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windows盜版系統國內氾濫成災,為何微軟不追究?

只為尋找那瞬間的快樂


Windows盜版系統問題,也不是不追究,只不過盜版系統用戶大多都是個人家庭用戶,面對這麼大的用戶體量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微軟對於企業用戶市場,打擊盜版系統的態度還是非常嚴厲的,企業將會面臨版權侵權法律追責,對於這道紅線,大多數企業還是不敢輕易觸碰的。

微軟對於Windows盜版系統問題,為什麼不追究?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微軟之所以不追究,也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提高Windows系統市場佔有率。

市場上雖然很多都是盜版系統,但系統本質還是屬於微軟的產品,只不過是未經正版授權,使微軟損失一部分系統銷售收入。

市場上無論是正版正版系統,還是盜版系統,但歸根結底還是屬於微軟的產品,最終微軟的Windows系統在市場的佔有率是牢不可破的。

另外,無論是正版或盜版,對於系統的維護還是離不開微軟公司對Windows系統更新及安全維護。

微軟除Windows系統銷售收入外,在公司盈利方面,更多的還是面向IT廠商收取軟件版權許可費及其它專利費。微軟系統軟件屬於未來源封閉式系統生態,面對這一壁壘,全球IT廠商都無法逾越。

關於專利費方面,國內外眾多IT科技公司都要向微軟繳納專利許可費;另外還有很多安卓系統手機廠商也要向微軟支付專利費。

微軟不追究Windows盜版系統問題,另一方面也使得Windows系統在市場擁有主導地位,也迫使第三方桌面系統廠商,難以獲得市場佔有率,及用戶使用機會。

Windows系統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已是主流操作系統,在系統性能、安全性、用戶習慣及軟件生態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

個人用戶,對於盜版系統無需太多成本,就可輕鬆獲得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統廠商,面對這一形勢,哪怕同樣免費也不佔任何優勢。

國產操作系統廠商今後如何提升發展,獲取國內用戶認可,未來還是任重道遠!


弘康


在中國,基本上70%的人都是用的盜版系統,即便買電腦時用的是正版,但估計只要重裝過一次系統後,基本上也變成盜版了,所以後面基本上也都在用盜版了。因為在在使用的過程中,它們之間沒有區別。

之所以用盜版,其實就是太貴了,真心也用不起,一套下來幾百塊,沒多少人捨得的。

微軟其實一直是打擊盜版的,只是題主可能不清楚而以。前幾年的番茄家園事件,給國內專業做系統的幾家網站敲醒了警鐘,結果像深度,雨木林風等網站紛紛轉行,他們都去開發LIUNX系統了,再也不敢碰windows系統了,這就是微軟的打擊。

還有就是,微軟主要的打擊對象還是在企業,集中力度,然後還有國家也支持正版軟件的良性發展,所以基本上現在很多單位都是要裝正版系統的,不能用盜版系統和軟件,這在有些公司內是明文規定的。

而個人之所以沒怎麼管,主要是管不了,個人太分散,但如果是商家還是打擊很嚴重的,對網站打擊也是很大的。你去看看淘寶上的系統安裝,系統U盤等店鋪,都受到了微軟的打擊。還有就是有些網站直接被關了,特別是系統下載網站,只要上了規模都會受到微軟的追究。


所以,微軟是一直在打擊盜版這個事兒的,只不過沒有管個人用戶,都是針對商家,網站,公司等機構的。


關注玩電腦,專門發佈針對電腦小白用戶的電腦技術文章和視頻,以及回答各種電腦問題。


玩電腦


PC 時代就是 Windows 的天下,至今為止佔據了至少 95% 的桌面系統,早已一家獨大。

但就目前國內的情況而言,貌似我們從來沒買過正版的 win 系統,都是各種破解,要知道一套正版的 win 操作系統還是挺貴的,再加上這麼大的用戶數量,想必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啊,微軟為啥對此不予追究呢?

