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是一位怎樣的王爺?

庭州行者


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是一位怎樣的王爺?(瞭解更多古代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弘晝有些像年輕時的雍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弘時與弘曆爭奪皇位,而弘晝勢單力薄,很少顯現自己有爭奪皇位的決心。從而想瞞過雍正,想想看,雍正是何等人?想瞞過他,恐怕比較難。經過雍正的試探,弘晝一關一關的通過,讓雍正對他有些放心。

對於弘晝來說,算是一個比較精明之人。雍正曾誇獎他,小小年紀就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可是,他還是非常謙虛,做事方面,故意讓別人認為自己做不好,盡做些荒唐事情。感覺他腦子不正常,因而瞞過眾人的眼睛。

長城君便談談,弘晝是一個怎樣的王爺?

弘晝是雍正的第五個兒子,與乾隆皇帝的歲數差不多,平時與乾隆一起讀書,與乾隆的關係挺好。但是,他們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在奪嫡之爭中,可沒有親兄弟之分。往往都是誰贏誰勝出。

公元1733年,弘晝與弘曆受到雍正皇帝的冊封為和親王,到公元1735年,兩人同時處理苗疆事務,因處理得當,被雍正皇帝讚賞。乾隆從小都學習好,腦子精靈,便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因此,從小便與康熙生活在一起,由康熙教導乾隆,讓乾隆從小就開始學習朝政之事。對於弘曆小時候,雍正也看出他可以做自己的繼承人,因此,雍正也開始對弘曆的培養與歷練。

弘晝從小在宮中過著,你爭我奪的日子,讓他知道要想活命必須得學會隱蔽。弘晝更知道,父輩們為了爭奪皇位,搞的關係不好,還有太子被廢,以及有些被圈禁。這讓弘晝感到,要低調行動,千萬不能暴露自己。有了叔叔伯伯們的經驗教訓,弘晝便選擇明哲保身。

據清史資料記載,弘晝只顧學習詩詞,根本就不務正業,從來不喜歡看八股文。他不像其他皇子一樣,爭權奪利,或者明爭暗鬥,整天幻想儲君之位。而他整天裝瘋賣傻,處處躲避權力之爭。

到雍正十三年,雍正去世,弘曆登上皇位,因此,弘晝主動退出爭奪。後來,乾隆皇帝把雍正之前的府邸都給了弘晝,讓弘晝一下有了很多錢財。弘晝為了讓乾隆更加放心,因此,故意做一些出閣之事。讓自己顯得比較笨,進而達到保護的作用。

其一,弘晝經常給自己辦喪事,掩蓋其奪嫡之心。平時,弘晝就假裝去世,便躺在棺材裡面,讓家人為他哭喪,然而,有些家人哭的非常逼真。對於一些王公大臣,也來為他哭喪,其實,眾大臣都知道是假的,可是,畢竟弘晝地位高,因此,都來給他弔喪。

可見,弘晝非常精明,只有這樣的話,自己才可以保命。

其二,弘晝與乾隆一起監考,當面對乾隆說是不是怕我吃回扣。他們一起監考,到吃飯的時候,弘晝對乾隆說,你可以先去吃飯了。可是,乾隆沒有立即走開,弘晝見到這種情況。弘晝便說了一句:“哥,你是不是怕我收了考生的回扣,給他們放水啊?”這就是告訴乾隆,自己只是一個放蕩不羈之人,並非是當皇帝的料子。

其三,劫走運送錢幣的車,讓世人覺得自己是貪財之人。造幣局的運幣車,從弘晝自己門上過,然而,弘晝把這批錢幣全部給劫走了,更是不讓他們的幣車出去。其實,這些乾隆都知道,以為他是愛財之人,又掩蓋了他的心思。

