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3億美元!第二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比首屆增23%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天圓滿落下帷幕。下午舉行的閉幕通氣會傳出消息:第二屆進博會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總要求和主場外交定位,延續“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共有

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800多家企業參加企業展,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展覽面積達36萬平方米



截至11月10日中午12時,累計進場超過91萬人次。6天的展期中,主場外交順利舉辦,論壇會議思想匯聚,展覽交易務實高效,配套活動豐富多彩,服務保障專業便捷,整個展會精彩紛呈,盛況空前,進博會的吸引力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711.3億美元!第二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比首屆增23%

第二屆進博會特點


展會規格高,國內外影響廣泛

11月5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提出了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3點倡議和中國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5方面舉措,宣示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澎湃動力,在與會人士和社會各界中引起強烈共鳴,得到國內外各界高度認同和廣泛讚譽。法國總統馬克龍、牙買加總理霍爾尼斯、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意大利外長迪馬約、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在開幕式上致辭。

第二屆進博會得到國際社會熱烈響應,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共有126個外國政府團組參會,境外副部級以上嘉賓超過200人。

論壇內容豐富,創新引領增強

第二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議題廣泛。有關國家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諾貝爾獎得主、跨國公司董事長和總裁等全球政商學研界嘉賓齊聚一堂,聚焦營商環境、人工智能、世貿組織改革、電子商務、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領域深入探討。

開放、規制與營商環境”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對中國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開放的營商環境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做出的努力予以充分肯定,共同探討如何優化國際營商環境,並就如何振興國際投資積極探求創造性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與創新發展”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從理念、技術和政策監管等角度切入,分析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給人類未來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世貿組織改革與自由貿易協定”分論壇上,與會嘉賓探討了多邊和區域合作機制的走向及世貿組織改革方向,強調各國應旗幟鮮明地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並就世貿組織改革提出了各自的獨特見解。

數字化時代與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應對數字經濟挑戰、促進電子商務開放合作和普惠發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肯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巨大成就,認為應進一步深化電子商務開放合作,促進普惠發展。

在“70年中國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各國經濟增長和聯動發展帶來機遇,在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等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第二屆進博會國家展參展國分佈廣泛,各國展臺特色鮮明,中國館彰顯中國特色,以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主題,展示中國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成就。

企業商業展規模、質量、布展水平均實現了新突破。據初步統計,全球或中國大陸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或服務391件,高於首屆。進博會正逐步成為各行業新產品、新技術發佈和交易採購的首選平臺。

第二屆進博會專業觀眾註冊超過50萬人,其中包括7000多位境外採購商,大大超過首屆,採購商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採購商專業性更強,其中,境內企業中來自制造業的佔32%,來自批發和零售業的佔25%。交易採購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

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共舉辦380多場配套活動。其中,國家部委的政策解讀類活動12場。國際組織中,世貿組織舉辦《2019年世界貿易報告(中文版)》發佈會,聯合國工發組織舉辦《2020年工業發展報告》發佈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舉辦“打擊侵權假冒國際合作論壇”。各省市舉辦了系列招商推介、經貿洽談活動,促進貿易、投資與產業合作。新品發佈平臺共組織53場發佈活動,推出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3天供需對接會上,103個國家和地區的1367家參展商、3258家採購商進行多輪“一對一”洽談,達成成交意向2160項。首次集中亮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老字號”展示活動積極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進一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現場服務質量更優,全方位提升參展參會體驗

本屆進博會進一步創新工作舉措,著力打造更加專業、便利、高效的一流現場服務,全方位提升展客商參會體驗。

在標識指引方面,通過增加場館固定標識和多語種標識,提高方位感、空間感,滿足各國嘉賓觀展需求。增加智能機器人指引,提升觀展指引性、便捷性和科技感。在餐飲供應方面,供應量更大,品類更齊全,分佈範圍更廣泛。

在翻譯服務方面,大幅增設翻譯服務點位及設備,共設置83個翻譯服務點位,較首屆增加了近6倍;設置83臺支持12種語言的交傳翻譯機,較首屆增長150%。展客商預約翻譯人員數量達1061人,總數較首屆增長近20%。

在知識產權服務方面,組建集諮詢、調解、仲裁為一體的進口博覽會知識產權和商事糾紛處理服務中心,為全球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專利商標註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綠色通道。

在導覽服務方面,官方APP功能設置更完善,服務性更強,穩定性更高,下載總量達28萬次。

提供一流城市環境和一流服務保障

一是展會服務更加優質。優化提升國家會展中心館內標誌標識,完善醫療、能源、應急、通信等現場保障和知識產權等現場監管。改進證件管理,將首屆的17種證件精簡為5種,並增加第三方快遞免費寄遞發證等便民服務。創新設立館內餐飲物流保障“雲倉”模式,設置臨時供餐點7個,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有效滿足了客流高峰的用餐需求。改造升級上海特色小吃館,品種更加豐富,為展客商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選擇。在主要口岸開設進博會服務專窗和專用通道共計125個,全天候服務進博會人員及展品進出,做到嘉賓隨到隨走,展品即到即辦、即辦即放,通關效率較首屆提高62.5%,最快展品通關只需15秒。首次提供全覆蓋5G信息通信服務,平均下載速率880M每秒,開創了5G服務保障大型活動的先河。

