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说到桑梓,大家都知道这是代指家乡的意思。它最早的出处是《诗经·小雅·小牟》:“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家乡的桑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恭敬。

东汉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由此派生出了好多类似意思的词语,诸如桑梓之情、桑梓之地、情系桑梓等。

对其他人来说,桑梓就是虚指家乡的一个词,但对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桑梓村的人来说,桑梓就是自家村,是实指。

桑梓村位于上党区东南山区,巍巍雄山脚下,东边距离著名的荫城古镇只有2公里。城际快速道与旅游路两条交通主干线依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桑梓村的古庙

桑梓村是上党区十大文化古村之一,村名有深厚的文化味道,村子本身的历史也很悠久。

在历史上,桑梓村曾经叫做桑梓镇,因为它正好位于潞州通往泽州的官道上,从唐代到明清,一直为集镇。

尤其是明清时期,桑梓村是全国铁货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名气以及兴旺程度不输隔壁的荫城镇。

桑梓村商贸发达数百年的辉煌历史,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集镇级别的大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桑梓村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行政村,分别叫做桑梓一村、桑梓二村,归属荫城镇。今年6月,两个村双双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上的桑梓村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品种类齐全,集日不断;村内外庙宇遍布,庙会兴旺;民居院落鳞次栉比,用料精、档次高,保存数量多,是潞商民宅的典型代表。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桑梓村另一座古庙的高门槛

历史上的桑梓村庵观寺庙院等宗教建筑齐全,现在村中老人们口中能点出名字的就有21座各类庙宇、戏楼6座,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有11座。

在这21座庙中,有一座唐代的丈八寺庙鼎鼎有名,不过庙早就不存在了,只剩一座同名的砖塔。

丈八寺庙位于村中十字街西南角,现在的村委会院内。庙的原貌已经不存,但留下了一座非常有名的唐代砖塔丈八寺塔,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桑梓一村丈八寺塔

据资料记载,丈八寺庙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当时是一进院落,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佛塔、大殿,两侧有配殿、耳殿等建筑。

当时的大殿内雕塑有两尊一丈八尺高的石佛像,所以寺庙的名字才叫丈八寺庙。当地百姓传言,先有丈八佛,后有丈八寺。

一尊石佛已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省博物馆征集保管,另一尊仅剩头部。现仅存佛塔是唐代原构,南北配殿是清代重修的,正殿已经被新盖的村委办公楼代替。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俊秀的丈八寺塔

佛塔名叫丈八寺塔,平面呈正方形,是一座密檐式砖塔,高约18米,原是11层,现存9层。整座砖塔除了最下面有四层砂石基础外,其余全部都是青砖垒砌。

从第一层塔身开始,采用叠涩出檐的手法,用砖砌出四面砖檐。然后是塔身、砖檐次第而起,从下往上逐层收缩。塔身、砖檐都没有装饰,完全就用砖的棱角和素面,营造出一种朴素大方的感觉。

如今,它静静地矗立在村委会院内,虽然经过修缮,但古朴沧桑的面貌依旧,看上去依然气度非凡。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丈八寺塔内部。

整座砖塔方棱四角古朴典雅,比例匀称和谐,造型稳健端庄,结构简练大方,细细欣赏,颇具盛唐气韵。

砖塔南面有券门一道,内部是中空方筒形。以前架有木梯,可以攀援而上到顶部。不过现在仅存一些木头架,也禁止攀爬了。

整座砖塔的形制酷似著名的西安小雁塔,只是没有它的名气大而已。

山西长治这座唐代古塔长得像西安小雁塔,颇具大唐神韵

西安小雁塔

长治市的唐代石塔比较多见,比如长子法兴寺的舍利塔、平顺明惠大师塔等,但是唐代砖塔却是仅此一例(屯留老爷山金禅寺舍利塔虽为唐代始建,现塔却是明代重修),所以,丈八寺塔是研究佛塔形制和建筑技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关注胡哥,带给你更多好看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