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喜歡鐵腕下屬,老好人是得不到重用的,千古不變的職場原理

【出處】《資治通鑑》第101卷 晉紀23

【原文】匈奴劉衛辰遣使降秦,請田內地,春來秋返;秦王堅許之。夏,四月,雲中護軍賈雍遣司馬徐帥騎襲之,大獲而還。堅怒曰:“朕方以恩信懷戎狄,而汝貪小利以敗之,何也!”黜雍以白衣領職,遣使還其所獲,慰撫之。衛辰於是入居塞內,貢獻相尋。

【譯文】匈奴劉衛辰派使者向前秦投降,請求在內地劃給他們農田耕種,春天來秋天走,前秦王苻堅同意了。夏季,四月,雲中護軍賈雍派司馬徐率領騎兵襲擊劉衛辰,滿載而返。苻堅憤怒地說:“朕正在以恩信安撫戎狄,而你卻貪圖小利而敗壞了事情,為什麼呢!”於是廢黜賈雍,讓他以布衣百姓的身分兼領職務,派使者將他所掠獲的財物送還了劉衛辰,並對他加以撫慰。劉衛辰從此進入關內定居,經常向前秦進獻貢奉。

【解析】賈雍表面上破壞了,前秦苻堅的安撫政策,被廢黜,但是職務卻沒有變化,很多人認為苻堅內心會特別討厭賈雍,其實恰恰相反,賈雍這點政治覺悟都沒有,怎麼做到高官的,其實,他從實質上贏得了苻堅的認可,這才是最好的下屬,各種原因,我們詳細分析:

1、苻堅的尷尬

劉衛辰在沒有被打敗的情況下,主動投降,索取利益,這對苻堅很是尷尬。作為前秦的皇帝,必須樹立良好的政治形象,別人投降,必須接納,這樣才能夠樹立起大國形象,柔遠綏懷。但是如果不打一下,匈奴人內心不會怕,不會真心的歸順。但是,打有損政治形象。

2、賈雍的揣摩

面對這樣的政治形勢,賈雍果斷的判斷出,國家需要和劉衛辰打一仗,而且是必須是勝仗,這樣才能夠把前秦的聲威打出來,這樣劉衛辰的投降,才是真心的。但是這個是有名譽風險的,那就是必須會被領導譴責,但是他做了領導內心想做的事情,之後,還是會被重用的。

3、苻堅的處理

面對賈雍擅自開戰,而且有這麼多的繳獲,內心是非常高興的,但是公開卻不能不做出譴責,於是立即就廢黜了賈雍,但是如果一擼到底,以後誰還替領導解除尷尬,誰還能夠在邊區震撼匈奴呢,所以,苻堅採取了保留職位,讓他“白衣領職”,即給匈奴做做樣子,又不傷筋動骨。

4、劉衛辰被震

劉衛辰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投降已經被接納,而且還得到好處,為什麼轉瞬間就被揍了一頓。但是看到苻堅立即處罰了破壞外交關係的小弟,返還了財物,啞巴虧是要吃著,讓他明白自己的實力,的確不足以和前秦抗衡。只能老老實實的進貢。之前的投降條約上是沒有這個條款的。

領導喜歡鐵腕下屬,老好人是得不到重用的,千古不變的職場原理

5、背後的原理

這背後是個什麼原理呢,就是,領導需要良好的政治形象,壞人不能自己做,這時候就需要有眼力的下屬,主動替領導做一些個強硬的事情,這樣領導表面處罰了這個下屬,但是內心卻是非常高興的。有些人觸動領導權威,領導如果發飆顯得沒胸懷,所以需要小弟代替發飆。

這個原理大到國家,小到組織,面對有人搞事事情,領導到無不希望,自己的手下立即鐵腕鎮壓,但是做領導的卻不能說出口,激起民憤,喪失自己的政治形象,這時候,手下如果自行主張,鐵腕鎮壓,即使會受到處理,但是後期前途無量,這就是權謀心思。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