二是嘉賓接待更加周到。聚焦重要嘉賓、重大活動、重點場所,按照“一團一策”,細化優化接待方案和流程標準,使中外嘉賓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繼續對酒店、網約車等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推出酒店“六個一”(設立一位服務大使、明確一個服務團隊、發放一批服務資料、放置一張歡迎卡片、提供一臺翻譯設備、統一一套形象標識)、“手語同聲翻譯”等創新舉措,讓各方賓客有了更多獲得感、更高滿意度。推出文化藝術節、夜經濟、人文旅遊、美食地圖等特色項目和50條特色經貿考察路線,儘可能滿足中外嘉賓參訪活動需求。

三是城市氛圍更加濃厚。生態和市容環境整治全面推進,申城藍天白雲持續上線,國家會展中心和全市重點區域主題綠化景點彩化效果突出,浦江兩岸景觀燈光和“進博光影秀”美輪美奐。全市42個重點窗口行業服務文明高效,6000多名“小葉子”志願者以飽滿的熱情、甜美的微笑、專業的服務,贏得各方來賓的讚賞。完善新聞中心各項設施,為4300多名中外媒體記者提供了專業、高效、便捷、溫馨的服務。持續推動宣傳氛圍不斷升溫,各大媒體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報道進一步提升了展會的顯示度、知曉度和影響力。

四是交通組織更加優化。完成20項設施整治提升項目以及道路引導標誌更新完善工作,打通國家會展中心連接虹橋樞紐、地鐵17號線、S26繞城公路的快速通道,增加5處臨時停車場,增設預約停車等服務,新增進博交通APP國家會展中心及周邊道路3D建模和全域交通導航功能。抵離場館組織有序高效,實施“能開盡開”舉措,將地鐵2號線徐涇東站4號、5號口作為進、離場主要出入口,同時增闢車輛“即停即走”下客點,平均入場時間不超過30分鐘,較首屆縮短一半。針對首屆進博會主要交通服務設施均集中在西側,導致西側壓力過大的問題,明確多點佈局交通服務設施點位等均衡進館大客流的應對措施,東廳、北廳分流效果明顯,西廳入場客流從近80%降至48%,東廳入場客流從17.1%增長到29%,北廳入場客流從15.2%增長到22%。

五是安保模式更加智慧。深度運用智慧公安成果,做到管理無感、安全有感,封控區域從首屆5平方公里縮小到2平方公里。針對大客流高峰日,加強地面地下聯勤聯動和軌交人流分流疏導,實現各方向入場客流均衡有序;在展會現場開啟25個驗證、92個安檢通道和30套太赫茲智能安檢、100套常規安檢設備,安檢效率顯著提升。會同蘇、浙、皖三地開展聯防聯控,築牢長三角安全穩定的“銅牆鐵壁”。

六是帶動效應更加明顯。完善夯實“2+4+18+X”的全方位、全覆蓋、多渠道交易組織體系,上海交易團累計意向訂單金額預計將超過首屆,智能裝備製造、汽車、醫療器械及醫療保健、化妝品等產業升級、消費升級類產品採購踴躍,本屆進博會首個企業項目落戶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全球數字化信息技術解決方案領導者海克斯康投資20億元設立華東區總部基地)。成功舉辦“擁抱進博•共享未來”上海城市推介大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發表致辭和主旨演講,再次發出了上海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歡迎全球企業和人才來滬發展的強烈信號。

6天的精彩即將圓滿落幕,但開放的平臺永不落幕。作為主辦地城市,上海將充分發揮包括49個“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等在內的各類平臺載體的作用,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覽會,目前部分展品已進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等平臺展示銷售。同時,也將著眼於確立更高標準,形成長效機制,及時總結提煉、固化拓展兩屆進博會特別是本屆進博會籌辦舉辦過程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夯實機制、規範標準、優化流程,持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為進博會“越辦越好”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撐和保障。

關於國家展延展的情況

為突出專業化辦展方向,今年進博會沒有設置社會公眾日。為滿足廣大市民熱切的觀展願望,感受精彩的進博盛會,國家館將在進博會結束後進行延展,於11月13日-20日期間(每日9:30-16:30)向公眾免費開放。通過前期網上預約,目前8天觀展場次已全部預約完畢,觀眾總數40萬人。社會觀眾可以通過參觀國家館,充分領略各國獨特文化和投資、旅遊、人文、科技等信息。參觀完國家館,觀眾還可以在中央廣場、北廣場以及會展步道層、西登錄廳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暨中華老字號”文化展示。看完老字號,觀眾還可以在南廣場留影。南廣場是進博會主賓進出通道,“四葉草”建築宏偉,巨型花壇鮮花怒放,參展國家的國旗迎風招展,進博會吉祥物熊貓“進寶”笑臉相迎,這裡是留下進博會記憶的最佳打卡點。除了近距離感受進博會的盛況,大家也很關心怎樣才能買到進博會的展品,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與國家會展中心只有一路之隔,步行即可到達。

第三屆進博會招展情況

第三屆招展在本屆展區佈局、題材設置等方面進行新嘗試的基礎上,為實現更科學、更合理的展區佈局,第三屆企業商業展將分為技術和裝備板塊、消費品和智慧生活板塊、食品和農產品板塊、服務和健康板塊。設置服務貿易、汽車、消費品、技術裝備、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食品及農產品6個展區。如果在2020年1月31日前簽約且首付不低於50%的,可以享受減免10%展位費的價格優惠。



不少展商表示,參展結束回國後將立即啟動第三屆簽約審批流程。截至目前,已有230多家企業簽約報名第三屆企業展,展覽面積超過8.4萬平方米。其中,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超過80家,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歡迎更多的企業報名參加第三屆進博會,共享中國大市場帶來的廣闊機遇!

資料: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