弘晝沒事就做一些荒唐事,讓別人以為他沒有奪嫡之心,生怕眾人說他有窺視皇位之心。時間久了,乾隆就睜隻眼閉隻眼而已,知道弘晝沒有想當皇帝的心思。雖說,平時犯一點小錯,乾隆都不會追究責任,對於一些大事,乾隆對弘晝也是按照實質性去處理。

公元1770年,弘晝去世,享年五十八歲。當時,乾隆親自祭奠,並賜給他的諡號為“恭”,這一個字代表了,乾隆皇帝對人生的態度與認可。

長城君曰:弘晝在眾皇子中,算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因為做事低調,平時更懂得掩蓋自己,雍正還說他知道明哲保身。弘晝為了讓乾隆的皇帝坐的更穩。


長城說歷史


弘晝作為雍正的第五個皇子,天資聰穎,但在大部分人眼裡,弘晝這個人都是負面形象,世人稱他為荒唐王爺。究竟真實的弘晝是怎樣的呢?

弘晝真荒唐,還是裝糊塗?

在雍正的幾個兒子裡,弘晝的結局算是不錯的,如果他真如世人說得如此荒唐,就不可能活得這麼不錯了。要知道弘時因為貪腐,還被削了王爵,充分說明弘晝再荒唐也不踩底線,這個人很會把握分寸。

弘晝擅長文藝,在書法、詩詞方面都有造詣,說明這個人其實很聰明,很內秀,說他一直裝糊塗是極有可能的。

弘時、弘瞻的教訓

雍正有十一個阿哥,其中七個都不幸早殤,只剩下三皇子弘時、四皇子弘曆、五皇子弘晝和六皇子弘詹 。

弘時和在雍正還未登基之前,就和八王爺他的叔叔允禩有來往,以“少年放縱,行事不謹”的罪名被逐出宮廷,過繼給允禩。

六皇子弘瞻比乾隆差了二十多歲,後來過繼給果親王,卻十分貪財,利用身份強買強賣,最終找個藉口削去了王爵,降為貝勒,不久大病一場後去世了。

弘晝從不覬覦皇位,也不貪財,不去觸碰乾隆底線。

弘時這個人是非常聰明的,很有心機,他打小就和乾隆關係比較好,當年乾隆被康熙帶到宮裡撫養,乾隆還時常回來看弘晝。

也正因為和乾隆關係密切,他深知自己根本沒有資格和弘曆競爭,和弘曆爭無疑就是與天爭,畢竟弘曆是康熙相中的皇儲,結果已經註定了。如果他露出絲毫爭儲的心理,必然在將來不會被乾隆所容。

加上弘時的前車之鑑給了他教訓,在生活中他故意裝作與世無爭,從不覬覦皇位,也不貪財,觸碰乾隆底線。

荒唐王爺這麼玩?

儘管他的荒唐王爺稱號主要來自弘晝的一個癖好,那就是喜歡辦喪儀,喜歡吃祭品,裝死人,但是這也許並不是他的愛好,而是自保之計。

弘晝知道只有自己顯得越無能,對皇位沒有絲毫威脅,才不會遭到乾隆的政治打壓。乾隆對像弘晝這樣的皇親國戚要求並不高,只要對政權沒威脅就行。

並且乾隆一向喜歡標榜自己的仁義、孝道,謹記他爹雍正的教訓,搞得兄弟反目、名聲漸壞,故此不到萬不得已乾隆是不會拿自己的兄弟開刀的。

因此弘晝越荒唐,反而越安全。

其實弘晝這個人是非常有才華的,洋洋灑灑地撰寫了《稽古齋全集》八卷,這本書彙集了弘晝三十四歲前撰寫的論、記、敘、頌、詩、賦等各種文稿,卷首還有乾隆的親筆序言,是兄弟和睦的象徵。


1.《清高宗實錄》

2.《清史稿》

3.弘晝:《稽古齋全集》


莫山主說青史


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是一位怎樣的王爺?我來說說我知道的吧!


說到弘晝就要先說說大清的制度!

