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不倒”書記焦嶽平——年近花甲扶貧路 躬耕不輟只為民

省委李錦斌書記稱讚他“是個‘問不倒’的

書記”。駐村第一個月他就跑遍了全村十七個村民組,摸清村民家底。他制定詳細扶貧措施,解決當地三大難題:讓村民用上乾淨的自來水;拓寬脫貧致富途徑;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2018年,黃龍村還有82戶249人未脫貧,目前僅剩3戶7人,貧困發生率低於0.6%。他就是嶽西縣稅務局幹部,嶽西縣黃尾鎮黃龍村第一書記焦嶽平。

“问不倒”书记焦岳平——年近花甲扶贫路 躬耕不辍只为民

脫貧攻堅 堅定一個信念

去年3月份,省委選派第七批幹部到村任職。縣稅務局經過慎重考慮,確定焦嶽平為第一人選。聽到這個消息,焦嶽平又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組織對他的信任,讓他扛起重擔;忐忑的是怕工作不到位,辜負鄉親們的期望。

焦嶽平徵求妻子的意見,她無論如何不同意,並說:“你今年都五十七了,還往鄉下跑,身體吃得消嗎?”

一連幾天焦嶽平和妻子推心置腹地談心,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我們雖然在縣城裡安了家,但我倆都是在農村長大的,現在有些偏遠村還有困難,交通水利設施亟待完善。趁著身子骨還硬朗,我想為他們做點事!”看著焦嶽平滿臉的堅定,妻子長嘆了口氣,語氣緩和了不少,讓他在鄉下照顧好自己。

有了妻子的理解與支持,焦嶽平帶著堅定的信念,懷揣著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初心來到黃龍村。

走村入戶 不離兩件“寶貝”

駐村扶貧,焦嶽平離不開兩件“寶貝”。

第一件寶貝,是他駐村前買的二手車。黃龍村距離嶽西縣城四十三公里,二百九十戶村民分散在十三平方公里的大山裡。為了方便工作,他花了一萬多元淘了一輛二手小汽車,撿起十幾年前學的駕駛技術。“買二手車的目的就是可以很方便的走訪貧困戶,及時地與群眾聯繫,幫助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供一些便利。”焦嶽平說。

在駐村的第一個月,他跑遍了全村十七個村民組的所有人家,摸清了他們的家底。

第二件寶貝,是焦嶽平辦公桌下的膠靴。一到雨雪天,它就派上了用場。山路又溼又滑,鄉親們一般都不出門。這正是村幹部走村入戶的“好時機”。2018年冬天,兩場大雪封山,道路結冰。因為擔心居住偏遠的農戶住房安全和日常生活困難,焦嶽平和村兩委人員決定分頭走訪,實地解決村民困難。那幾天,焦嶽平和村支書穿著膠靴,踏著厚厚的積雪,翻山越嶺,跑遍了山溝裡的四個村民組。戶外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屋內暖意融融。

每到一戶,鄉親們又驚訝又感動。村民蔡立階家臥病在床的八十歲老父親更是一直拉著焦嶽平的手不肯鬆開,激動地說:“這麼大的雪,這麼難走的路,你們還到我家看望我,謝謝,謝謝……”

這兩件“寶貝”一直常伴焦嶽平左右,給村民帶去了親近,給他自己帶來了方便。不僅見證了他的工作歷程,也將鞭策他做好下一步工作。

集中精力 解決三大難題

摸清情況之後,焦嶽平和村兩委同事一起制定詳細的扶貧措施,並集中精力,解決三大難題。

第一件,讓鄉親們用上乾淨的水。鄉親們一直都盼著能用上乾淨的水,村裡多年來想解決而一直未能解決。焦嶽平到村後,把改善水質作為第一件大事來辦。他一方面報請縣局領導幫助協調自來水公司,對原有的兩處集中供水點進行改造升級;另一方面針對零散偏遠戶,鼓勵村民自己修建蓄水池,先後共投入了二十多萬元。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徹底解決了村民多年來“吃水難”的問題。

“以前供水不正常,晴天沒有水,雨天水是渾濁的,有時候要挑水吃。多虧了焦書記,我們才吃上了乾淨的水。”嶽西縣黃尾鎮黃龍村程灣組貧困戶程千和說。

第二件,拓寬脫貧致富的路子。“扶貧就要扶到根上”,經過多方考察,結合黃龍村的氣候、土壤條件。黃龍村兩委決定進一步擴大食用菌、四季豆、豇豆等高山蔬菜的種植規模。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腦袋。鄉親們缺乏種植技術,我多次邀請縣裡農業專家,到村扶貧夜校講課,並進行實地指導;農產品缺銷路,我就帶著鄉親上門推銷種植的蔬菜,與縣城各大酒店建立了合作關係。”焦嶽平告訴記者。

經過努力,焦嶽平重點幫扶的貧困戶汪鵬程創辦了君禾種養合作社,現在年產值在二十萬左右。不僅自己致富,同時還帶領六戶貧困戶就業,穩定實現脫貧。

第三件,讓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農民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也滋生了一些“撐面子”“講排場”的不良苗頭。焦嶽平開始思考如何用黨建引領精神文明建設,讓黃龍村煥發文明新氣象。

在村兩委的會議上,他提議修建一個文化大禮堂。當時有村民質疑建設文化大禮堂的用處,焦嶽平耐心解釋。經過多方籌集資金,鄉村大禮堂終於建立起來。隨後,他又在黃龍村成立全鎮第一個村級“移風易俗紅白理事會”,定下村規民約,有效杜絕村裡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之風。

近兩年來,黃龍村經濟穩步增長,人均年收入不斷提高,在脫貧的路上越走越順暢,更堅定了焦嶽平繼續帶領全村老百姓脫貧奔小康的決心。“我是踩著田埂長大的‘農民的兒子’,養育自己的‘根’就在農村。我不能忘記作為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接下來,我將與村兩委一班人同心協力,帶領鄉親們發展鄉村旅遊,讓鄉親們實現可持續增收。”焦嶽平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