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瓦倫提尼安三世遭到謀殺後,羅馬帝國西部的政局陷入了進一步的動盪之中。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一、佩特羅尼烏斯統治時期

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姆斯是此後在羅馬帝國西部即位的第一位皇帝。佩特羅尼烏斯在即位之前是一位較有權勢的元老,他曾經兩度出任過執政官,也被認為是殺害瓦倫提尼安三世的主謀。然而,佩特羅尼烏斯的統治僅僅維持了兩個月左右,便由於汪達爾人的入侵而終結了。

這一事件的起因是瓦倫提尼安三世在位期間曾經和汪達爾人的首領蓋瑟裡克達成過聯姻的協議。由於瓦倫提尼安三世的倒臺,這樁聯姻也終止了。蓋瑟裡克遷怒於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姆斯,並以此為藉口率領他的軍隊前往羅馬城興師問罪。

汪達爾人進軍羅馬城的消息引起了羅馬城內的民眾和佩特羅尼烏斯本人的不安。在準備逃離羅馬城的途中,佩特羅尼烏斯被一群暴民殺死了。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二、阿維圖斯

佩特羅尼烏斯的繼任者是他曾經的部下埃帕奇烏斯阿維圖斯。在佩特羅尼烏斯短暫的統治期間,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派遣阿維圖斯去高盧尋求當地元老階層以及駐紮在那裡的西哥特人的支持。當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姆斯倒臺的消息傳到高盧之後,當時正在高盧的阿維圖斯被高盧的元老階層擁立為皇帝,並獲得了西哥特人的支持。隨後阿維圖斯從高盧進入意大利,在羅馬城即位。

阿維圖斯的統治也並不長久。當時的羅馬城剛剛遭受過汪達爾人劫掠,阿維圖斯的軍隊來到羅馬城後加劇了羅馬城內糧食短缺。羅馬城裡的人們將饑荒的原因歸罪於阿維圖斯和他所帶來的大量軍隊。且由於汪達爾人拿走了羅馬城內的絕大部分財物,阿維圖斯不得不將一些羅馬城內的一些公共建築變賣給商人,以此來獲取資金分發給擁護他的軍隊。這些舉措引起了羅馬城中人們普遍的不滿。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此時,由兩位羅馬軍官利奇默爾和馬約裡安所率領的軍隊公開反抗阿維圖斯。阿維圖斯回到高盧南部的阿爾勒召集起一支軍隊回到了意大利。456年,馬約裡安和利奇默爾率領的軍隊在意大利的普拉森提亞附近打敗了他。阿維圖斯戰敗被俘,但沒有立即被殺害,而是被任命為普拉森提亞的主教,以這種方式退出了政治舞臺,在不久之後仍然遭到謀殺。

三、馬約裡安

在率領軍隊打敗阿維圖斯之後不久,馬約裡安便被他的同僚利奇默爾和手下的士兵們擁立為西部的皇帝。馬約裡安在位期間發佈的一些法令保存至今,即所謂的《馬約裡安新律》。《馬約裡安新律》是這一時期為數不多的較為可靠的史料,從這些法令中我們可以看到5世紀後期羅馬帝國西部的一些真實的社會和經濟狀況。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馬約裡安比較關注的是當時帝國西部經濟狀況。他即位後所頒佈的第二條法令便是有關減免稅賦的法令。高額的稅率已經讓當時帝國西部各地的民眾們難以承受,各種各樣的、多重的賦稅和其它額外的貢金已經耗盡了行省居民們少得可憐的財產,這些稅賦已經失去了它們本質上的意義。

馬約裡安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些不正常的稅賦背後是一些官員的腐敗問題:有些總督和朝廷官員、或者其他官員的侍從們的確已經在徵收法定的稅賦了。但是和古人的方式不同,他們匆忙地跑遍各個行省,通過大額的勒索給土地所有者們和市議員們帝來了毀滅。他們籍著自己的慾望勒索到了自己的戰利品。只有很小一部分稅款進入了國庫,而這貪婪而又有權勢的官員們則拿到了雙倍甚至更多的財物作為報酬。

此外,馬約裡安還試圖恢復市民保護官這一官職,以此來保護城市中的民眾不受官員的壓迫。總的來說,馬約裡安所頒佈的法令基本上都是為了整頓和改善羅馬帝國西部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狀況。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法令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當時羅馬帝國西部的社會和經濟秩序正在日益衰落。從當時和之後羅馬帝國的政治局勢來看,這些法令很可能收效甚微。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除了盡力改善國內狀況以外,馬約裡安也曾試圖奪回長期被汪達爾人佔據的北非。不過他的艦隊在西班牙遭到了毀滅,不得不終止了這一遠征計劃。馬約裡安的統治時間雖然比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姆斯和阿維圖斯要長,但也僅僅維持了4年左右。公元461年,馬約裡安結束了在西班牙的戰事,在從高盧返回意大利的途中,他被曾經的同僚利奇默爾所殺。

四、塞維魯

馬約裡安被殺之後,利奇默爾將一位名叫利比烏斯塞維魯的元老扶上了羅馬帝國西部的皇位。不過塞維魯可能只是名義上的皇帝,真正擁有實權的還是手握重兵的利奇默爾。塞維魯統治了4年之後便原因不明地死去,有傳聞說他是被利奇默爾毒死的。

