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面對“新工科”“大類培養” 你懵了嗎?

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被高考掐住命運咽喉的你

計算機專業,金融專業或許大家都聽說過,畢竟它們曾經可是80後瘋狂追捧的王牌專業,甚至被業內譽為金飯碗專業。但任何專業都不可能永遠流行,金飯碗專業亦是如此,輝煌歲月總有謝幕的時候。在大數據時代席捲下,人工智能,雲計算的需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

應時代發展需求及國家為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計算機金融專業橫空出世,於今年三月份正式上線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我國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獲批開設“計算機金融”專業的雙一流大學,就連北大清華都無不例外,沒有招生權限。對此哈工大也是採取了大類招生的培養新模式,2020年考生可選擇報考該專業,入學時只需報考經濟管理實驗班,兩年後更根據自己興趣及人生規劃選擇計算金融在內的10個專業方向。

很多人可能才接觸到新工科領域,這還一知半解,怎麼計算機金融專業也蹦出來了。那麼什麼是新工科,計算機金融專業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新工科】

新工科專業,主要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以互聯網和工業智能為核心,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工科專業。新工科專業是以智能製造、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用於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相對於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人才。說白了,新工科就是科技與知識的結合體,不再是傳統的工具工業。而新工科主要有三類,分別是新型工科專業、新生工科專業、新興工科專業。

而計算機金融專業屬於新興工科專業,它是因計算機,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和金融業發展推動產生的新興專業,是未來產業經濟發展趨勢所在。

【大類招生】

大類招生的全稱應該是按學科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

大類招生是相對於按專業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簡單來說,是高校為響應國家號召,全面振興深化本科培養,推進一流本科建設的具體創新實踐。

【我國目前主要新工科有哪些】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車輛工程專業

生物製藥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物聯網工程專業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機器人工程專業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智能建造專業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

航空航天工程專業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

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專業

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專業

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部分省市重點高校新工科發展情況】

河南☞

2018年,河南省新增了169個本科專業。其中,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許昌學院、鄭州輕工學院等21所本科院校都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而周口師範學院、洛陽理工學院等5所高校則增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河南大學、中原工學院則增加了"信息安全"專業。

2019年 河南將建設200個省級一流工科專業點、600門體現產業和技術最新發展的省級線上線下新工科課程、100個新工科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廣東☞

2018年,華南理工大學招生工作辦公室透露,2018年入學的本科生,在大二經過校內二次選拔,通過轉專業的方式可進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修讀新工科專業。華南理工大學作為廣東地區的雙一流高校,"新工科"專業也是2018年招生主打特色。( 詳情見相關大學官網)

【新工科未來發展狀況】

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

發展背景: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先後形成了“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併發布了《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關於推進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領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如何塑造未來的新工科?

“目前我國直接面向新經濟的新工科專業比例為36.8%,計劃在2020年達到50%以上。”張大良認為,高校應緊跟產業變革優化專業結構,主動佈局新工科專業建設,加快傳統學科專業改造升級;要以學科前沿、產業和技術最新發展推動教學內容更新,把內容陳舊、輕鬆易過的“水課”變成有深度、難度和挑戰度的“金課”。

作為推進改革的主體,高校應深化學校人事制度、內部激勵機制、教師與行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等綜合改革。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高校應推進學分制改革,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考核評價等教學管理制度,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據張大良介紹,在“問內外資源創條件”上,教育部已會同29個部門和行業協會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近2萬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將惠及26萬餘名學生。未來,新工程教育還要加強研究和建設,以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推動行業部門制定人才標準;完善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並實現2020年對工科專業類的全覆蓋。(如何塑造未來新工科內容,摘自中國教育部官網報道)

總的來說,新工科行業領域發展空間大,且國家政策對該項目實踐發展扶持力度大,家長們不要過度要求孩子非北大清華不上,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為孩子的職業規劃保駕護航。

其實很多其他高校的某些領域是領先於這兩所高校 -北大 ,清華。我們關注名校的同時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選名校還是選一流專業,是家長和孩子的共同結果,切不要獨斷專行,不能因為不瞭解,不理解孩子所期待的專業,就扼殺孩子的志願選擇,綜上所述 ,有效的瞭解高考最新資訊是給孩子未來增添更多可能性,多一種選擇多一份保障。作為即將高考的家長要靈活理解各大高校和專業,冷靜思考所謂熱門和冷門,熱門真的暢通無阻嗎?而冷門真的無人問津嗎?切不要被高校宣傳牽著鼻子走,要做最智慧的中國家長。

網友驚了:論新工科,哈工大不比清華北大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