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被大火吞噬的首裡城

2019年10月31日凌晨2點40分,位於日本沖繩那霸市的首裡城正殿突被大火吞噬,火勢在強風影響下迅速蔓延,徹底燒燬正殿、北殿、南殿等7棟主建築。首裡城是古琉球國的王宮,最初建於1429年,二戰期間曾徹底被毀,本次火災燒燬的宮殿為1992年復原新建。首裡城是沖繩島上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2018年接待外國遊客超過300萬人,亦是2020年東京奧運聖火傳遞路線中的一站。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首裡城被燒燬前的景象

為什麼燒燬的首裡城對日本人來說很重要?

首裡城等7棟建築已完全燒燬,過火面積超過4200平方米,日本政府雖表示將全力重建,但包括沖繩本地人在內的全日本人無不對首裡城的燒燬扼腕嘆息。首裡城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顯得特別重要,這也許不僅僅因其是世界文化遺產。

首先,首裡城具有獨特的歷史內涵,記載著古中山王國和琉球王國與中日等國的交流史。其從15世紀至19世紀是琉球國都城和王宮所在地,至今有500多年曆史,公元2000年由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首裡城確切創建年代尚未可考。但根據近年考古發掘推定,在三山時代(11-14世紀),首裡即為中山王國(首裡按司)都城。中山王國是1314年開始的琉球群島三山時代的一個國家,1349年中山王西威死後,浦添按司察度推翻西威王的世子即位,建立察度王朝。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首裡城建築圖

在對外關係上,明太祖以楊載為冊封使,封察度為“中山王”。1406年,首裡按司巴志推翻中山王武寧的統治,建立第一尚氏王朝。他並於1416年攻滅北山國,1429年滅南山國,統一沖繩本島,遷都首裡城。明朝遣使冊封巴志為王,賜姓曰“尚”,賜國號“琉球”。此後琉球王國是從1429年至1879年的450年間,於琉球群島上存在的王國。

第二尚氏王朝亦以首裡為王城,國王尚真曾對其加以擴建。在450餘年裡,首裡城一直是琉球的都城所在,也是琉球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貿易的中心。據史書記載,首裡城曾數度被焚燬及重建。

由於琉球國位在中國臺灣島和日本列島之間,曾經嚮明、清兩代朝貢,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琉球國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以東北亞與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是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經濟十分興盛繁榮,號稱“萬國津樑”。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首裡城正門

首裡城建築藝術特色別具一格。由那霸港至首裡城,首先經過第一道正門—中山門(又稱“國門”,於1908年被毀壞),之後為中國風格的牌樓式建築—守禮門,建造年代比中山門晚約100年,建於第二尚氏王朝國王尚清在位時期。門上的牌匾題額為“守禮之邦”,取自明朝萬曆帝冊封琉球國王尚寧詔書中的制詞“足稱守禮制邦”。守禮門於1933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但在二戰期間被炸燬,1958年修復。

首裡城結構複雜,大致可分為外廓和內廓兩部分。外廓有久慶門、栧門四座城門、歡會門、繼世門,內廓有瑞泉門、漏刻門、廣福門等多座城門。首裡城正殿之前為奉神門和御庭,兩旁有南殿和北殿。正殿之後有御內原,御內原有二層御殿、女官殿、金藏、世添殿、世誇殿、西之內藏、書院、白銀門、寢廟殿等。

首裡城全體建築物塗以紅漆,正殿是其主要建築物,融合了中國宮廷建築和日本建築樣式的基本要素,也具有琉球當地建築的特點。正殿正面的石階兩側雕滿了龍,被稱為“大龍柱”;欄杆的兩側還有一對小龍柱,其它樑柱上也雕滿龍,可以說是表現了“龍的王國”的意象,這樣的建築在日本其他地區很難以見到。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首裡城合歡門

同時,首裡城也是日本近代史和戰後國家重建的見證。1609年,薩摩藩發起球日戰爭,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琉球藩被廢除,編入鹿兒島縣。1925年日本將首裡城定為國寶級文物,內設沖繩神社。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陸軍在首裡城地下挖掘坑道,設置指揮所,與登陸美軍負隅頑抗,由此在1945年3月,遭美國海軍飛機及戰列艦多次轟擊。3月29日,美軍“密西西比”號戰列艦炮轟首裡城,將其完全摧毀。美軍展開登陸作戰後,整個沖繩島化作一片廢墟,沖繩人每4個人中就有1人死亡。

首裡城址在二戰結束後曾被用作琉球大學校址。1958年,守禮門重建。而首裡城的重建,代表著日本戰後經濟復興的一環,首裡城成為沖繩觀光的一個最重要景點,每年約有觀光客280多萬,並支撐著首裡城周邊禮品店和飲食店等產業。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首裡城城牆

