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為何有那麼多華人?

參商lux


馬來西亞華人史

1.鄭和下西洋

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朔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密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代時已有中國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明史稱為:滿剌加)停留,後來將馬六甲、巨港(今屬印尼)、泗水(今屬印尼)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至今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蹟。而且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的影響,繁衍開來。

此時開始,華人開始在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馬六甲重要的一個民族。明朝衰弱後,這些通婚華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滿清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但依然保留了各種華人的風俗儀式。

2.鴉片戰爭後的下南洋——大量華人移民

而華人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清朝戰敗,中英簽署《北京條約》,清廷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華工(或稱為苦力)從中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

這時期馬來半島的華人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大多都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大量的華人下南洋,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人挪活,哪裡有生存的機會,就應該去往哪裡。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此時,華僑婦女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人口比例結構趨向平衡。二戰後,由於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中國來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此後華人參與了馬來亞獨立運動與馬來西亞的建國運動,並在當地繁衍開來。

3.馬來西亞人不等於馬來人

有些人誤將“馬來人”當成“馬來西亞人”的簡稱,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馬來人只是馬來西亞的民族之一,因此馬來西亞人不等於馬來人。馬來西亞人指的是擁有馬來西亞國籍的人士,當中包括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三大種族)及其他少數民族。

此外,馬來西亞政府將馬來西亞的中文縮寫正名為“大馬”,所以“馬來西亞人”的簡稱應為“大馬人”,而非“馬國人”或“馬來人”,當地華人則被稱為“馬來西亞華人”或“大馬華人”而非“馬來華人”或“馬華”。“馬華”一詞被本地中文媒體規範為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如今的馬來西亞已經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來馬來西亞可以感受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風俗,欣賞馬來西亞各個時期所保留的歷史建築,感受馬來西亞現代與傳統的交匯融合。


愛歷史的三井壽


由於馬來西亞是屬於英聯邦52個國家地區之一。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英政府允許廣東(包括海南島廣西大片區域屬於廣東的)居民可以自由出入香港。也可以自由港澳兩邊居住。只要廣東人持有居民證就可以自由進入香港。通過香港這個平臺。可以自由往在英聯邦52個國家地區的地方打工居住。由於英聯邦殖民地欠缺勞動力人口。大量在香港設點招募華工。甚至在廣東省會廣州貼紙賣廣告招募華工,然後通過在廣州的天字碼頭坐船轉到香港,再轉船運往全世界各個地方去就是那個民國的時期。大量廣東人逃避戰亂。進入香港通過香港這個平臺大規模下南洋。漂洋過海遍佈全世界每個角落。這個時期由於國內戰爭政局不穩定大量廣東人福建人廣西人海南島人通過香港這個平臺轉入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緬甸整個東南亞(因為東南亞全部都是殖民地)。高峰時期超過幾千萬人口進入東南亞。在香港每個星期有船班穿梭於世界各地的。

新馬香港屬於英聯邦。可以自由出入自由喜歡居住那個地方。所以形成很多人進入香港就可以直接坐船去馬來西亞定居工作。由於香港經濟電視電影文化發達同時具有影響著世界各地。海外華僑以廣東人龐大的人口基數。所以形成粵語是華人的共同交流通行語言。而且香港啲明星藝人經常性世界巡迴演出客串表演。就是最好的證明。

(50年代中國政府號召華人回國一起建設祖國,有相當一大部分抱著熱血紅心華人回國參加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後來一部分又回到海外去了,而另外部分長期居住在國內的直到現在)


股海風雲029361764


峇峇孃惹文化的形成

峇峇孃惹(baba nyonya)是馬來西亞地區對於土生華人的稱謂。其見證了一段中國人向南洋移民,並與當地文化相融的傳奇佳話。

峇峇孃惹群體的出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產物。宋代時,南海上的經濟文化交流空前繁榮,不僅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等來到中國工作、定居。中國沿海的福建、廣東(潮汕地區)等地不少人也開始向外移民。從而形成了海外華人群體。

東南亞華人群體的形成,除了海上絲綢之路交流的大背景外,福建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也是重要因素。福建境內以高山丘陵地貌為主,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如此貧瘠的環境,很難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傳統的男耕女織生產方式,顯然無法滿足閩南人的生存需求,他們為了發展,就必須“以海為田”,靠討海為生。他們相比當時的中原人,少了對土地的依戀,多了一種向外拓展的闖勁。這是閩南人向東南亞移民的根本動力。

宋代以來,中國的造船技術得到飛速發展,在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從阿拉伯歷史學家對巨大中國船的描述到鄭和下西洋時的龐大艦隊,都可看出中國航海業的發達。這為閩南人向東南亞移民提供了技術保障,讓他們得以源源不斷地“下南洋”。

