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第一樂章:奏鳴曲

“丫鬟悄聲報用膳

紫檀圓桌四碟端陳

姑蘇醬鴨

平湖糟蛋

撕蒸筍

豆乾末子拌馬蘭頭

瑩白的暖暖香粳米粥

沒有比粥更溫柔的了

……”

這首詩選自木心詩集《雲雀叫了一整天》,由內容可知,木心是富家子弟。

他本名孫璞,字仰中,1927年2月出生於浙江烏鎮。彼時的烏鎮有24戶大家,孫家是其中之一。

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兒時木心

浙江,歷朝出狀元最多的省份,擁有獨特的人文地理,稍有些家產的人家,都會開辦私塾,集同族子弟,拜過孔子,拜過先生,破瓜啟蒙。

木心童年亦是如此,所以他學養雋深,上承四書五經,下接西洋文化,寫出的字,更是獨樹一幟。

其實,關於木心幼時的事情,記錄甚少。

可從兩點解讀他的塑造。

1

木心是公子哥

不可否認,家境殷實,使他不同於一般人家的性情。

陳丹青曾說,木心小時候害羞講話。

有次出門,鄰居問:“你吃飯沒?”木心答:“吃了。”

鄰居問:“你穿什麼?”木心答:“長衫馬褂。”

就沒了下文,兩人默默地尷尬相望。

鄰居都拿他當現世寶,但現世寶都不是一般人。

《紅樓夢》裡賈寶玉是現世寶,生在官宦之家,一生為女而活而痴。

公子哥賈寶玉真情、真心、真意,三個“真”字,是說這樣的人,對人對事,不會繞彎彎。

任性主義,浪漫主義,也是發光的標籤。徐志摩是這樣的,木心也是。

既已養成小姐的身子骨,這輩子,就難以忍受丫鬟的命。精神世界更如此。

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青年木心(左一)

2

木心偷書

木心偷過書,偷過茅盾家的書(茅盾家也在烏鎮)。

他講得俏皮:“我是替他保管。”

正值抗戰,人人亡走天涯,家家戶戶斷壁殘垣是常態。

這之前,木心聽聞茅盾的藏書,古今中外,汗牛充棟。

木心耿耿於懷,耿的不是“中”,是“外”。茅盾拖家亡走後,木心進入他破敗的家,搜尋書籍。

正是這段時間,一個古舊小鎮的年輕人,第一次接觸莎士比亞、拜倫、尼采——用木心的話說:“怦然心動,像第一次準備偷吻熱戀的姑娘。”

第二樂章:變奏曲

抗戰勝利後,木心進入上海美專研習油畫,上海美專是劉海粟創辦(也是任性浪漫的富家子弟)。

不過,劉海慄欣賞的“美人”,到底和木心舉不了案,齊不了眉。於是木心轉投林風眠門下。

我閱林風眠的畫,那是靜靜的美;淡傷淡傷的美;與世不爭又與世抗爭的美——像李叔同的一生;像中學女學生以阿卡貝拉,唱著那首《長亭外》。

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林風眠畫作

林風眠欣賞的“美人”,顯然是混血兒,一半古希臘維納斯,一半先秦洛神,把人性、自由、審美的表達,提升到了人類精神的最高聚合態。

所以,木心傾倒,傾倒於林風眠的畫,傾倒於林風眠的“美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換言之,審美基礎,決定精神性格。

從1949年解放到1982年,這33年間,整個中國是閉合狀態,每個國人人手一本小紅書。

槍打離群鳥,離群的鶴再高雅,也得打下來,接受改造,與大眾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林風眠吃了虧,木心也吃了虧,並“三進宮”。

正是在宮裡,他知道了這人世,要圓潤地抗爭。

他寫坦白書(其實是文學書),小小一張紙,能寫6000字。

他手繪鋼琴黑白鍵,無聲彈奏喜愛的音樂家的曲譜——貝多芬、莫扎特。

“你是夜不下來的黃昏

你是明不起來的清晨

你的語調像深山流泉

你的撫摸如暮春微雲

溫柔的暴徒,只對我言聽計從”

越是跌落谷底,真善美越與你相得益彰,熠熠生輝。

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木心對林風眠的“美人”念念不忘,1982年出國追尋。此時的木心,55歲,孑然一身。

第三樂章:諧謔曲

這一樂章,是木心最華彩的部分。

木心打趣說:“枯木逢春,來到紐約,才真正開始發育。”

他遊歷歐美,博覽群書。這期間,開課講世界文學史,講了5年(陳丹青記了5年)。

他的繪畫,被藝術館、被富人收藏;他的文學,被臺灣《聯合文學》熾烈發表和出版。

此時的木心,分明進入了電影《無問西東》裡,那段講述西南聯大的澎湃歲月。

你靜靜地看下圖,看這時期的他,儒雅敦厚、圓融無礙,眼神又流露著老頑童的愜意。

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正是這個愜意的老頑童,把幾千年的方塊字,玩得不亦樂乎。

純熟的技法,比之方錦龍彈琵琶,能玩出琴箏、中阮、吉他等花樣來,賞心悅目,那手指靈活飄逸,活見鬼,比胡騰舞還奔放自如。

舉例為證:

1. 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

2. 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

3. 生活的最好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4. 從前的人,多認真。認真勾引,認真失身。

5. 給他們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

6. 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7. 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

8. 我好久沒有以小步緊跑去迎接一個人的那種快樂了。

9. 所謂深淵萬丈,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10. 沒有比粥更溫柔的了,念予畢生流離紅塵,就找不到一個似粥溫柔的人。

11. 美貌是一種表情。

12.她是亂世的佳人,世不亂了,人也不佳了(評張愛玲)。

13. 哀愁是什麼呢,要是知道哀愁是什麼,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麼呢,生活是這樣的,有些事還沒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沒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第四樂章:迴旋曲

2006年,木心79歲,在海外任性浪漫了24年後,受邀歸國定居,就在烏鎮,他老家東柵,居所起名“晚晴小築”。

此時,他的書在大陸相繼出版,收割不少90後粉絲,包括我在內。

木心不上網,聽說禁不住年輕人的撩撥,在豆瓣“木心小站”與粉絲互動,句句木心,摘來幾顆:

網友1:傳說中的木心。。。先生。。。好神奇。

木心:歸於平淡了。

網友2:偏偏是你的薄情,使我回味無盡

木心:這種境界是很難懂的。

網友3:我喜歡的作家、哲人都是不結婚的~~~尼采梭羅~~~還有先生……我要嫁不出去就怪你了~~~

木心:怪你自己吧。

網友4:您也來了!!好意外,哈哈哈哈

木心:意料之外之外。

網友5:讀先生的書,給我寧靜。無以言表。

木心:簡潔而有激情。

圍觀木心84年的一生

▲木心藝術館展覽

2011年12月,木心逝世,享年84歲。有人悲嘆,一個民國大家的隕落,我亦贊同。

木心對外,稱自己是一名詩人。你讀他的詩會發現,他貫通東方古詩詞和西方商籟體(十四行詩),對現代漢語詩歌進行重新解構,陳丹青說:“句句木心,句句驚豔,一朵不可不賞的奇葩。”

有一個木心美術館,就在烏鎮,陳丹青是館長(抱恨至今未去)。

木心的書,適合送友人,送戀人(尤其是男生送女生,木心說過,文學是女性的。女性的精神世界是由浪漫主義構造的,文學適合撩情撩愛)。

建議用素色的風呂敷包裹,有儀式感和木心感。

最後,以木心的小詩作結:

“願得

陶一般的情人

願有

瓷一般的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