清朝入關後,取消了前朝的藩王封地制,把他們的歷代王爺們都“圈養”在了京城裡,在沒有詔書的情況下,是不允許他們私自離開京城60裡範圍內的,更不允許他們之間走動太頻繁,在這期間不斷的削弱他們的權力,這樣一來就不怕他們會造反了!

在這種制度下,清朝的王爺們每天除了上朝之外,生活變的十分無聊。吃喝不愁,衣食無憂朝廷儼然成了他們的“鐵稈莊稼”,只要大清不亡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混吃等死中度過,乾隆的弟弟弘晝也不例外!



和親王弘晝,是雍正的第五個兒子,跟乾隆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雖說不是親兄但勝似親兄弟,因為有個皇帝哥哥,所以弘晝養成了驕橫荒唐,肆意妄為的個性,在朝中毆打大臣,是常有的事!


跟大清其它王爺一樣,弘晝的日常生活也非常無聊,如何打發這無聊的時間呢?於是弘晝想出了一個“活出喪”的荒唐想法來打發無聊的時間!“活出喪”也就是在人活著的時候為自己舉辦喪禮。而弘晝就會不定期為自己舉行“活出喪”。“活出喪”當天,弘晝會讓親朋好友前來參加喪禮,而他會一絲不苟的親自指揮自己的喪禮細節,閒下來的時候他會坐在自己靈堂邊上,聽府里人為他哭喪,而他則端著一盞茶,慢慢的品著,並享受著這一搞笑的“悲傷”過程!

不僅如此弘晝還有個愛好就是搶劫,當然他並不是缺錢才去搶劫的,而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搶劫的目標也很特別,就是朝庭的運銀車,要知道在當時搶劫運銀車可是死罪,但弘晝仗著乾隆的驕縱根本不在乎這些,氣的乾隆發出狠話要把他發配到關外去守祖陵,但由於乾隆母親的阻攔,最終弘晝還是宅在京城繼續“享福”!


1770年,弘晝這個大清歷史上最荒唐的王爺,在他59歲這一年結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唐古看今


由於弘晝在歷史裡不是身份特殊的人(這裡指地位高,或者留有事蹟),後人是沒法還原其百分百真實面目的,但是可以通過記載還原一部分。下面指出三點:


1,雍正晚年,弘晝被封為和親王,隨後與重臣鄂爾泰等人一起處理苗疆事務。他們工作的“單位”叫苗疆事務處,因為當時西南地區的苗人經常有兵變和民亂,因此還算得上比較重要的職位。從這可看出,弘晝這人別管性格怎麼樣,基本的辦事能力還是有的。

2,然而乾隆登基以後,他一改嚴肅面貌,變得很荒唐。有一回在朝上跟訥親有了政見衝突,直接上去跟人家肉搏。除此以外,平日作風也橫行霸道,顯得很沒素養。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弘晝故意為之,因為越是荒唐,越於皇位無害,他就越安全。

3,弘晝不太好學,清代許多皇子會留下還算不錯的著作,詩詞歌賦或者繪畫散文,他只有一首詩《金樽吟》,主體思想是“對皇位沒想法”,似乎也恰恰證明了上一點。


總結:愛新覺羅弘晝此人,能力一般,也是源自沒有表現機會,兄弟的登基讓他後半生自我放棄,或者自我矜持。總體而言,沒有話題性。<strong>

<strong>

青簡拂塵ls


雍正的兒子不少,但存活下來的不多,而長大成人的只有四個。只有弘時、弘曆、弘晝和弘曕。我們在說紅晝之前,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弘晝的其他幾個兄弟。



