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不能一直“含著奶嘴”

領導下鄉,非要有人陪著去;領導去外地出差考察,少不了陪同的幹部;領導一旦要在會議上講話,就必須讓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好稿子;領導加班,少了陪加班者就好像覺得沒有“存在感”。這些領導幹部被給出“不能斷奶”的評價,凡事不去親力親為,不管走到哪兒,不管幹什麼,總要有人前後左右地陪著,就像一個隨時嗷嗷待哺的嬰兒。

新的時代、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領導幹部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適應形勢、增強本領、提高素養,就應該主動“斷奶”。試想一下,領導幹部一個人下鄉入村,如果沒有其他幹部來介紹,自己又不會做群眾工作,會出現多麼尷尬的局面。領導幹部出差考察,如果沒有其他幹部陪同,又不善溝通交流,又會出現怎樣尷尬的局面。再試想,如果習慣依賴講話稿的領導幹部,突然要發言沒有了稿子,又會是怎樣的局面。這些假設雖然不一定都會變成現實,但不得不說,是對領導幹部“斷奶”的現實考驗。

有的領導在提拔重用以前,獨立工作的“功底”非常深厚,但是走上領導崗位後,就習慣了依賴別人,小到會務接待,大到項目建設,除了靠下屬,還是隻有靠下屬。所以有的幹部常抱怨“5+2”“白加黑”,因為越是能幹,就越是容易成為領導幹事的依賴。在長期享受無微不至的服務後,不少領導養成了“小事不屑幹、大事不會幹、難事不願幹”的固化思維。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反過來,不會當士兵的將軍也不是好將軍。帶兵打仗固然要講管理協調能力,但是在急難險重的時候,也要考驗實際戰鬥能力,將軍也必須親上戰場、親自戰鬥。顯然,一直“含著奶嘴”是無法戰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