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0~6 歲孩子學習力那麼強,該如何養育聰明的孩子呢?

0~6 歲孩子擁有超強大的學習力

關於養育,我們這一代觀念跟上一代已經大大不一樣。其中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越來越多人意識到0~6 歲這個階段的重要性。就拿說話這事來說。

六個月大的孩子只能聽懂單詞,但 1 歲左右他們就能說出第一個字,並以平均每 2 小時學習一個新詞彙的速度成長,說出越來越複雜的句子。

是什麼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力呢?

最大原因是,這個階段大腦擁有最強的可塑性。這意味著,我們能最高效地通過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的底層能力得到最好的發展。

有認知科學家說,孩子在童年所學之多,是今後一生都無法企及。那麼作為父母,怎樣教育能讓孩子發揮最大潛力呢?

科學育兒:0~6 歲孩子學習力那麼強,該如何養育聰明的孩子呢?

怎樣教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每個孩子個性不一樣,成長速度不一樣,教育方法也應因人而異。但有些教育原則,卻是共通的。

比如,爸爸媽媽應該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要發展的能力有不同的側重,所以你需要訓練的重點不一樣。0~2 歲重視運動與認知的啟蒙;2~4 歲重視情緒教育,為孩子的「情緒腦」打下基礎;3~6 歲重視識字啟蒙,打開孩子的閱讀世界。

比如,你應該面向未來培養孩子能力。我們的生活被人工智能越來越多地滲透,現在大部分職業在孩子長大後的未來都會被取代。你現在所教的知識能讓孩子適應孩子面對 AI 時代的挑戰嗎?

比如,你應該武裝一些靠譜的腦科學知識。市面上流行很多養育觀念,有一些還是基於國外幾十年前額研究或成果,早應該被淘汰。甚至有些觀念是錯誤的。看上去是某某國外教授、權威育兒專家提出來的,但查下文獻就會發現,是一些商家,為了兜售自己的理念,篡改、曲解、惡意誇大原有的科學實驗結果。

有句話說得對,孩子生而為孩子,而我們是學著做父母。在「父母」這科考試前,有沒有人給予科學靠譜的指導呢?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會,那就是等著被淘汰。

試想,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學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奧數、舞蹈、做機器人樣樣不在話下。

科學育兒:0~6 歲孩子學習力那麼強,該如何養育聰明的孩子呢?

而你卻讓孩子慢慢來,不著急,不管什麼知識都給孩子打折,不管什麼壓力都給孩子減負。

在這個連機器人都能跟人競爭的社會里,你讓孩子將來如何立足?

我國每年的畢業生都在遞增,2019年已經達到860萬,而我們的孩子只是其中渺小的一員。

人工智能越來越普遍,不少人面臨下崗失業的困境,現在讓孩子多學一些東西,多掌握一些本事,孩子將來才不會一事無成。

孩子不懂堅持和奮鬥的意義,他們只覺得苦,覺得累,想放棄。可這些,父母都懂。

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該眼睜睜看著孩子走下坡路,而應該及時給予建議、引導與鼓勵,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堅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成就每一個人。

說白了,就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