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籃球從來就不只是球星的堆積,也從來不會有什麼大結局:無論是NBA曾經的勇士,還是CBA現在的遼寧!

2018-2019賽季,遼寧隊失去了衛冕的機會。失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主力中鋒韓德君的傷病缺陣,導致了內線的全面失守。但是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遼寧隊小外援哈德森的低迷和老化。本賽季,遼寧隊可以說是兵強馬壯:韓德君傷愈復出、當年的天才前鋒賀天舉也逐漸找到狀態,球隊還有兩大國手趙繼偉、郭艾倫坐鎮。更為重要的是,遼寧隊花了400萬美元的大價錢,用史蒂芬森替換掉了哈德森。要知道,史蒂芬森就算是在NBA,依然具有打首發的實力!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CBA大結局、遼寧隊總冠軍,成為了球迷熱議的話題。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遼寧隊開局兩連敗!球迷總是唯結果論並且缺乏耐心,有激進的球迷甚至要求放棄史蒂芬森。CBA第三輪遼寧隊主場迎戰深圳,對於遼寧隊來說,這是一場不能再輸的比賽。主教練郭士強果斷變陣,遼寧隊終於找回了往日的贏球模式,惹不起的第4節又回來了!遼寧隊也終於取得了CBA本賽季首勝!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那麼,在第三輪的比賽中,遼寧隊相比前兩輪,球隊的變化在那裡呢?

——第1個變化:賀天舉替換李曉旭首發出戰,解決了進攻空間問題。

雖然賀天舉和李曉旭都是大前鋒,但是兩人的比賽風格完全不同:李曉旭主要是以防守為主,主要活動區域偏重於內線。在進攻端雖然也有中投,但是並不穩定。而賀天舉的打法就偏小前鋒,在進攻端主要以空切籃下和中遠距離投籃為主。當李曉旭和韓德君搭檔內線的時候,內線的空間就會特別擁擠。而球隊的主要得分手史蒂芬森和郭艾倫,攻擊手段都是以突破為主,外線投射並不穩定,進攻空間對他們來說就尤為重要。

用賀天舉頂替李曉旭首發,就有效地解決了進攻空間問題。賀天舉在中遠距離的投籃威脅,能夠儘可能將防守人從內線帶走。當韓德君提到上線打有球擋拆的時候,就會完全拉空內線,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史蒂芬森或者郭艾倫的突破能力。

當然,賀天舉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拉開空間上,他的無球走位和空切能力,也能夠使球隊的戰術體系更立體,使持球攻擊手的選擇更多。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第2個變化:郭艾倫假首發、真替補,解決了球權問題!

在遼寧隊兩連敗期間,郭艾倫場均僅僅拿下11.5分2.5籃板3.5助攻。要知道在2018-2019賽季,郭艾倫場均可以拿下23.6分4.9籃板5.8助攻,二分球命中率高達57.3%,三分球命中率也有34.5%。郭艾倫數據斷崖式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和史蒂芬森打法的不兼容:

兩人都是持球在手的核心打法,都是擅長突破卻不具備穩定的投射和無球能力。顯然,史蒂芬森在場的時候,必須是球權的支配者,郭艾倫難免就成為被犧牲的那一個!

在對陣深圳的比賽中,郭艾倫雖然還是首發出戰,但是在第一次暫停的時候,就被高詩巖替換下場。此時史蒂芬森就成了場上的絕對核心,高詩巖和趙繼偉成了二傳手和定點射手,賀天舉成了外線高炮臺,韓德居成了擋拆、吃餅、搶籃板的苦力中鋒。遼寧隊就有點CBA騎士隊的意思了,而史蒂芬森就是遼寧隊的勒布朗-詹姆斯!

將郭艾倫和史蒂芬森的上場時間錯開,不但史蒂芬森打的開心,郭艾倫也找回了曾經亞洲第一後衛的風采。在上半場一分未得的情況下,下半場獨得16分,尤其是末節史蒂芬森不在場的情況下,郭艾倫更是狂砍12分,帶領著遼寧隊單節36-21領先深圳隊,鎖定了比賽的勝利!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第3個變化:縮短球隊輪換陣容,解決失誤過多的問題。

在對陣廣東和廣廈兩場比賽中,遼寧隊一共失誤了35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遼寧隊遭遇連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決球隊失誤過多的最好方法是什麼?毫無疑問是讓球員之間的配合更默契!但是遼寧隊顯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磨合,他們必須儘快贏球,讓球隊從泥潭中走出來,提升球隊的士氣。那麼解決失誤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單打和縮短輪換。

單打自不必說,史蒂芬森和郭艾倫都是優秀的持球單打手。在兩連敗期間,主教練郭士強都使用了10人輪換。就算是叢明晨受傷重傷缺席,郭指導也將郭旭拿到輪換陣容,保持著10人輪換。而在本場比賽,主教練郭士強棄用了郭旭,李曉旭也僅僅獲得了6分鐘的出場時間,基本上保持著8人輪換。縮短輪換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了。全場比賽遼寧隊只有8次失誤。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遼寧隊主教練郭士強的3個變化,讓遼寧隊終結了連敗,找回了昔日的贏球節奏。但是從正常比賽的過程來看,遼寧隊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場比賽的變陣,帶來的是短暫的勝利,要想球隊能有好的戰績,甚至是奪得總冠軍,遼寧隊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1個問題:如何讓史蒂芬森和郭艾倫共存?