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福建地少人多的艱苦環境以及發達的航海業這三者緊密相連, 為福建人下南洋這部歷史大劇提供了舞臺道具,從而演繹了一場中外多元文化融合的美麗佳話。峇峇孃惹文化的形成,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

古代移民南洋的中國人,基本是以男性為主。他們來到異國他鄉後,為了工作、生活的需求,都會迎娶當地各族的女孩作為妻子。而他們所生的混血孩子,男的稱為“峇峇”,而女的則為“娘惹”(一般認為第三代才算,也要注意跟純種的華僑相區分)。人們於是把這些土生華人稱作“峇峇孃惹”,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族群以及文化。他們主要分佈於今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印尼的一些地方。

峇峇孃惹是中國文化與南洋文化相融的產物,既保留有中華文化的元素,更融入了當地風情。在語言上,他們使用的“峇峇語”是一種閩南話混合當地語(包括馬來語、泰語等等)的混合語言。而在習俗上,雖然融入了不少當地文化,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習俗。他們在過春節時,都會貼春聯,結婚典禮上也都會以“囍”字作為裝飾。家居陳設上,也能看到不少中式傢俱。

在文化精神上,峇峇孃惹也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儒釋道的信仰。他們強調孝道,也崇拜從福建帶過去的媽祖、觀音、大聖公(孫悟空)等等神佛。即使近代以後,隨著西風東漸,不少峇峇孃惹接受了西方文明,學習英文,信仰基督宗教,但其中華文化的根子仍然保留下來,並延續至今。正如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的創始人陳禎祿所說:“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指當地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可見,峇峇孃惹儘管在海外繁衍了幾百年前,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心還是向著中華大地的。

峇峇孃惹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也融入了當地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娘惹文化。在服飾、刺繡,歌舞尤其是飲食上表現得尤其顯著。


鼓浪隱士


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廣泛來自於移民。

但華人移民群體並不一定都來自於最廣為人知的“下南洋”。當然,“下南洋”到馬來西亞的確是最大的一段移民浪潮。但相比於此,華人移民曾更早的來到馬來西亞。在現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檳城地區生活著這麼一群人,他們被稱為峇峇孃惹。一種說法稱他們是鄭和下西洋時留在當地的中國人與當地人通婚後的族裔,另一種說法是明朝的一位漢麗寶公主下嫁給馬六甲王朝的國王之後,漢麗寶公主的隨從們也由此與當地人通婚定居。準確來說,他們是華人和當地人的混血,並非純粹的華人後裔。但由於峇峇孃惹有著族群內部通婚的“潛規則”,他們保留了大量的華人傳統。那麼說回到大批華人移民到馬來西亞,這主要是因為19世紀初開始的“契約勞工”。當時歐洲殖民者來到馬來西亞內陸的諸土邦進行殖民統治。而這些地區盛產礦產林木資源,尤其是歐洲產業革命後非常急需的錫礦,歐洲殖民者以各種各樣的手段獲得了在馬來亞地區進行礦業開採的特許權,於是便希望利用華人勞工進行開發。當時國內局勢較為混亂,沿海地區的人民“應募”,大批量的漂洋過海到馬來亞地區“討生活”,以“契約勞工”的身份,主要作為礦工被販運到馬來半島,尤其是霹靂州地區。來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勞工開始到各個州輸出勞力換取生活所需,由於勤勞努力的個性,和漂流在外“抱團取暖”的互幫互助,華人群體很快成為當地經濟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下南洋的勞工取得了豐厚成果後衣錦還鄉,更激起了越來越多的家鄉人的移民願望。這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我國沿海地區人民在當時移民到馬來西亞,組成了當今馬來西亞廣泛的華人群體。


三聯中讀


馬來西亞華人有600多萬,是僅次於馬來人的第二大族群。主要分部于吉隆坡、檳城、新山等地。這些華人的先祖大多來自兩廣、福建、海南。由於華人勤勞聰明,所以馬來西亞的經濟大部分都是由他們支撐起來的。那麼,馬來西亞為何會有這麼多華人呢?