弘時年少放縱,因為行事不謹慎,而被雍正過繼給允禩做兒子,並轟出了紫禁城,弘晝在被撤去黃帶,除名玉牒一年半後鬱郁而亡。



弘曆自不用說,就是後來的乾隆帝,《甄嬛傳》裡說甄嬛不是弘曆的生母,其實是不對的,事實上甄嬛確實為弘曆的生母。



弘曕因為出生於圓明園,所以乳名叫“圓明園阿哥”,長大後的弘曕行為放縱不羈,喜愛錢財。有一次圓明園著火,大家都趕去救火,弘曕住的最近卻來得最晚,到了之後還嘻嘻哈哈,一點沒有關心大家的樣子,惹得乾隆非常不滿。後來乾隆因為實在忍受不了弘曕壓榨百姓錢財,一怒之下降弘曕由王爵削為貝勒。弘曕被削之後鬱鬱寡歡,一病不起。乾隆去探望後顧及兄弟之情,又恢復了弘曕的郡王爵位,但是不久弘曕就死了。弘曕的生母並不是《甄嬛傳》裡所演的熹妃,而是謙妃劉氏,望讀者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不過弘曕被過繼給了果郡王允禮當兒子卻是事實。



說到弘晝,他其實是個荒唐王爺。對於他做過的一些荒唐事我們列舉一二。

弘晝在家的時候,有時候會突發奇想,像得了失心瘋一樣給自己辦喪事。不僅在一旁親自指揮,看見眾人痛哭流涕時還哈哈大笑,瘋癲不止。



有一天一輛運滿錢財的運鈔車正朝戶部駛去,在運鈔車經過弘晝府邸的時候,弘晝不知哪根筋,連人帶馬把運鈔車給搶了。衙役們被嚇破了膽,做夢也不會想到當今皇上的弟弟,居然會搶運鈔車。



至於乾隆為什麼能一再容忍弘晝,也許是因為一來弘晝是乾隆登基後唯一的一個弟弟,不捨得苛責。二來是因為弘晝雖然荒唐,也沒有做出什麼出格越界的事吧。也有人說弘晝之所以瘋瘋癲癲,選擇做一個荒唐王爺,其實是為了明哲保身。讓乾隆認為他對皇位是一點覬覦之心都沒有的。弘晝究竟是真的荒唐,還是假的荒唐,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比起他其他的幾個兄弟,弘晝的結局算是最好的了。


三七的歷史書屋


弘晝,雍正第五子,從小和四皇子(乾隆)一起長大。他們倆同吃同住,一起學習,還曾一同被雍正派去面見康熙。乾隆也對他愛護有加,十分照顧這個弟弟。

但是,弘晝卻被稱為清朝最荒唐的王爺。一面是受盡尊寵,一面是荒唐胡鬧,弘晝如此矛盾,究竟是為何?



自小與乾隆交好,得以善終

雍正總共生下10個阿哥,其中6位命短,活下來的只有4個皇子。其中老二(四皇子)弘曆當了皇帝,老大(三皇子)弘時和老四(六皇子)弘瞻下場都比較慘,只有老三(五皇子)弘晝得以善終。

老大(三皇子)弘時,因為母親是漢人,所以雍正從來沒有把他列入繼承人的考慮範圍內。後來,他心生不滿轉而投靠“八爺”允禩。

自討苦吃,有什麼辦法呢?憤怒的雍正當即與他斷絕父子關係,並把他過繼給了允禩,最後弘時抑鬱而死。

老四(六皇子)弘瞻年紀最小,於乾隆三年(弘瞻五歲時)被過繼給果親王。這個人沒啥特點,就是喜歡錢。在他眼裡,除了錢,什麼都不算事兒。

可就是他這樣的性格,去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乾隆二十八年,圓明園發生火災,乾隆和太后都險些受傷。弘瞻不僅最後一個過來,臉上還毫無憂慮之色。乾隆大怒,便削了他的爵位。不久,弘瞻憂鬱而死。



而弘晝就不一樣了,他從小和乾隆同吃同住,一起學習。弘晝有什麼錯,乾隆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太后還非常寵愛他,他犯了什麼事,都有太后擔著。受盡皇恩的弘晝活了59歲,於乾隆35年病逝。對比弘時享年23歲,弘瞻享年32歲,弘時算是活的久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乾隆唯一一個得以善終的親兄弟。

