,於是葉利欽在執政後期開始考慮俄羅斯內政外交方針從對西方一邊倒的政策中轉變過來。

自己的風格可以轉變,但是未來俄羅斯能不能也這樣堅持下去?

這是他思考的根本。因為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該國不僅寡頭經濟橫行,社會思潮也很混亂,人們想法多且雜,未來到底怎麼走確實是個變數。

葉利欽選擇普京之前,對這個問題肯定思考很深入。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實踐。

第二,所謂的實踐是他在任命普京之前的前兩年,換掉了好幾任繼承者的目標人選,以至於當時俄羅斯老百姓覺得奇怪,不知道葉利欽到底要選擇誰。

在選擇普京之前的短短一年多,葉利欽換掉了三任俄羅斯總理。

有一位被換掉是正常的,因為年紀比較大,不可能是他的繼任者。後來的兩位年紀不太大,有一位剛30多歲,明顯是要作為後備力量培養的,結果還是換掉了。

這兩個人一個是36歲的基裡延科,一個是46歲的斯捷帕申。

基裡延科當總理前的職務是能源部長。

年紀輕,但是搞經濟似乎還行,因為過去十多年一直在經濟部門打交道,甚至還年紀輕輕地當過該國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行長。

鑑於俄羅斯經濟當年一團亂麻,葉利欽肯定看重基裡延科這個經歷,因此選擇培養他。

不過基裡延科外交不行,也不是強勢人物,難以勝任未來的職務,基裡延科後來自己也承認這點,說他不是挑大樑的料。

斯捷帕申算是普京的老上司,長期在安全部門工作,是克格勃首腦,被葉利欽挑選當總理時才46歲。

但是他並不是特別強硬的人,對待很多問題上和葉利欽看法有所不同。所以沒幹多久他就和葉利欽商量換人。

據說後來葉利欽選擇普京,也有斯捷帕申的推薦功勞。

比如很多媒體都報道過,斯捷帕申曾經稱呼普京為“什塔西”,這時東德安全部門的意思,表達普京在東德安全部門那段日子工作像德國人一樣。

也可見他和普京其實還是比較熟悉的,所以用綽號稱呼。

有了這兩個人的鋪墊後,普京才呼之欲出。

由此也可看出葉利欽確實為俄羅斯未來謀劃了很長時間。


木春山談天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突然宣佈辭職,並交權給代總統兼總理普京,當時他對普京說:“俄羅斯就交給你了,你要保護好!可見,葉利欽辭職時選擇了普京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以下客觀原因:

1、國家面臨經濟危機。蘇聯解體時,戈爾巴喬夫已經借入英、法、德、日等國家外債430億美元,在1991年這個數目是天文數字!另一方面,俄國財富集中到少數買辦手裡,財富大規模外流。為擺脫經濟危機,葉利欽1991年11月啟用葉戈爾·蓋達爾出任政府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引入“休克療法”,造成國民經濟崩潰,國內貧富兩極分化。俄羅斯人均國民產值下降大約75%,數以百萬計民眾陷入貧困,一些人連續幾個月領不到工資和養老金。與此同時,英國倫敦成俄羅斯富翁天堂,一半豪宅被收入囊中。

2、國家政權面臨挑戰。葉利欽選擇普京做接班人是為剷斷買辦染指俄國政權。不僅葉利欽本人家族,也包括接任的總理、副總理家屬或者西化的經濟學家官員,他們均難以擺脫西方買辦的背景。在經濟陷入困境,“北約東擴”---外交陷入困境,軍事力量嚴重下降等危機下,葉利欽感到,如果不徹底切割與外國勢力的聯繫,俄國的政治、經濟權利將被外國勢力控制,甚至葉利欽的某些關鍵證據也可能掌握在外國勢力手中。

