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十九世紀末期的丹麥畫家維爾赫姆·哈默肖尼

以畫孤獨而聞名於世。

儘管他的作品涵蓋了神秘的人物肖像、怪異空曠的風景和城市景觀以及一系列獨特而令人不安的裸體,這些作品的房間都以灰色和白色作為鋪墊。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儘管第一觀感帶來的冷靜可能會產生干擾因素,但是這些作品肯定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下來細細琢磨。在號客廳》(1903)裡,投影到房間裡的陽光被刻畫得精美絕倫,具有讓人冥想的質感。然而,整幅畫寂靜的氛圍還是會讓人產生與世隔絕的孤獨感。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在作品溫莎椅(1913)中,這把無人入座的椅子面朝一扇關著的房門,似乎在昭示著某人的缺席,亦或是期盼著某人的到來。整個空間繪畫和現實世界之間營造了一種候車室般的奇異空靈感。

哈默肖尼繪畫的時期正好是室內畫成為一個十分流行的主題的時期。這些繪畫中的房子被認為是為了躲避了日益工業化的趨勢。

哈默肖尼似乎像他的作品一樣沉默寡言,安靜而內斂。他的家庭和朋友圈都很小,其中很多人都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他過著隱居的生活,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或評論他的作品。

從1898年到1909年,他住在哥本哈根,在這裡他完成了大部分關於房間的畫。他與妻子艾達秉承樸素的美學,與上層階級奢華的室內裝飾形成鮮明對比,他將18世紀的牆飾線、門和牆壁塗成均勻的白色,牆壁和天花板則採用柔和的灰色、藍色和黃色調,木地板則弄成了深棕色。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他們的極簡傢俱包括兩張沙發、一個抽屜櫃、一些桌子和一架鋼琴,都被系統地重新佈置,構成了一幅區別於現實的圖像,被賦予了一種超乎世界之外的特徵。這也正為他從身後刻畫艾達的形象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儘管女性是荷蘭畫派和丹麥黃金時代繪畫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並且對哈默肖尼有著明顯的影響,這些風格常給人以敘事、溫暖或親密的感覺,但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都不明顯。艾達的存在並沒有給他的繪畫增添生活感,相反,它們就像女人一樣難以接近和理解。

黃金時代繪畫中的窗戶主題通常用於表達與外界對話溝通,而哈默肖尼顛覆這樣的表達,進一步增強了他作品的高深莫測。但在室內,三絃琴30號》(1901年)這樣的作品中,艾達面對著牆壁坐在陰影裡,無法或不願靠近她面前的窗戶,哈默肖伊為個體的孤獨創造了一個隱喻。而掛在她身後牆上的空畫框使她看起來更加孤獨。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空畫框再次出現在室內,站立的女人》中,其中艾達彎頭站在窗口前。也許是柔和的光線或鴨蛋藍色牆壁的微妙特性,但在這裡她似乎顯得更加沉思。

艾達似乎只有一幅輕鬆的圖像,這就是《休憩》(1905),她坐在那裡背朝觀眾,癱軟地坐在椅子上,光潔的後勃頸非常引人注目,或許這是少有的一幅有一絲甜蜜意味的作品。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相比之下,當艾達和她的兩個嫂子出現在《三名年輕女子》(1895)中被正面描繪時,這張照片遠沒有表現出家庭的幸福,而是令人感到壓抑,從畫中可見,三人沒有任何交流,都沉浸在自己孤獨的世界中。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有了哈默肖尼,我們就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這些畫作上,如果這些畫經常引起人們的焦慮和不安,那也許說明我們比丹麥的繪畫大師身處更動盪的時代。即便考慮到哈默肖尼處在一個丹麥人為爭奪巨大領土損失而奮鬥和歐洲內部日益緊張的時代,當代觀眾對這件作品的反應卻是相似的。但是,他能畫出我們心中的這種感受並不是他吸引人的唯一原因。

這位孤獨畫家筆下的孤獨,是對這個時代的抗議

藝術史學家兼哈默肖尼的朋友埃米爾·漢諾威將他的作品視為“對我們時代所有豔俗和誇張無聊的無聲抗議。”在我們這個比丹麥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更加豔俗也更無味的時代,我們將不必要的傢俱飾品擺在家中,也將不必要的煩擾和分心放在心裡。他的畫在今天引起如此深刻的共鳴也許是人意想不到的。雖然可能會令人不安,但他畫中的留白也能夠讓人找到慰藉——他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