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近日,美國空軍高官稱,新一代的B-21轟炸機將在2021年底實現首飛,但卻在遭到了一份前官員的質疑,後者對美國能否按時完成B-21研發並裝備部隊,深表懷疑!儘管美國下一代B-21戰略轟炸機何時現身還是個問號,但已經有人在討論將美軍最新的B-21向亞太國家出口的事!11月6日,澳大利亞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學院”發表了該組織研究員馬庫斯·海利爾的文章,認為澳大利亞需要考慮建設更強大的武力投射,因為在這個時代,澳大利亞不能假設自己在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從美國那裡得到軍事援助。因此引進B-21轟炸機也是一個選項。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海利爾最近研究了澳大利亞引進F-35後的作戰效能問題,通過研究他發現,現有F-35的航程十分有限,儘管澳大利亞可以通過使用加油機、海外基地和航母來延伸其打擊範圍,但這意味著軍費的大規模增長和後勤的巨大壓力。因此他認為單憑戰術飛機,是無法保證澳大利亞的安全。正好媒體報道稱,兩位前澳大利亞空軍司令都認為澳大利亞需要戰略轟炸機,因此海利爾探討了這是否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歷史上,澳大利亞過去曾經使用過遠程轟炸機。現在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中就擺著澳大利亞空軍曾經使用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區,澳大利亞空軍曾駕駛哈利法克斯、惠靈頓和蘭開斯特轟炸機,並在太平洋地區使用包括B-24解放者在內的遠程轟炸機。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在戰後,澳大利亞則使用過堪培拉轟炸機。堪培拉的航程有限,取而代之的是美國F-111C戰鬥轟炸機。它的作戰半徑超過2000公里,並且能夠在半空中加油。這意味著印尼首都雅加達也處於澳大利亞空軍的打擊範圍內,雖然澳大利亞是否會考慮轟炸鄰國的首都還存在爭議,但這種能力本身肯定引起了印尼人的擔憂。這就是高端打擊能力的意義所在--它們起到了威懾作用,並塑造了對手的想法,即使它們從未被使用過。

因此,海利爾認為澳大利亞很早就認識到了遠程攻擊飛機的需求。但是今天,澳大利亞要想購買戰略轟炸機沒有太多選擇。除非我們獲得二手的美國B-52、B-1或B-2轟炸機。但是海利爾認為這些轟炸機不是太舊過時,就是太貴使用效能不高。因此他認為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就是美國空軍正在開發的B-21轟炸機(無人駕駛系統可能是另一種選擇,但目前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關於B-21沒有很多可用的信息,但美國空軍認為似乎是它至少會像B-2一樣有強大的隱身能力。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這意味著B-21將擁有約5000公里的未加油作戰半徑。這將允許它從澳大利亞的內地起飛,並且仍然覆蓋我們西北部的整個群島,甚至包括南中國海,南太平洋諸島國,以及關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之間的廣大空間。由於B-21不需要空對空加油機,可以在內陸起飛,意味著不用部署到北方或近海容易遭到打擊的空軍基地。不過B-21這樣的打擊平臺仍然需要複雜的戰場支援體系,來找到並精確瞄準在如此巨大的戰鬥半徑內的敵人。這些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海利爾認為澳大利亞裝備B-21可以產生廣泛的影響。四架B-21飛機組成的編隊可能攜帶大約40-50個遠程海上打擊導彈,這將給任何海上或兩棲特遣部隊造成不可接受的損失。如果目標是敵方的前方作戰基地,第一波飛機可以使用遠程導彈摧毀對手的防空系統(包括地面上的飛機),每架轟炸機在後續波次中能投放大約80枚精確制導的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或大約200枚小直徑炸彈。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此外,轟炸機可以在第二天返回,不像潛艇,一旦發射了少量的導彈,可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回到母港重新裝填彈藥。沒有其他系統能提供同等強度的火力打擊。B-21也可以在戰術上用於向澳大利亞和地面盟軍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就像美國在中東的轟炸機所做的那樣。一架B-21可以攜帶與一個F-35中隊一樣多的彈藥,但具有更大的射程和更長的滯空時間。雖然B-21不會像執行反潛戰。但它可以用導彈打擊敵人停在港口的潛艇,或者空投智能水雷。

海利爾認為,按照最快的速度,澳大利亞也要在2025年後才能擁有B-21轟炸機。雖然它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它肯定比最樂觀的澳大利亞海軍未來潛艇計劃更快。當然,這種強大的能力是以巨大的代價實現的。美國空軍的目標是2016年單位成本為5.64億美元(8.24億澳元),海利爾猜測澳軍的採購價格將達到10億澳元1架。假設澳軍進口12到20架B-21。總成本通常是飛機本身成本的1.5到2倍,因此耗資大約200-400億美元。這是一大筆錢,但比海軍未來潛艇項目的成本要少。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但海利爾承認,真正的挑戰是每年的投資。因為海軍的未來的潛艇計劃儘管耗資更高,但採購週期歷時近40年,而購買B-21的大部分支出可能會壓縮到五到六年,這意味著每年需要大約花費50-60億美元。這超過了澳大利亞軍費裝備預算的一半。如果沒有政府的大量資金注入,澳大利亞根本買不起B-21。但海利爾認為如果澳大利亞認真對待本國日益惡化的戰略環境,B-21將是一項明智投資,讓朋友和潛在對手都正視澳大利亞的存在。

耗資4百億!亞太大國想進口20架美B-21大轟,不怕東風快遞上門?

應該說,澳大利亞智庫研究者建議本國引進美國的B-21戰略轟炸機,說了半天看似很有理但其實道理說不通。澳大利亞周邊的安全環境,真的需要B-21這類先進的空中大殺器麼?那麼澳大利亞引進B-21針對的目標,顯然是不好意思在文中提到的。不過遠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亞,非得要通過引進戰略轟炸機來為自己找一個大國對手,顯然有點愚不可及!真的以為B-21轟炸機躲在內陸,“東風快遞”就沒法上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