愛吃祭品,盡幹荒唐事

弘晝的愛好比較奇葩,別人可能喜歡讀書寫字,騎馬射箭之類的。這個弘晝雖然據說是過目不忘出口成章,但他最大的愛好還是辦喪事。

他喜歡到什麼程度呢?每次吃飯前,都要讓侍女和侍衛在院子裡嚎哭,哭的越難過,他越高興。因此,弘晝的王府裡的下人都掌握了一項新技能——哭喪。

這種事不吉利,但這個弘晝偏偏愛幹。原因就是他嫉妒乾隆當上皇帝,辦喪事只是為了詛咒他。



光天化日搶劫運鈔車

也不知道弘晝抽了什麼風,竟然有膽去搶運鈔車。

而且當日,弘晝府裡的人還絲毫不做掩飾。沒有化妝,沒有斷後,就那樣堂而皇之地把運鈔車推回了和親王府中。車子還被客客氣氣地推出來,交給官兵,只不過錢沒了。

按理說,搶國家的運鈔車放到哪個朝代都應獲罪,甚至是死刑。乾隆也很生氣,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弟弟都窮到這個地步了,不禁心生憐憫,就放過了他。

後來,太后聽說了這件事,竟然一病不起。乾隆是個出名的孝子,母后生病他立馬去探望。

宮女說,太后是想見金山,又見不著,所以鬱悶。乾隆一聽,立馬向戶部發令——造出一座錢山來。



太后看到錢山,心情大好,二話不說把錢賞給了“窮王爺”弘晝。乾隆知道了,也沒有說什麼。

看似瘋癲,實為保全之計

弘晝是個聰明人,自小和乾隆一起長大,自然是知道乾隆有幾斤幾兩。當年自己和乾隆一起去面見皇祖考,乾隆被康熙看上,自己卻被無視。

後來,乾隆也愈發受到雍正的重視。在弘時出事後,弘晝看清了形勢,認為自己不是乾隆的對手,乾脆退出儲君之位的爭奪。

不過,弘晝可是個記仇的主,既然乾隆“搶”了他的皇位,自己也不能給他好臉色。索性,自己裝作與世無爭,瘋瘋癲癲,幹些荒唐之事。總之,他要想外界傳遞一個消息——自己無意皇位,只想做個瀟灑王爺。

對於一個“荒唐的廢物”,乾隆有什麼理由打壓呢?所以,他越是荒唐,就越是無能,也就越安全。縱其一生來看,他都沒又受過什麼處罰。不得不說,他這招真高!



生在帝王之家,人生的快樂總是被權利黨爭所抹殺。像弘晝這樣瀟灑一世,恐怕是最好的結局吧


千百年前


少時放蕩不羈,面對權力爭鬥依靠裝瘋賣傻來韜光養晦,頗有才氣抱負,一生衣食無憂,最後病死於床榻之間。觀其一生,倒也是豐衣足食,逍遙自在,遊竄與權力股掌之間,不沾片刻絲毫,是普通皇子,但也有傳奇特色。

裝瘋賣傻保全身

後人流傳已久弘晝喜愛辦喪禮,對祭品特別喜愛,在家大辦喪宴,喜歡聽喪樂、時常將棺材放於正堂之上,讓喪樂儀仗隊敲鑼打鼓,讓家人和侍衛站立兩旁掩面哭泣,自己則坐於大堂之上,邊吃祭品,邊玩樂。百姓稱之為“荒唐王爺”,時至今日談起仍讓人哭笑不得。