在這一時期,汪達爾人蓋瑟裡克的軍隊又重新開始了對意大利南部沿岸的侵擾。西部的羅馬政權不得不派遣使節一面向汪達爾人謀求妥協,一面向東部君士坦丁堡朝廷求援。汪達爾人不僅僅對意大利的沿岸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且也侵擾了羅馬帝國東部的一些地區,所以東部的皇帝利奧試圖聯合羅馬帝國東部和西部的軍事力量來消除汪達爾人的威脅。為此利奧皇帝派遣了安特米烏斯前往西部,在和西部的利奇默爾達成協議之後,安特米烏斯即位成為了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五、安特米烏斯

安特米烏斯出生於東部一個頗有權勢的元老家族,也是東部的前任皇帝馬爾西安的女婿,同時還是一位富有經驗的軍人。對東部的皇帝利奧來說,安特米烏斯的身份背景對他的皇權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因此對利奧皇帝來說,讓安特米烏斯前往西部,既能夠排除這一潛在的競爭對手,也能夠擴大東部朝廷在西部的政治影響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他和安特米烏斯之間的關係,可謂一舉多得。

安特米烏斯即位後立即聯合東部的軍隊共同征討汪達爾人。公元468年,東部和西部採取了聯合軍事行動試圖收復長期被汪達爾人所佔據的北非。

然而對羅馬帝國來說,這次戰爭的結果卻是災難性的。指揮上的失誤和惡劣的氣候環境導致了羅馬軍隊最後的失敗。在遠征汪達爾的戰爭失敗後,安特米烏斯和利奇默爾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裂痕。對安特米烏斯來說,利奇默爾所擁有的權勢對他的皇位始終是一大威脅。為此安提米烏斯也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削弱利奇默爾的勢力,嚴懲一切試圖威脅他皇位的政敵。作為安提米烏斯到來之前羅馬帝國西部的實權者,利奇默爾當然不會心甘情願地交出自己的權力。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兩者之間長期以來就潛在的緊張關係最終在470年發展成了雙方之間的軍事對峙。衝突的導火索是安特米烏斯以陰謀造反的罪名處決了當時的政務總管羅馬努斯。

羅馬努斯是利奇默爾的親信,當利奇默爾獲悉羅馬努斯被殺之後,他立刻召集起了自己的軍隊離開羅馬城,以米蘭為根據地和安特米烏斯對峙。這一局勢持續了將近一年左右。到了472年,裡奇默爾的軍隊將安特米烏斯圍困在了羅馬城中,並且在晚些時候攻破了羅馬城,殺死了安特米烏斯。

六、奧呂布裡烏斯

安特米烏斯倒臺之後,裡奇默爾將奧呂布裡烏斯扶上了羅馬帝國西部的皇位。

奧呂布裡烏斯來自意大利的元老家族,也是瓦倫提尼安三世皇帝的女婿。奧呂布裡烏斯當時本以羅馬帝國東部使節的身份前來調解裡奇默爾和安特米烏斯之間的關係,後來卻被裡奇默爾扶上了皇位。裡奇默爾的這一行為可能是希望在打敗安特米烏斯之後能夠緩和與東部之間的關係。

和汪達爾人的關係也是裡奇默爾所考慮的一個因素。瓦倫提尼安三世的大女兒,與她祖母同名的小加拉普拉奇迪規嫁給了奧呂布裡烏斯,而小女兒歐多奇碰嫁給了汪達爾首領蓋瑟裡克之子亨內裡克。在過去的幾年間,蓋瑟裡克不時地以這層聯姻的關係試圖干涉羅馬帝國西部的政局,他率領軍隊侵擾意大利沿岸的目的便是要求東部和西部的政權推舉奧呂布裡烏斯即位為西部的皇帝。

然而奧呂布裡烏斯即位不過數月之後便去世了。在奧呂布裡烏斯去世之前不久,長期掌握西部實權的裡奇默爾也去世了。裡奇默爾去世後,他的侄子貢多巴德接替了他的地位。不久之後,在公元473年,貢多巴德將宮廷侍衛長格呂凱里烏斯扶上了西部的皇位。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七、格呂凱里烏斯

安特米烏斯的倒臺使得羅馬帝國東部和西部政權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格呂凱里烏斯的即位沒有獲得東部的認同。在獲悉格呂凱里烏斯即位的消息之後,東部的皇帝利奧便派遣尤利烏斯奈波斯率領軍隊討伐格呂凱里烏斯。奈波斯的軍隊在大約一年之後通過海路登陸到了羅馬城附近,並且幾乎在徵而不戰的情況下就俘獲了格呂凱里烏斯。格呂凱里烏斯遭到了和之前的皇帝阿維圖斯同樣的待遇,他被強行按立為主教,被迫退出了西部的政治舞臺。

奈波斯隨即取而代之,順利地登上了羅馬帝國西部的皇位。然而同安特米烏斯一樣,奈波斯雖然有著羅馬帝國東部的支持,但是也沒有能夠穩固自己的統治。奈波斯即位後不到一年,西部的軍隊便在俄瑞斯特斯的領導下成功地發動了兵變。感到勢單力孤的奈波斯被迫在475年離開了意大利逃往達爾馬提亞。在成功地驅逐了奈波斯之後,俄瑞斯特斯將自己兒子羅慕路斯扶上了羅馬帝國西部的皇位。

動盪與衰落:455年到476年間,西羅馬帝國皇位的頻繁變更

然而混亂的政治局勢並沒有結束,羅慕路斯的統治也較為短暫。在將近一年之後,即公元476年,軍隊在奧多阿克的領導下再次發動兵變殺死了俄瑞斯特斯。年幼的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路斯也隨即遭到廢馳。這一事件一般被看作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