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昇任2020央視春晚導演,張一一解密背後的故事

楊東昇任2020央視春晚導演,張一一解密背後的故事

楊東昇確認擔任2020農曆庚子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

楊東昇任2020央視春晚導演,張一一解密背後的故事

2020農曆庚子年央視鼠年春晚首輪擬邀嘉賓名單浮出水面。

楊東昇任2020央視春晚導演,張一一解密背後的故事

曾擔任央視和多家地方衛視春晚顧問的著名青年作家、策劃人、文旅專家張一一。

央視昨日正式官宣,2020庚子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由楊東昇擔任,這也意味著“馬上要過年了”“今年所剩的日子已不多了”。每年保密工作都做得極好的春晚,對於全國觀眾和億萬網友來說還真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春晚的流程到底是怎樣的呢?幕後又有哪些花絮呢?曾作為央視和多家地方衛視春晚顧問以及主題歌曲創作的著名青年作家、策劃人和資深文旅專家張一一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獨家詳細解密了春晚背後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一一透露,每年8月,對央視春晚來說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月份,經過內部投標,春晚主題和總導演正式確定,主創團隊成立,各項工作也開始進入到準備階段。總導演和春晚主題確定之後,首先要搭建自己班子裡的核心成員,如歌舞雜魔節目導演、語言節目導演、舞蹈節目導演、戲曲節目導演、分會場導演、音樂總監、視覺總監、財務總監等,然後是向一些春晚的“老人”“熟臉”取經。9-10月,主創團隊搭建起來了,經也取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不斷的開會。張一一透露,從總導演上任第一天到最後一天,一兩天一小會,三五天一大會,前前後後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會不少於一兩百個。從主題風格到整體框架,每個細節都少不了開會討論這一環。當然,這會不僅僅是內部開開自娛自樂而已,作為一臺近20億華人華僑華裔矚目和守候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大型盛會,主創們不僅要和社會各界的智囊團、藝術家進行創意、藝術方面的交流,同時還要下基層廣泛而虛心的聽取群眾還有年輕人的意見,譬如春晚在長江以南比長江以北的收視率要偏低,譬如現在90後、00後的年輕人都看手機而不看電視,這都是需要與時俱進亟需解決的現實情況。

張一一表示,央視春晚籌備階段的重中之重,就是節目的徵集和篩選。節目從哪兒來?大概有這麼六種,第一種是在全國各省市主動徵集的,第二種是歌手和演員們自己送選過來的,第三種是找春晚的一些“常青樹”如馮鞏、郭冬臨、蔡明、蔡國慶、鞏漢林、雷佳、韓磊等的新作品,第四種是央視從舉辦小品大賽、相聲大賽這樣的節目海選而來,第五種是《我要上春晚》《直通春晚》《星光大道》等央視各類節目中的優秀選手,第六種是春晚主創團隊整合業內大咖、社會力量等為當年的春晚主題量身打造的主旋律節目。別以為這些工作簡單,光節目挑選這一塊,就要無數次溝通、反覆的打磨持續好幾個月。而舞蹈、雜技、武術等節目除了上報的以外,各個組的導演還要下到各大歌舞團以及地方大學去挑選,選定之後,並不代表就能登上春晚舞臺,往年參加幾次彩排後在除夕前一天乃至除夕直播當晚由於播出時間超時被拿掉只能放到元宵晚會的節目不在少數。歌曲類節目的選拔更誇張,據悉,每年報到春晚劇組的歌曲有大幾千首,但最終能夠登上春晚舞臺的就那麼幾首。為了挑選出優秀的作品,主創們除了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在聽歌,並會在40秒內判斷出歌曲的流暢性以及是否適合上春晚,堪比高考作文閱卷,這樣枯燥乏味的工作需要持續好幾個月的日日夜夜。而在這一個傳統媒體遭遇到新媒體強烈衝擊的苟日新日新又日新的時代,要想捧出個新人,那就更是難上加難,歌舞類導演出身的頗具文藝範的楊東昇導演在執掌2017央視雞年春晚時曾經自信滿滿的說“今年春晚走紅幾首歌是必須的 ”,當他再度掌勺2018央視狗年春晚時,黯然神傷的楊導再也沒有這樣勇敢的表態,畢竟那一個幾戶人家才有一臺收音機、全村人守著一個黑白電視機的時代早已經過去,進入21世紀這一個傳播手段“一年一變樣,兩年大變樣”的時代,已沒有一個媒體的平臺是萬能的,只有創新、創新、再創新,才能得救。