若細細分析,這才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的智慧手段。弘晝在雍正時期就已經表現出喜愛喪禮這一癖好,本該接手政務一展宏圖的時候卻表現出如此犯傻的行為,無疑是自毀前途。由於雍正曾親身經歷了康熙“九子奪嫡”的痛苦,為了不讓皇子們再重蹈覆轍,他苦思冥想後製定了“秘密建儲”的辦法。而面對朝廷勢力對儲君的各種想法,朝臣猜測備受雍正喜愛的弘晝最有可能即位成為儲君,但這種弱智的表現自然不會將大家的目光吸引過來。即使乾隆即位,這一癖好非減更增,葬禮規模更加龐大,弘晝還放言:人沒有一百年還不死的,還有什麼好避諱的?王爺的荒唐行徑為大眾所笑談不已。

放蕩不羈愛自由

作為雍正帝的第五子,比哥哥弘曆(乾隆帝)小三個月,自小就得父親雍正帝喜愛,被父親安排與哥哥弘曆一起管理苗疆事務,為大清國的繁榮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由於從小弘晝和弘曆在一起生活讀書學習,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自小受到哥哥的關照。在弘晝21歲時,雍正將其封為和親王。哥哥弘曆即位後,受到極大的偏愛,把父皇的雍親王舊邸及財物全賜給了弘晝,命其管理內務府、御書處的事務。驕矜狂妄的弘晝,倚著兄長的威勢,傲慢任性,肆意妄為。

有一次上朝,弘晝因事與軍機大臣、獲封一等公的訥親有了小爭執,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毆打訥親,乾隆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既不怪罪,也不出聲阻止。文武百官見狀,從此無人敢惹弘晝。 乾隆年間,命弘晝參與議政。

腹有詩書才氣足

在後世人的眼中,弘晝是一個瘋癲的落寞王子。但自小與乾隆讀書,並且受到乾隆的器重,其必然是有原因的,乾隆帝曾說:“吾弟少於吾甫三月。皇父在潛邸時,育吾二人於東西室,及九歲讀書,同受經於傅先生,與吾自孩提以至於今,且孺且耽,恰恰如也,餘既以同氣之親,相親相勖於平日,晨夕之與俱,筆硯之與共,爾我形骸之悉化。”

但尋弘晝一生,卻沒有作品流傳。唯一流傳的《金樽吟》還被史學家稱之為明哲保身的救命詩,筆者認為不是弘晝沒有才華,是他刻意掩飾,避免風頭太過引來殺身之禍。

《金樽吟》世事無常耽金樽 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 推杯換盞話古今


最後總結一句話:貪生怕死,好吃懶做,裝瘋賣傻換得錦衣玉食,萬事平安。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當多多指教。


友燈說


和恭親王弘晝,清世宗(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生於清世宗潛邸——雍王府,只比清高宗(乾隆帝)小三個多月。在清世宗潛邸時期,弘晝的生母純懿皇貴妃耿氏與清高宗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地位相當,都是“格格”,也就是沒有名分的妾(有正式名分的妾是側福晉)。在清世宗一眾活到雍正元年的兒子當中,弘晝的出身不及生母為側福晉的弘時和福惠,父親的重視和寵愛程度不及清高宗和福惠,齒序不及事實庶長子弘時,屬於最典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或許正是這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地位讓弘晝很早便知道自己與皇位無緣,選擇了超然的生活態度,讓哥哥、弟弟們爭去吧!我過好我的小日子就行了。



於是,弘時莫名其妙地死了……但是弘晝卻活得非常滋潤。雍正十一年,弘晝還和潛邸時期的清高宗一道被封為了親王。雍正十三年,清世宗病逝,彼時弘時已死、福惠早殤、清世宗的幼子果恭郡王弘曕才兩歲,剩下的只有清高宗與弘晝。由於弘晝早早退出了皇位角逐,清高宗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便輕鬆榮登九五。作為對弘晝退出的投桃報李,清高宗把清世宗潛邸時期的全部財產都交給了弘晝。



