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電影就應該這麼拍

戰爭片就應該這麼拍

----電影《決戰中途島》觀後及思考

戰爭電影就應該這麼拍

戰爭電影就應該這麼拍

戰爭電影就應該這麼拍

有朋友推薦美國電影《決戰中途島》。於是,週末我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由曾經拍過《2012》、《獨立日》,被譽為"無敵破壞王"的羅蘭.艾麥裡奇導演的,據說為了拍這部電影,艾麥裡奇準備了20年,可謂是"20年磨一劍"。這是一部戰爭電影的鉅製,宏大的敘事,慘烈的空戰和海戰場景,逼真的視覺和聽覺效果,把觀眾帶到了1942年的中途島,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坦率的講,《決戰中途島》是一部成功的戰爭片。這部影片以嚴肅的態度記錄了歷史的真實,還原了歷史。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在這場戰役中,美國太平洋艦隊打敗了日本的聯合艦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步步敗退的局面。影片以大幅的畫面細緻的刻畫了每日雙方軍隊領導人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等人的形象,在大歷史的場景中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不拔高,不醜化。影片人物眾多,既有雙方軍隊的統帥,也有最基層的官兵以及家屬,卻始終以戰爭這條主線貫穿始終,所有人物都為戰爭這一題材服務。

本部影片從始至終節奏緊湊,緊張刺激,艾麥裡奇導演堅持戰爭片的原則,沒有過多的加入蹩腳的愛情戲,沒有讓愛情戲來沖淡戰爭片的主題。沒有給戰爭以外的元素更多的鏡頭,讓觀眾在138分鐘的觀影過程中,深切的感受到戰爭的殘酷,體會到戰爭的魅力。導演艾美里奇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在宏大敘事的同時,又深刻的詮釋著小人物在戰爭中的命運,把小人物個人的命運融入到歷史的宏大敘事中,使得人物形象飽滿具有說服力。在演繹中途島海戰的過程中,導演巧妙的穿插講述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比如杜立特上校率隊轟炸日本東京,迫降中國浙江沿海地區,得到中國抗日軍民的救助;比如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等等,使得這部戰爭影片具有厚重的歷史感。

好的戰爭片,同時,也必須是好的宣傳片。戰爭題材影片是影視創作的富礦,也是諸多導演演員施展才華的陣地,充分利用戰爭背景,宣傳國家和軍隊的價值觀和歷史觀,在潛移默化中對公民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是戰爭電影的一個大的社會功效。在這方面,美國導演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前有《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戰鋼鋸嶺》,今有《決戰中途島》。美國導演教會了我們如何充分利用電影這塊宣傳陣地。在《決戰中途島》中,導演用大篇幅,為我們刻畫了海爾賽,杜立特,迪斯特等美國基層官兵,聽從國家召喚,不惜自我犧牲,為國家而戰,為正義而戰的光輝形象。美國導演是講政治的,"政治正確性"無處不在。隨著劇情的展開,美軍"上帝、榮譽、國家"的價值觀顯露無疑。我們經常批評美帝的文化侵略,可是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侵略的手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戰爭題材電影,考驗一個導演的不僅僅是才情和技巧,更多的是導演的政治立場和對戰爭的深層思考,中國有很多致命不凡的導演,也拍過很多戰爭題材影片,但是恕我不公,這些影片中垃圾居多,精品缺少。許多導演打著普世價值的幌子,混淆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界限,借反思之名,行反動之實。吹噓"人性論",用人性論"來對抗黨性和人民性,比如《某某號》就是一個惡劣的例子。這樣的影片帶給觀眾的不是愛國愛黨愛軍的情懷,而是極為負面的感受,借戰爭電影,公然否認黨對軍隊的領導,割裂人民軍隊和人民的魚水之情,販賣私貨,罪不可恕。

有的導演,無視祖國曾有的苦難,用解構主義的手法戲說歷史,把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史,革命戰爭史"無厘頭"化,"手撕鬼子"、"陰道里藏手雷"等雷人劇情層出不窮,醜化、痞化我軍指戰員。這樣的電影,卻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看這樣的影片,無異於讓觀眾精神吸毒!戰爭題材影片需要有信仰的導演來拍,"人是需要有一點精神的",同時也是要有一點信仰的。艾麥裡奇導演是美國文化的忠實擁護者,他信仰美國至上,信仰基督教,他的電影《2012》和《獨立日》,都是在極力詮釋的美國精神和傳播美國文化。《決戰中途島》中,艾麥裡奇濃墨重彩的刻畫了"公牛"哈爾西這一美軍著名將領。他連續8個月指揮艦隊在海上與日本聯合艦隊周旋,身患嚴重皮疹,卻忠於職責,堅守崗位,一個美軍愛國將領的形象呼之欲出。一個有宗教情結,有信仰,有根深蒂固價值觀的導演拍出的電影不會缺乏教化作用。我們有的開戰爭題材電影的導演,應該說也有信仰,他們信奉"拜金主義"、"縱慾主義",有"下半身崇拜",唯獨缺乏中國特色傳統的價值觀,缺乏與生俱來的人文關懷,中國是個缺乏宗教信仰的國家,執政黨的信仰不可能成為全民信仰,但是作為中國人,作為中國導演,你必須要有民族價值的認同,文化的認同,對於戰爭電影,中華民族的主體認同是:正義一方,必是忠勇無私,視死如歸,為民族捨身取義、殺身成仁,這是主線,是主旋律。看一場電影,囉嗦這麼多,我不是影評家,不想再多說。最後借軍校同學、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主任田水泉的話收個尾:"戰爭影片要有4個功效,一要讓我們青年人看完以後有從軍的訴求,二要讓我們的姑娘看完後愛上我們的軍人,三,要讓敵國觀眾看完,心生畏懼,四,要讓各國觀眾,看完後尊重我們的國家"誠哉斯言。

期待我們中國的戰爭題材影片出更多的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