1979年,琉球大學從首裡城遺蹟遷出後,1980年代由沖繩縣和國家制定首裡城重建計劃。1992年,首裡城開啟主體建築復原工作,相當於王城入口的歡會門與周圍城郭也得以重建。日本發掘了所有的有關首裡城的圖紙、照片及文字資料,並動員眾多建築家、工藝家和手工藝人,投入極大的人力與財力,力求恢復原狀。

如舊時首裡城屋頂瓦的顏色沒有找到資料,老人們的記憶也眾說紛紜。但修復團隊2014年在美國立公文書館,意外發現沖繩戰役毀滅之前的首裡城彩色影片,由此判明屋頂瓦是紅色的。2000年首裡城殘跡(不含修復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為復原戰火燒燬前的首裡城,日本投入約240億日元的財力,現在如要再次重建,或需花費更長的時間和更多財力。而且,參與上次修復工作的那些匠人大都已不在人世;重建所用的木材,據說有一部分使用了在沖繩被稱呼為“插值”的土松科傳統木材,但這種木材在九州地區已難以保證供應。因此可以說,這次火災,對日本來說是文化上的重大打擊。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淪為廢墟的首裡城主建築

首裡城或因電器短路起火 引發全日本古城保護憂慮

首裡城大火災後一週後,日本官方確認含正殿在內共有9棟建築燒燬,初步研判是“電器短路”引發火災,但確切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當局判斷,首裡城大火之所以一發不可收拾,其中的關鍵是建築內部“並未安裝消防自動灑水”,但背後的理由也有“避免木造建物淋溼受損”、“恐破壞建物結構”等的矛盾考量。

另一方面,在該不該安裝灑水器的爭議外,沖繩人更質疑,首裡城的燒燬責任或是“保安疏失”,因為從警備巡邏正殿、到最後發現火災的過程,竟令人詫異地出現了無人主責、毫無反應的“空白5小時”?

首裡城大火於10月31日發生以來,沖繩縣警方和首裡城的管理方陸續發佈相關調查。警方認為起火點在正殿一樓。在建物方面,確認共有9棟燒燬,分別是:正殿、北殿、南殿番所、書院鎖之間、黃金御殿、二階御殿、奧書院、寄滿以及奉神門共9處。

沖繩縣警方表示,木造的正殿幾乎完全燒燬,所幸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正殿地下遺蹟”,雖有部分損傷但狀況輕微。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康熙皇帝御賜“中山世土”牌匾

許多收藏於首裡城內的文物和美術工藝品,則難逃被火舌吞噬的命運。目前已知正殿收藏的常設展示品有421件毀壞,雖然並不是所有文物都是正品(之中有許多重建後的複製品,如著名的“中山世土”匾額。其為正殿一層內部國王御座上方的牌匾,乃大清國康熙皇帝所賜,上書“中山世土”四字。)但也有像清帝國的琉球史籍《中山傳信錄》初版等珍貴原件遭燒燬。

不幸中的大幸是,很多文物也在這場火災中逃過一劫—如南殿與寄滿的兩處庫房雖然因大火而有外部變形,但其內收藏的繪畫及漆器等共1,075件倖免於難。當中正品計有畫作《白澤之圖》、漆器“黒漆牡丹七寶系沈金食籠”(該漆器因受熱而略有損傷)等。這些文物現都已運出另外安置管理,暫時鬆一口氣的琉球文化學者說:“王國文化的精華得救了!”

沖繩縣警方與那霸市消防局判定,起火點位於正殿一樓,研判起火緣由應是內部電器短路引發火災。但首裡城過去幾乎沒有發生漏電之類的異常狀況,警方已回收正殿北測已燒得焦黑的配電盤及其它電器設備進行細部原因調查。至於火災後網絡媒體上盛傳的縱火謠言,警方調閱首裡城監視器後,並無發現可疑人士出入,已排除人為縱火可能。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消防員在首裡城現場勘查

但為何首裡城的大火會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本身的木造建築延燒之外,正殿內部並未安裝消防灑水器,也被認為是這次災情慘重的致命隱患之一。

據《朝日新聞》指出,火災發生時警報器有正常運作,雖然首裡城在建築內外設置了消防栓及警報器,但正殿內部因為沒有灑水器的緣故,而錯失了第一時間撲滅火源的機會。

然而未設置灑水器是否違反規定?實際上根據日本消防法規,10層樓以下的建物並沒有規定安裝灑水器的“義務”,但可因應安全考量“自主追加安裝”。

此外,日本文化廳因2019年4月的的巴黎聖母院大火,調查發現:在日本國內的指定文化財產之中,雖然絕大多數都在“屋外”設置防火系統,但建築“屋內”安裝比例卻不到兩成。官方便於今年9月發佈通知,“建議”指定的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產建築物設置灑水系統,以免重演聖母院的慘劇。

但不巧的是,首裡城正殿等是戰後重建的“復原設施”,並未被列入指定文化財產。這樣就在看似“無安裝急迫性”的狀態下,悲劇性地推遲了導入灑水器系統的決定。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警方帶走首裡城內的器材設備進行調查