這些華人最早的祖先來自明朝的鄭和下西洋,至今,在馬來西亞還有許多鄭和下西洋的遺址。到了清朝晚期,因為國力衰微,許多人為了生計,不得不遠渡重洋,到馬來西亞謀生,這種大規模的移民一直持續到民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移民的步伐才嘎然而止。



馬來華人很少同外族通婚,尤其是和馬來人。這倒不是種族歧視的心理在作祟,是因為一旦他們和外族通婚,按照馬來西亞法律規定,他們必須改信伊斯蘭教,這難免影響該人的生活圈,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子孫後代都得信奉伊斯蘭教,不得退出,所以許多華人都不贊成孩子和穆斯林通婚。


馬來華人多信奉佛教與道教,還有媽祖。生活習慣與兩廣福建相似,在家以中餐為主。沒有冷熱菜之分,都是熱菜。因為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華人飲食受各族影響,沒有中國人那樣講究。

在馬來西亞,有個很奇怪的現象,華人無論大小都會說漢語,這在其他國家華人中是極為罕見的。用馬來華人自己的話說就是:其他國家的華人一旦在那個國家落戶,就沒再回來的打算,因此,他們壓根就放棄了對孩子的中文教育。而馬來華人則與他們相反,他們始終認為自己的根在中國,早晚有回到故土的那一天。儘管馬來官辦學校,沒有設立中文課程。但當地華人依靠自己力量創辦華語學校,讓孩子們從小接受漢語教育。聽聽梁靜茹、巫啟賢、光良這些人那一口流利中國話,就會明白馬來華語學校的教育是多麼深入人心。

馬來華人心中有很深的中國情節,在辛亥革命與抗日戰爭中,馬來華人回國參戰,許多人因此獻出寶貴的生命。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馬來西亞的華人主要是從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省份遷徙到當地的移民後裔。

事實上,早自明、清以來至民國的數百年間,中國海外移民的數量就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特別是在清朝時期,朝廷還開放了海外移民的禁令。例如,乾隆十九年(1755)清朝取締出海商人回國的時間限制:

大學士公傅恆等議覆、兩廣總督楊應琚等議、福建巡撫陳宏謀奏、內地販洋人等。定以三年為限。三年不歸。不許再回原籍一摺。據稱、現在開洋貿易之民。源源不絕。如三年後、不準回籍。則少逾時限。即不得返歸故土。應仍令船戶查明緣由。出具保結。準其搭船回籍等語。臣等酌議、請交各該督撫等。凡出洋貿易之人。無論年分遠近。概準回籍。仍令於沿海地方。出示曉諭。令其不必遲疑觀望。至於責成船戶、出具保結之處。應如所議辦理。其自番地回籍、攜有貲貨者。如地方官役藉端索擾。該上司訪參治罪。從之。 

在這條政策的影響下,福建、廣東等地的商民不再受到回籍時間的限制,他們由此可以選擇在東南亞與原籍兩地安家。

馬來西亞華人移民數量的增加還與鴉片戰爭以來的氛圍有所關聯。由於形勢動盪不安,福建、兩廣地區的人民流離失所,頻頻為生計所困。因此,瀕海地區的居民紛紛選擇出海下南洋謀生,這時期的海外移民很多都是契約工人。

根據數據統計,在1881-1910年間,英國統治的東南亞殖民地(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榔嶼)共有移民830萬,其中多數都是來自閩粵等地的華人。


HuiNanHistory


如今,有幾位馬來西亞籍的歌手、演員在大陸非常活躍,然而,因為他們的語言、長相、氣質都跟中國人太過相似,以至於很多中國粉絲都誤以為他們也是中國人,比如梁靜茹。

其實,他們雖然不是中國人,但是祖上卻都是來自中國的。在馬來西亞,中國人的後裔遍大街都是。因為有著血統、相貌、習俗、品位的傳承,這些人幾乎與中國的南方人沒有什麼區別。

那麼,馬來西亞為何有那麼多的華人?

當然是因為移民啦。馬來西亞從來都沒有被納入過中國的領土,所以,那裡華人的祖先肯定是通過移民過去的。那麼,以前的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往馬來西亞跑?

首先,馬來群島離中國不算太遠,在航海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這個地方對中國人來說算是比較容易到達的。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較重要,中國古代遠洋經商的船隊或者探險隊大都會經過這個地方。比如在唐、宋的時候,中國就有商人頻繁地往來於中國大陸和馬來之間。不過,那個時候的商人大都來去匆忙,不在馬來定居。直到明朝時,鄭和將馬六甲作為七下西洋的重要中轉基地,派水手留守以接應明朝的船隻。久而久之,有些中國人與當地居民通婚,也就定居於此,不再返回大陸。

當然,大量中國人移居馬來還是近代以後的事情。那時候,馬來西亞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來開發馬來西亞。瞅來瞅去,英國人發現還是旁邊的清朝人口最眾多,比較適合輸出勞工。當時的清政府已經十分弱勢,只能允許英國人在華招募勞工。就這樣,大量的華工從中國來到馬來西亞,在這裡開礦、種地,成了英國人的苦力。與明朝的水手們一樣,這些華工娶了馬來的女人,定居於此,然後開枝散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族群。