雖然將郭艾倫和史蒂芬森上場時間儘量分開,暫時的解決了球權的問題。史蒂芬森拿下35分13籃板2助攻,郭艾倫也在末節獨砍12分帶隊拿下勝利。但是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問題:郭艾倫在前三節僅僅拿到了4分,由史蒂芬森主攻的上半場,郭艾倫更是1分未得。

要想徹底解決兩人的共存問題,就必須一人改變自己的技術風格,豐富自己的得分手段。本著球隊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史蒂芬森必須是絕對的核心,那麼做出改變的就必須是郭艾倫了。郭艾倫需要將自己定位在無球的角色上,通過無球的跑位和空切來獲得輕鬆得分的機會。同時還需要加強自己的外線投射能力,尤其是3分線外的投射能力。

其實郭艾倫是完全可以轉變為外線射手的,他職業生涯三分投的最好的賽季,命中率達到了39.3%。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第2個問題:如何保持替補席的攻擊力?

用賀天舉頂替李曉旭首發之後,遼寧隊的替補席上除了外援巴斯,基本都不具備自主攻擊能力。就算是巴斯,也是以接球投籃為主的內線。這就需要有人來引領替補席的進攻。尤其是按照CBA的規定,兩外援將有一定的時間不能同時在場,誰來和巴斯配合就成了替補席上的大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靠郭艾倫。郭艾倫在和史蒂芬森同時出戰的時候,就必須犧牲自己的突破能力,來作為史蒂芬森身邊的射手。而和巴斯配合的時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突擊能力,用突分戰術來引領球隊的進攻。毫無疑問,史蒂芬森已經坐穩了先發的位置,那麼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第3個問題:誰會成為穩定的外線射手?

對於這支遼寧隊來說,最缺乏的就是空間:無論是郭艾倫、趙繼偉、高詩巖、史蒂芬森,都不是出色的投手,都難以穩定的在三分線外給予對手打擊。叢明晨經過這兩年的鍛鍊,已經展現出外線射手的潛質,但是卻遺憾地遭遇傷病,很有可能賽季報銷。那麼,培養穩定的三分射手,就成了遼寧隊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目前遼寧隊所擁有的球員來看,小將郭旭很有可能成為遼寧隊三分線外的答案。他在CBA有限的出場時間內,三分球的命中率達到了50%。當然,由於樣本太小,這未必能夠代表他的真實水平,但是至少可以證明他在投射方面的天賦。郭士強主教練為了儘快的帶領遼寧隊走出泥潭,不得不暫時地縮短了輪換陣容。但是從球隊的長遠發展來看,還是要擴大輪換陣容,至少要給郭旭充足的時間去證明自己:也許他會成為遼寧隊外線最穩定的射手!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第4個問題:如何保持韓德君的健康?

韓德君的健康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遼寧隊本賽季的成敗。遼寧隊目前的內線球員,只有韓德君、李曉旭和巴斯。巴斯更多的是偏向於大前鋒,雖然能夠打中鋒位置,但是很難限制對手的大外,甚至是周琦、王哲林這樣的本土中鋒。李曉旭雖然防守能力強悍,但是對抗和身高都有很大的劣勢。也就是說,韓德君是遼寧隊內線防守唯一靠譜的屏障。

如何保持韓德君的健康?最好的方法無疑是縮短他的上場時間。而要壓縮韓德君的上場時間,就必須承擔內線防守下降,特別是對於優秀中鋒的限制能力下降。這就需要遼寧隊在韓德君下場休息的時候,更多地打小陣容,用快速的攻防轉換來彌補內線防守能力的不足。

遼寧VS深圳:遼寧隊找回贏球模式,郭艾倫替補或是最優選擇?

遼寧隊本賽季在賬面實力上,是完全有資格爭奪總冠軍的,但是球隊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無論是史蒂芬森加入帶來的球隊默契問題,還是叢明晨受傷帶來的外線進攻乏力問題,都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讓遼寧隊戰績的有所起伏。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遼寧男籃這支久經考驗的球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期之後,會迅速成為CBA本賽季的統治性力量。就算是在本賽季結束後,他們再為遼寧球迷奪得CBA總冠軍,也請球迷朋友們不要感到意外,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