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很多朋友得了胃病或者胃手術後,醫生往往交代要“少食多餐”等等,但是豈不知,這句話的概念,不僅僅是字面上的。。。。。。

下面這是一篇非常好的飲食指導,以前總說要少食多餐,其實是錯的哦!


輪流換食品

進食食品,應該將各種食品輪流更替,不應該偏吃某一類,這樣才能使人體吸收到各種營養料。如果愛好某一種食物,多吃一些也無妨,但是不能常常單吃一種。

譬如,童年時期酷愛吃糖,但不能時時大量吃糖;

少年時喜歡吃凍品,不能時時大量吃凍品;

中年時愛吃刺激性飲食,也不宜偏愛過甚;

婦女愛吃酸性食物,多吃之後,能致胃酸過多,亦是不宜;

壯年時愛吃油膩食品,多吃更不相宜;

老年人喜吃糯米制的食品,如糕、餅、粽、餈,多吃之後,也易致病。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凡是偏好一種食物,多吃了常易致病。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早午晚不同

一天之內,早晨宜吃清淡流動的飲食,中午胃部消化能力漸強,即可照常進餐。晚餐時已接近睡眠,不必多吃。

民間俗語:“早飯吃得早,中飯吃得飽,夜飯吃得少。”三餐所食,顯然不同。有許多午間慣食的食品,絕不能在晨間進食,如果勉強在早餐時進食,往往使人整天感覺不舒服。又因各地風俗習慣不同,人的飲食方式也會因此而異。

有的地區一日兩餐,有的地區一日三餐,有的地區一日五餐。我們入鄉隨俗,在變更進餐方式時,要慢慢地將習慣轉變過來,而大致上以不離本人的習慣為原則。如果變更太速,亦易致胃病。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飯前忌雜食

飯前或飯後,不能進食雜物,按時吃飯,可使消化器官工作定時。如果飯前進食了少許食物,等到吃飯的時候,便大打折扣,小兒可能更不想再吃。

此因胃的消化工作已做過,短時不能再活動。所以飯前吃零食,到了正式吃飯時,常常會沒有食慾。如果沒有食慾而勉強進食,又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候。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患病要慎食

如果已患輕度胃病,應迅速將一切飲食上的不良習慣加以糾正,而且要嚴格地遵行,絕不可懈怠疏忽。

若干食品,應在禁忌之列。患者情況雖有不同,但是大致要忌食五種食品:

第一是變質食品,

第二是冷凍食品,

第三是堅硬肥滯食品,

第四是刺激性食品,

第五是糖質太多的食品。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少吃冷東西

中國人吃東西,主張多吃溫熱熟食,少吃冷食,這對胃部十分有益。

西洋人因為生活簡單,所以吃慣冰水和各種凍食。中國人向來沒有這種習慣,現在很多人家中備置冰箱,冷凍食品大增,可是胃部尚未養成這種習慣,所以不能盲目效仿別人亂吃凍品。還有,一會兒吃熱品,一會兒吃凍品,或者凍熱並進,對胃部甚有損害。

胃寒的人,吃了冷凍東西,常感不適,吃了很熱的東西,也有同樣的情形。整天喝茶的人,也容易患胃病,或影響胃消化機能。

吃飯不用腦

吃飯時不可用腦,也不可講氣惱的話,如果能作輕鬆有趣的談話,更有裨益。中國家庭中做家長的,往往在吃飯時向家人發表告誡式的講話。還有商人在午餐時約晤相聚,每每就席討論商務計劃,有時即在席上決定事務進退,這都是很不相宜的。

吃完飯之後,不宜立刻坐下來辦事,尤其是不宜立即用腦,最好要有適當的小小運動。中老年人,最好在室內步行。

曾國藩說:“飯後步行百步,是養生秘訣。”這對缺少運動的人極為相宜,對胃部虛弱、消化困難的人,也大有幫助。

兒童在飯後,只可以作適宜的活動,不能奔跑跳躍。劇烈的運動,尤須禁止。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防止學童濫吃食物

若干兒童,在學齡時期,亦有胃病。推其緣故,多由濫吃所致。譬如晨間八時上學,至十一時即覺飢餓,於是就近購買雜物,以作充飢。

如進食麵包之類,尚無大礙。

但觀察香港許多小店出售的食物,都是堅韌難化的食品,如魷魚乾、魷魚片、炸春捲、開口笑、南乳肉,及各種糖果餅餌,同時又進飲凍品,亂吃—通,貽害更甚。所以許多兒童,在稚年已時時嚷著胃部不舒。父母應當先為兒女預備適宜食品,帶入學校,不另給零錢,使兒童無法濫購食物,這是很重要的。

多嚼增唾液

有了胃病之後,應以柔軟而易於消化的食品為主。但是有一派醫生(如醫治孫中山先生胃病的那位日本醫生高野太吉氏),主張有胃病的人,要吃堅硬的東西。西餐中特別預備一種較為堅硬的白色圓麵包,也是此意。關於這個問題,其原意是要督促進食時著意咀嚼,並非說硬的東西對胃有益。

因為口腔中的唾液,對消化有很大幫助,而唾液的分泌,在咀嚼時特別旺盛。咀嚼食物的習慣要在幼時養成。一日三餐,每餐細細咀嚼,對胃的幫助極大。

終身行之,也是預防胃病之道。這是不需金錢的預防法,值得向讀者鄭重介紹。

胃不好,要少食多餐?可能一直都錯了——這樣吃飯,才是正確姿勢

餐前先吃湯

進餐之前,最好先適量進飲一些流質,如茶水湯液。北方人進餐時,先吃飯菜然後呷湯,這是不宜的。一部分廣東人吃飯時先飲湯一盅,然後進食,這是很合理的。

飢餓時,胃裡空虛,需要一些水分去潤澤一下。如果胃部很乾的時候,吃了些又幹又黏或又冷又硬的東西,一定會引起不消化的毛病。所以西洋人吃大菜,開頭總先上一盆湯。中國人的老方法,必先喝一杯開水,再行進餐,都合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