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劉孟博/文

陳素貞/攝影

湯王廟,位於汝州市區東二十里許,紙坊鎮車渠村。車渠村,又稱車渠鋪或二十里鋪,俗稱“車裡店”,歷代連接許昌與洛陽的“官道”皆穿村而過,得交通之便利,明清時期車渠村內店鋪林立,行商坐賈,絡繹不絕。

“鋪”即古代的驛站。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凡公文、書信都是通過人馬來傳遞,漢代用步行遞送稱為“郵”,用車傳送稱為“傳”,騎馬傳送稱為“置”或“驛”。因此,各地主要幹道旁每隔數里便有一個驛站,並備有馬匹以供來往傳遞信件之用,兼有接待過往官員和使臣的功能。顧炎武《日知錄·驛傳》曰:“今時十里一鋪,設卒以遞公文”。明正德《汝州志》記載的汝州東路鋪舍有:仁義鋪、車渠鋪、趙落鋪、長阜鋪,清代除長阜鋪被裁撤外,另外三處仍然保留。

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湯王廟,又名神清宮,道光《直隸汝州全志》卷九 古蹟記載,“神清宮,一在趙落裡車渠店,明隆慶四年建,有碑記”。據老年人回憶,解放前湯王廟佔地面積約有十畝,廟內有湯王殿、三官殿、奶奶殿、關公殿、牛王殿、戲樓等建築,牛王殿旁曾懸掛洪鐘一口,聲徹十里。1948年,淮海戰役打響,湯王廟作為後方醫院,住進很多傷員,廟中道士即在此時離去。醫院搬走後,湯王廟改為車渠小學,遺憾的是廟內四棵三個人都合抱不住的大楊樹,1958年紙坊公社建大禮堂時伐倒兩棵,剩餘的兩棵,1966年被紅衛兵所毀。

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湯王廟戲樓,民國二十二年重修,座南面北,磚木結構硬山頂,舊時每年二月十五廟會及節慶,均在戲樓內演戲酬神。經過測量,戲樓面闊6.5米,臺口高2.6米,前臺進深3.5米,後臺進深2.6米,脊檁正中墨書文字為“大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仲冬合村重修”。約1952年前後,曲劇創始人之一,有“曲子狀元”之稱劉保才,曾在車渠村教戲,村劇團有韓瑞身、吳桶、牛河林、王月仁、王安子、牛留記等演員,演出的劇目有《二進宮》、《對花庭》、《鍘太師》、《劉全進瓜》、《天河記》、《莊子點化》、《宋江殺閆婆惜》等。

汝州訪古     車渠湯王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