大家都會有這麼一個印象,每年的春晚建組沒多久,就會陸續傳出某些演員接到春晚邀請的消息,雖然近些年央視春晚為了挽救收視率和口碑要保持神秘感的需要,和有意向的演員都簽訂了“保密協定”,但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演員們也為了自己曝光的需要,要想做到完全的“保密”無疑難比登天。春晚另還有一個關注點就是主會場和分會場的主持人,張一一表示,雖然每年的主持人人選都要到臨近春節時才公佈,但這並不代表春晚主持陣容要捱到那時候才確定,而是在籌備中期就會被提上日程,被選定的主持人在這一階段便開始著手準備。每年11-12月這個時候,是導演組最為頭痛的日子,因為有不少演員都需要“安排”,張一一透露,春晚經常出現的6個、8個乃至幾十個演員大聯唱、大合唱的節目裡,就不乏各路打招呼的“神仙”,即便只是一個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歌舞,導演組都要反覆的斟酌平衡,權衡好各方利益,進行N輪的修改後,才能開始籌備彩排。此外,節目的編排也都是有講究的。開場歌曲必須人多熱鬧、紅紅火火、大氣磅礴,屢試不爽的人海戰術是必須的。另一個重要節點就是零點前後,零點敲鐘後的節目不僅要大氣,還得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最好歌舞為宜,不僅具有觀賞性,還不會被窗外此起彼伏的煙花和爆竹聲給淹沒。

春晚每年的彩排都很吸睛,全國各路媒體的長焦短焦定焦長槍短炮齊齊匯聚梅迪亞中心一號演播大廳入口,為拍到第一手的照片上頭條爭先恐後。參與春晚排練的演員多是“老江湖”了,排練的目的並不是讓演員適應舞臺,最主要是為了掐時間,上半場的節目必須保證零點前完成,經常某個節目原來還放在上半場,下一次就被放到下半場,再下一次可能就直接被拿掉了。類似這種大幅度的變動,在春晚前幾次彩排中都十分正常。不僅如此,節目的編排還要十分有節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個高潮,語言類節目和歌舞、魔雜類節目都要合理分配,不能太集中,也不能太分散。此外,每場彩排除了導演組把控時長和節奏外,還會有各路專家、領導坐鎮,從節目的藝術性到政治性,甚至連世界各地華人發來的賀電都要進行把關,以此保證節目在播出時不“節外生枝”。而別以為前面幾次彩排完,直播當天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直播當天才是最讓總導演焦頭爛額的,即便再怎麼掐好時間,還是不可能完全嚴絲合縫。張一一透露,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導演都在做算術題,計算時間是否超時,是否空餘太大,僅僅一個零點鐘聲倒計時,就可能要準備好幾個版本,需要把所有想到的、沒想到的預案全都準備好,不到直播最後一秒結束,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精神高度緊張一點都不敢也不能放鬆。

張一一認為,在這個審美情趣日趨多元、當代年輕人個性張揚的新時代裡,眾口總是難調,春晚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口味,儘管近年來央視春晚被質疑和爭議的聲音愈來愈多不絕於耳,但它作為中國人的一個文化符號、幾代人的經典記憶、除夕夜的精神大餐,有其無法磨滅、不可取代的價值和意義所在,38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卻也是一個人的半輩子,央視春晚能夠承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各種壓力還能歷38年而不衰,還能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存在著、延續著,這背後,春晚主創們的辛苦和堅持、努力與付出,不可視而不見,更不可以為了彰顯個性別有用心惡意否定甚至是“為了否定而否定”,作為每一箇中國觀眾,應該懷有一顆感恩、開放、包容之心,來看待這一臺傾注了無數心血、見證了國人成長的年度饕餮文化盛宴。

�\u001a����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