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因為李治仁厚,選他接班,為什麼後期殘殺那麼多忠臣,甚至族滅舅父長孫無忌?

思往不可再追


長孫無忌是唐朝最大的權臣,沒有之一,

李治做皇帝后,想廢了王皇后,王皇后是太原王氏出身,背後勢力太大了,李治擔心廢了王皇后大臣們不同意,就先讓長孫無忌同意,

於是帶著武則天去長孫無忌府上賄賂他,嗯,真的是賄賂他,送他十車財寶,並提拔他的三個庶出的兒子做朝散大夫,看到時機成熟了,就對長孫無忌說想廢了王皇后,長孫無忌就是不接話,李治於是帶著武則天回去了,

武則天又讓她媽去長孫無忌府上,長孫無忌就是不同意。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上由是有廢立之志,又畏大臣不從,乃與昭儀幸太尉長孫無忌第,酣飲極歡,席上拜無忌寵姬子三人皆為朝散大夫,仍載金寶繒錦十車以賜無忌。上因從容言皇后無子以諷無忌,無忌對以他語,竟不順旨,上及昭儀皆不悅而罷。昭儀又令母楊氏詣無忌第,屢有祈請,無忌終不許。禮部尚書許敬宗亦數勸無忌,無忌厲色折之。

試想一下,皇帝到臣子府上,賄賂臣子,求臣子同意他廢后,誰掌實權??

長孫無忌把李氏親王裡最有權勢的兩個親王,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殺了,這是為什麼?不是為了篡位鋪路嗎?有把皇帝當皇帝嗎?

所以,長孫無忌妥妥的大唐第一權臣了,李治把武則天從感業寺弄出來,可能是因為喜歡,

但是,給她權力是為什麼呢?顯然,是為了把她培養成政治盟友,對付長孫無忌了,

外戚長孫無忌跟李治的關係比較複雜,長孫無忌血緣上是他的舅舅,政治上初期是李治的政治盟友,李治登基後,就從盟友變成政敵了,

李治為了奪權,就必須提拔新的外戚,也就是他自己的妻族,而王皇后親人肯定是不能提拔的,那就只能培養武則天的家人了。


中國通史視頻


李治作為太宗的接班人,只能說是太宗的無奈之選。初李承乾為太子,太宗對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並苦心教導他,李承乾也沒有辜負太宗的苦心與一番心血,對治國理政也有了很深的見地。而且文有王珪,武有侯君集。如果不出意外,太宗之後,李承乾穩穩的接下皇權的接力棒是毫無懸念的。但他命不好,結果棒沒接到手,反倒失去了太子之位,而且被終身監禁,最後在鬱悶中死去。他名不好,誰也不能怪,要怪就怪太宗基因太強大,給他生下了許多厲害的兄弟。魏王,蜀王這些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聯合起來整垮了李承乾,李承乾只有哭的份,為什麼是我?但歷史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哭也沒用!

李承乾後,蜀王,魏王也上蹦下跳的,沒事在太宗跟前顯殷勤,都想著太宗父皇那天一高興,給他們個太子玩玩。但是沒想到太宗是何許人也,早將他們的意圖看的清清楚楚,就是不給你們太子玩玩,你們在蹦噠也沒用,我還不知道你們是什麼貨色。就這樣魏王和蜀王還傻傻的等啊沒事獻殷勤啊,但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還不如成乾兄。悲催啊,但這就是現實,是生在帝王家的現實。