1、其實不是不追究,只是對個人使用不追究罷了,因為成本太大 ,花幾千大洋把你告上法庭後獲得那一兩千的賠償,太划不來了,時間成本與收益不成正比。但如果是事業單位,政府,企業的話就大大不一樣了,這些組織膽敢使用盜版系統,看看微軟能不能把你告破產,微軟看上的是企業的錢。所以大公司和企業等都是使用正版的系統。

2、微軟是靠操作系統起家的,早期的 dos,逐漸發展到現在的 win 10,系統越來越流暢,用戶數量越來越多。但早期的 win 桌面系統其實是佔據很少市場份額的,為了普及自家系統,於是微軟對於個人使用盜版操作系統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畢竟這有利於培養用戶的習慣,雖說這不是 win 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 但的確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3、據微軟發佈的財報顯示,出售 Windows 系統佔總營收很少的一部分 ,Office 套裝,雲計算,數據庫,VS,Exchang,Xbox 系列遊戲機等依賴其系統搭建的生態閉環才是微軟在下的一盤大棋,賺的還是企業的錢。

以上,因為打擊個人盜版行為不僅阻力大,收入甚微,關鍵還有助於自家系統的普及,況且現在微軟也不靠系統授權作為主要營收來源,幹嘛要去做賠本的買賣追究他們呢。


stormzhang


Windows的盜版已經不再氾濫

首先否認我們的盜版氾濫成災,想來我使用Windows盜版是在學生時代,自從出了學校,用筆記本,臺式機,都是OEM的授權,雖然是一種便宜的品牌機模式,但是這些都叫正版,如今私人裝機可能依然是盜版WINDOWS的來源,但能有多少臺式機還是使用盜版呢?在大學時代也曾替人DIY過,我認為如今的DIY群體已經很小很小了,集中在遊戲玩家群體。如今的DIY不是窮人玩的,反而是富人專用,他們樂意為系統穩定性支付版權費,因為相對於遊戲裝備,版權支付反而是便宜的。

微軟默認學生領域的盜版

微軟的確縱容和默認學生的盜版行為,他們的版權部門幾乎不會找上學生這個群體。由於我們大學時候用的是Windows和office的盜版,我們如今依然習慣用這些軟件。在日本以前有一個系統,BTRON當時和MS-DOS競爭,最後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本的教育集團拒絕BTRON為主的計算機編程教程,當然教育集團的考慮,是怕日本和全世界脫節,變為一個封閉的國度。但是BTRON就此失去陣地,其後TRON的幾個版本在日本家電系統裡面運用。

微軟的訴訟主要面向企業

微軟一直用知識產權訴訟點狙的,是運用盜版操作系統和OFFICE的企業客戶。這部分客戶現在盜版也在減少。微軟一直在追究,因為企業版權訴訟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然而現階段很多企業都是品牌機批量,很少有企業通過零散的PC組裝來搭建商務系統。至少我走過的企業裡面都很少見那種DIY全公司的模式,如今設計類和軟件編程類的程序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微軟的版權並不構成企業的主要成本。

還有盜版,但是這個量並不顯著

微軟對於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滿意的,比爾蓋茨對於中國的態度也比較友善。雖然在開始幾年,我們的確曾氾濫過,但是逐漸的,微軟和中國市場達成了磨合。在過去,我記得很清楚,同配置的品牌機要比DIY貴1000,如今這個差距可能在幾百。特別是熱火朝天挖礦的那幾年,DIY的成本反而大大超過批量進貨的品牌機。同時代,AMD和原來ATI的雙A模式在PC領域越來越少了。不過ATI(如今也是AMD)的顯卡前幾年在礦機上面,那真是一卡難求。


財經紙老虎


微軟不追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實也不能說是微軟不追究,微軟自己的版權被侵犯,自己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東西,被人明目張膽地盜版,微軟自己怎麼可能沒有想法呢?

為了搶佔份額

Windows系統作為閉源軟件,需要靠收取授權費來盈利,但是相對來說授權費用很高,激活一個系統就要好幾千塊錢,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是不容易接受的。而且Windows系統崩掉也是常有的事,經常需要重裝系統,更讓人承擔不起高昂的價格。用軟件激活或者破解,成本幾乎為零。就比如我現在就是用的破解版。


微軟也很清楚,想要每個用戶都購買正版,是不現實的。所以,乾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一來,用的人多了市場份額上去了,就擁有巨大的優勢,能培養出很大一批潛在客戶(付費正版用戶)。比如韓國,沒有Windows破解版,但是人家乾脆不用Windows了。用Windows的人多了,那些企業使用Windows的也更多,企業才是微軟的最大目標,大企業很少敢用盜版。