時至今日,馬來西亞的華人早就不是第一代了,但是,他們仍然保留著從中國帶去的傳統,在中國之外的地方延續著中華文化。

吳華:《瓊州人移民馬來西亞的歷史與社會活動》,《新東方》,1995年第4期。

王子昌:《華人移民與馬來西亞的政治發展》,《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歷史研習社


(1)中國人移居馬來西亞的歷史簡表。

由上表可知,馬來西亞有大量華人,主要是集中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政府大量招募華工去開發馬來西亞,主要是做苦力,礦工,種植等,這個時期華人主要以男性為主,而且很多都是拖家帶口來到此地。

還有一個比較集中的階段是1929年的全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大量華僑婦女移居馬來西亞,此後由於中國戰亂,許多沿海人家移居於此。

(2)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數量及比例。

1931-1980年間,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所佔比例一直在30%以上,進入90年代,人口數量明顯下降。

這是由於馬來西亞實行強烈偏向的保護馬來人種族的政策,許多華人移民外國,另外華人生育孩子數量減少而造成的。

(3)馬來西亞華人的地方分佈。

據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2000年人口統計,馬來西亞華人中,閩南語系人口最多,其次是客家人,粵語系人口排列第三(廣東廣西加起來則排列第二)。

馬來西亞華人的祖先幾乎全部來源於中國的廣東,廣西,福建三省。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馬來西亞的華人,大多源自於下南洋的閩南、潮汕和客家人,較早可追溯到鄭和下西洋。馬來西亞華人華僑佔比是除了中國和新加坡之外,最高的國家,全馬目前有華人華僑75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幾(新加坡一度超過百分之七十)。

不過有意思的是,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華僑基本上不講漢語,已經逐漸本國化。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卻堅持民族傳統,開辦華文學校,不與馬來人通婚,以免改信伊斯蘭教,而是堅持道家、佛教和媽祖信仰,保持民族的文化特性,梁靜茹、巫啟賢、光良、戴佩妮、黃品冠、阿牛、張棟樑等都是馬來西亞華人歌手,可見其華文教育之成功。

目前廈門大學已經建立馬來西亞分校,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關係將會以馬來西亞華人為紐帶,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而發展。東南亞各國,比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的華人華僑,和祖國的聯繫也將越來越強。


青年史學家


從明朝開始,就有大量的中國人從兩廣、福建和海南等地移民到今天的馬來西亞,形成了今天的大馬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又稱“大馬華人”。是該國第二大民族,目前有750萬人,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約23.4%。

(在巴西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手持馬來西亞國旗入場的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

大馬華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據《水經注》引《晉書地道記》,漢朝日南郡朱吾縣居民不滿縣吏苛政,逃至馬來半島屈都昆地區。到了元朝時已經有成規模的華人在當地定居。

而華人真正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在清末第二次鴉片戰爭後。

由於當時英國剛剛拿下馬來西亞不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而離馬來西亞不遠的中國正是英國人看中的人力富礦。

於是英國趁清帝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之際,迫使清廷簽署的《北京條約》中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

此後,英國人從東南沿海附近招募大量的華工前往馬來亞半島從事挖礦和種植等。

因為華人吃苦耐勞,聰明能幹,迅速在當地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馬來西亞最富有的族群。

當時的大馬華人都對中國抱有強烈的愛國情緒,特別是在抗戰初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為國家捐錢捐物,甚至有許多人直接回國投身抗戰。

然而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人將炮口對準了東南亞,在偷襲珍珠港後攻佔了英屬馬來西亞,並對當地的華人進行了殘酷的報復。

日本在統治馬來西亞時開始扶持當地馬來人,華人政治地位開始下降。

二戰後,英國無力維繫在海外的殖民統治,1963年,馬來亞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組成了馬來西亞,政權落入了馬來人手中。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移民,到馬來西亞獨立之時,華人已經佔到了當地人口總數的一般以上,與當地的馬來人在權力分配上產生劇烈衝突。

而把持政權的馬來人則推行“馬來人至上”原則,處處打壓華人。為了消減華人力量,馬來西亞還將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從聯邦中開除,以降低華人比例。

(1965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含淚宣佈獨立,真是哭著獨立的)

在隨後的半個世紀中,由於華人生育率較低,華人的人口比例持續降低,預計到2040年將跌破20%。

今天的大馬華人在社會上遭受著各種的不公待遇,但是華人依舊堅持中華傳統文化,在當地興辦大量的中文學校,頑強地傳承著華人歷史。

(馬來西亞的華文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