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兒扇奶奶耳光,寶媽反手就是一巴掌,寶爸:打得不夠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一些行為其實是壞習慣的表現,不過許多長輩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後孩子長大一些了他就自然會知道了。

然而就是這種對孩子的驕縱,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一步一步走向歧途,因此需要家長在孩子出現相應徵兆的時候給予正確的教育,讓孩子養成正確的“行為意識”。

馬克吐溫說過:

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樓。

由此可見,雖然孩子的行為意識薄弱,但是需要家長一步步正確地引導,糾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錯誤行為。本身不受拘束的孩子,在行為意識上能夠去規範,才能夠健康地成長。

3歲女兒扇奶奶耳光,寶媽反手就是一巴掌,寶爸:打得不夠

案例

正值六一兒童節,寶媽跟奶奶一起帶著孩子去遊樂園玩,一天的遊戲項目下來,奶奶也直呼受不了,天色也將晚,於是就準備著回家。

寶媽提前去路邊攔車,奶奶在後面帶著孩子,結果孩子又看見了一個娛樂項目,吵著要玩,奶奶堅決要帶孩子回家,孩子就開始鬧脾氣,不停的拽奶奶的衣服,忽然扇了一下奶奶耳光

寶媽見奶奶和孩子還沒到,就返回去看什麼情況,結果就看待孩子在打奶奶,寶媽過去就給了孩子不太重的一巴掌。

並且教育孩子道“痛不痛?你覺得這麼打人對嗎?沒大沒小,還敢動手”。回家後,寶媽跟寶爸提起今天的事,爸爸更是嚴厲道:“打得不夠,這麼小就敢打人,沒大沒小的,將來出社會了怎麼辦”。

3歲女兒扇奶奶耳光,寶媽反手就是一巴掌,寶爸:打得不夠

網友也評論說:孩子不能慣,從小的“行為意識”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不受約束的孩子,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雖然自由,但是沒有目的性。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往對的方向走。那麼,“行為意識”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呢?

分析

那麼“行為意識”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呢?

▼ 一方面,“行為意識”的養成。

最重要的其實讓孩子意識到可能導致的後果,像孩子在涉世未深的時候會比較懵懂,這時候一些行為可能是出自於本能情緒的發洩。

但是家長應該讓孩子及時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什麼樣的行為是可以的,什麼樣的行為又是不可以的,這樣的教育才能

約束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能夠有相應的意識,避免走上歧路。

▼ 另一方面是,“行為意識”是一個人對自身的約束,也是對規則的遵守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逐漸養成相應的符合主流的品質和修養,能夠在進入學校或是社會工作的時能夠不受到別人的排斥,能夠懂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是能夠不傷害到他人也不給自己帶來麻煩。

3歲女兒扇奶奶耳光,寶媽反手就是一巴掌,寶爸:打得不夠

做法

當孩子“行為缺失”,家長該怎麼做?

1. 正確的方法和正確的態度

當孩子出現“行為缺失”,家長要給予重視,用嚴肅認真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事情的重要性,恩威並施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缺失”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自己應該怎麼去承擔,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孩子自行解決相應的問題。

2. 為孩子樹立榜樣

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也是父母應該而且必須做的,要想將自己講的話孩子聽得進去,就要讓孩子以自己為標杆,深刻認識到“行為意識”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長教育,脫不開家長的正確和及時的引導,尤其是在孩子已經出現徵兆的時候,更要認真的去對待,而不是得過且過的縱容。在這裡提醒大家,“行為意識”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家長應該懂得正確培養孩子的“行為意識”。

3歲女兒扇奶奶耳光,寶媽反手就是一巴掌,寶爸:打得不夠


你覺得“行為缺失”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歡迎分享。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