維權困難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維權成本。國內用戶眾多,而且大多數還是普通用戶,這些零散在各地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有很大一部分是破解版用戶,如何甄別出那些是破解用戶,如何查到具體信息,這都是很困難的。

再者,就算微軟甄別出破解版,查到具體信息,想要一個個去訴訟維權,這個成本也是微軟不願意付出的,說白了就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維權,這絕對不划算。


不過微軟放任盜版,也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用戶依賴性太強,把其它對手逼得沒有活路,國產系統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淘氣程序員


08年左右,電腦城的很多人都在用光盤安裝系統,那會我們上門服務都是帶一大包光盤安裝,有了光盤就是技術員啊。很多都是番茄花園的,微軟後來打擊國內盜版,把番茄花園告了,公司法人都被拘留,微軟勝訴,國內的雨林木風公司後來轉型經營,多家類似的公司也是轉型,這幾年沒有這種大的公司敢這樣直接發佈系統改版了,都是個人網站發佈軟件,不牽扯系統類的;現在微軟也在打擊盜版,但個人的打擊不過來啊,國內的高手太多了,況且現在很多廠商都在同微軟合作,買的批量序號,現在買的電腦凡是帶有微軟系統標識的都是預裝正版,要不然就是預裝的國產紅旗系統,再不然就是dos系統,所以大家買的電腦多數都是付過系統費用的;我國政府機關和企業(有規模的)基本都是正版系統,要不然查出來就得吃官司。謝謝朋友們,純手工打字,麻煩給一個讚唄!




電腦博士


Windows系統盜版氾濫是公認的事實。然而並非是微軟方面放任不管,而是大多數都是個人使用用戶,而出於追究成本太高等原因而不得不放棄了。

桌面操作系統中Windows佔據了絕對的地位。市場份額大也決定了盜版的盛行。

微軟公司以做操作系統起家。我們知道的是從DOS時代發展到現今的Windows 10,桌面操作系統市場份額已佔據90%以上。這也間接反映人們對Windows系統的高度依賴的現況。

用戶基數多,可能會導致盜版整體比例下降?但總體數量仍然是上漲的。也正因Windows太強了,所以盜版氾濫的情況也是在所難免的。

在使用群體上來說以個人用戶為主,分散打擊成本過大,實際成效甚微。

微軟並非不追究盜版,盜版對系統來說所導致的經濟損失和影響是極大。一直以來微軟也在做盜版打擊的長期任務,只是“任重而道遠”罷了。

當初的“番茄花園事件”便是微軟對盜版打擊的一個很好佐證。這一時間也在業界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回觀微軟方面的態度,在自身利益受到明顯威脅的時候,還是會堅決採取打擊措施。

集體性打擊更有成效,而個人用戶則“鬆懈”對待。這可能也是微軟對盜版系統單擊的一方面態度。

所以,微軟打擊盜版的任務主力也是放在了企業方面。對企業而言,集體性質強,而且要遵循一系列的規章條例。這樣一來是有利於微軟防護盜版氾濫行為的。一般來說企業也不敢貿然去使用盜版系統或軟件,因為一旦被查所需付出的代價則是沉重的,可能所需賠付是原有成本的數倍以上。

但,對於個人用戶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個人用戶以廣泛分散為特點,並主要是個人使用為目的。在這方面來看,微軟就很難打擊到。或者換個角度說,分散打擊成本過大了,實際成效還甚微!

用戶付費習慣是根本原因所在,盜版打擊不能鬆懈,但這並不意味著能有效抑制盜版行為。

眾所周知的是,盜版系統用戶主要是集中在國內。對於國人來說版權意識相比國外來說就薄弱很多了,一直以來都沒有養成版權付費的習慣。而我想這才是盜版盛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微軟曾無奈地表示過:中國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用戶眾多,但九成都是盜版用戶。微軟在多番的盜版打擊活動之後也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打擊活動必然有需要,但這也並不能因而改變目前的現狀。而減少盜版行為真正的還需消費者思維方式的轉變,增強了版權保護意識和培養了知識付費的良好習慣,或許才是真正的可行之路吧。

有利也有弊。盜版系統所給微軟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但可能沒有盜版的盛行也成就不了微軟如今的風光?

