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出版社简介:中华书局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基本典籍,组织实施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同时,中华书局在打造经典普及图书方面,多有佳绩。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故宫营造》《〈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等中国好书。


双十一宣言:伴你左右的传统经典!

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海上遗珍:复兴路(精)

方世忠主编

天纲(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宋浩杰(上海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张伟(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吴志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惜珍(知名海派作家)、周立民(作家、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何成钢(作家、金融文化学者)、余佐赞(华文出版社总编辑)、蒋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等上海知名学者、专家、作家担纲撰文,妙人佳篇。

★内容可读,通俗不落俗。流畅叙事和严密考证,兼而有之;用一则则史料去考证这些建筑的沧桑变迁,用一幅幅图片去记录这些建筑的今昔模样,用一个个细节去描绘曾经发生在这些建筑里的历史人文故事。

★简约精致,设计妙构思。书名字体的大小变化、建筑背景的影影绰绰、手绘地图的直观标记、翻开后精致布封上的手绘柯灵故居、全彩印制的高清彩色插图、篇名前门牌号设计、图文并茂的正文,等等,这一切细节无不在真诚地向读者展示,这是一本经过精心制作的图书。

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二条十年(1955—1964)精

赵珩著

六十年前北京城的生活侧影,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物画廊。本书是赵珩先生的最新作品。作者首次集中笔墨,追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于东四二条时期的生活,以记叙人物为主,兼及社会见闻与北京风物,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自有一种社会风俗史的价值。

全书约二十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个人少年时光以及周围的生活场景(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如宋云彬、贺次君等)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张君秋、溥佐、奚啸伯等),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层人物的生活侧面。

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岁华一枝:京都读书散记(精)

苏枕书著

文字清新可喜,亦能使人增广见闻。另有一部分文章,如《傅增湘旧藏在日本》《近代中日两国汉籍复制交流史(1928—1937)》,笔触有所转变,显露了作者一路走来学术志趣的延伸与变化。

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资治通鉴启示录(全二册)

张国刚著

1.当代名家解读历史名著

张国刚教授是我国知名学者,《资治通鉴》则是一部不朽的名著。张教授研究《资治通鉴》数十年,深得其精髓。他从原典出发,探讨《资治通鉴》留给后人的智慧和启示。

2.为读者架起一座“读懂《资治通鉴》”的桥梁

《资治通鉴》卷帙浩繁,一般人难以通读;即便通读,也很难把握其中的要义。张教授以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经世致用的思想对《通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文笔晓畅,从而在读者和《通鉴》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读者“三天即可读懂《资治通鉴》”。

3.启示全面,观照现实,古为今用

此书重在“启示”。作者总结出的122条启示,涉及修身养性、治国理政、为人处世、选人用人、家风家教等各个方面,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是人生成长的必读书。

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胡同深处的北京

刘选国著

这本书记录的,是老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传统和文化。行走在北京的胡同里,作者要寻找的,是前人留下的足迹,上演过的悲喜剧,历史驶过的印痕,无法阻挡的变迁。

用脚丈量胡同,用心体会北京,翻开这本书,体会作者对老北京历史的温情和敬意。

双11挑书联盟|弘扬传统 服务学术 传承文明 创新生活

生死秦始皇

辛德勇著

「让历史学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作用。」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读与对垒、颠覆学术界对中国早期小说的定义、打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刻板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