在日本國內,像首裡城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例如:滋賀縣彥根城、長野縣松本城、愛知縣犬山城等等,這些城堡的天守閣皆為木造國寶,但都沒有安裝消防灑水器。箇中理由,據彥根市官方透露,“因為灑水器可能會改變建築物的現狀,因此才沒有特別積極處理。”

另外,也有的國家指定文化財產建築是擔心灑水器可能會浸溼木造的古蹟。如福島縣白河市的小峰城,市府就認為要是誤觸感應的話,或會讓小峰城的木造建築損壞,基於“保護文化財產”的立場,才捨棄了灑水系統。

而曾歷經幾次重新修建的大坂城,其天守閣雖已改為鋼筋水泥構造,但在保管展示超過1萬件重要文化財的收藏庫裡,同樣基於不讓收藏文物被水淋溼的理由,沒有安裝灑水器(但有抑制燃燒的滅火設備)。

例外的是兵庫縣的世界遺產姬路城,總共裝設了1,078個灑水器,並有1,032個位於天守閣群。姫路城管理事務所內部也曾有過疑慮,認為配管等工程會動到建築結構和外觀,但考慮到建築燒燬後無法挽回的風險,最後仍然編列將近10億日元的預算實施相關工程。而島根縣的松江城,其現存的山陰地方唯一的天守閣,在2015年被指定為國寶,但早在1989年左右防火設備更新時,就已經導入灑水器設置。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整修中的兵庫縣姬路城

儘管日本各地的古城池狀況不一,但共同的是在首裡城大火後,都引起了各古城管理方的防火憂慮。

長野縣松本城、高知縣的高知城等地,已相繼在近日討論是否安裝灑水器。

作為國寶古城之一的松本城,2017年時為應對面臨強震時發生倒塌的風險,而啟動耐震補強的工程規劃,但如果要加入灑水消防系統的話,極可能會破壞松本城創建之初的建築樣貌,這讓官方頭痛不已。當下,松本城正在思考先將未被指定為文化財產、再建復原的太鼓門及黑門兩處,配合耐震補強作業一起先導入灑水器系統。

著名的名古屋城也受到首裡城的影響,在11月6日緊急展開防火設備檢查,尤其是針對內部沒有安裝灑水器的本丸御殿,盤點測試周邊的消防栓功能。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名古屋城

曾一度因戰火而毀壞的名古屋城本丸御殿,耗費約10年的時間才在2018年重建完成,因收藏有繪畫等美術工藝品與文物,同樣沒有額外安裝灑水器;但是正在加緊實行復原工程的木造天守閣,則設想到為預防火災,以及首裡城的燒燬案例,在整修計劃中將預定安置灑水系統。

與此同時,在灑水器問題以外,沖繩當地的輿論,也出現了對“保安疏失”的質疑。根據7日《沖繩時報》發佈的火災時程表,10月30日晚間9點35分,負責管理的沖繩美麗島財團職員巡視過正殿後離去;至31日的凌晨1點20分,警備員進入城郭內巡邏;凌晨2點34分警報器感應到熱源,此時正殿已有濃煙;在2點40分時火災警報器確認火災發生,警備員通報後消防隊於2點50分抵達發起救火。

而沖繩美麗島財團於11月1日第一時間的說法是,警備員在凌晨1點43分時“正殿巡邏完畢”,到最終確認濃煙竄出的2點35分之間,出現約50分鐘左右的空窗期。但後來確認細節後,官方才又在6日修正說法:當時的巡邏僅限於城郭內而不包含正殿,因此從職員出現在正殿的30日晚間9點35分算起、到31日凌晨2點40分確認火災發生為止,中間就產生了“空白的5小時”。

首裡城為何很重要?日本戰後重建象徵燒燬 引發全國古城保護擔憂

10月31日首裡城發生火災後沖繩人在現場觀望

首裡城的所有權在今年2月由日本政府“國有”移轉給沖繩縣,縣府再交給指定的沖繩美麗島財團負責管理營運。對這次火災,輿論批評,“縣方與財團方面應該都有一定的責任。”沖繩縣知事在11月7日的記者會上聲稱,縣廳正全力準備首裡城重建計劃,已設置“首裡城復興戰略小組”,將透過官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推動首裡城重建復原。

那霸市方面,截止4日,市政府已向公眾籌得2.3億日元(約合212萬美元)重建資金。籌款項目將持續至2020年3月底,預計在2022年正式確定重建方案。

根據《沖繩時報》的測算,重建9棟燒燬的設施約需要73億日元(正殿的費用最貴,約需33億日元),若再加上其它人工、材料等費用,預估總金額或超過140億日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已承諾“中央政府全力支援”,但費用支出、財源規劃等分配細節尚不明朗,首裡城的重建工程仍是挑戰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