從早期微軟的發展歷程來看,當時的市場佔用率還是極低的。之所以Windows系統能崛起,與其好用和實用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但這期間盜版系統似乎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盜版系統盛行也讓微軟迅速提高了市場佔用率,並一舉鎖定市場。

用戶使用習慣決定了產品未來的發展走向。微軟似乎狠狠抓住了這個要點。在多年的使用過程中,微軟方面的有意無意的“放任”也令Windows系統“深入民心”了<strong>。微軟狠抓了“培養用戶良好使用習慣”這條主線,而一舉“掐住”了用戶們的脈搏。

有用戶就有市場,有市場就可以業務拓展。微軟主營業務並非只有操作系統,而是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下搭建出來了Office產品、數據庫和雲計算等所組建而成的生態閉環。得益於Windows用戶眾多,並且這類產品跟Windows操作系統無縫配合的原因,也因而給微軟帶來了極為可觀的收益。

以上是個人一些簡陋看法,認知有限觀點淺薄。有不對之處還望加以批評和指正,感謝您的閱讀。


IT小眾


我們普通人可能覺得用著微軟幾十年的盜版沒有遭到任何追究就沒事了,這只是微軟對於國內大眾用戶來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結果,其實微軟一直都在追究國內的windows系統盜版問題,只是主要精力放在了企事業單位上,從而讓大部分人平常感覺不到微軟的追究力度。

不過換句話說,正因為win系統的盜版氾濫成災,才使得win系統佔據了國內的絕對主流地位,也幫助奠定了微軟操作系統的霸主地位,畢竟受限於國內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花幾百元乃至上千元購買操作系統還是無法接受的,微軟也不是不清楚這個情況,索性就是先放縱盜版系統的橫行,從而主推windows生態鏈的發展壯大,由於國內的用戶數量極多,這對於微軟來說也是很划算的。

實際上,也正因為國內太多人都在用免費的windows盜版系統,所以整個國內的軟件生態也都是圍繞windows建立的,即使有人想自主研發操作系統也很難成功,這也是微軟變相的佔據市場的策略,儘管從這些盜版系統上沒賺錢,但是微軟藉此培養了一大群忠實用戶,微軟早晚也會以各種方式從這些免費用戶裡收到錢。

從win10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免費升級,雲服務,應用市場,這些都是微軟新一代的來錢路線,即使你在用免費的win10,但是隻要需要win10的服務就可能需要掏錢購買,每賣出一個軟件微軟都會得到相應的分成,雲服務的存儲空間也是要花錢的,所以這是微軟的一步大棋。


嘟嘟聊數碼


業內也曾有觀點以獨特的視角分析認為,微軟才是真正的箇中好手。畢竟從其在全球各市場的發展史來看,正版反而似“利用”盜版來鞏固了自身的優勢。

雖然盜版Windows如今幾乎已經成為電腦的“標配”,但也正是這些廣泛傳播的盜版系統,快速高效的在全球範圍內培養起了用戶習慣與極為可觀的粘性。這樣一來,操作系統行業內微軟的競爭對手幾乎無立足之地,也就形成了微軟在這一市場中近乎壟斷市場的地位。從結果來看,微軟當了20年的全球市值第一,直到現在依舊是PC操作系統中的最強霸主。


三易生活


這個問題在不同時間是不同的答案。

1、20年前,國內基本還是組裝機時代,那時候可能95%以上的電腦都是盜版系統。那時候我國的版權法律還不健全,信息流通也不發達,微軟沒有精力去一一追責,更重要的是,微軟用這種方法培養了整個中國的用戶習慣。我們可能是最喜歡Windows操作系統的國家之一。

2、到了大概05年以後,發生了兩個變化。第一個變化是微軟開始追責,大公司用盜版很容易被微軟起訴,因此大公司開始購買商業版的正版系統。

3、更為重要的是,用戶的消費習慣從組裝機大量的轉向品牌機和筆記本,這些電腦是OEM付費了操作系統的,所以並不是免費在用盜版,而是價格包含在了購買電腦的價格中。

4、相當一部分用戶拿到了預裝Windows7的電腦,習慣安裝回Windows xp;後來拿到了預裝Windows10的電腦,習慣安裝回Windows7。這部分盜版用戶,大部分是個人用戶,微軟也沒精力追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