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區塊鏈?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種新的應用模式,如點對點傳輸、協商一致機制、加密算法等。所謂的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和訪問權限的數學算法。區塊鏈(Block.)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網絡金融實驗室和新浪科技發佈的《全球比特幣發展研究報告》提到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基礎技術和基礎設施。它本質上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庫,也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提高交易安全性的區塊鏈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個數據塊都包含過去10分鐘內所有在線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並生成下一個塊。

虛擬貨幣與區塊鏈技術有什麼關係?

  首先,弄清楚比特幣是區塊鏈,但區塊鏈不是一個比特幣。Google和wiki都不能解釋區塊鏈是什麼。因為有很多人談論比特幣,很多人知道比特幣,但是說到區塊鏈,區塊鏈沒有明確的定義。幾乎所有的演示都是這樣的:比特幣->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或者比特幣>比特幣是一個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有什麼關係?

上圖中,高亮的點就是區塊鏈系統中分佈在環球各地的一個個節點;而這些節點能夠簡單理解為一臺服務器服務器集群。

  在去中心化系統中,比特幣是誰發行的?這是無限制的發行嗎?

  比特幣貨幣是通過採礦(工作量證明)發行的,總共有2100萬枚比特幣被編程死亡,而第一個區塊獎則是硬編碼的。根據平均挖出一個街區10分鐘的效率,挖出一個街區的報酬將減少一半,每210000個街區,大約每四年一次。2009年1月,每枚比特幣獲得50枚比特幣,2012年11月每枚比特幣減半至25枚,2016年7月減半至12.5枚比特幣。根據這個規則,到2140年,所有的比特幣都將發行出來,然後將沒有新的比特幣出現。

什麼是區塊鏈?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有什麼關係?

現在,比特幣的市價暴跌,華東挖礦機甩賣都無人問津,都預示著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1.0時代已經結束。發展迅速的區塊鏈3.0時代到來,有了應用場景。

  最後總結:

  1、區塊鏈是一個放在非安全環境中的分佈式數據庫(系統)。

  2、區塊鏈採用密碼學的方法來保證已有數據不可能被篡改。

  3、區塊鏈採用共識算法來對新增數據達成共識。

  區塊鏈技術未來可能應用到法定數字貨幣、數字票據、清算、結算等多個領域,區塊鏈技術也會對貨幣體系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