看到上竄下跳的兒子,太宗也許也很急,但這麼多兒子都在這上竄下跳的,令人眼花繚亂,太宗硬是一個都沒看上,太宗心裡急啊,難道就沒有一個安分點的,能守住我家業的兒子。太宗心裡苦,但是太宗不說。這天,心情稍好的太宗在散步,遠遠看到一個青年向他走來,走進後,一聲父皇將太宗叫懵了,這時長孫無忌在旁,忙說這是您的小兒子,我的親外甥李治啊。太宗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麼一個兒子,唉都是其他幾個不成器的,把太宗整暈了,差點忘了還有李治這麼一個兒子。所以從這以後吧,也許太宗看李治順眼合胃口,就打算讓李治接班,長孫無忌也看出了太宗的意思,也就從旁幫襯著。終於,李治成了太子,也許太宗看出了李治的寬厚仁慈,只能做守成之君,最後一咬牙。太宗做了惡人,為了兒子,為了李唐天下,為了不致以後外戚專權,為了以後兒子能更好的守住自己的家業不致被諸如長孫無忌這樣的人掠奪,太宗就開始殘暴不仁,找理由殺人了,可憐的長孫無忌還想沾沾外甥的光,可是還沒來得及就被太宗殺了,而且太宗殺的不僅僅是他一個,還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

所以,太宗李世民殺功臣,就是因為怕李治仁厚,以後不能很好的守住李唐江山,怕一些功臣仗著自己是功臣不把李治放在眼裡,而提前為李治掃清障礙而已。


翼下之風005


李治作為李世民的第九子,由於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李世民才最終將皇位傳給他,但李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過於寵愛武則天,讓武則天參與朝政,為以後的武則天奪權和改朝換代埋下了隱患。

看過有關唐朝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武則天是一位心機非常深和野心非常大的人,為了得到李治的專寵,想方設法去打擊異己,這其中就包括李治的皇后和貴妃。當武則天馬上要當上皇后的時候,最大的反對勢力出現了,那就是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眼看著武則天一天天做大,不止一次的提醒李治,但由於李治的寵愛,武則天一次的脫險。由於長孫無忌長時間的反對,不僅導致武則天對其恨之入骨,就連李治也非常反感,因為長孫無忌經常讓皇帝下不了臺。

由於長孫無忌和眾大臣的反對,李治想要封武則天為皇后的想法一直無法付諸行動,武則天更是惱羞成怒,指派奸臣許敬宗伺機誣陷長孫無忌謀反,其他奸臣一同落井下石,再加上李治對長孫無忌的反感,最後將長孫無忌和一眾官員免職下放,武則天趁機捏造長孫無忌和眾大臣謀反的證據,最後李治大開殺戒,將長孫無忌和有關的大臣全部處死。

反觀長孫無忌的死,一是長孫無忌作為兩朝重臣和皇帝的舅舅,經常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遭了皇帝的忌,二是長期得罪了以武則天為首的勢力,遭到了無限制的攻擊。




缺點愛的小白丁


李治做太子,長孫無忌可謂居功至偉。李承乾跟他丈人謀反不說,李泰鋒芒畢露不好掌握,唯有李治寬仁敦厚性格懦弱,在長孫看來李世民之後,身為開國元勳、太子舅舅讓李治做皇帝,自己的話語權分量更大,說了更算。

但是他漏算了一個武則天。李治雖然優柔寡斷,但李世民留下的皇權神聖不可侵犯基礎牢固,再大的權勢抵不住皇帝一言九鼎,儘管他很懦弱。李勣告訴李治這是皇上家事,沒必要垂詢大臣,長孫無忌居然真是無計可施了。

後來儘管唯唯諾諾謹小慎微,專注大唐禮儀編著,還是讓武則天刪掉了喪禮,說這事唱衰。

武則天固然有報復之意,李治何嘗沒有忐忑之心?立個皇后你特麼居然指手畫腳頤指氣使,我不想做傀儡。

臣強主弱焉鍀不疑乎?

武則天坐穩天下還是又起用了長孫家族,只是做給人看看,給個芝麻綠豆小官,族運自此一蹶不振。


逸揚飛


仁厚是對民。皇帝法理上代表所有臣民,為君父,所以仁愛是做皇帝的首要條件。李世民也屬於愛民帝王,對臣子是不錯的。殺長孫無忌,是擔心他以後干政,找李治的麻煩。李治仁厚,到時候怕是對付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