雖然如此,但是作為唯一有資格與清高宗爭位的皇子,弘晝的身份還是頗為尷尬的!為了讓四哥清高宗放心,弘晝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那就是任性胡鬧、自己給自己抹黑。因為一點口角,便公然毆打軍機大臣訥親,使得自己形象盡毀、官心盡喪。除此之外,弘晝還玩起了活出喪。起初只是自己在家裡小打小鬧,讓家人給自己哭喪,誰哭得最死勁兒重賞!之後,弘晝漸漸不滿足於小打小鬧了,開始大規模通知在京的官員。雖然大家明知道事有蹊蹺,但畢竟是皇帝的親弟弟,誰敢不去?萬一是真的呢?不去,自己就等著摘頂子吧!不管真假,只能去!去總不能空手吧?奠儀總要有的,低了肯定也不成。於是,活出喪居然成了弘晝公然索賄、斂財的手段……這一出與當年漢相蕭何“與民爭利”幾乎如出一轍,弘晝要表達什麼,不言而喻。



或許弘晝覺得自己作得還不夠,一次在殿試時,到了飯點,弘晝催清高宗去吃飯,說自己留下看場子就行。清高宗沒理會,弘晝直接充清高宗說:“哥,您是不是怕我收了好處放水啊?!”搞得清高宗直接下不來臺。事後,清高宗私下對弘晝說:“我要是當場發作,你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但是,對弘晝,清高宗卻只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雷聲大雨點小,象徵性地處罰了一下便完事了。為什麼?因為弘晝此舉應試的貢士們都看在了眼裡,這些人都是未來清王朝朝堂之上的大臣,弘晝此舉等於是自我抹黑、失去了未來!清高宗自然是心領神會的,不責罰弘晝也就沒什麼可意外的了。



在清高宗的一再縱容之下,弘晝越來越“膽大包天”,最後居然光天白日之下讓下人打劫國家造幣局的運鈔車,理由僅僅是因為自己缺錢花了……但是,清高宗依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了了之。有人說,弘晝是因為清高宗的縱容所以目空一切、肆意妄為。個人並不認同,個人認為,弘晝應該是刻意為之,為的就是以自汙的方式讓清高宗放心。從弘晝傳世的詩作《金樽吟》中也能看得出,其通篇都在表達自己沒有野心、只求富貴。連作首詩都不忘表達自己沒有野心,弘晝的其他舉動僅僅是肆意妄為,恐怕說不過去。也正是因為弘晝的主動示弱與自汙,讓清高宗對他放鬆了警惕。在沒有了皇位之爭的大前提下,兄友弟恭的一面便展現出來了。清高宗給予了弘晝這位弟弟足夠的優待,除了鐵帽子,能給的都給了!



有人說,弘晝最後是因為涉足立儲之事被清高宗逼死的?個人並不認同!弘晝死於乾隆三十五年,而清仁宗(嘉慶帝)被密立為皇太子是乾隆三十八年的事情,離弘晝去世已經過去了三年!而且,乾隆三十五年離清高宗自己設定的六十年大限還非常遙遠,弘晝涉足立儲問題無從說起。除此之外,弘晝去世之後,清高宗第一時間便親臨和王府弔唁,這樣的待遇並不是所有宗室親王都能享受的,如果是清高宗逼死了弘晝,他大可不必如此。而且,弘晝死後,他的兒子永璧並沒有按照祖制降襲郡王,而是直接承襲和親王爵位,這是需要皇帝額外加恩的。如果清高宗逼死了弘晝,給予親王的正常喪葬待遇足以掩人耳目了,完全沒必要多此一舉。可見,清高宗逼死弘晝純屬子虛烏有!弘晝一輩子都在刻意避嫌,應該不至於臨終前傻到對立儲之事指手畫腳,不是嗎?