3、政府總理更換頻繁。1998年開始的俄羅斯政壇,充滿令人眼花繚亂的變數。68歲的葉利欽因病頻繁住醫院。競選連任後,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而憲法法院已經裁定,葉利欽在2000年總統任期屆滿後將無法尋求連任第三個任期,因此,葉利欽必須考慮他的接班人人選。早在1997年3月開始,涅姆佐夫、切爾諾梅爾金、基裡延科、普里馬科夫、斯捷帕申,葉利欽像走馬燈般地更換接班人,但似乎沒人合他的意。就這時,普京適時地出現了。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葉利欽需要選擇一個強硬的人,一個敢於對抗西方國家的人,一個歷來與西方國家毫無瓜葛的人,來扭轉俄羅斯發展的不利局面,而這個人就是普京,從以下幾條可以證明。

第一,普京才能過人。葉利欽真正注意到普京,應該是普京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他的幹練冷靜和敏銳反應,讓葉利欽刮目相看。普京跟葉利欽完全不同,幹過蘇聯克格勃,是軍人出身,立場硬氣、底氣很足。比如,當年葉利欽差點被一頭熊所傷,其他人看見熊選擇第一時間逃命,而普京卻沉著冷靜,直接開槍。所以,葉利欽認為普京臨危不懼,是個幹大事的料,而且普京出身軍隊,更加容易得到軍方的支持,有了軍方的支持,更容易保障國家穩定。

第二,普京強力打擊分裂勢力。在葉利欽時期,對待車臣分裂勢力畏首畏尾,使車臣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還被迫妥協。而普京堅決打擊車臣分裂勢力,不給分裂分子留機會,這一點讓葉利欽看到普京的決心。而且普京有著強烈的重振國家的慾望,採取措施建設強大國家。這讓葉利欽感到欣慰,只有有抱負,又有強硬能力的領袖,才能管理好俄羅斯。

第三,普京忠誠有情義。葉利欽非常看重忠誠,他認為不管事做的好不好,為人忠誠是第一位的。而普京為了幫助其恩師,不惜犯罪,不計後果,他的有情有義打動了葉利欽。而葉利欽在位期間犯了很多錯誤,也怕秋後算賬,不得善終。他認為,如果普京接班能夠保證自己平安落地,所以普京在眾多接班候選人中勝出。

我是小海豚,很高興成為您的朋友,請關注我,讓我們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謝謝!


小海豚483


任何一個政治家之所以能稱為政治家,都有其卓越的才華、敏銳的洞察力、鋼鐵一般的意志、超常的判斷力和百折不撓臨危不懼的性格。在格爾巴喬夫不僅沒能把世界強國一蘇聯帶入到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相反卻把一個怏怏大國搞得舉步唯艱,支離破碎直至解體。當眾多諸侯國各立山頭,葉利欽接盤了俄羅斯,當時的國際新聞中心點非葉利欽莫屬,但對於一個政治家而言,功過是非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自然評論就會褒貶不一,但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通過自己敏銳的洞察力選定了一個可以把一個國家值得託付的接班人,不為自己瞻前顧後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瞬間完成交接。這是對一個國家的所有民眾所肩負的責任,也是對接班人的極大信賴!這個接班人就是普京。任憑几十年的國際風雲變換,事實證明:葉利欽的選擇是英明的!普京不僅沒有辜負葉利欽的重託,而且在國家內憂外患步履維艱的情況下力挽狂瀾,鐵腕治國,鐵腕對敵。在逆境中通過自己的睿智和魄力把自己磨鍊成一個超級的政治明星,把俄羅斯的經濟、政治、軍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畫語馨苑


源自於普京對國家、人民、恩師的忠誠,以及其睿智,體魄無人能比!


求是棄非


普京捷爾任斯基傳人,葉利欽解散了克格勃但是掌握不了蘇聯蘇聯國家安全機構,最終妥協的交易而已


望指觀日


葉利欽通過幾件事例,選擇了普京。如,棕熊事件,開飛機把恩師送出國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