所以說,弘晝是個聰明人!明知道自己鬥不過清高宗,索性主動示弱,不鬥了。為了能讓清高宗放心,弘晝一生都在不遺餘力地自汙,落下了一個“荒唐王爺”的惡名,可恰恰是這一切保全了弘晝。試想,如果弘晝對皇位哪怕表現出一絲覬覦之心,清高宗還能容得下他嗎?理論上他可是清高宗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叔叔大爺們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血腥味尚為散盡,弘晝不可能當作什麼也沒看見!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雍正王朝中,大智若愚的弘晝,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雍正王朝》中,弘晝看似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關鍵時刻卻能力挽狂瀾,他是大智若愚的代表人物。

弘晝

胤祀策劃的“八王議政”,眼看就要無限接近成功了,最後卻失敗了。他不是敗給了雍正,而是敗給了弘晝。弘晝心裡跟明鏡似的,看透了八爺在豐臺的“小九九”。在最後關頭,弘晝將八爺搶佔兵權的消息“無意”透漏給胤祥,胤祥知道後趕緊去豐臺奪回兵權,進京勤王。

胤祥

在雍正的幾個兒子當中,弘晝是最聰明的一個,小時候讀書就能過目不忘。然而,他總是在不停地掩飾自己的才能,還整天與和尚道士一起,把自己包裝得荒誕不經。他這麼做,也是情非得已,誰叫他出生在帝王家呢?

弘晝

當皇子,天生就要參與朝廷的權力之爭,不管自己是否願意都會被捲入。弘晝自帶皇室基因,又有兩個比較厲害的哥哥(弘時和乾隆),他必須要收斂鋒芒。

父輩的九子奪嫡,想必弘晝是見識過的,其中的殘酷與無情他也會有所耳聞。弘曆是康熙看上的人,又得到雍正的賞識,他的繼位是公開的秘密。弘晝也有自知之明,反正當皇帝無望,倒不如平平安安地當個富貴王爺。

弘晝

想安全著陸,當個王爺,也要面對多重考驗。首先要過雍正這一關,所以在雍正面前,弘晝要把傻裝到底,把楞充到頭,讓雍正感覺自己就是個傻孩子,沒有奪嫡的念頭。不僅如此,弘晝還要向兄弟聲明,自己沒有心思搶皇位,也沒有任何威脅。

雍正

弘晝鬧“活出喪”,把自己打造成“荒唐王爺”,其實是在對自己的哥哥舉白旗。他做的這些“奇葩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安全地活著。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弘晝的大智若愚還是收到成效。雍正為了防止奪嫡,清理了弘時卻留下了弘晝,還封了弘晝和親王。

雍正和弘晝

到了乾隆時代,弘晝的日子越活越快活了,乾隆還將雍正住過的雍王府賞賜給了弘晝。

弘晝仗著哥哥是皇帝,在朝廷更加“囂張跋扈”。有一次上朝,弘晝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大庭廣眾之上毆打軍機大臣訥親。乾隆看到了事情的整個經過,既不出面制止,也不責怪弘晝。官員看到這一幕,從此再也不敢招惹弘晝。

個人推測,這是弘晝大智若愚的延續,他在效法蕭何的“自汙其名”,故意將自己的小辮子給乾隆抓住,讓乾隆放心。

弘晝

乾隆看到這麼“荒唐”的弟弟,心裡很放心,還讓他參與朝政。弘晝做過正白旗和鑲黃旗的滿洲都統,後來還升任議政大臣。

不做皇帝當王爺,弘晝為人處世的特點,不僅全了兄弟之情、君臣之道,還保全自己以及子孫。弘晝寫的《金樽吟》,充分表達了自己明哲保身的想法。

“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弘晝的這首詩,向世人說明自己無心皇位,只想找幾個好哥們,喝喝酒、吹吹牛的心跡,被歷史學家稱為“救命詩”。

弘晝

在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的皇宮,弘晝看透了爾虞我詐,他的“不爭”反而為自己爭到了安全,成了宮廷的一股清流。





先把錯別字改正再來問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